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歷史名著 > 楊家將 > 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人

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楊家將是千古流傳的歷史人物,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人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人

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人

楊家將指的是北宋大將楊繼業一門三代精忠報國的故事,因此楊家將都是宋朝人。

楊家將故事簡介

公元980,攻打幽州,爲遼軍所敗,敗退逃回京城。自此,遼軍不斷襲擊宋朝邊境,宋室永無寧日,太宗派英勇無敵的扼守雁門關。

帶同七個兒子堅守雁門關,力拒遼軍。楊家七子,智勇雙全,各有性格,個個忠心義膽。遣十萬大軍意欲奪取雁門關,1 劇情2分集劇情3劇情簡介4少年楊家將下部劇情5少年楊家將的劇情6少年楊家將47集劇情7少年楊家將劇情結局8少年楊家將劇情長度9少年楊家將每集劇情10楊家將 劇情11楊家將劇情介紹12楊家將 分集劇情帶領幾千以寡敵衆,讓遼軍落個慘敗收場,退出關外,自從楊家聲威大顯,舉國振奮。經此一役,深明“要掌權天下,必先滅楊業”。

派智勇過人的遼將耶律斜潛進中原,伺機對付楊業,耶律斜設計拐走,意圖打擊楊家,伺機殺楊業,怎料楊家不但楊業厲害,1少年楊家將主題曲2少年楊家將片尾曲3少年楊家將劇情介紹4少年楊家將分集介紹5少年楊家將歌曲6少年楊家將 劇情7少年楊家將下載8少年楊家將9少年楊家將下部10少年楊家將結局同樣身手不凡,楊家衆子更是團結一致,智勇過人,讓耶律斜計劃失敗,但對楊家瞭解更爲深入。

楊家將歷史簡介

在提到宋朝歷史的時候,楊家將是不能不提到的。在歷史上的楊家將遠不如在小說和民間傳說中那麼神奇,然而楊家將三代抗敵的忠勇,確實少有人及。前面有朋友已經介紹了一點,還有朋友希望寫的更詳細一些,我就獻上拙作。

楊業本名叫楊重貴,其父楊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亂的時候,佔據麟州,自稱刺史,由於時局的動盪,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大約是在楊信歸附後漢的時候,爲了結交當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派少年的楊重貴到太原。後楊信投靠了後周,楊重貴留在了太原。楊信死,以其子楊崇勳(楊業的弟弟)繼任刺史,又以麟州歸附了北漢劉崇。其後楊崇勳又歸附了後周。雖然有這樣的反覆,但是由於處於五代那個混亂特殊的年代,楊重貴在太原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年少英武的楊重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爲養孫,改名爲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然而劉繼業在北漢三十多年的戰績卻湮沒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宋史》和《遼史》均缺乏這方面的記載,《宋史》中提到幾次與劉繼業的交鋒,全是以劉繼業的失敗而告終。劉繼業與宋將党進戰於太原城下,被党進以少擊衆,大敗,劉繼業先躲在壕溝裏,然後靠城上垂下的繩索,才得以逃生。以這樣狼狽的戰績,不知道爲何成爲無敵?而在《續資治通鑑》中,僅僅提到劉繼業在太原城頭苦戰防守,甚至北漢主劉繼元投降以後,還在堅持戰鬥,知道宋太宗派劉繼元親自招降,劉繼業才大哭解甲歸降。其中描述這段歷史的文字不過幾十字,非常簡略。同時期的《九國志》曾經記載過劉繼業的功績,但是遺憾的是其中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沒有流傳到今天。《遼史》中有遼將耶律斜軫責問楊業說: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可見劉繼業在北漢時期主要的對手是遼國。雖然北漢一直臣事遼國,但是處於強勢的遼國經常侵掠北漢的邊境,劉繼業爲北漢守邊,估計經常與來犯的遼軍交鋒,雖然規模不大,但三十餘年未處下風,這樣的經歷讓劉繼業積累了邊防的豐富經驗。

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劉繼業歸宋以後,複本姓楊,單名業。宋太宗以楊業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派他到代州爲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爲潘美節制。遼國大軍從雁門大舉進攻,楊業從小路率領數百騎兵繞到遼軍背後,與潘美的隊伍前後夾擊遼軍,殺死遼國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繳獲很多兵甲戰馬。楊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以後遼國望見楊業的旌旗,就不戰而走。守邊的主將忌楊業威名,屢次向宋太宗上書,誹謗楊業。宋太宗封其奏交給楊業,以表示對楊業的信任。而實際上書誹謗楊業的人,很可能就是潘美。潘美對楊業早就心存嫉妒,這樣的心理,在某個特別的時刻就會表現出來。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軍征討遼國,其中潘美爲西路軍主將,楊業爲副將。起初各路進展順利,楊業一路奪取了遼國的寰、朔、雲、應四州,但主力軍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馬班師,後又命潘美等率領大軍將收復四州的民衆遷移到內地。當時,遼國十餘萬大軍已經反擊,攻破了寰州。遼軍兵力佔有很大的優勢,楊業等人的任務只是遷移民衆,不需要與敵人決戰。他向潘美進言,上萬全之計。楊業與遼國交鋒多年,更深知邊境地勢,他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的判斷非常正確。但是護軍王冼和劉文裕卻不以爲然,非要與遼國正面交鋒,並且以怯敵嘲笑楊業。而作爲主將的潘美,也是經驗豐富的將領,應該知道在敵衆我寡下應採取什麼策略。而且此行的任務不是與敵交鋒,只是遷移民衆。但是在這時,由於嫉妒心理的作怪,他卻沒有支持楊業的意見。最後楊業力爭不果,只能冒險出擊,他和潘美做了約定,讓潘美在要道陳家谷部署步兵強弩接應。楊業知道此行很難取勝,潘美在陳家谷設伏接應,還有成功撤退的希望。楊業出擊以後,王冼等人很久沒有消息,以爲遼軍已經敗退,爲了爭功,率領隊伍出擊,前進不久,得到了楊業敗退的消息,又慌忙撤退了。作爲主將的潘美,不遵守與楊業的約定,更不制止部下的擅自行動,聽到楊業失敗的消息,就一走了着,顯然是不顧楊業的死活。楊業力戰盡日,轉戰到陳家谷,沒有看到接應的人馬,非常悲憤,再率領部下力戰。楊業身受幾十處傷,左右殆盡,仍手刃敵軍數十百人,楊業筋疲力盡,戰馬又受了重傷,最後爲遼軍生擒。楊業的長子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楊業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