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精選10則)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精選10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精選10則)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1

著名錶演藝術家英若誠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口人坐在一個大餐廳中。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裏一個不被人注意的櫃子裏,想等大家遍尋不到的時候再跳出來。讓他尷尬的是,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缺席。自那以後,他就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會大失所望。

古往今來,沒有誰是世界的中心,也沒有誰一直是所有人注目的焦點。能夠看輕自己,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詩人魯藜說:“還是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會有被埋沒的痛苦。”看輕自己,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不會爲凡塵中的各種誘惑、煩惱所左右,從而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輕鬆地走過歲月。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2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牀前,拉着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儘管發着高燒,她還是下牀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3

多年以前,美國一個小鎮的小學來了一位新老師。開學時,老師就向小朋友們宣佈,這個學期誰的努力最大,對班級貢獻最多,老師會親自做一件“禮物”送給她。

學期結束時,有位小女孩得獎,老師就做了一件小藍裙子送給了她。

小女孩很高興地跑回家,把小藍裙拿給媽媽看,媽媽鼓勵她穿起來。但穿起後,卻怎麼看怎麼不對勁。原來小女孩渾身髒兮兮的,與小藍裙不協調。

於是媽媽替小女孩梳洗,換上乾淨的衣服。“哇!好一個靚麗的小公主”,小女孩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小女孩與媽媽都很高興。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覺得不對勁了,原來家裏也髒兮兮一團糟,平時不注重整理,與穿着小藍裙的漂亮女兒不協調,“就像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於是母女聯手收拾家裏,一個下午的功夫家裏煥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進門就急着往外走,以爲進錯門了。

第二天爸爸要上班時,出門看到庭院裏雜草叢生,與家裏的環境很不協調,於是決定請假在家,整理庭院,粉刷與整修房屋。三天後,一棟漂亮的房屋就出現在我們所住的街道上。

鄰居們看了他們的房子如此整潔乾淨,不禁覺得自己住的地方有點不對勁。於是一個月後,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就出現在這個城鎮上了。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4

有一天,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被邀請作演講嘉賓。他的司機對他開玩笑說:「我經常聽到你在車中預備演講,聽得多了,我也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念出來。」愛因斯坦聽罷就說:「那就好極了,我昨日整天都在做研究工作,疲倦得很,況且邀請我演講的機構與我素未謀面,你大可替我演講,我做你的司機好了。」

演講當晚,司機果然一字不漏地念出愛因斯坦慣說的演講內容,令在場的人佩服不已,連坐在觀衆席最後排的愛因斯坦,也頻頻點頭稱是。

可是,演講完結後,突然有一位年青科學家,追問了一個頗爲深入的問題,那當然是司機的演講以外的資料,全場都等待着這位冒牌科學家的答覆。出乎意料之外,他竟然氣定神閒地開始回答說:「年青人,請恕我直言,你剛纔的問題實在太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個蠢問題,假如你不信的話,我可以證明給你看。這問題簡單得連我的司機也懂得如何回答。」

跟着,司機便邀請愛因斯坦上臺作答,並且在掌聲雷鳴之下離開會場。

【提示】生活中,有隨機應變的能力相當重要,但最重要當然是充實自己,未雨綢繆。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5

一個農場主在巡視穀倉時不慎將一隻名貴的金錶遺失在穀倉裏,他遍尋不獲,便在農場門口貼了一張告示,要人們幫忙,懸賞100美元。

人們面對重賞的誘惑,無不賣力地四處翻找,無奈穀倉內穀粒成山,還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尋一塊金錶如同大海撈針。

人們忙到太陽下山仍沒有找到金錶,他們不是抱怨金錶太小,就是抱怨穀倉太大、稻草太多,他們一個個放棄了100美元的誘惑。只有一個穿破衣的小孩在衆人離開之後仍不死心,努力尋找,他已整整一天沒吃飯,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錶,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天越來越黑,小孩在穀倉內堅持尋找,突然他發現一切喧鬧靜下來後有一個奇特的聲音“滴答”、“滴答”不停地響着。小孩頓時停止尋找。穀倉內更加安靜,滴答聲響十分清晰。小孩循聲找到了金錶,最終得到了100美元。

感悟:成功的法則其實很簡單,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大多數人認爲這些法則太簡單了,沒有堅持,不屑於去做,這個法則叫執著,成功如同穀倉內的金錶,早已存在於我們周圍,散佈於人生的每個角落,只要執著地去尋找,專注而冷靜地思考,我們就會聽到那清晰的滴答聲。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6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裏卻高舉着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裏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着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着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爲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髒或潔淨,衣着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爲,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感悟: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7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着。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衆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看過這個小故事我們要知道人生必須渡過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最重要的是永遠看得起自己。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8

跟創辦肯德基的老頭哈倫德·山德士一樣,哈里在80歲之前只是一個普通到有些倒黴的人。一直到80歲,他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在一傢俱樂部裏跟其他老人聊天時,才覺得自己這輩子過得有點冤。

“我想我還能幹點什麼。”哈里拍着自己還很壯實的雙腿說道。

恰逢這時,俱樂部的一位女辦事員過來跟他搭話,於是他便在她的介紹下加入了部裏的'一個業餘畫室,雖然80年來,他從沒有動過畫筆和顏料。

沒想到,來到畫室後,哈里竟然很快表現出了他驚人的繪畫天賦。後來,因爲太迷戀繪畫,81歲的哈里決定參加一個繪畫輔導班。從輔導班“畢業”時,哈里已經是快90歲的老人了。

1977年,洛杉磯一家很有名望的藝術陳列館正在爲一位老人舉辦畫展,主題是:哈里·萊伯曼101歲畫展。原來,這就是那位半路出家的老人哈里的畫展,當時,他已經101歲了。

當觀衆們不解地問起畫家爲什麼這麼老了還堅持畫畫時,哈里笑了:“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什麼。真正的人生是從你做事的時候而非出生的時候開始的。”

生命是以你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所度過的光陰來衡量的,因此,請着手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你的人生從此開始。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9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一生中,貧困、疾病、失意、孤獨等種種磨難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災難是耳聾給他帶來的痛苦。

貝多芬28歲時,由於疾病,聽覺就開始減退,到了48歲,再優美的歌聲他也聽不見了。他只能用書寫的方式來和別人交流。

即使這樣貝多芬仍進行着創作。他的不朽名作――九十部交響曲的後七部,都是在失聰的情況下完成的。而其中的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響曲被認爲是永恆的傑作。

他用敏銳的觀察力來感受人類、社會和大自然。爲了起草一部曲子,他經常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反覆推敲,精心錘鍊。例如第五交響曲的創作,他就花了八年的時間。

貝多芬在給他的兄弟卡爾和約翰的信中傾訴了耳聾給他帶來的莫大的痛苦以及他戰勝疾病的決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聽到遠處的笛聲,而我卻聽不到,這是何等的恥辱啊!這樣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絕望的邊緣,幾乎迫使我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的藝術,只有我的藝術要我活下去。”貝多芬在這種困境中曾大聲疾呼:“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爲了藝術,他犧牲了平庸的私慾,戰勝了一切不幸。他說:“犧牲,永遠把一切人生的愚昧爲你的藝術去犧牲!藝術,這是高於一切的上帝。”

自我定位勵志小故事 篇10

而在這個世界上,所謂的命運又是什麼呢?

有一次火災中,一個小男孩被燒成重傷,下半身沒有任何知覺。出院後,媽媽每天用輪推着他到院子裏轉一轉。

有一天,媽媽推着他到院子裏呼吸新鮮空氣,有事離開。迷人的景色讓他的心從沉睡中醒來;我一定要站起來。他奮力推開輪椅,用雙肘在草地上匍匐前進,爬到籬笆牆邊,努力抓牆站起來,拉住籬笆牆練習行走。

一天天過去了,他的雙腿始終軟弱地垂着沒有任何知覺。可他不甘心於輪椅上的生活,他握緊拳頭告訴自己:未來的日子裏,一定要靠自己的雙腿來行走。終於,在一個清晨,當他再次拖着無力的雙推緊拉着籬笆行走時,一陣鑽心的疼痛從下肢傳了過來。他驚呆了,自從燒傷後,他的下半身再也沒有任何知覺。他懷疑是自己的錯覺,又試着走了兩步,那種疼痛又一次清晰地傳了過來:在他不懈的鍛鍊下,他的下肢已開始恢復知覺了。

自那以後,他的身體恢復得很快,最後有一天,他竟然在院子裏跑了起來。自此,他的生活於一般的男孩子並無兩樣,到他讀大學時,還被選進田徑隊。

他,就是葛林康漢寧博士。他曾經跑出過全世界最好的成績。

也許,就在那一試之下,我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無論如何,再試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