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關於北京春節的傳統習俗大全

關於北京春節的傳統習俗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6K 次

導語:春節即舊曆新年,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北京是元代以來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雜居之地,這使北京傳統的春節習俗源遠流長,更加豐富多彩。下面是北京春節的習俗介紹,歡迎閱讀。

關於北京春節的傳統習俗大全

  北京春節舊俗

 初一拜年僅限男人

大年初一相互拜年,討個吉祥,是中國人的老規矩。不過,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這就像是傳統京戲,一陣熱烈的開場鑼鼓之後,主角兒纔會踩着點兒出來亮相。首先,要把壓歲的餃子吃完,大年初一的餃子一般是要吃素餡的;還要在大門上貼上對聯、門神,換上桃符,再在窗戶上貼上窗花。門神和桃符是可以請來的,但對聯一般是要自己寫,窗花是要自己剪的。過去民間還有植柏葉於門戶,插芝麻秸於檐楹,剪金紙作蝴蝶戴在孩子的頭上的傳統,圖的都是吉利。然後,再放一通鞭炮,落得紅紅的紙屑滿地,這才能夠踩着如紅花的它們出門,去給親朋好友拜年。這一切,就像老太太絮新棉花被一樣,一層層地絮上絮厚,把拜年的氣氛一步步烘托得足足的。

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是不能空手去的,必須要備有禮物。過去老北京,別的可以少,但點心匣子和糙細雜拌兒,是分外講究,必不可少的。點心匣子,有錢的人家,送蒲包裝的,上面鋪一層油紙和紅紙,透着喜慶,裏面裝的是大小八件,分兩包提着;沒錢的人家,送紙盒裝的,枕頭盒,裏面哪怕裝的只是槽子糕呢,外面那一層紅紙是必要點綴上的,就像過年蒸的饅頭上點的那個紅點兒。糙雜拌兒指的是花生瓜子核桃粘之類的堅果,外加上金糕條和金絲蜜棗;細雜拌兒指的是北京蜜餞,講究的要送蜜餞溫桲、蜜餞櫻桃和炒紅果,用綠釉陶罐裝,如今,炒紅果還能夠見着,前兩樣,久未謀面了。

如果說出門拜年或迎客拜年之前所有的一切準備如同戲臺上烘托的氣氛,那麼,提上這些有講頭的禮品,則是唱戲必備的道具。如此齊備了,拜年這出大戲方纔可以正式開始。

不過,有一條,舊俗大年初一拜年,僅限於男人,女人要等到正月初六纔可以出門拜年的。如果前去給別人家拜年,見到開門迎客的是女人,也會不吉利的。傳統社會裏的男尊女卑,總是體現在各種禮節之中,拜年自然也首當其衝。

佛堂上供

老北京人家,幾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觀音、關聖、財神等。不過佛堂的規模相差懸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層小樓,或一間正廳,而貧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個小佛龕。不論佛堂規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數量,自然是隨着佛堂的規模而異的。供品最豐富者爲“堂”,即9類供品,綜合起來有:豬頭、雄雞、羊肉、饅頭、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飯、素餃、素菜等。此外供桌前還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隻香爐、一對燭臺、一對花瓶(筒)。燭臺上插素蠟,香爐內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擺齊,正午開燃蠟點香,俗稱“起香”。從此時起香火不可中斷,直到“破五”。

 置天地桌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爲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爲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

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爲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祭祖

如果家內有祠堂,儀式就隆重得多。無祠堂之家,此時亦需將影像(或牌位)及遺物請出,在屋內西牆方位設供桌,擺供祭祖。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更隆重,用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滿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臘、檀香等。蒙古旗人祭祖用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不忘祖宗是傳統美德,看來不應屬迷信範疇。郊區農民還有的在此夜到墳地請祖宗回家過年的習俗,直到初六,再焚燒錢錠,將祖宗送走。

 接神

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

因爲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爲“踩歲”,亦叫“踩祟”。

 其它

舊俗中還有一條,到人家拜年,首先要衝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長輩三叩頭的。其他人,纔是相互作揖拜年。倒不僅僅是禮多人不怪,而是在漫長的農業時代裏我們的拜年這一儀式,最早可能出於對神的崇拜和祭祀,漸漸的形成了對世界與人生的一種祈求和寄託。在一年之首萬象更新之時,自然要先祭神祭祖。

過去老北京人,大年初一那一天,在大街上走,即使遇見的人素不相識,無論富貴貧賤,也要笑嘻嘻的拱手道一聲拜年的吉利話。清朝時有詩云:未語遇人先半笑,新年惟道百般宜。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景。那是過年的吉祥話,也是維繫着中華民族根系的願景。

臘月初八,家家熬臘八粥。傳說這天爲佛祖得道之日,當年釋迦牟尼用缽化緣,化得五穀雜糧充飢。後人爲紀念他,在每年臘月初八也用多種米、豆熬粥供佛。清代北京雍和宮內專備一口爲皇室、列位王公大臣和宮內喇嘛熬臘八粥所用的大銅鍋。在民間,人們熬好臘八粥後,往往盛入食盒,親友相互饋贈。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兒”。這一天,家家戶戶要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竈儀式。過去多數人家廚房的北牆或東牆上都設一神龕,常年供奉竈君爺像。據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君爺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供玉皇賞罰。送竈時,人們在竈君像前擺設桌案,上供關東糖、清水和秣草。古時祭竈用黃羊、魚和豬頭等物。明清時才改用關東糖。祭竈時要把關東糖用火溫熱,使其融化,塗於竈君嘴上。唐代文獻《輦下歲時記》記載民間以酒糟塗於竈上,使竈神酒醉。可見此類風俗由來已久。二十三祭竈與正月有密切關連,傳說七天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與諸神同來人間過年,因之要舉行“接神”、“接竈”儀式,此後方可過節。

  春節的準備

久居京城的“老北京”都知道這麼一句話:送信兒的臘八粥。意思是說,每逢到了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又稱臘八),就要過年了。

 “送信兒”的“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熬一大鍋“臘八粥”。除按傳說的紀念意義供奉外,還在親友鄰居之間互相饋贈,然後是自家享用(舉喪人家不熬粥)。粥裏放入雜豆、雜米和多種乾果,意味着一年之中五穀豐登。這天,老北京人除了喝粥以外,還要用米醋泡蒜,封入罈子,擱在暖室,爲的是大年初一吃餃子用。據說食之可防瘟疫。

“臘八”過後,各家各戶開始忙着置辦年貨。除去準備吃的以外,就是要買些新衣服了。有些人家還要蒸年糕、做炸食準備過年吃。

 “廿三糖瓜兒粘”

到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開始大忙。進了廿三的每天都有說法:廿三糖瓜兒粘;廿四掃房日;廿五糊窗戶;廿六燉大肉;廿七殺公雞;廿八把面發;廿九蒸饅頭;卅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糖瓜兒粘”是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竈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糖瓜、關東糖供着,既有在他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竈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北京有這麼一句歇後語:“竈王爺昇天——好話多講”。

“廿四掃房日”

“掃房日”實際指搞衛生。擦拭傢俱,掃牆頂灰網,撕掉舊年畫,粉刷裱糊,貼新畫等等。

“廿五糊窗戶”

“糊窗戶”是過年時要重新買些高麗紙,把窗戶糊得白白淨淨,再貼上春聯、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圖案的掛籤兒(剪紙),過年的氣氛就特別濃了。

其他就是把過年吃的大菜都做出來,過年的幾天是不再做飯的。

  北京春節節日習俗

貼倒福:福到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着貼在門裏、衣櫃、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擡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祭神祭祖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爲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爲人準備的。

  團圓飯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水餃爲主。

北京地區過年吃餃子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着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除夕守歲

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着滿桌佳餚,更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爲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年長的打麻將,婦女們打索胡鬥紙牌。年輕的推“牌九”,小孩們則點燈籠、放鞭炮,玩“升官圖”。

除夕夜,中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歲習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團拜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爲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爲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

 放鞭炮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於魏晉南北朝,自宋代中國人開始用紙裹火藥製成鞭炮。京城百姓纔開始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過年時,街上所有店鋪都停業休息,只有賣鞭炮的商店開着門。

串親

待到天明,家裏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夥兒,還有身掛大串山裏紅、手裏抖着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破五吃餃子

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

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爲“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這一天晚上,回家過年的夥計都回來了,掌櫃的還要跟夥計吃一頓新包的餃子,以示來年團結一心。

到了初六的清晨,家家店鋪要開張了。各家在開業前,都要在門口掛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對聯,櫃檯裏響起一片清脆的算盤聲,意在來年生意興隆。此時,“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

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北京地壇春節廟會

大鐘寺敲鐘白雲觀摸石猴琉璃廠踩高蹺。

老北京人過年頭件事--逛。逛廟會、逛廠甸。

春節期間,舊京的廟會很多,而且各個廟會都有獨特的地方。在西郊的大鐘寺廟會,人們擊打永樂大鐘,用鐘聲迎接新歲的來臨;在白雲觀廟會,可以摸石猴、打金錢眼,用娛樂活動寄託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希冀與憧憬。

在衆多去處裏,老北京人逛起來最輕鬆的要數琉璃廠廠甸。廠甸在和平門外,明代是爲皇宮燒製琉璃瓦的地方,所以有了琉璃廠的名字。後來,售賣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的攤子越來越多,廠甸的文化色彩漸漸濃了起來。

琉璃廠平日冷清,到了正月卻格外的熱鬧。從正月初一到十五,長長的東西琉璃廠大街、和平門外大街,遊客如雲,各種年貨攤檔鱗次櫛比,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到邊。人們愛逛廠甸,是因爲正月裏京城大小古玩、字畫、圖書店多在設攤,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琳琅滿目。這些平日裏不多見的古玩珠寶,讓平民百姓眼界大開。廠甸特有的娛樂氣氛也很吸引人,逢春節,高蹺、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各種花會競相表演,圍觀者人山人海,笑語歡顏,十分熱鬧。

在廠甸能買到可心的年貨,各種小吃更令小孩子們歡呼雀躍。一米長的大糖葫蘆,用精選山楂穿成,外面刷糖稀,頂端還插有花花綠綠的小旗,與大風車和空竹的嗡嗡叫聲一起烘托着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