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高三勵志 > 高三地理的第一輪複習建議

高三地理的第一輪複習建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1.根據聯繫,整合知識

高三地理的第一輪複習建議

第一輪複習要求狠抓基礎,較全面地覆蓋所有知識點,因此,其所花時間較長,知識點較多也相對分散,同學們不容易抓住重點知識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繫,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較高的應用能力。第二輪複習就應當根據知識間內存的聯繫,突出重點,突出主幹,重組體系培養自身能力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有的同學可能認爲,這種梳理工作太費時間,不如多做幾套試題實惠,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按照下面所列的要點在腦子裏回顧一遍應該要不了很多時間吧?例如(這些東西在同學們手中的複習參考資料裏都有):

(1)結合時間變化,對具有季節性和發展變化的地理現象進行重組:如:地球運動一太陽直射點的季節位移-季節變化-大氣運動-大氣運動-不同氣候類型的季節特徵-水文特徵-植被特徵-生產活動。

(2)結合空間分佈,對具有空間聯繫和因果關係的地理事物進行重組:如:大洲大洋地形特點一板塊構造-全球地震火山帶分佈-年輕褶皺山脈的分佈-年輕的高原的分佈-古老高原的分佈-某些礦牀資源的分佈-人類的活動等。

2.三類知識,區別對待

地理科知識結構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其在區域地理中的運用。

(1)自然地理,充分理解原理和規律,形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自然地理知識較難,但規律性強,分清地理概念,弄懂地理原理和規律,並通過典型題例和變化圖,或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運用能力。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把握這些原理或規律的本質,而不能是隻重表象。

(2)人文地理,應結合案例分析,培養自己的知識遷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識理解並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需要記憶的東西多,因此在複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工、農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並應用於其他案例的分析。

(3)區域地理,應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複習某個區域時,可按如下思路展開:先確定其位置(包括經緯度或海陸位置)及地形特點,在此基礎上推測氣候的特點和分佈,進一步分析其它自然地理特點和經濟地理特徵(河流、自然帶、工農業生產、人口城市分佈等內容)。同時還應進行跨區域比較(就某個要素比較或綜合比較),如中亞的乾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等地乾旱的成因、特點比較分析等,不僅形成全球空間概念,還對地理學區域差異有更深刻的認識,使思路更爲開闊。

3.抓住共性,強化讀圖

地圖既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試題經常以地圖作爲切入點,再設置歷史、地理、政治3門學科相關的問題。讀圖、作圖的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地理成績的好壞。

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類型有:日照圖、模式圖、等值線圖、地理數據統計圖(表)或區域地圖等等。雖然種類繁多,變化各異,但其本質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時間變化、地理事物之間的關係(數量關係、邏輯關係等),因此在複習時應注意對圖進行分類整理,抓住其共性,總結讀圖規律。

在做有圖(表)題時,可以按以下步驟展開:先看圖名,若是區域圖,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統計圖,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麼地理事物之間的關係;其次是觀察圖例或註記;最後觀察圖像內容,根據題目要求或圖中信息,解決問題。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會透過現象(圖的形態特點或事物的分佈等)看本質(揭示這一現象的原因或內在規律)。

4.脫掉“外衣”,透視熱點

近些的高考中,雖然常常對熱點問題進行考查,可是如果透過熱點問題的“外衣”,我們就會發現,它其實只是作爲考查教材核心主幹知識的一種手段,一種使試題新穎化的一種手段,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沒有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蹤“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