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演講 > 精選大學生勵志演講稿10篇

精選大學生勵志演講稿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精選大學生勵志演講稿10篇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勵志演講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大學生勵志演講稿10篇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活力的,青春是寶貴的,我們要懂得珍惜。下面我要跟大家演講的主題是“珍惜青春、感悟青春、擁有青春”。

青春:她經得起磨練卻經不起消磨,經得起開發卻經不起揮霍。保爾·柯察金曾經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過忍耐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的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的最偉大的事業—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所以我們應該珍惜青春,乘着自己還年輕,儘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臺上展現自己亮麗而獨特的風采,讓青春飛揚!就像無數的星星在生活的星空中發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我國一代文學巨匠郭沫若先生曾對青春的有這精闢論述。“人世間,比青春還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是最容易消逝的,最寶貴的東西不甚爲人們所愛惜,最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使它的消逝。誰能保證永遠的青春,便是偉大的人。”

輕輕的邁入青春之門,帶着憧憬,來到青春之殿,四周響起歡快的《青春舞曲》。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道旁,一邊播撒一邊收藏,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香花爛漫,使踏荊棘的人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這也許是冰心女士對青春的最好詮釋了。然而,21世紀的太陽——我們的青春又是什麼呢?

在我認爲,青春是沒有規則的。因爲,你不必在意剪個頭走在人羣裏,被人議論你是男是女;不必在意捧着言情小說,學做一回林妹妹;也不必在意學尼采自詡爲太陽,會引來多少人的非議……

家喻戶曉的張海迪阿姨在2008年11月13日被選舉爲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張海迪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難,學習了多國語言。1983年她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991年,張海迪在做完癌症手術後,繼續以堅強的意志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如果,你夢想嫦娥,那你去追月吧!你夢想夸父,那你去逐日吧!你夢想閏土,那你去刺猹吧!擁有青春的我,將以夸父逐日的信念追求我的理想,感悟揹負太陽和腰繫月亮的沉重與悲壯,體會執過羊鞭的蘇武的辛勞,感悟李時珍跋山涉水寫下《本草綱目》的艱辛,感悟千辛萬苦寫成《史記》的司馬遷的困難。然後,我會如保爾一樣大喊:“我的全部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我最愛的事業上,我無怨無悔!”

時光老人的腳步在悄悄前進,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覺時刻伴隨着我們?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青春對我們每個人僅有一次,願我們把握住自己的青春。朋友,讓我們把青春聚合成美麗的冰雕,讓我們將年輕抒寫成美麗的詩行,讓我們把信念掛在桅杆上,讓成功之船啓航!

謝謝大家!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2

很多年後,中國更強大了,中國人依然會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這個場景:中國女排姑娘站在里約奧運會冠軍領獎臺上,齊聲高唱國歌:

“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

中國女排里約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襲命運,咬牙死磕,絕地反擊,最終迎來氣壯山河的勝利!

這是里約奧運會中國人最關注的一場比賽。一位“80後”媽媽在朋友圈裏寫道,她帶着6歲的女兒在客廳裏看完了這場直播,“奏國歌時,我把女兒拽着站起來,一起跟着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說,中國女排就是集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帷幕,封閉已久的中國大門,向世界緩緩打開。那是一箇中華民族爭取“球籍”的年代,百廢待興,而又迷茫困惑,中國人需要精神偶像。關鍵時刻,中國女排帶來了一場關鍵勝利。1981年年底,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身份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7戰7勝,首次奪得世界盃賽冠軍。

那時在中國,黑白電視機都不多見。決賽那天,人們黑壓壓一片守在電視機前、廣播前,收看收聽中國女排對陣日本隊。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中國女排3:2獲勝。舉國沸騰。天安門廣場上,人們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在今天回望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那是一個人人談理想爲榮的年代,那也是一個國人爭先恐後用勤奮與智慧改變祖國面貌的年代,而中國女排用“五連冠”的佳績,對各行各業的中國人起到了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爲當時的改革開放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誠如當時《人民日報》頭版評論員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所言:“她們的勝利捷報,也使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全國人民得到極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們難道不應該好好向她們學習嗎?中國女排在體育戰線上爲國爭光,我們就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爲祖國多作貢獻嗎?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5千億元,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萬億元。各個領域,中國都迎來了收穫時刻。中國人對待奧運金牌的心態,越來越理性。畢竟,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已不僅僅是體育了。但是,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對巴西、荷蘭、塞爾維亞的比賽,爲何仍然讓中國人揪心關注、熱淚盈眶?

這又是一場關鍵時刻的關鍵勝利,遠遠超出了一塊金牌的含義。中國人從這場比賽中,看到了理想的復甦,看到了奮鬥的價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國已進入改革攻堅階段和深水區,前面路上充滿激流險灘,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對改革的複雜形勢,許多人像中國女排在里約那樣“一分一分咬牙頂”,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縮,還有人墮落……在今天,時代和人民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越來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如果沒有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沒有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任何一個民族都難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談不上實現偉大的夢想。

“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中國女排在里約的堅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夢想實現的路徑嗎?中國人用“女排精神”去堅持去努力,像中國女排那樣專注、團結、拼搏,一定能夠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的提出,基於近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大背景以及當代中國發展現狀,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指明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夢想總是美麗的、動人的,是激勵人前行的不竭動力,但追夢之路,並不平坦,有不少的艱難與險阻,有不少的挑戰與考驗。

如果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女排之崛起,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投入改革開放;那麼,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女排的勝利,將再度激發中國人的精神動力,自信地走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3

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陰影》。

“我崇拜誰?我自己。”“如果沒有自我,宇宙人類將是廣裹的虛無。”“我是偉大的,自我萬歲!”

這些言論也許我們並不感到陌生,儘管這種醉心“自我”常常會導致毀滅“自我”,但這充滿了“以我爲中心”的唯我主義的思想卻並非隨着一個人的墮落而銷聲匿跡。

“自我中心”是一種極端利己的腐朽思想,它把個人作爲生活的根本出發點和唯一目的,這種狹隘的人生觀只會埋沒一個人存在的價值,讓無休止的自我設計把心靈的沃土蠶食成荒蕪的沙漠。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只爲家庭活着,這是禽獸的私心;只爲一個人活着,這是卑鄙;只爲自己活着,這是恥辱。”任何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存

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個人之所以成爲個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義,與其說是靠着他本身的力量,不如說是由於他是偉大人類社會中的一個成員。從生到死,社會都支配着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社會是一片沃土,爲個人成長提供着豐富的養分,同時依靠個人的奉獻和回報,得以永不枯竭。然而,一些信奉“自我中心”說的寄生者也在這裏貪婪地享受,在囿於自我的狹隘天地裏尋求不斷膨脹的個人慾望的滿足,割裂同社會、同他人脣齒相依的利害關係,結果只能使自己成爲涸轍之附,很快走向覆滅。

縱觀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造就了一代代拱尚“自我中心”說的封建帝王,他們養尊處優,爲所欲爲,結果呢“長治久安”、“萬世基業”,不過是歷代君主的一枕黃粱,憤怒的人民一次次大水扭舟,“自我膨脹”終難免自食其果。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一旦他們生活中的‘我’被損壞了,他們就無法生存。他們的面前一片昏暗,只有利己主義和註定的悲哀。但是,如果人不僅爲個人活着,而且是把自己融化在社會裏,那便很難殺死他。

因爲想殺死他,就必然殺死周圍的一切,殺死整個國家、整個生活才行。”的確,當今社會裏也有許多人,在以“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信條鞭策自己,默默奉獻着光和熱。他們雖然平凡,卻將在與整個社會的融合中獲得永生。

當代青少年在優越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自我中心”不良思潮的浸染。誰若被這副枷鎖套住,必將由於揹着沉重的“自我”包袱而遠遠落後於時代社會。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在什麼程度上和什麼意義上從自我中解放出來。”他還曾說:“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着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這正是自我解放的真實寫照。

以自我爲中心的思潮是脫離國家前途,脫離人民希望的。俗話說:“活着爲自身,不如一根針。”渺小的自我,如果不融人到集體、社會中去,便一文不值。超脫於自我私情之上,人才能獲得更廣闊的馳騁天地,創造更高的人生價值,纔會在順境中冷靜清醒,不至於忘乎所以;在逆境中堅忍不拔,不至於灰心喪氣。人需要有一種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它像人的脊樑,支撐着人們傲立於生活的風雨之中,那就是獻身於社會,獻身於人類。把

你的視野投向那光明的遠方,渺小的自我將顯得微不足道。人生,將在光明與醒凝的搏鬥中放出異彩。

謝謝大家!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4

時常聽別人哼唱,自己也時常哼唱着姜育恆的那首《再回首》,惟獨對“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尋,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這一句不願認同。“孤獨王子”唱得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覆追尋,就只得出了平淡是真的結論。

平平淡淡是最真,說到底不就是自甘平庸、自甘無爲嗎?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帶着中學彩色夢走進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們也在高喊着:平平淡淡是最真。且有人認爲只要“與世無爭,恬淡一生”便可無憂無慮地生存,頗有要把老莊的“無爲”思想發揚廣大之勢。是什麼使我們豐富的校園生活漸退了繽紛的色彩呢?又是什麼使我們真實的熔漿凝固,不在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熱血沸騰?是因爲我們沒有走進夢想中的象牙塔?是因爲我們未走出自我困惑的地帶?還是因爲我們的心真的不在年輕,確實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了呢?不!都不是!主宰世界的是你,放棄世界的仍然是你。

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壽命最長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除了你沒有走進理想的大學,除了你沒有把握住一次幾乎成功的愛情,除了你心中那份虛榮於倨傲,你對生活究竟有多少正確的感受?生活究竟給過你多少真正的重荷於不平呢?沒有!只因爲在當代的中國,在我們這個文盲、半文盲數以億計的國度裏,大學生既被社會過高的期待,也過高地期待着社會,只因爲我們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那種求平淡的心態,仍是不思進取的藉口。於是,你曾經也想要有所作爲,卻不知道從何做起,跟着感覺走,在各種誘惑面前遠離本真狀態,被泥沙俱下的時代大潮裹挾着四處漂流。當你疲倦地走過無數個三百xx五里,你才發現留在身後的除了那份平淡,什麼也沒有。

不再回頭的,不只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個夜晚的星羣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着。四年,我們有幸擁有着這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還有多少人在爲能擁有這四年而埋頭於題海和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中呢、當初我們從他們這種狀況中走出來,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難道就是爲了追求 “平平淡淡是最真”嗎?

在我們四年的每個日子裏,傾注了親人的多少關懷和溫暖,他們流淌着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着子女的選擇,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自己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還有,在許許多多的眸子裏時時刻刻地流露着對我們的期待,期待我們能用知識建構大腦、用我們的手去爲人們描寫更美的生活。在親人面前,在那些關注我們的人的面前,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認爲“平平淡淡是最真”呢?難道我們付出我們的金色年華,揮灑着父母的血汗僅僅是爲了換取這份平平淡淡嗎?僅僅是爲了換取一張各科都過了60分的畢業證嗎?小到爲了每個家庭的付出,大到爲了那如水流逝的時光,我們怎麼就可以輕易認同“平平淡淡”纔是真呢?

最欣賞把撒哈拉沙漠變成人們心中的綠洲的三毛,也最欣賞她一句話:即使不成功,也不至於成爲空白。成功女神並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參與、嘗試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記得有一天和班上幾個新近參加美術班學習的女生談起了她們學習美術以後的感覺和收穫。她們告訴我:並沒有什麼大飛躍,但確實已學會了怎樣用心去觀察一個事物。也許她們永遠成爲不了畫家,但是我讚歎她們的這份參與意識和嘗試勇氣。我想告訴她們:即使你們不成功,你們也沒有成爲空白。

說到這裏有人會說:我的確平凡得很,無一技之長,不會唱不會跳,更不會吟詩作畫,註定這四年就這麼平淡了。世上不過只有一個天才貝多芬,也不過是隻有一個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過嘗試,通過毅力化平淡爲輝煌的。毅力在效果上有時能同天才相比。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不要再爲落葉傷感,爲春雨掉淚;也不要滿不在乎地揮退夏日的豔陽,讓殘冬的雪來裝飾自己的面紗;歲月可使皮膚起皺,而失去熱情,則使靈魂起皺。

拿出我們嘗試的勇氣,拿出我們青春的熱情,大學四年畢業時,再回首,我們沒有平淡、遺憾的青春。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吧。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5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放飛理想,青春無悔》.

我是一個喜歡幻想,對未來充滿無限美好希望的女孩兒。三年前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來到了嚮往已久的東北師範大學,那一刻我想對整個世界吶喊:我終於自由了,終於擺脫了學業的負擔,終於逃脫了父母的嘮叨,終於可以在這自由的天地隨心所欲了。

興奮、激動、新奇幾乎充斥着我的生活,天天和身邊的同學一起吵着鬧着去尋找所謂的自由多彩的生活,去過那隻羨悠閒不羨仙的生活。

直到有一件事情深深地觸動了我,給沉浸在享樂中,不思進取的我當頭一棒,將我拉回了現實。那是2002年大四學長們的告別舞會。同是在舞會上,有的學長神采飛揚,侃侃而談;有的眉頭緊皺,鬱鬱寡歡,從他們不同的神態和表現中,我感受到了他們不同的心情。那一夜我徹夜未眠,一種莫名的空虛和寂寞添滿了我的心胸。我捫心自問:難道大學就是沉迷於網吧,混混噩噩的度日?就是捧着武俠、言情,昏昏迷迷的生活?就是追求光鮮的衣着,都市的生活,吵吵鬧鬧的過活?不、不、不,大學絕對不是這樣的。大學到底是什麼?我在思考着這個問題,我也清醒的意識到,我要重新樹立自己的奮鬥目標,重新確立自己的人生追求。我要在大學生活結束時,胸有成竹的步入職場,而不是慨嘆自己年華似水流。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大學不是我們人生追求奮鬥的終點,不是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的安樂窩,它是立大志成大業,從多方面充實自己、發展自己的地方;是鑽研所學成爲優秀人才的地方。我要充實的度過大學裏的每一天。爲了未來,爲了希望,我要激揚青春,放飛理想。

我要向自己的弱項挑戰,將挑戰自我變爲最大的樂趣。我最差的一門功課是英語,以至於一到英語考場上就心慌意亂,幾乎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鬥志。我曾經安慰過自己說:沒事,大不了咱找一個不用英語的工作。然而我發現現實不是這麼回事,考查英語水平幾乎成爲用人單位通設的門檻。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堅定的選擇了前者,我要爆發。我要重整旗鼓,找回自信,一定要將學習英語進行到底。

於是我給自己擬訂了一個學英語的計劃:每天背50個單詞,聽1個小時聽力,讀半個小時英語,做4篇閱讀理解和1篇完型填空。計劃寫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何況我已經懶散了半年多了,早上誰不想在被窩裏多待一會;午餐後誰不想好好的睡上一覺;晚飯後誰不想聽聽音樂和大家神侃一陣呢?每天在教學樓裏,一待就是一整天,學習實在太辛苦,太枯燥無味了。有時我真的好想扔下書本到網上逛幾個小時;真想到室外和同學們去瘋一陣。有幾次,我本來是要到教室去自習,可是走着走着就到了超市租書的小屋。一邊是無比重要的學業,一邊是無比誘人的小說,十字路口我該向哪裏走?理智告訴我,如果再像以前一樣沉迷,那麼一切將前功盡棄。於是我收回了已邁進書屋的雙腿,走向了教室。在那段日子我還學會了利用零散的時間來補充由於其它事情佔用的時間,每天早上提前起牀到食堂去讀英語,中午放棄午休到教室裏去做習題,課間儘量利用時間來背單詞,晚上臨睡覺的一個小時用來聽聽力。時間是擠出來的,小塊時間一樣可以實現大塊時間的效用。學習亦是有苦有甜,有一段時間裏我做英語題的準確率停滯不前,有時甚至會錯很多題,尤其是閱讀理解,最讓我頭疼。我是急性子,一看到自己錯了那麼多題,心中就好像熊熊烈火在燃燒,我會一氣之下,把卷子撕掉,要不就團成一團,用力的捏,以解心頭之恨。但這樣做過之後就是冷靜下來後的撕了再粘好,弄皺後的再展平。我知道我做這些,是在粘貼我的心境,撫慰我的心靈。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學習必須克服焦躁情緒。萬事開頭難,只要能夠堅持,學習就會成爲你的習慣,成爲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可怕。只要一想到自己順利過級的情景,我就會覺得熱血沸騰,又有了拼搏的力量。現在回想起來,真正支持我度過難關的其實是我心中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天道酬勤,我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我以讓自己和家人滿意的成績一次性通過了全國英語四級六級考試,並獲得了全國口語A級證書。那段時間,我雖然把很多的時間用在薄弱的英語上,但我並沒有忽視專業課的學習。連續三年我獲得了校長獎學金、一等獎學金,並獲得優秀學生稱號,社會工作獎學金,教師技能獎學金,並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了自己的論文。爲了考察自己三年來專業課學習的水平,評估一下自己真正的實力,同時也是爲了更好的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大三上學期我又參加了國家勞動部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員任職資格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任職資格。爲了青春夢想我努力從各方面來發展自己,充實自己,我知道不懈奮鬥和追求正在成爲我內在的品格,我正在迎來一個更加嶄新的天地。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6

大家好!今天的演講題目叫《青春的力量》。

有人說:青春是一道絢麗的風景,還有人說:一串跳動的音符。每一個人都有一段青春,青春是躁動的,青澀的,青春也是熱情的,生動的。而我們,正是處於青春期,青春的我們,是時代的精英,是事業的精兵,是宏偉藍圖的繪製者,也是爲國奉獻的普通一兵。立足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迎接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我們盡情的展現着自己的才能與激情。 詩人艾青說過:“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是的,我們也愛這土地,是腳下的沃土孕育了我們蓬勃的生命,年輕的我們,無怨無悔地選擇了將青春奉獻給這片深情的大地。

我們,用青春守護着這賴以生存的家園。作爲一名國土人,耕地保護、土地規劃、地籍測繪、國土資源調查、遙感動態監測,一個個美妙而生動的詞彙,就這樣溶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青春,與國土事業緊緊相連。深入實際,是我們良好的

開篇:調查研究,是我們工作的起點。愛崗敬業,是我們理智的抉擇;勤奮忘我,是我們的工作準則。

無數個日出和日落,青春的我們扛起信念的鋤頭,用虔誠去開墾這片沃土,播下一個個綠色的希望,不祈望湛藍的天空能飄過七彩雨,只奢望晶瑩的汗水能滋潤乾涸的麥田。 因爲年輕,也許,我們尚顯稚嫩,也許,我們不夠成熟;也正因爲年輕,我們在改革面前有“闖勁”,困難面前有“韌勁”,業務

面前有“幹勁”,學習面前有“鑽勁”。青春的我們,認真而不敷衍,踏實而不輕浮,奉獻而不索取,真實而不虛僞。面對時代的挑戰,我們決不退縮;面對繁重的工作,我們決不推脫。我們年輕,富有旺盛的激情,富有神奇的構想,我們要把青春的活力化爲創造的靈感,去感知時代的脈搏,去體現新時代的特徵。

挺一挺青春的身軀,露一露青春的微笑,生動每一枚深深淺淺的足跡。在春天,我們踏踏實實地耕耘着——這就是我們!擰在一起,我們就是一道閃電,就是一堵火牆;聚在一起,我們就是整個星空,就是一輪金光四射的太陽!這太陽。。。。。。就是我們青春的力量!就讓我們將青春的力量聚集起來,朝着更高的藍天去展翅飛翔吧。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7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勵志成才,爲你爲我爲他,終報國》。

任何人的成功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方能實現。對於我們大學生,必先勵其志,成其才!首先空話大話我不想說,不談將來你該爲社會做怎樣巨大的貢獻,怎樣報效祖國,我們現在只考慮當下,就現在,我們從我們最密切關注的人開始,那便是我們自己,只有先爲自己考慮,才能談得上國家,這樣比較現實,比較符合社會的主流,比較符合生存的原則!自己都沒法生活了,你還會想怎樣怎樣爲國家做貢獻!我纔不信呢!

爲了我們自己,我們得勵志成才!你想將來生活的舒服一點嗎?男生們,你看見別人開着奔馳寶馬,甚至勞斯萊斯,你難道沒有一種羨慕的心理?別和我說什麼你只要做個平凡人,我不稀罕,我告訴你,那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而已!你看到別人坐在辦公室前,擺弄着電腦,每個月就能拿那麼高的薪酬,難道你就沒那麼一丁點兒的妒忌,你在想像自己要是也能像他那樣就好了吧!同學們,爲我們自己將來的幸福生活,讓我們一起去拼搏吧!苦和累算什麼,他們只是紙老虎,你不想他們低頭,他們就會向你們低頭的!

爲了我們身邊的人——家人,親戚,朋友,我們得勵志成才。當你看到家人因整日不停的工作而表現出的疲倦的表情和憔悴的臉龐,難道你沒有一點感傷,在心底問你自己:“爲什麼我自己這般無能?要父母爲我受苦。”親戚家要辦個戶口遷移的,的到處找人求人,看別人不屑一顧的神情,難道你沒想過要是自己能幫上他們該多好啊?看到朋友爲工作而發愁,一臉無奈的苦楚,難道你不想幫助他們嗎?你想爲他們解決他們的難處,看到他們欣喜的表情!同學們,勵志成才吧!爲幫助我們的身邊的人,解決他們的苦楚!

我們的生活紅紅火火啦!我們再來爲社會,爲祖國做我們應做的貢獻!當你看到養老院孤苦無依的老人們的時候,看到孤兒院的孩子們多麼渴望有爸媽的疼愛的時候,你的心有那麼一點點的失落嗎?你想爲他們做點什麼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的勵志成才,給他們點幫助!

其實,成才之路不難,想成功,我覺得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信念,毅力,自信!成功首先必須確定信念,信念是動力的源泉,是毅力的催化劑;毅力就如諍友,在你遇到困難,碰到挫折時,你想退縮,他便會時刻督促你,警醒你:不要放棄!想想你的信念,堅持下去!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當你缺乏勇氣的時候,你躊躇不前的時候,你礙於面子,羞於表達的時候……他就會鼓舞你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有開始,纔會有過程,纔會有接下來的結果。成功的三要素並沒有先後主次之分,在我看來,他們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爲了我們自己,爲了我們的親朋好友,爲了那些還在巴望着想上學的孩子們,我們要勵志成才!

謝謝大家!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8

有爲有守是一個做人做事的大原則,誰都應當認識清楚的,特別是即將參加實際的社會生活的大學畢業生;也是任何時地的人應當認識清楚的,特別是在目前時代與環境裏的大學畢業生。

有爲有守是建築在物理上的一個顛撲不破的原則。物理有動靜、有張弛、有翕闢、有力的蓄積、有力的發揮,人理也就是如此,人生不能不講求進止、去處、語默、動定、操守的道理,不能沒有情志的涵養與行爲的表現。到了有價值觀念的文明人,又很自然地在這一層道理之上添上一重道德的渲染,一重標準的責成,說,如何才應當動,如何才應當靜,如何纔要有爲,如何纔要有守。我國的民族文化,對於這原則與講求這原則的必要,似乎認識得比任何民族文化更爲清澈。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寥寥兩句,是全部《易經》與其所倡導的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的西洋文化對於一切物理有博大精深的發明,而於物理如何適用於人理,則反較前人爲粗疏怠忽。所以人人講動,講作爲,講速度與效率;人人像熱竈上的螞蟻,像截去了頭的青蠅;人人認爲只有動作是積極的,靜止是消極的,進取是功德,保守是罪過,全不思動作進取可能是亂動躁進,漫無目的,靜止保守爲的是潛心涵養,容有理由;更不恩,不有靜止,何來動作?不有蘊蓄在先,何來抒放於後?譬諸射擊,不先張弦,何由放矢?張弓是力的累積,弛弓是力的消耗,一個過程,兩個段落,究屬何者:勾積極,何者爲消極,正復無從斷定。至於做人做事,有講求操守的必要,使人人深知操就是有爲,而守舊是有所不爲,這進一步的道德的責成,自更在不論不議之列了。近頃有人以篤行的學說勸導青年,認爲只要有作爲,一切人生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其實一味作爲的結果,不過對事業的認識與事業的成就可以多添數分而己,睽諸人生大於事業,做人重於做事的原則。這種一味作爲的學說依然不免偏枯的弊病,是很顯然的。

不過有爲有守的原則也正復不易講求。被動的有爲有守易,自動的有爲有守難:個人的有爲有守易,集體的有爲有守難。大學生在學校裏,一方面因爲一般的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不安於淡泊,我說不能不,因爲此種清苦的生活,可以說是完全出乎環境的不得己,一方面既沒有多少自動剋制的功夫,一方面如果經濟的來源比較寬裕,生活上便不免趨於流放。無論淡泊與流放,都是被動的結果,而不是中心自有主宰的表示。顏子以革食瓤飲居陋巷爲可樂,乃是因爲中心自有主宰,能固窮而不濫,處貧賤而不移。顏子的守是自動的,而我們的守是被動的。1923年來,大學生有休學而經商的,昆明一帶的大學生,走仰光,跑臘戍,一時幾乎成爲一種風氣,當時雖大爲社會垢病,但也有加以稱讚的,認爲是自想辦法,自謀出路。認爲這種青年前途一定比較的有作爲。但走仰光,跑臘戍,又何嘗不是當時一般的風氣,此輩青年的加入,也不過是風行草堰的一部分的表示而己。他們除了解決個人生計以至於累積一些財富而外,別無遠大的目的,別無比較超脫的理想,在動機上與一般的商人無殊,在能力上十九必須因人成事,還趕不上這班商人。這樣的有爲,表面上是自動的,實際上是被動的,是中心沒有主宰的。經濟一方面的操守如此,其他方面的操守又何嘗不如此。有思想,無思想,發議論,不發議論,思想與議論的性質趨向,又何往而不受環境的支配,潮流的鼓盪,以至於一部分外界威力的挾持操縱?開口閉口的讚美大時代,歌頌現階段,千方百計地想迎合潮流,無非是大學生人格破產的一些徵兆。在這種形勢之下而言自主自動的有爲有守,我們也誠知其不易,離開了大學的環境,而言此種有爲有守,我們也誠知其更難,但也正唯其不易言。就更有不得不言的隱痛。

操守的不能自主而易趨於被動,大部分是基於個人意志力的薄弱與教育效能的低微。至於個人單獨的操守易致,而集體綜合的操守難成,則爲之厲階的,更有民族的因緣在。民族的大病日私。私的病深入滕理,誠中形外,所以凡百措置,無往而不見私的跡象。有人很沉痛地說過,以前的人,生前無補於大局,臨了一死報國家,都是私的,因爲不死不足以保全他一人一家的名節,名節是他身家的一部分。所以以前雖多有守之士,甚至於以犧牲生命來表示所守的堅貞,曾無補於團體生活的分崩,民族命運的淪替,其他規行矩步,自守的分子,目的端在小我的苟安免禍,可以不必說了。

所謂有守者如此,有爲的不容易集體化與組織化,更可想而知。衆擎易舉,獨力難成的理論,我們何嘗不知?但一到行事,我們十九會得到一個獨立易舉,衆擎難成的結果,而獨力的成功難期久大,也是一個必然的終局,和尚吃水的比喻最足爲此種局面的寫照,是誰都知道的。在南洋,在江北,移民中每多匹馬單槍、肇開草昧的志士,所以當外人組織勢力沒有到達之前,我們可以大有作爲,而此種勢力一旦侵入之後,我們的成就便無法維持,南洋與東北之興起是由於此,其終於淪亡也未嘗不由於此;實際上敵人的.南進北進,便是我們這種弱點所招致的。說見敵人南進策的靈魂堤林數衛的言論。由此也可見,在閉關自守、交通阻滯而文化系統比較完整的前代,個人的操守不能說完全沒有用處,甚至於還有過言足以興,默足以容的積極的貢獻;但一到環海棣通、文化交流的今日,個人的作爲進取既難望有成,個人的保守緘默更勢所未許了。

大學生畢業後加入社會。目前最魚需深知力行的,殆無過於自主與集體的有爲有守的一點。集體的有爲,在目前己無須申說,但集體而能不依傍門戶,利用勢位,憑藉餘蔭,一以集體自身所培養的理想爲指歸,所產生的力量爲握注,則知者蓋寡,行者更鮮。至於守,即就不貪污一層而言,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更有自主與集體化的必要,則識者更有如鳳毛麟角,不可多得。畏法律,畏人言,而不貪污的。終必不免於貪污而後己,以一人之力加入貪污的羣體,也終難免於同流合污而江河日下。爲今之計,無論做好也罷,不做壞也罷,大學畢業的青年應當自動的團結起來,來羣策羣力的做些好事,來抵礪廉隅相互規勉的不做一些壞事。唯有能這樣的青年才能改革,才能創造,也唯有維護這種青年的國家才足以語於自力更生。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9

有這麼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驀然回首,寒窗十餘載,衣帶漸寬,終揮別六月,贏得碩果累累。一路風雨兼程,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古人云:“有志者,事競成。”民諺曰:“未立品,先立志。”足見人不可一日無志。綜觀天下名人,不但自己有鵬程萬里之志,而且諄諄教誨人們要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負。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但我堅信所有參與、嘗試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或許我們的確平凡得很,無一技之長,不會唱不會跳,更不會吟詩作畫。

但是世界只有一個天才貝多芬,也只有一個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過嘗試,通過毅力化平淡爲輝煌的。人能走多遠,不要問雙腳,要問意志;人能攀多高,不要問雙手,要問志向。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能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有志者事竟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親愛的同學們,只要曾經擁有又何必在乎天長地久,即使失敗了,這一生也會因這一路的風雨兼程而變得更加精彩!我們在風中在雨中自強不息,我們在雨中在風中展翅飛揚!

大學的我們渴望收穫才華,我們渴望搏擊信息大潮,收穫才能,引領IT走向。胡適先生說過:“學問是鑄器的工具,放棄了學問,便摧毀了自己。”然而,我們校園中出現有背於學校主流文化的現象,卻不由得讓我們重新進行了思考。我們的學生是否還懷有拼搏、收穫的心,對待生活。

在課堂上沉浸在電腦世界、手機世界裏的同學們,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每天收穫了什麼?在校園的幽僻處,總有幾個‘人約黃昏後’,動情處他們竟會旁若無人。我們那樣就不覺得慚愧嗎?

除此之外,在宿舍裏的‘騰雲駕霧’,‘快活似神仙’,考場中的照抄作弊,熄燈後的大呼小叫。作爲中跨世紀新一代青年就是我們這樣嗎?親愛的同學們,面對競爭力日益強烈的社會,我們要努力啊,這樣才能在今後的社會中有立足之地!

大學生勵志演講稿 篇10

有爲有守是一個做人做事的大原則,誰都應當認識清楚的,特別是即將參加實際的社會生活的大學畢業生;也是任何時地的人應當認識清楚的,特別是在目前時代與環境裏的大學畢業生。

有爲有守是建築在物理上的一個顛撲不破的原則。物理有動靜、有張弛、有翕闢、有力的蓄積、有力的發揮,人理也就是如此,人生不能不講求進止、去處、語默、動定、操守的道理,不能沒有情志的涵養與行爲的表現。到了有價值觀念的文明人,又很自然地在這一層道理之上添上一重道德的渲染,一重標準的責成,說,如何才應當動,如何才應當靜,如何纔要有爲,如何纔要有守。我國的民族文化,對於這原則與講求這原則的必要,似乎認識得比任何民族文化更爲清澈。“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寥寥兩句,是全部《易經》與其所倡導的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的西洋文化對於一切物理有博大精深的發明,而於物理如何適用於人理,則反較前人爲粗疏怠忽。所以人人講動,講作爲,講速度與效率;人人像熱竈上的螞蟻,像截去了頭的青蠅;人人認爲只有動作是積極的,靜止是消極的,進取是功德,保守是罪過,全不思動作進取可能是亂動躁進,漫無目的,靜止保守爲的是潛心涵養,容有理由;更不恩,不有靜止,何來動作?不有蘊蓄在先,何來抒放於後?譬諸射擊,不先張弦,何由放矢?張弓是力的累積,弛弓是力的消耗,一個過程,兩個段落,究屬何者:勾積極,何者爲消極,正復無從斷定。至於做人做事,有講求操守的必要,使人人深知操就是有爲,而守舊是有所不爲,這進一步的道德的責成,自更在不論不議之列了。近頃有人以篤行的學說勸導青年,認爲只要有作爲,一切人生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其實一味作爲的結果,不過對事業的認識與事業的成就可以多添數分而己,睽諸“人生大於事業,做人重於做事”的原則。這種一味作爲的學說依然不免偏枯的弊病,是很顯然的。

不過有爲有守的原則也正復不易講求。被動的有爲有守易,自動的有爲有守難:個人的有爲有守易,集體的有爲有守難。大學生在學校裏,一方面因爲一般的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不安於淡泊,我說“不能不”,因爲此種清苦的生活,可以說是完全出乎環境的不得己,一方面既沒有多少自動剋制的功夫,一方面如果經濟的來源比較寬裕,生活上便不免趨於流放。無論淡泊與流放,都是被動的結果,而不是中心自有主宰的表示。顏子以革食瓤飲居陋巷爲可樂,乃是因爲中心自有主宰,能固窮而不濫,處貧賤而不移。顏子的守是自動的,而我們的守是被動的。19XX年來,大學生有休學而經商的,昆明一帶的大學生,走仰光,跑臘戍,一時幾乎成爲一種風氣,當時雖大爲社會垢病,但也有加以稱讚的,認爲是自想辦法,自謀出路。認爲這種青年前途一定比較的有作爲。但走仰光,跑臘戍,又何嘗不是當時一般的風氣,此輩青年的加入,也不過是風行草堰的一部分的表示而己。他們除了解決個人生計以至於累積一些財富而外,別無遠大的目的,別無比較超脫的理想,在動機上與一般的商人無殊,在能力上十九必須因人成事,還趕不上這班商人。這樣的有爲,表面上是自動的,實際上是被動的,是中心沒有主宰的。經濟一方面的操守如此,其他方面的操守又何嘗不如此。有思想,無思想,發議論,不發議論,思想與議論的性質趨向,又何往而不受環境的支配,潮流的鼓盪,以至於一部分外界威力的挾持操縱?開口閉口的讚美“大時代”,歌頌“現階段”,千方百計地想迎合“潮流”,無非是大學生人格破產的一些徵兆。在這種形勢之下而言自主自動的有爲有守,我們也誠知其不易,離開了大學的環境,而言此種有爲有守,我們也誠知其更難,但也正唯其不易言。就更有不得不言的隱痛。

操守的不能自主而易趨於被動,大部分是基於個人意志力的薄弱與教育效能的低微。至於個人單獨的操守易致,而集體綜合的操守難成,則爲之厲階的,更有民族的因緣在。民族的大病日私。私的病深入滕理,誠中形外,所以凡百措置,無往而不見私的跡象。有人很沉痛地說過,以前的人,生前無補於大局,臨了一死報國家,都是私的,因爲不死不足以保全他一人一家的名節,名節是他身家的一部分。所以以前雖多有守之士,甚至於以犧牲生命來表示所守的堅貞,曾無補於團體生活的分崩,民族命運的淪替,其他規行矩步,自守的分子,目的端在小我的苟安免禍,可以不必說了。

所謂“有守”者如此,“有爲”的不容易集體化與組織化,更可想而知。“衆擎易舉,獨力難成”的理論,我們何嘗不知?但一到行事,我們十九會得到一個“獨立易舉,衆擎難成”的結果,而獨力的成功難期久大,也是一個必然的終局,和尚吃水的比喻最足爲此種局面的寫照,是誰都知道的。在南洋,在江北,移民中每多匹馬單槍、肇開草昧的志士,所以當外人組織勢力沒有到達之前,我們可以大有作爲,而此種勢力一旦侵入之後,我們的成就便無法維持,南洋與東北之興起是由於此,其終於淪亡也未嘗不由於此;實際上敵人的南進北進,便是我們這種弱點所招致的。說見敵人南進策的靈魂堤林數衛的言論。由此也可見,在閉關自守、交通阻滯而文化系統比較完整的前代,個人的操守不能說完全沒有用處,甚至於還有過“言足以興,默足以容”的積極的貢獻;但一到環海棣通、文化交流的今日,個人的作爲進取既難望有成,個人的保守緘默更勢所未許了。

大學生畢業後加入社會。目前最魚需深知力行的,殆無過於自主與集體的有爲有守的一點。集體的有爲,在目前己無須申說,但集體而能不依傍門戶,利用勢位,憑藉餘蔭,一以集體自身所培養的理想爲指歸,所產生的力量爲握注,則知者蓋寡,行者更鮮。至於守,即就不貪(tan)污一層而言,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更有自主與集體化的必要,則識者更有如鳳毛麟角,不可多得。畏法律,畏人言,而不貪(tan)污的。終必不免於貪(tan)污而後己,以一人之力加入貪(tan)污的羣體,也終難免於同流合污而江河日下。爲今之計,無論做好也罷,不做壞也罷,大學畢業的青年應當自動的團結起來,來羣策羣力的做些好事,來抵礪廉隅相互規勉的不做一些壞事。唯有能這樣的青年才能改革,才能創造,也唯有維護這種青年的國家才足以語於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