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青春勵志 > 爲何孩子多有一顆玻璃心

爲何孩子多有一顆玻璃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近來適逢名牌大學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試季”。不過,今年的“考試季”,對不少高中生來說,不僅是一場學業水平測試,更是一場心理素質測試。想進清華大學而被保送進北大,一名優秀高三學生跳樓自殺;一次平時考試成績不理想,學生跳樓自殺。近年來,放眼全國,名校優秀學生的心理脆弱,已釀成不少離家出走、自殘和自殺悲劇。爲什麼這些平時讓家長們引以爲傲的孩子,會選擇極端方式逃避和解脫?孩子的“玻璃心”一觸即碎,留給學校諸多反思,留給社會許多警醒。

爲何孩子多有一顆玻璃心

孩子心理脆弱,已成爲一個顯性的社會問題。經常有孩子傾訴情緒低落、焦慮,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等。據統計,全國中小學生中,超過20%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

孩子多有一顆“玻璃心”,與獨生子女從小的成長環境密不可分。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在多子女家庭中,爭寵、衝突、妥協、平衡等社會經驗,絕大部分源於兄弟姐妹間相處的學習。從小得、失、成、敗俱有的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健全了孩子的心智。但當下,多數中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很多孩子獨享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資源,從小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很少有受挫折的機會和體驗。因此,來到學校和社會中,一旦碰壁,很容易“被傷害”。——

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同時意味着家庭所有的希望也全部寄託在這一個孩子身上。高期望勢必帶來高壓力,很多孩子從小揹着這樣的心理包袱。孩子的負面情緒和壓力過大,多源於家長和學校的期望值過高。一旦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力達到父母、祖父母的期望時,就容易走極端。

當前學校和家庭衡量孩子是否成功,標準就是學習成績。這種“窄化”,讓考試成爲不少孩子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孔子說過,人生而有異。有些孩子學習能力強,考試總分高;但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平平,在運動能力、唱歌,甚至動手幹技術活方面卻有過人之處。但他們身上這些與高考和分數無關的“閃光點”並不“入流”,無法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讚賞。

即便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同樣難以擺脫學習成績的壓力。而且,尖子生們在學習方面更加投入,自我期望值和自我要求更高,競爭壓力更大。如不少高中學校設立“創新班”選拔一流尖子生,“扎堆”競爭。對成績平平的孩子來說,能考進一所一本高校,已算幸運和成功;但對這些名高中的尖子生們,在強手如雲的競爭中不斷給自己“加碼”,一半以上同學進國內外名校,如果自己考不進,就會覺得很失落,更容易心理失衡。

孩子心理脆弱正呈低齡化趨勢。醫治孩子“心病”,父母和老師觀念的改變,或許纔是治本的“良藥”。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只是成績;關注孩子的興趣和專長,而不只是學習;幫孩子正確定位,而非人人都要爭一流。或許,只有成人心態平和,孩子才能擁有一顆堅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