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教育不能以家長爲本及心理問題可通過運動解決大綱

教育不能以家長爲本及心理問題可通過運動解決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教育不能以家長爲本

教育不能以家長爲本及心理問題可通過運動解決

每個孩子一出生就收穫了父母無私的愛的奉獻。現在的父母爲了孩子無微不至、竭盡所能的付出,比如讓很小的孩子參加各種學習、培訓,給孩子請家教、陪着孩子做功課,替孩子做事等,有的父母恨鐵不成鋼,跟孩子發脾氣、動怒、動粗也可以說是“打是疼罵是愛”……許多父母認爲自己爲孩子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然而讓家長不明白的是,他們的愛爲何沒有得到“一個聽話的孩子”,反而造就了一個問題孩子?青少年成長心理問題專家何勝昔指出,尊重的愛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需要。

教育不能以家長爲本

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提示,人自誕生起,就具有巨大的內在成長動力。“這種自身巨大的建設性內驅力與環境有機的結合就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何勝昔說,因而,家長只需尊重孩子的自然本性和內在的成長需求,提供有利於孩子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成長環境,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長就可以了。

而從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分析,家長們提供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些“自以爲是”的愛。家長總是習慣於自作主張,習慣於以自己的意志去度量孩子的行爲,習慣於以自己的觀念凌駕於孩子的自主意識之上。在一些家長的潛意識中“我這樣做是爲了你好,你得聽我的”。而這樣“愛孩子”,就是忽略了孩子自主自然發展的本性,把孩子當作了家長的附庸,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生存、發展規律和需求。如此一來,孩子體會不到“愛”原本應該帶給他的快樂和溫馨,也沒有在“愛”中獲得積極的發展,這種以家長爲本的教育觀,就是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權利的主體,“這也是導致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何勝昔說。

父母要學會“放手”

家長和孩子間的關係是平等尊重的。他們必須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觀念:孩子從一生下來,他的人格就是和父母一樣平等。“你要把他當成和你一樣平等的人來對待!”比如在能力上,要考慮到孩子是待培養的。而很多家長卻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對待孩子,能力上卻苛求孩子什麼都會!”何勝昔表示,家長要用尊重和理解的心態來對待孩子,“以尊重爲基本原則,不帶任何的價值評判,與孩子平等交流。”而且家長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個行爲,在他自己看來都有絕對的理由!”孩子的行爲在他自己看來,總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過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來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成立的。如果家長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麼,想改變他的缺點是不可能的。如果雙方不能彼此傾聽對方的心聲,就無法搞清他行爲的原因。“只有家長給孩子以尊重,才能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別人心靈相通,感覺自己有能力溝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動,這樣的孩子成長就會更有自信。”

何勝昔指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對孩子個性的形成影響是最大的。作爲父母,要學會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興趣,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同時也要將自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講給孩子,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想法、感受,這樣孩子會學着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着尊重別人。此外,作爲父母,要學會“放手”。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以他獨立的人格,面對他的世界。”

性格不好 更容易生病

說到生病的原因,很多人會想到病毒、細菌感染。臨牀調查發現,性格與慢性病關係密切,不同性格衍生出的負面情緒也是“致病原”。本期,本版特邀專家講解性格與疾病的關係,提醒大家要重視心理健康。

一般性格上主要表現爲雄心勃勃、愛顯示才能,凡事追求完美、比較急躁、難於剋制,這類人膽固醇、甘油三酯指標較高,這些都會增加罹患冠心病、高血壓的機率。

有些冠心病患者突然感覺胸口疼,就去醫院做心電圖,結果發現一切正常,但患者還是不放心,反覆到醫院檢查,其實這是焦慮症在作祟。高血壓患者也是如此,一緊張血壓就高,這是情緒影響心臟的反應,繼而影響血壓,這樣就會造成血壓時高時低,還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但一般是一過性的。對於這種患者,可結合心理科的生物反饋治療法,適用於邊緣性高血壓和不穩定高血壓,通過全身放鬆,幫助患者控制情緒變化,達到降壓目的,這也是臨牀上緩解冠心病的好方法。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性格特徵,大多比較被動、依賴、順從,不喜歡與人交往、缺乏創造性,這會增加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因爲胃腸道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若出現精神疲勞、睡眠不足、進食不定等表現,往往與消化性潰瘍、腸道疾病等消化科慢性疾病有關。當一個人情緒不好時,就可能出現食慾不佳,茶不思飯不想等情況。

不同的心理應激,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局部血管痙攣,造成組織缺血,進一步影響胃腸道功能,加上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質分泌增加,促使潰瘍形成。另一方面,應激引起的內分泌功能改變,也會加速潰瘍形成。有些患者經歷重大打擊後,出現胃疼、沒胃口等情況,但經檢查並未發現異常,其實這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表現。需要到心理科諮詢,尋求治療方法。

有些患者出現頭疼、眩暈、行走不穩等症狀,在神經內科查不出病因。而且還會出現早上頭疼,下午就不疼了,吃止痛藥也不管用,平時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其實這是抑鬱症的表現。

腦卒中患者軀體上的病症,加上心理障礙,使得焦慮和抑鬱症狀明顯,是神經科最常見的合併疾病之一。腦卒中發病後兩個月到一年,要特別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腦卒中發病期較長的患者,可能會失去語言能力,情緒變化大,動不動就流淚、脾氣變得暴躁,其實這是患者在通過情緒進行外泄。此時,家人最好帶患者到心理科進行治療和疏導。

另外,性格上主要表現爲剋制,不善於發泄,長期處於孤獨、矛盾、憂鬱和失望中的人,罹患癌症的機率較高。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通常表現爲安靜、敏感、求全、刻板等,這種性格往往是造成病程慢性化的重要原因。

性格怪的老人愛去看病

據美國“心理科學中心網站”報道,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公共健康科學部門的研究者發現,老年人的性格特徵與他們使用醫療保健服務的頻率之間存在相關性。

發表在頂級經濟學期刊《米爾班克季刊》上的這項研究顯示,具備某些性格特徵的老年人使用成本高昂的醫療保健服務(如到急診室就診和居住在療養院)的可能性會高出20%~30%或更高。

研究人員對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資助項目中的1074名65歲以上老年人的數據資料進行了回顧。醫務工作者認爲他們可能是醫療花費成 本較高的患者。這些參與者還完成了一份心理調查問卷,用五大人格特質(即外向性、盡責性、親和性、情緒穩定性和開放性)對他們進行了分類。研究人員隨後考 察了這些參與者在近兩年時間內所使用的醫療保健服務類型,最終歸集爲七項成本較高的醫療保健服務項目:到急診室就診、住院治療、住院康復、在療養院中接受 熟練護理服務、在療養院中由監護人提供護理服務、請技術熟練的護士和專業治療師到家中護理,以及在家中由監護人護理。

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的人格特質與他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利用項目之間密切相關。情緒穩定性差(他們在神經質項目中得分較高)的老年人,到急診室就診的可能性會高出24%,他們在療養院中接受長期護理的可能性會高出兩倍。此外,性格內向的老年人頻繁去看急診的可能性高出了16%,他們在療養院中接受天數較多的長期護理的可能性高出了30%。

研究人員認爲,衛生保健從業人員可以通過了解老年人的人格特質來避免醫療資源過度使用,採用合理的干預措施,防止高度神經質的老年人頻繁去看沒有必要的急診。

男人心理四個祕密 他性格有雙面性

女朋友不一定會升級爲妻子

女朋友和妻子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男人都有嚴格的娶妻標準,即使在戀愛期間他如何寵你,如何關心你,只要你不能達到妻子的標準,甚至不斷挑戰傳統的賢惠,他一定會另外找一個適合家庭生活的女人。

這就是很多男人不着急結婚的原因了,如果他們不能正面迴應你,並不是不夠愛你,而是因爲你現在還不適合做妻子。女人則恰恰相反,一旦陷入甜蜜的戀愛中,則希望早一點與他定終身。

男人具有雙面性

很多男人都有大男子主義傾向,希望你完全聽命於他,不能有任何異心,在生活上也能完全遷就他的小缺點;但是這些男人同時也有小男人的一面,在心愛的女人面前,他們也有猶豫軟弱的時候,往往在這時候,他們需要女性的溫情和善解人意來鼓勵他們。小男人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愛吃醋,嫉妒心很強,就像小孩子一樣需要女人哄着他。男人的兩面性隨場合而變,經常會飾演不同的角色。

希望和其他女性正常交往

很多女性認爲讓男友放任自流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不論是其他女人的勾引,還是自己男友抵禦不了誘惑,最後都會有曖昧甚至出軌收場。其實,男人和其他女性也有正常的交往。

總是纏着讓男友帶自己出去應酬的話的確會讓他有點爲難,而和其他女人去約會還可以適度地調劑和放鬆,而這種約會是可以沒有任何企圖的。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男人,他和異性只是很好的朋友而已。

堅持和前女友聯繫

前女友是一個敏感的詞彙,很多女性將前女友視爲自己的情敵,很多時候其實是自己多慮了,情敵完全是自己假想出來的。儘管你的男友沒有和他的前女友完全斷絕了聯繫,儘管你多次檢查他的通訊錄和短信,但他不會爲你的這種“不可理喻”的行爲做任何改變。

運動也要看“性格”:膽小靦腆者可多游泳

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項目,對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正常人擁有的心理調節和適應能力,或是表現明顯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過有針對性的適當運動,可以糾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狀態。

一、緊張型。有的人心理素質缺少鍛鍊,應多參加競爭激烈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項目。這些項目場上形勢多變,緊張激烈,只有冷靜沉着地應對,才能取得優勢。若能經常在這種激烈的場合中接受考驗,遇事就不會過於緊張,更不會驚慌失措,從而給工作和學習帶來好處。

二、膽怯型。有的人天性膽小,動輒害羞臉紅,性格靦腆。這些人應多參加游泳、滑冰、拳擊、單雙槓、跳馬等項目。這些項目要求人們不斷地克服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戰勝困難,越過障礙。經過一個時期的鍛鍊,膽子會變大,爲人處世也就顯得從容自然了。

三、孤僻型。有的人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羣,不善於與人交往,缺少競爭力。這些人應選擇足球、籃球、排球及接力跑、拔河等團隊運動項目。堅持參加這些集體項目的鍛鍊,能增強自身活力和與人合作精神,逐漸改變性格。

四、多疑型。有的人多疑,對他人缺乏信任,處理事情不果斷。這些人可選擇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跳高、跳遠、擊劍等項目。這些項目要求運動者頭腦冷靜、思維敏捷、判斷準確、當機立斷,長期從事這些活動將有助於人走出多疑的思維模式。

五、急躁型。有的人處世不夠冷靜沉着,易衝動急躁。這些人可選擇下象棋、打太極拳、練習健身氣功、長距離散步、游泳等項目。這類活動多屬靜態、單獨的運動,不會帶來情緒的過於波動,有助於調節神經功能,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學家:改變性格從吃開始

美國心理學家夏烏斯博士在《飲食·犯罪·不正當行爲》一書中曾提到一個怪癖少年傑利。他從小多動,難以管教,9歲時曾被管教一段時間,11歲即因涉嫌犯罪而被法庭傳訊。專家建議控制糖類食物後,傑利的性格明顯好轉。對於其他的特殊性格特點,調節食物營養組成也能相當程度地改變其性格。

性格不穩定者:此類人常因長期缺鈣,造成心神不定,應該多吃一些含鈣、磷較多的食物,如大豆、牛奶、莧菜、炒南瓜子、海帶、木耳、紫菜、田螺、橙子、河蟹、蝦米等。

喋喋不休者:此類人大腦中缺少維生素B,從而整天嘮叨,需要多吃粗糧,或牛奶加蜂蜜,常飲用會有好的效果。

易怒者:這種人多因缺鈣和維生素B,遇到不順心的事,極易激動,甚至暴跳如雷。應減少鹽分及糖分的攝取。可以多吃些含有鈣質的牛奶及海產品。

怕事者:主要是缺少維生素A、B、C,宜多吃辣椒、筍乾、魚乾等。當然也可能因爲食酸性食物過量,應多吃瓜果蔬菜。

怕交際者:這種人多屬於神經質兼冷漠,故宜多飲用蜂蜜加果汁,並可飲用少量的酒。

優柔寡斷者:要建立以肉類爲中心的飲食習慣,同時食用水果、蔬菜。

消極依賴者:這種人平時遇事缺乏膽略和勇氣。應適當節制甜食,多吃含鈣和維生素B1較爲豐富的食物。

做事虎頭蛇尾者:這種人通常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C,應多吃豬、牛、羊、雞肉、鴨肝、牛羊奶、雞鴨蛋、河蟹、田螺等食物,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辣椒、紅棗、獼猴桃、山楂、橘子、苦瓜、油菜、豇豆等。

固執者:減少肉類食物,但可多吃魚,並儘量生吃;蔬菜以綠黃色爲主,少吃鹽。

焦慮不安者:多吃富含鈣質和維生素B族的食品,並要多吃些動物性蛋白質。

恐懼抑鬱者:不妨多吃些檸檬、生菜、土豆、帶麥麩的麪包和燕麥等。

不妨嘗試一下用食物改變性格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