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古詩原文及賞析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古詩原文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作者爲宋朝詩人姜夔。其古詩全文如下: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古詩原文及賞析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不學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徵微利。雲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東岡記得,同來胥宇,歲月幾何難計。柳老悲桓,鬆高對阮。未辦爲鄰地。長乾白下,青樓朱閣,往往夢中槐蟻。卻不如、窪尊放滿,老夫未醉。

【賞析】

南宋著名詩人白石曾作有一詩,詩名叫《奉別沔鄂親友》,詩中寫道:“詩人辛國士,句法似阿駒。別墅滄浪曲,綠陰禽鳥呼。頗參金粟眼,漸造文字無。”自注:“辛泌,克清。”由此可以推斷:這是一位品德高潔的文人。詞首三句敘友誼。以下入辛先生的志行。“楊郎”句用楊惲《報孫會宗書》語:“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爲萁。”又云:“幸有餘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這三句說辛克清不逐(徵,有求的意思)利。下三句說辛也不求名。

“諸公袞袞”是主語,“雲霄直上”是謂句。杜甫《醉歌行》贈鄭廣文雲:“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用的也正是這句話。“乃作道邊苦李”,用王戎幼與羣兒嬉,不折道邊李,以爲必苦李事。見《世說新語。雅量》。東坡《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我願得全如苦李。”詞意正是這樣。“五千言”二句是說辛克清有得於道家的哲學。不肯讓“造物”(客觀的辯證法)戲弄自己。就是說,不求名利,也就無所損辱。

下片說平生志欲結鄰,多少年前曾同到東岡去相宅(“胥宇”字出《詩·大雅·帛系》),準備他年結鄰。哪知相宅之處,柳已老哪,鬆已高哪。卜鄰的地還是不能到手!這六句一氣呵成,氣勢恢宏。第三句插入一頓,便不傷直致。柳老鬆高,接上“歲月”無跡。“悲桓”:《世說新語·言語》說桓溫見昔年種柳,皆已十圍。嘆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對阮”:用杜甫《絕句四首》之一:“梅熟喜同朱老吃,鬆高擬對阮生論。”連用可謂悲而雅。那麼,兩人對十丈軟紅塵中的生活呢?長乾白下,俱在金陵,青樓朱閣,美人所居。象這樣奢侈豪華、舒適的生活,在他們兩人看來,有如水中月,鏡中花。結尾說,不如聽任窊尊中的酒斟得滿滿的吧,因爲老夫還沒喝醉哩。窪(窊)尊,元結爲道州刺史時,發見東湖小山上石多窪下,可作無數酒樽。於是建亭其上,作《窊尊銘》。又有《窊尊詩》。結句說:“此尊可常滿,誰是陶淵明!”

這首詞的風格在白石詞中是獨特的。可以說它樸老,也可以說是樸老放逸。樸老是基調。這可以看做是白石的功底。詞論家公認白石是先專學山谷,後來由江西詩派引入晚唐,主要是學陸龜蒙。於是轉以這支妙筆寫詞,詞又獨具一格,影響詞壇近一千年。他的底子只是個樸老。能樸老便可以棄絕纖巧輕奇,便不以達到別人能寫的文章自己不寫,自己要寫的是別人寫不了的東西。元遺山論江西詩派說:“古雅誰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江西社裏人。”白石之所以可上接杜陵,只看他的樸老的'風致,自是少陵親血脈。宋翔鳳便說過:“詞中之有姜白石,猶詩中之有杜少陵。繼往開來,文中關鍵。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國,皆寄託比興,於長短句寄之。”(《樂府餘論》)但白石的性情讓他自己的詞變爲清空超妙一路。他是在樸老放逸的基礎上深思積學,自證妙境的。這和楊萬里、范成大的影響有關係。有人說白石從辛棄疾來。細看轉似較遠。

這首詞雖不是白石的代表作,但幸而有這首詞,讓讀者知道,惟性情深厚的人才可以寫出樸老的詞。由此積學深思,纔可以證入聖境。從浮華新巧入手只能成就小家小派。不能把白石道人說成江湖遊士。遊士或清客,是絕無這樣深厚的性情的。

推薦閱讀

  • 1《永遇樂(春情)》古詩 作者解昉? 古詩永遇樂(春情)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2《永遇樂(洞天)》古詩 作者史浩 古詩永遇樂(洞天)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3《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原文譯文及賞析
  • 4《永遇樂(送春)》古詩 作者洪茶 古詩永遇樂(送春)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5清明古詩原文及賞析
  • 6雨霖鈴古詩詞原文及賞析
  • 7關於清明古詩賞析
  • 8《永遇樂(綠陰)》古詩 作者蔣捷 古詩永遇樂(綠陰)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9《永遇樂·落日熔金》古詩 作者李清照 古詩永遇樂·落日熔金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0《永遇樂(再和)》古詩 作者吳潛 古詩永遇樂(再和)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1《永遇樂(夏至)》古詩 作者史浩 古詩永遇樂(夏至)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2《永遇樂(三和)》古詩 作者吳潛 古詩永遇樂(三和)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3《清平樂》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清平樂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4《永遇樂(玩雪)》古詩 作者黃裳 古詩永遇樂(玩雪)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5辛未七夕古詩原文及賞析
  • 16《清平樂(次韻王武子寄遠)》古詩 作者向滈 古詩清平樂(次韻王武子寄遠)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7《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8《永遇樂(梅子)》古詩 作者楊無咎 古詩永遇樂(梅子)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9中考“古詩詞賞析”錯解例析
  • 20古韻·詩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