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王擺渡

王擺渡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明光女山湖西南部有一個渡口,南岸是邵崗山北村,北岸是豐收圩大堤,是女山湖及淮河北商賈赴六合、浦口要津。這個渡口從古到今十分有名氣,人稱"王擺渡"。這"王擺渡"是因人得名,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王擺渡

相傳,公元906年,山東發大水,一個名叫王彥的章的年輕人流落到此,要過渡往南尋求謀生。湖面上擺渡的是一孤苦老人,時年六十有八,人稱魏擺渡。這天王彥章來到渡口,因沒人往來,魏擺渡已靠在船艙打盹。王彥章禮貌地叫了聲:"大爺,我要過渡。"魏擺渡起身扶篙,送王彥章過渡。當船行至湖心時,魏擺渡一陣劇烈咳嗽,接着口吐鮮血。王彥章慌忙過去扶住魏擺渡道:"老人家,怎麼啦?"魏擺渡臉色蠟黃,有氣無力地說:"小哥,我已病半年有餘,郎中抓過幾次藥也不見好轉,看來這擺渡的買賣我是幹不了多久了,可惜我無後,沒人接替我。嗨!我這小船一停,兩岸過往人兒不知要繞多少路……"還沒說完,又一陣劇咳,吐出幾口鮮血。王彥章忙扶着老人到船倉靠下,問道:"老人家是住在南岸還是北岸?"魏擺渡說:"住北岸魏渡村。"王彥章說:"老人家,我送你回家休息養病,這擺渡我暫替些日子,等你病好了,我再離開,你看如何?"魏擺渡一聽喜出望外,看一眼面前的年輕人,見王彥章身高馬大腰圓膀粗,甚是高興,但不知此人識水性否?王彥章介紹說:"我乃山東省梁山縣人,自小長在湖邊,識得水性,會擺弄篙槳,且自幼習武,十八般兵器大都能使上幾招。因家鄉水災父母兄弟遭難,聽說我師兄弟在金陵開有武館,想往那去投奔,找個容身之處。"魏擺渡一聽更是歡喜,就在船艙說好,王彥章暫留下接替擺渡。

第二天魏擺渡就臥牀不起,王彥章請郎中抓藥,鄰居大嫂幫助煎藥。王彥章正式接替了擺渡的活兒。這一接就三月有餘。魏擺渡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加重了,幾天後魏擺渡病故。因魏擺渡家無積蓄,王彥章向村鄰借了些錢將魏擺渡安葬下地。從此,這魏擺渡就成了王擺渡。

一天,一個牛販子在湖南岸販了一條半大黃牛要過渡。上船時這牛來了犟脾氣,任你怎樣拖、拽、攆它就是不願上船。牛販子急出滿頭大汗。王彥章放下篙一邊捋袖子,一邊說:"我來試試。"只見他左手摟住黃牛前胯,右手摟住黃牛的後胯,雙臂一用力,那半大黃牛四蹄懸空被王彥章抱了起來。俗話說:"寧舉千斤石,不抱二百畜"。說來也怪,那黃牛像是願意配合王彥章,服服帖帖被抱上了船。牛販子和幾名過渡客看得目瞪口呆。從此,王擺渡力大無比,抱牛上船的事兒被傳開了,而且越傳越遠,越傳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