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高三勵志 > 高三勵志文章:人要心有所向大綱

高三勵志文章:人要心有所向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高三的三百多個日日夜夜裏的一點一滴,也正如一朵一朵奼紫嫣紅的小花,開在每個人的心裏,下文是小編整理的高三勵志文章:人要心有所向,歡迎閱讀參考!

高三勵志文章:人要心有所向

曾經有幸被母校邀請回校做演講。那一次的演講結束後,接到學弟學妹最多的問題是:爲什麼我的大學生活很充實,自己也很努力,可畢業之後依舊覺得很迷茫?

我覺得關於迷茫的解答最後都能歸結爲:沒找對努力的方向,也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正因爲基本方向定錯了,所以很多努力變成了無意義的消耗與自我滿足。我們總是想着在路上,卻沒想過是否在正確的路上。條條大路通羅馬,你也許會說每一條路都存在意義,我並不否認這一點。但20歲至30歲的黃金十年裏,我們在歧途上所花的時間,要是用在相對正確的路上,結果會不會更令人滿意呢?

我大學時期的班長,播音是他的愛好,普通話考試一級甲等,常常在校園裏能聽到他的廣播節目。可他偏偏在父母的壓力下做了三年學生會工作,放棄了他的廣播臺。一路從底層做到學生會主席,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連夜趕節目、通宵做視頻、食堂裏寫策劃書、午飯晚飯隨便對付……

學生會主席,頭銜金光閃閃,父母皆以此爲榮,他那時候也覺得這樣的選擇似乎是正確的,並從未懷疑過自己。因爲在他面前,有父母的讚揚、老師的認同、同學的羨慕,這些目不暇接的他人的肯定,使他對個人的判斷變得逐漸模糊。從傳統意義上講,班長稱得上是一個很優秀的人。成績從沒掉出過前三,年年能拿獎學金,幾乎沒有老師不把他當作正面教材鞭策學生。每次看到班長不是在忙,就是在忙的路上。他就是這樣,靈魂在不在路上我不知道,反正身體一直在路上。

說實話,和他剛開始算不上朋友,平時交流也不多。真正的交流應該是從他大二下搬進我宿舍那天開始的。高頻率接觸以後,發現他是個很傳統的人,私下裏內向且溫和。父母經常會開車來學校看他,眼神裏時常透露出對他的希望。有時給他帶營養品,有時給他帶生活用品。他的作息很混亂,早出晚歸。基本早上一出寢室門就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了,有時空一點會回來睡個午覺,沒空的話要深夜纔會回來。

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深夜回到寢室後,喜歡坐在寫字桌前發呆,靜靜地看着電腦,什麼也不做,可能還會抽菸。有一次聊起了他的這個習慣,他說只是想放鬆,因爲真的太累了,他感覺自己揹着很重的包袱在行走。學生會裏一說要辦什麼活動、大賽、展覽,他就被焦慮症折磨,做夢都是寫方案、完善計劃、與各部門溝通交涉。“那就別幹了啊!”寢室裏的.人都用這樣的話勸過他。他總是無奈地笑笑,繼續埋頭苦幹。大二下競選學生會主席,他志在必得。

在競選前一天的晚上,他要趕一個競選視頻出來,還把我從牀上叫起來,求我一起幫他完成。我睡眼惺忪地從牀上爬起來,聽他講製作思路、核心創意,然後分工幹活。他負責蒐集素材、我負責排列、模板、剪接、配樂。大約早晨5點45分,我做好了視頻,開始渲染,才發現他在邊上睡得跟頭豬似的。25分鐘後渲染完畢,我叫醒了他。

看完視頻,他興奮得像個孩子。

“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我問他。

“不確定。”他猶豫了半天才說出口。

那個早晨,他拷貝了視頻,洗頭洗臉刷完牙,換上了一套乾淨的西裝。出門前,他衝我笑了笑,我也對他笑了。兩秒鐘後,他轉身“咚”地一聲關了門。我鑽回被窩,看着他消失的軌跡,不知道他身體裏那個忙碌的靈魂,何時才能平靜。

上午的競選,他大勝,甩了第二名50多票,順利當選主席。可這主席的名頭,沒有半點實際好處,就像糖衣炮彈,又讓他累死累活一年。每次搞完晚會,他都像是得到某種解脫,大肆與同寢的我們慶祝。飯桌上,他意氣風發地舉着酒杯。笑聲與燈光下,潛藏着一個疲倦的靈魂。

但是,之後發生的事有些不一樣。班長在畢業一年後,竟然重新撿起了他的播音事業,沒有再聽父母的話。我們更沒有想到的是,爲了在這個領域謀求一份職業,他付出了很多。衆所周知,要想進入廣播電視臺的編制,簡直比登天還難,可他的確做到了。

他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前半年沒有工資,不納入單位的福利體系,還不一定能留用。基礎工作及雜活全包,一天的工時是10個小時。我不知道他爲何這麼選,也許只是因爲他這麼做很快活吧。

太多數人都像他一樣,整個大學期間都在爲旁人的思想所左右,沒有真正在乎過自己的想法。這樣做好像不錯,那樣做也好像很棒。終日徘徊不定,猶豫不決,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才找到心中所愛。參加社團是爲了認識某某妹子、考公務員是因爲父母的壓力、讀研是爲了混個文憑、在學生會擔任個一官半職是爲了自己的面子。

我們的動機和目標總是不那麼匹配。我們也總是不停分裂,從未發現過真正的自我。不斷地做着自以爲是的努力,不斷地跌落谷底,消耗着自己。那些像班長一樣忙個不停的人,是真正脆弱的人。因爲忙是他們的保護傘與藉口,他們可以躲在忙碌的身影中,避免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們躲開了人生最需要思考的一個命題,投奔漫無目的的努力大軍。而努力這東西,一旦成爲消耗,就會不斷把自己往反方向推。所以身邊越來越多這樣的事例,某某某不顧家人反對,從事起自己真正向往的職業,不論那種職業的形式是什麼,工資是多少。

你以爲努力就行了,可最終用努力建築起來的,無非都是些海市蜃樓與廢墟。你始終懶得辨認自己努力的方向,遲遲不做決定,讓自己隨波逐流,倚靠旁人與大衆的喜好來決定自己的方向。你不敢判斷,因爲你怕自己的決定是錯的。

你總是輕信他人,不論這個人是父母、朋友、或是老師。一味的輕信可以讓自己不必思考與擔負決定的責任,在漫長的歲月裏逐漸放過自己,認爲這一切還過得去。

談起消耗式的努力,任何一個人都比不過網吧裏的少年。他們從不參加正式的電子競技比賽,也沒有金錢收益,他們只是讓自己沉迷在虛無縹緲的世界裏。有時爲了遊戲裏的勝利能夠茶飯不思,餓到天昏地暗,通宵作業更是家常便飯。他們這羣人,也努力了,可這種努力,能否對人生形成有效作用呢?

平靜如今是一種奢侈品,可我們又不得不需要它,我們需要它來找到自己想要的。我始終拿我班長的案例作爲分享,因爲他曾在他人的意志中迷失過,經歷過長期的消耗式的努力,也終於爬了起來,真正找到自己的內心所愛。

多年以後,腦海裏經常有一個場景,就是班長他坐在電腦前發呆,而後點起一根菸,什麼事都不做。這個用以排解焦慮的行爲,也許就是一次次在深夜裏扭轉着他對自我的認知,讓他逐漸對努力的方向作出思考。

香菸味瀰漫,煙霧環繞,正像是無法逃脫的迷茫期。但一根菸總有抽完的時候,那時候他會從煙霧裏站起來,選一個方向勇敢地走。

成爲一個心有所向的年輕人。

小編寄語:一個心有所向的年輕人,對於自己的每天總是過得充實而快樂。心有所向,你就不會因爲虛度光陰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