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幼兒古詩

幼兒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古詩

幼兒古詩1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能力目標:能熟讀古詩,背誦古詩。 情感目標:體會古詩的思想感情,古詩的意境。

重點教學

重點:有感情的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準 備

板 書 設 計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教學過程

教學環 教 師 活 動 節 出示春曉 學 生 活 動 設計 意圖 鞏固

齊讀

教師範讀,學生跟讀兩遍 齊讀 結合註釋討論理解詩句的'意思 學生領讀 學 習 古 比賽讀 詩 找出名句,讀一讀 自由讀,背 小組內檢查背誦 複習鞏固 ! 齊讀古詩本上積累的古詩

理解詩意 畫一畫 讀、背

檢查 齊讀 讀、背 檢查 齊讀 自主學習

背 寫 古詩 (2)齊背古詩

齊背

作業 背寫古詩《春曉》

作業

知 識 鞏 固 題

拓 展 延 伸 題

作 業 內容 背古詩 課外找一找孟浩然的詩讀一讀。

幼兒古詩2

活動目的

1、在初步瞭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

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

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 :這首古詩名字叫什麼?(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並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麼呀?那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裏鋤草鬆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麼?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裏?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着,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裏,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麼?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並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麼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纔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纔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

老師示範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後,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農民伯伯這麼辛

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古詩3

 活動目的:

1、學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2、理解古詩內容,感受古詩意境,學會朗誦古詩。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我們猜個謎語,看誰猜得又快又對:青竹竿,頂蜂窩,吃了肉,還有窩。(蓮蓬)

 二、理解古詩《池上 》

看看,圖上還有什麼呀?(有白蓮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這兩個小娃娃在幹什麼?(撐着小船採白蓮)

教師小結:小娃娃撐着小船,悄悄地去採白蓮玩,可是在回來的路上,不懂得怎樣掩藏自己的形跡,河面上。綠綠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盪開了。這件事被白居易爺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聽老師來讀一遍(出示古詩)。

 三、欣賞古詩

介紹古詩《池上》,指導幼兒理解重點詞句,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⑴小娃撐小艇:小娃娃撐着小船。

⑵偷採白蓮回:偷偷地去採白蓮回來。

⑶不解藏蹤跡:不懂得怎樣掩藏自己的形跡。

⑷浮萍一道開: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盪開了。

 四、學習古詩。

集體念,師生對念,男女生輪念。

 五、啓發幼兒邊念邊用動作表達詩句含義。

小娃撐小艇, 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活動反思:

由於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比較多地和孩子們一起進行古詩,繞口令等一系列中國特有的`民間活動,所以孩子們對於這樣形式的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同時爲了便於他們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畫的圖片,這樣便於他們的觀察和記憶。

古詩《池上》內容簡單,易懂,比較能夠激起孩子們學習的慾望。同時我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層層遞進的幫助孩子們進行鞏固和記憶,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這是我們民俗教育的內容,也是我們現在的每一個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幼兒古詩4

活動設計背景

正值初夏,到處是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爲了讓孩子感受夏天的景色,自然的美麗與萬物的和諧,我選擇了古詩《小池》。這首詩通過對涓涓細流、濃密樹陰,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這些景物的描寫,形象地勾畫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風景畫。特別是“惜、愛、露、立”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這優美、寧靜的畫面充滿了生機。

活動目標

活動目的: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畫面描寫的情景,初步感受夏天的美麗。

2.感受古詩的意境美、語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誦。

3. 通過學習古詩,初步理解古詩的內容,理解古詩中有關詞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古詩感受夏天的美麗。

難點:感受古詩的意境美、語言美

活動準備

《小池》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電腦課件,自由表達自己欣賞的感受。

師:孩子們,現在時什麼季節到了?(夏天)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小池塘邊區欣賞夏天的景色,你們想去嗎?

1.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師:這裏的風景怎樣?

幼:很美麗,漂亮。

師:這裏的確是一個景色怡人的地方。你能用自己的話完整、連貫的話說一說。你在畫面上看到了什麼?

過渡:古時候有個詩人叫楊萬里,也和你們一樣覺得這景色很美,陶醉在這初夏的美景中,於是寫下了千古流傳的經典古詩《小池》,你們想不想聽聽詩人是怎麼用詩句來描寫這幅畫面的呢?

二、欣賞、理解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1.邊欣賞課件,邊傾聽老師朗誦古詩

(1)古詩的名字叫什麼?是誰寫的?

2.再次欣賞古詩。(師範讀)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都藏在哪些詩句裏?(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2)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幼兒說出一句就結合畫面理解一句詩句的意思)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愛惜。

晴柔:晴天裏柔和的風光。

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

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的尖端。

(3)完整欣賞古詩。

三、學習朗誦古詩。

(1)幼兒跟讀。

(2)集體朗讀

(3)指導朗讀:一、二句(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三、四句(讀出欣喜的語氣)

(4)隨着音樂課件,朗讀古詩。

四、感受古詩的特點。

1.課件出示古詩今解的內容和古詩全文。

同樣是小池的景色,我們開始的時候用了很長一段話描述畫面的內容,看看詩人用了幾句話?共有幾個字?

2.教師揭示古詩的特點:句子簡短,語言精煉,押韻。

五、延伸繪畫活動:我心中的小池。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大班出現了古詩教學活動,爲了上好古詩教學,同時結合季節特點,我選擇了古詩《小池》,活動中我通過課件的圖畫,讓幼兒初步感受小池景色的.美麗,古詩的意境美 並讓幼兒用自己的話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在幼兒充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着圖畫的意思時,教師話鋒一轉:古時候有個詩人叫楊萬里,也和你們一樣覺得這景色很美,陶醉在這初夏的美景中,於是寫下了千古流傳的經典古詩《小池》,你們想不想聽聽詩人是怎麼用詩句來描寫這幅畫面的呢?此時激發了幼兒的想聽古詩興趣,究竟詩人會怎樣用古詩來描寫這樣的畫面呢?和我們說的會有什麼不同呢?於是在教師巧妙設計的情景中,孩子們帶着這樣的想法,進入了古詩教學活動中。

在理解古詩內容的時候,教師緊緊抓住詩中描寫的景物:泉眼、樹陰、小荷、蜻蜓,來引出相應的詩句進行學習和誦讀,並讓幼兒通過圖文結合感受泉眼與泉水、樹陰與池水、小荷與蜻蜓之間的聯繫,從而感受自然之間的和諧與美好。爲讓幼兒更好的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對詩句中關鍵詞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時候利用了幼兒在平時“詞語開花”的經驗,對古詩中關鍵的詞語進行拆字組詞的方法,這樣幼兒不僅很感興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詞的意思。

在進行教學中,我也看到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如果在孩子們自由講述了畫面的內容後,教師能及時把幼兒的發言進行歸納,用散文的形式對畫面總結性描述,對於幼兒感受古詩的意境美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古代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麗結晶,它具有句子簡短,語言簡練,意境優美等特點,在進行古詩文教學時,增加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認識,加強幼兒對語言的鑑賞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這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文化修養具有強烈的薰陶作用。教師的語言應該更錘鍊,做到語言簡練。這次教學活動,教師是通過讓幼兒找出關鍵事物,並讓幼兒找一找這些景物分別都藏在哪些詩句裏,來引出詩句,然後通過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古詩,感受意境。如果換一種方式,在幼兒找出古詩中描寫的景物以後,馬上回到畫面中,通過畫面的理解再引出古詩進行學習,哪一種方式更有效。

幼兒古詩5

在教學本課之前,古詩《靜夜思》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就應差不多都會背,可是透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爲自我會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爲他們長句都讀不好,怎樣在這堂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我心裏還是沒有底,但我明白我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也有了新的啓發。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完美的意境。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後請願意讀的同學站起來戰時自我的風采,讓學生都很羨慕他,從而帶動其他同學也願意站起來讀,還透過小教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我練習讀,發現自我讀得不正確的.能夠請同桌幫忙。然後透過與“字娃娃”交朋友的遊戲來調動認字的用心性。、將生字與音節打亂,“找朋友”、“認朋友”等遊戲性的教學環節中,同學們都十分喜歡。學生願意在玩中學,這樣既補充了豐富的拼讀練習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認讀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字音的糾正,如:“牀”“光”“望”“鄉”都是後鼻音,學生讀起來不容易讀標準,我採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讀不準的就看教師的口型讀,直到學生讀準爲止。

幼兒古詩6

一、目標達成度分析: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科研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以科研爲抓手,以教育研究來推進教育改革,已成爲我們大家的共識。本學期在貫徹《綱要》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習——實踐——研究,初步確立了幼兒園未來發展方向,參加了區級以及市級課題的申報,一系列工作相繼完成,對照計劃,目標達成度較高。

二、經驗與總結:

(一)規範管理,落實工作

制度保障——建立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制訂課題組活動計劃,並及時做好資料的階段收集、整理、彙總和上傳。

常規工作——定期召開科研例會,逐步推進科研工作;教研組每學期有針對性地專題研究解決即時問題;教師每學期一次教學展示活動、每學年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學年撰寫一篇有較高質量的專題論文。

(二)加強學習,營造氛圍

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開展需教師的共同參與,而教師羣體的科研意識,是需要逐步培養和引導的。我們結合教研活動集中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教育理論;推薦優秀案例、文章、雜誌等供教師自行閱讀學習;提供教師外出觀摩各種活動和聆聽專題講座的機會;推薦教師參加各級培訓,本學期有一位教師參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幹班的學習,另有一位教師參加了家教指導骨幹教師培訓。教師們通過主動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尋求新的發展空間,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同時我們通過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將自己的經驗整理成文,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比,本學期馬桑宇老師的“農村幼兒園祖輩教育責任現狀的調查報告”獲XX年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研究成果鼓勵獎、“教師在混齡遊戲中應當怎樣指導”獲XX年全國混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鄭迪老師的.“幼兒園開展京劇教學的嘗試”獲南匯區論文評比優秀獎。

(三)腳踏實地,啓動課題

課題的選擇與申報:

課題是教育科研的載體,本學期我們基於對社會現實意義的思考、對實踐可能性的思考、對家長需求的思考以及對幼兒園發展規劃的思考,確立了幼兒園的課題研究項目——“古詩吟唱教學培養幼兒良好品行的實踐研究”。旨在通過篩選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古詩文內容,挖掘其潛在的教育價值,設計古詩吟唱教學的操作方案並組織實施,從而構建幼兒園古詩吟唱教學的內容、方法、途徑等,使幼兒在感受豐富優美的古詩文語言的同時,品味意味深遠的古詩文內涵,促進幼兒良好品格行爲的發展。課題計劃經歷了多次修改以及進修學院科研領導的指導,參加了區級課題的申報並被列爲區級一般課題,同時,此課題還進行了市級規劃課題的申報。

課題的進行與管理:

有了課題如何開展研究、如何讓研究進行得紮實有效,我們把重點放在了過程管理上,一方面,我們將整個課題研究計劃與全體教師進行溝通,制定了詳細的課題實施計劃推進表,一方面,我們又將每個階段研究的內容落實到人,並預設了預期效果,使研究開展得有的放矢。

本學期,作爲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我們除了制定計劃外,還主要進行了兩項工作,首先是關於幼兒古詩學習現狀的調查,我們隨機抽取了全園之中的80位幼兒家長,對其進行了問卷調查,瞭解了孩子目前古詩學習的情況以及家長對幼兒學習古詩的看法等,我們將所得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爲課題的進一步開展打下基礎;其次,我們發動每位教師參與了古詩的收集,並進行篩選、歸類,形成第一手幼兒古詩學習相關內容的彙集。

三、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

幼兒園新教師居多,對於科研到底是怎麼回事、課題研究應該怎麼做等問題還處於懵懂時期,雖然我們現在還做不到人人都有小課題,但是怎樣讓課題參與覆蓋率達到100%,讓每位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有所收穫,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新教師們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又將實踐中的經驗歸納總結提升到理論的高度,這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教師的撰寫能力亟待提高。

科學研究的道路是漫長而艱辛的,從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都需要反覆研究才能完成,但是,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斷工作,不斷實驗,佳境總在不遠處等着我們。

幼兒古詩7

一、指導思想

爲全面落實《3—6歲幼兒發展指南 》的新理念,同時展示我園民間精髓的新教育實驗成果,促進幼兒素養的全面提升,把幼兒引入古詩的海洋,讓他們與高尚對話,與智慧碰撞,我園從託班幼兒開始,開展古詩的朗誦活動。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從託班開始到現在,也學了不少會朗誦的古詩。

本月我們小班年段將開展幼兒古詩朗誦比賽活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選取適合幼兒吟誦的古詩十首古詩,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忱。同時培養幼兒語言的連貫性與生動性,激發幼兒表現自我的慾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二、比賽內容

1、《憫農》2、《詠鵝》3、《登鸛雀樓》4、《畫》5、《詠柳》6、《山村詠懷》7、《靜夜思》8、《江雪》9、《賦得古原草送別》10《春曉》

三、參賽人員

小一班小二班各15名幼兒參加。

四、比賽時間

12月9日下午2:50分

五、比賽地點

小二班教室

六、比賽辦法

1、二班提前選出十五位幼兒參賽。

2、吟誦流暢、熟練,比賽時一律不提示,停頓時間不超過15秒,超過按不會背處理。

3、要求感情充沛,聲音洪亮,抑揚頓挫。

4、精神飽滿,着裝大方,體態語生動、自然。

七、獎項

1、個人總分前3名評爲“古詩誦讀明星”。

2、分別爲“最佳魅力獎”“表演獎。

小班年段幼兒古詩朗誦比賽活動小結

12月9日下午,我們xx幼稚園小班年段30名寶貝參加了“幼兒古詩朗誦比賽活動”。爲展示我園民間精髓的新教育實驗成果,促進幼兒素養的全面提升,把幼兒引入古詩的海洋,讓他們與高尚對話,與智慧碰撞。

從託班幼兒開始,我們老師就帶領着孩子開展古詩的朗誦活動。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從託班到現在,學了不少會朗誦的古詩。此次比賽,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選取適合幼兒吟誦的古詩十首古詩,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忱。比賽內容有10首古詩:1、《憫農》2、《詠鵝》3、《登鸛雀樓》4、《畫》5、《詠柳》6、《山村詠懷》7、《靜夜思》8、《江雪》9、《賦得古原草送別》10《春曉》。

古詩朗誦比賽活動中,孩子們在臺上繪聲繪色, 朗誦流暢,有的`小寶貝一首接一首地朗誦,非常地熟練;有的一邊流暢地朗誦着,一邊還搖擺着身體,非常地有韻律感。整個比賽伴隨着稚嫩的童聲,孩子們不時響起了掌聲。

經過小選手們大方精彩的朗誦表現,也爲了鼓勵他們大膽地上臺表演,20名小選手分得獲得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獎。

孩子在這次比賽中,得到了一個自我展示和鍛鍊的平臺;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古詩獨特的韻律之美、語言之美;培養幼兒語言的連貫性與生動性,激發幼兒表現自我的慾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古詩8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在教學中我這樣設計: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後讓同學讀,經過當小教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我練習讀,發現自我讀得不正確的能夠請同桌幫忙。然後經過與“字娃娃”交朋友的遊戲來調動認字的進取性。、將生字與音節打亂,“找朋友”、“認朋友”等遊戲性的教學環節中,同學們都十分喜歡。學生願意在玩中學,這樣既補充了豐富的拼讀練習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認讀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字音的糾正,如:“牀”“光”“望”“鄉”都是後鼻音,學生讀起來不容易讀標準,我採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讀不準的`就看教師的口型讀,直到學生讀準爲止。

這節課,主要體現了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學習這一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異常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你會思念故鄉的什麼人?你想對他說什麼呢?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進取動腦思考。想象本事,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本事,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交際本事和創新本事。

幼兒古詩9

活動目標:

1、 樂意欣賞古詩《遊子吟》。

2、 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

3、 大概理解《遊子吟》的意思,初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懷之情,教育幼兒從小學會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遊子吟》,掛圖《遊子吟》,錄音磁帶《遊子吟》。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主題,老師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然後體溫這首歌唱誰最好。

二、揭示主題《遊子吟》。

三、聽故事《遊子吟》。

從前唐朝有個詩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他的母親忙着給他縫製着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她想,兒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兒子說:“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髮,眼睛溼潤了,孟郊撫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視着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裏想,母親的慈愛就象春天裏太陽的光輝,沐浴着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母親的慈愛永遠銘記在心裏,就在他五十歲那年寫成這首著名的小詩《遊子吟》。

四、聽古詩《遊子吟》。

1、教師播放錄音磁帶配樂古詩《遊子吟》,連續播放兩遍,幼兒邊聽邊看圖文結合幼兒用書《遊子吟》。

2、討論:這首古詩好聽嗎,書上的這幅畫已表達出了這首詩的意思,請你們想一想,這首詩說的.什麼意思。

五、欣賞古詩《遊子吟》。

1、教師給幼兒解釋古詩《遊子吟》的意思。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孟郊寫的,這首詩說的是兒子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他的媽媽捨不得他走,生怕他身上穿的衣服不夠,臨走前爲他一針一線地縫製衣服,希望他一路平安,盼望他能早日歸來,兒子很受感動,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爲媽媽做些事情,以報答媽媽對自己的愛。

2、讓幼兒再聽一遍古詩《遊子吟》的錄音。

3、師幼互動,讓幼兒說說母親關心自己的事情。

4、讀古詩《遊子吟》。

六、活動延伸:圖文結合感受《遊子吟》詩中母愛的偉大感染了無數遊子之心。

古詩《遊子吟》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首古詩——《遊子吟》,活動的目標是讓學生樂意欣賞古詩《遊子吟》,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遊子吟》的意思,從而教育學生從小學會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滲透了解古詩內容,然後設計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古詩《遊子吟》詩中意思及作者的表達的母愛思想感情。用欣賞古詩《遊子吟》的情感聽、誦讀《遊子吟》,然後師生互動說說母親的關愛及自己以後怎樣報答母親。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知道母親的母愛是偉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學生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母親,通過活動,我的活動目標達到,活動效果不錯!

幼兒古詩10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感受詩歌的內蘊美。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古詩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古詩詩句相關圖片、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引出題目。

1.教師講述賈島《推敲》的故事,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引出題目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賈島寫的一首古詩,叫做《尋隱者不遇》。

3.初步瞭解題目大意

二、初讀古詩,理解古詩大意

1.播放音樂,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朗誦古詩

3.幼兒嘗試跟着教師一起誦讀古詩

4.教師解釋古詩大意

我們已經一起朗誦過這首古詩,下面來聽聽這首古詩說的是一件什麼故事。

詩人在松樹下問一童子,你師傅在哪,去幹什麼啦?童子認真的回答說,師傅採藥去了。但我只知道,師傅在這座山裏,具體在哪個地方,我也不知道。

三、精讀古詩,分段理解

1.(出示插圖).圖上畫的這兩個人是誰?(詩人和童子)

2.詩人是在哪裏碰到這個童子的?從古詩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松下”指出了事情發生的地點。

教師小結:在一棵松樹下面,詩人遇到了童子,他正在問童子一些事情

幼兒一起朗誦古詩第一句。

3.這個童子與隱者是什麼關係?他是怎麼回答詩人的?

教師小結:童子說他的師傅上山採藥去了。

幼兒一起朗誦古詩第二句。

4.童子的師傅到底在哪裏呢?古詩裏的那一句說到了?

教師小結:童子的師傅就在這座山裏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第三句。

5.最後詩人有沒有找到童子的師傅呢?答案就在最後一句裏。

教師解釋第四句古詩的意思:山上的雲太濃了,看不清人到底在哪裏。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第四句。

四、創設情境,表演古詩

1.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古詩數遍

2.請幼兒扮演詩人和童子表演古詩,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幼兒古詩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們覺得春天怎麼樣?能用四個字的成語說說嗎?(如:百花齊放、萬物復甦)

2、師:是啊,古人也很喜歡春天,寫了好多好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大家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播放孟浩然的圖片,是啊,這首詩就是由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

3、板書課題:春曉,指名幼兒讀,並讓幼兒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麼時候的?從而進行解題,“曉”是早晨的意思,因此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師:昨天老師已經佈置大家預習這首古詩了,現在老師就來檢查同學們預習得怎麼樣了?

①指名幼兒讀。

②全班齊讀。

2、師:現在老師把課文當中的生字寶寶請到黑板上了,我們一起去跟它們打招呼吧。課件出示“我會認”的字。

①指名幼兒讀生字。

②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③進行詞語認讀遊戲:出示“睡眠、到處、新聞、聞見”等詞語讓全班同學進行認讀。

④全班再次齊讀古詩。

(三)指導朗讀,理解詩意

1、師:同學們春天百花齊放,鳥兒飛來飛去,詩人睡得可香啦,連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誰把他叫醒的呢?原來是小鳥,它們嘰嘰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記起昨天晚上聽到的颳風下雨的聲音。花園裏的花開得那麼好,被風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師邊讀邊指導幼兒看圖。

2、師:那麼詩人是怎樣來寫這麼一幅畫的呢,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1)學習一、二兩句詩。

①幼兒自由讀這兩句詩。

②師:春天的早晨,睡得多麼舒服,一醒來就聽到美麗

的鳥叫聲,心情真舒暢啊!誰能帶着這種心情來讀讀這兩句詩。

③幼兒試着高興地讀這兩句,接着再指名讀,齊讀。

(2)學習三、四句。

①師範讀,幼兒再跟讀。

②師:我們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裏就覺得很可

可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④幼兒試讀,再全班齊讀。

(3)幼兒試背全詩。

3、導背

①看圖試背,指名背。

②全班齊背。

4、配樂朗讀古詩。

(四)指導書寫“古、聲、多”

1、出示三個生字,幼兒認讀,並對生字進行組詞。

2、幼兒觀察生字,說說在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分別要注意什麼?

3、老師範寫,幼兒描紅並書寫兩個生字。

4、展示評議。

(五)佈置作業

1、背誦《春曉》。

2、古、聲、多各寫兩行。

幼兒古詩12

教學內容:學習古詩《春曉》

課時目標:

1、學會5個生字,掌握“春曉、眠、覺、聞、啼鳥、知”等詞語。

2、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4、到郊外或公園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先說說,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教學進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齊背《春雨》

2、揭題,認識詩人。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二、精讀古詩,理解體會

1、範讀課文,注意停頓。

2、請幼兒反覆讀詩,在注意停頓的基礎上,注意生字讀音。

3、聯繫掛圖,說說個詩句的意思。

第一行:講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眠:睡覺曉:天亮)

第二行:講醒來以後,聽到到處都有鳥的叫聲。

(聞:聽到啼:鳥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颳風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4、問:《春曉》寫了怎樣的景象?

仔細看圖,展開討論

《春曉》寫的是百花盛開,小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風雨過後,地上滿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6、議一議: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幼兒自由發言、評議、交流。

7、教師小結:這首詩既寫了春天的早晨,雨過天晴,小鳥在枝頭鳴叫跳躍的歡樂場面,又抒發了作者對昨夜風雨交加,滿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詩中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構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曉圖。

佈置作業:

查找有關春天的其他古詩,和同桌交流。

板書設計: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幼兒古詩13

活動目標:

1、體會古詩語言的韻律,背誦古詩。

2、知道梅花不怕寒冷,在冬季開花。

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觀賞梅花、觀看梅花圖片、諮詢家長等途徑瞭解梅花的顏色、生長特點等。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梅花

出示梅花圖片,讓幼兒說說梅花的.顏色和生長特點。

二、學古詩:

1、教師師範朗誦古詩,幼兒傾聽。

2、教師解釋詩意,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3、引導幼兒朗誦《梅花》,欣賞配樂古詩。

4、指導幼兒背誦古詩,注意讀出詩句的節奏。

三、畫梅花

指導幼兒用手指着色點畫梅花。

四、活動結束。

幼兒古詩14

【設計思路】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教學反思。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

【活動目的'】

1、瞭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瞭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係,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4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教師講述清明節的一些習俗供幼兒瞭解。

幼兒古詩15

一、設計意圖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將如期而至了。清明節是我國許多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重要節日。每一個節日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闡釋與表達系統,深入細緻地融入民衆生活。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清明掃墓不僅是人們從感情上與祖先相聯繫,也是構建人與社會和諧關係的基礎。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古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關注。作爲一線的教師將清明傳統與古詩巧妙地結合,使幼兒在詩情畫意裏感受由中華古詩詞的意境之美,體驗清明的民族文化傳統,使幼兒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潤物細無聲”的欣賞與傳承。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對古詩吟誦的興趣,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瞭解清明節人們踏春掃墓的傳統習俗。

三、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觀察講述,引起學詩興趣

1、教師根據古詩講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圖片,提問,你在剛纔的故事裏,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呢?(古時候的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問路,在說話…)天氣怎麼了?(下雨)

(二)觀看VCD片,觀賞體驗,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幹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

古時候,有一位杜牧的詩人,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問:剛纔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

(請幼兒討論。)

5、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纔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解讀詩句,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

4、解讀其中的詩句,理解個別字詞“雨紛紛”、“欲斷魂”、“借問”、“遙指”,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四)學習朗誦,表達感情,幼兒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跟讀。

2、幼兒分組學念,感受古詩意境。

3、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注意表達合適的感情,輪流請幾批幼兒。

4、請幼兒集體朗誦1-2遍,進一補感受古詩意境。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六、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清明節來到時朗誦給爸爸媽媽等家人聽

2、在圖書區添設古詩圖書,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感受古詩意境。

總結:

讓教學過程中的"意外"收到意外的效果

一堂完美的教學課需要教師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充分的教學設計是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精心設計,但是教學過程中突發的意外事件是教師無法預知的,處理好突發的意外情況旺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做了20年的小學教師,由於工作需要,20xx年秋我被安排到幼兒園教中班,突然的轉變讓我一時間不太適應,我有着剛參加工作時的感覺:好奇、刺激、迷惘還有一點忐忑。我通過一段時間的揣摩、探索,瞭解掌握了幼兒們的心智特點、行爲習慣及語言接受速度,摸索出一些適合幼兒教育的規律與方法。在本次教育局組織的幼兒教育科教學督導活動中,被我校推薦成爲作課教師,使我有幸得到幼兒教育專家們的提攜、斧正。在此訴諸筆端,願與同行共享:

一、莫明奇妙地"被講過"

在導入環節,一切盡在掌握:我從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先帶領幼兒回顧春節裏那些有趣的事兒,激發起了幼兒的興趣:這一環節目的是爲了增加幼兒話語表現機會和提高幼兒講話的.能力。小朋友們活動得很踊躍,在他們表達了自己感興趣的事兒之後,我進行課程導入:春節是我們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有很多的風俗習慣,再過幾天,我們又要迎來一箇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這是所有小朋友都靜靜地等待我說出答案。我告訴他們是清明節,利用這個機會我達成了我制定的情感目標:讓幼兒瞭解清明節使人們追思故去的那些親人的節日,潛移默化的對幼兒普及國學知識和弘揚傳統美德的教育。但是當我說出課題時,小朋友就開始齊聲誦讀,當時我有些發懵,這是一節新授課並且有教育局領導在聽課,但是多年的教學經驗形成的教學機智讓我迅速化險爲夷,並未呈現窘態影響教學。

下課後校長和我說"昨天你不在時,我給他們講過了!"

講過了---講過了---我汗!不過轉念一想:作教師必然會有意想不到的事兒隨時會發生!處理好意外事件,能夠化腐朽爲神奇,不然怎麼說教學是一門藝術呢?這節"被講過的課"經過教育局領導和幼兒專家點評後我有如下心得:

1、導入階段可以更加精彩 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中的音頻視頻材料,展現形象具體的清明追思情境,4週歲的幼兒理解問題是感性的、直觀的,一張清明追思的圖片勝過繪聲繪色的描述。

2、練習過程可以更加完美 幼兒的誦讀都是亢奮的、激昂的,更何況有聽課的老師在場。這種激昂的語調不適合《清明》這首詩的意境,若結合着相應背景音樂可以達到較爲理想效果;個別幼兒存在着"假會"現象,若能夠按照幼兒教育專家提出的詩歌接龍遊戲則可克服。

二、處理突發狀況反思

在講課過程中,當講到清明有一些習俗:比如焚燒紙錢、敬獻鮮花、掃墓時,一個幼兒舉手發言:"我還和我爸爸一起給我爺爺燒紙來着……"說着就有些哽咽,這是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我及時的因勢利導並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首肯。在這一點處理上我認識到今後更應多從幼兒認知、理解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讓每一節課都與幼兒產生共鳴,形成更強的教育合力。

三、對於學生極強表現欲的處理

每個幼兒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本堂課有一名幼兒早誦讀過程中總是比其他幼兒語速快,我撫摸着他的頭說:"XXX咱們慢一點和其他同學讀齊好麼?"果然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這說明教師的眼神、語氣、肢體接觸,在達成教育目標過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幼兒,都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最初都有自信心。而通過一段或較長的學習過程,有些幼兒就失去了自信心,究其原因,或者由於自我理想通過努力沒能實現,或者由於他人期望而努力後沒能令他人滿意。學生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不會再努力,從而距離理想目標就更加遙遠。我今後努力讓"羅森塔爾效應"發揮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感覺到他被老師重視,老師對他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