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欲速則不達的故事大綱

欲速則不達的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時晉國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他才思敏捷,文學素養很高,經常得到孔子的稱讚。

欲速則不達的故事

有一年,子夏因爲才能出衆,被派到莒父(當時是魯國的一個縣,大概位於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

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孔子,向老師請教說:“請問老師,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而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深深鞠躬,說道:“謝謝老師的教導,我一定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然後告別孔子,到莒父上任去了。

這段話被記載在《論語.子路》中,從這段話中產生了成語“欲速則不達”,人們常用它來說明如果幹一件事情的時候,過於性急圖快,不講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欲,想要;速,快速;達,達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