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茯苓夾餅”的傳說故事

“茯苓夾餅”的傳說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茯苓,亦名伏靈、伏菟、鬆腴,是一種菌類中藥,爲多孔菌科茯苓的乾燥菌核,主要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的根上。茯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700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把它列爲上品。伏靈之名出於《史記·龜策列傳》,傳雲:“所謂伏靈者,在菟絲之下,狀似飛鳥之形。”

“茯苓夾餅”的傳說故事

《淮南子》也載有:“千年之鬆,下有茯苓,上有菟絲。”

茯苓過去以雲南所產品質最爲上乘,故有“雲苓”之稱。安徽省安慶一帶所產的茯苓以碩大著稱,稱爲“安苓”。現今以湖北省產量最大,羅田縣被稱爲“茯苓之鄉”。

茯苓藥用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主胸脅逆氣……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記載有113方,其中用到茯苓的處方多達40餘個。茯苓入藥時又有茯苓皮、赤茯苓、茯神等品種:茯苓皮爲茯苓菌核的外皮,一般認爲其利水消腫作用較強,且功專皮膚水腫;赤茯苓爲茯苓內肉色紅者,一般認爲其清溼熱、利小便的作用較強;茯神爲茯苓菌塊抱鬆根而生者,一般認爲其養心安神作用較強;除此之外,在治療心悸怔忡、恍惚健忘時,一般使用硃砂拌的茯神——稱爲朱茯神,其安神定驚作用更顯著。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經,具有滲溼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驚悸健忘的要藥。《用藥新法》載:“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溼之聖藥也”。

相傳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戰時,小雨連綿不斷地下了好幾個月,大部分將士水土不服,染上了風溼病,眼看兵敗臨城,成吉思汗十分着急。後來,有少數幾個士兵因偶爾服食了茯苓,風溼病得以痊癒,聽說此事後,成吉思汗大喜,他急忙派人到盛產茯苓的羅田縣運來大批茯苓給將士們吃,兵將們吃後風溼病好了起來,成吉思汗最後打贏了仗,茯苓治療風溼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廣爲傳誦。

歷代醫家及養生學家都很重視茯苓的延年益壽之功。早在兩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即有記載,說“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到了魏晉時期,服茯苓以求長壽已成風尚。南朝齊樑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辭官退隱時,梁武帝即令“每月賜給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餌”(《梁書·陶弘景傳》),可見當時已把茯苓視爲延壽珍品。唐宋時服食茯苓也很普遍,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就很會做茯苓餅。他曾指出,做茯苓餅“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爲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據說蘇東坡年已六旬還有驚人的記憶力和強健的身體,可能與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餅有很大關係。明清時代,茯苓作爲高級滋補食品更爲世人所珍愛。據說,慈禧太后爲了保健養身,對“茯苓夾餅”特別厚愛,使“茯苓夾餅”盛行於世,成爲京都名食,飲譽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