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勵志教育文章:家長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

勵志教育文章:家長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裏,家長不可或缺,家長們深知這一點,所以不惜犧牲時間和精力餵飽、教育、清潔、糾正、安慰、鼓勵、供給孩子。父母情不自禁盡一切努力給予孩子最好、最多,今天他們培養的孩子到本世紀中將成爲教師、政治家或者商業領袖,同時也是父母,將培養屬於他們的孩子,而那些孩子又將成爲22世紀前半段的支撐。

勵志教育文章:家長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

雖然父母具有如此重要影響力,但每個孩子都有強大的、屬於自己的社交空間,這個空間裏他們處於絕對中央,這個空間從出生起建立,之後以驚人速度擴張,無論從父母那裏得到的關愛和注意有多少,孩子會從各種渠道得到信息。例如關於重力最初是從地板上學到的,關於自然的不確定性是從聽到的第一聲犬吠學到的,關於交易很可能是在學校第一次和同學交換午餐盒學會的。當然,在社交網擴張過程中孩子們也會接受到不良信息。我們都曾是孩子,都清楚這個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家長、老師等長輩有充足、值得信賴的知識,同時他們爲孩子們犧牲了精力、時間和其他寶貴東西,當然值得尊敬,但是這並不是說孩子中流傳的漫畫書、電視卡通節目、孩子中快速流通的坊間故事和奇聞以及他們在建立友誼時摸索的感情經歷就完全沒有價值。

事實上,在屬於孩子自己的社交圈裏他們的學習速度比家長灌輸更快、更高效,例如如果學校午餐時間兩個孩子發現彼此的飯盒完全一樣,他們就會迅速建立親密感和友誼,在數學課堂上他們不容易建立數的概念,但是在體育比賽中,他們輕易就能理解數字和輸贏的關係。如果做錯事,家長施以的懲罰孩子們不會重視,但是若因此被朋友批評或孤立,懲罰效用可能終身不會忘記。

現代父母常誤認爲能控制孩子生活中所有變量,這顯然不可能,最好的方式是教會孩子們如何思考,而不是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那些所謂的"直升機父母”(全方位圍着孩子轉)認爲孩子從出生起即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教導決定他們的一切,但有科學研究顯示,孩子從3個月起就能自主做出道德選擇。換而言之,他們並非白紙,不是所有影響力都來自父母。

兒童著作中最受父母歡迎的作品多半是勇敢單純的孩子如何獨立面對道德選擇,這並不好,孩子們有時候會做錯,這非常自然。孩子喜歡的是舒爾茲的《花生》系列,一個社區裏的孩子通過協商、確定了複雜的社會關係,這些孩子多疑而小心眼、易怒而好鬥,這是孩子們的原型。

孩子不能沒有父母,父母不能安慰孩子遭遇的所有傷害、應對每次突發事件或者資助任何需要成本的場合,他們只能做出正確示範,孩子本身的價值觀會隨着其社會網絡的膨脹逐步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