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古代民間故事:蔣知縣智破怪魚案大綱

古代民間故事:蔣知縣智破怪魚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明嘉靖年間,桐邱縣七裏井村出了一件怪事。這個村東頭有一口老井,據說是東漢時期一江湖術士的煉丹井。井口是圓形的,用白麻石砌成,一年四季都有清水,井水甜香,到底有多深,誰也說不準,有人說這口井沒有底,一直通到東海老龍宮。最近,這口古井中突然出現了一種怪魚,全身通紅,身有倒刺,最奇的是它還會嗑瓜子。

古代民間故事:蔣知縣智破怪魚案

七裏井村的怪魚會嗑瓜子的奇事很快傳遍了整個桐邱城,縣城王員外聽說後,就動起了心思。他想,如果能抓到這種神魚,獻給皇上,那不就升官發財了嗎?於是,他放出風聲,願出白銀百兩求購怪魚。

這下子轟動了全城,所有的潛水高手都先後來到七裏井捕怪魚,可沒有一個能成功,所有想抓它的人還都莫名其妙地先後得了病,聽說還死了幾個人。於是大家都迷信地說這是一種神魚,誰抓它誰倒黴。白花花的銀子雖然可愛,但要是爲此喪命就不划算了,於是捕魚者漸稀。儘管後來王員外把酬金加到白銀千兩,還是無人敢輕易一試。

卻說這七裏井村有一戶人家,姓張名龍,有一個兄弟名叫張虎。祖祖輩輩都靠打魚爲生。他聽到王員外發布的消息後,一直堅持不懈地捕魚,並逐漸掌握了怪魚的生活習性和出沒規律,有好幾次都差點抓到怪魚。這天,他對妻子劉氏說,今天一定能抓到怪魚。劉氏滿心歡喜地在家等着丈夫的好消息。可她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丈夫回來,一直到天黑,還沒有見到丈夫的蹤影。劉氏急忙鎖了門出外尋找丈夫。卻在井邊發現了丈夫的屍體,劉氏頓時號啕大哭起來,村民們聽見哭聲趕來一看,只見張龍渾身皆是刀傷,皮肉翻卷着,鮮血流了一地,死狀甚慘。

張龍的兄弟張虎報了案,桐邱縣令蔣全就帶領三班衙役來了。這蔣知縣爲人清正廉明,愛民如子,很有學問,還寫得一手好字。據說他是坐着獨輪車來桐邱上任的,車上除了少量的行李衣物外,其他的全是書籍和字帖。

他到桐邱後曾先後斷過許多奇案,問過牛,審過雞,還判過石頭呢!他明察秋毫,斷案如神,被桐邱縣的黎民百姓稱爲“蔣青天”。

他親自帶人勘查現場、檢驗屍體,忙個不停。不大一會兒,屍檢報告就出來了,張龍死於二個時辰前,身上的衣服基本完好,衣兜裏還裝着二兩銀子,只是身上有十幾處傷痕,都是用鐮刀砍的。

蔣知縣看完驗屍報告後分析道:強盜殺人都是爲了錢財,現在死者身上的衣服和銀子仍在,可見不是強盜殺人。死者身上有十幾處刀傷,可能是仇殺。蔣知縣找來張龍的妻子,問她丈夫生前有沒有仇人。她說:“我丈夫爲人忠厚,從來不和人結仇,只是前幾天鄰居張二狗來借錢,我們覺得張二狗平時東遊西逛、不務正業,怕他還不了錢,所以就沒借給他。張二狗當時很不高興,曾威脅說如果不借就要找我們的麻煩,但並不是什麼深仇大恨。”

蔣知縣問清張二狗的地址,就派手下的差役把張二狗抓到了縣衙。這張二狗長得獐頭鼠目,大嘴巴,招風耳,一看就不像個好人。可張二狗死活不承認自己殺過人,連聲喊冤。他說自己雖然說過找張龍家麻煩的話,可那是一時氣話,根本就沒想着報復。蔣知縣大喝一聲:“好你個張二狗,因爲人家不肯借你銀子你就報復殺人,不動大刑,量你不招,來呀,拖下去重打八十大板。”接着就聽見板子噼裏啪啦地響,還有張二狗那悽慘的叫聲。

八十大板打完,衙役出來說張二狗已經招供。於是,蔣知縣就把他暫時收在南牢,秋後問斬。從發案到破案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張虎和嫂子王氏見已替張龍報了仇,雪了恨,給大老爺磕罷頭,謝過恩就回家去了。看熱鬧的百姓們紛紛稱讚蔣知縣英明果斷、斷案神速,不愧爲青天。

七裏井村也恢復了以往的平靜。可沒過兩天,這個小村再次成了世人矚目的焦點。焦點人物還是張家。張龍的兄弟張虎竟然捕到了一條怪魚,得到了王員外的千兩賞銀。人們都說張虎比他哥有福氣,他哥爲了捕捉怪魚,丟了性命,而張虎卻得了賞銀。

話一個人笨頭笨腦,拎不清爽,阿拉三北人喜歡用“壽頭”來作稱。閒話有“儂個壽頭,這樣的事情儂也會去做啊!”那麼,壽頭一說是怎樣來的呢?

關於“壽頭”一詞的來歷,有好事者考證,說在現實生活中,先天性癡呆症患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額角特大而聳,額骨上佈滿皺紋,與畫裏或塑像中的“壽星頭”極像,於是就冠以“壽頭”之稱,意喻癡呆者。

其實這個解釋是不盡然的。在阿拉三北,有關由來,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呢。

年早的辰光,阿拉地方有一個癡呆的人,名叫樟壽,他母親給他起這個名,是希望他聰明又長命,好像樟樹一樣招人喜歡。

但樟壽雖然長得身材魁梧,儀表堂堂,頗有玉樹臨風的樣子,也招人喜歡。

但大腦卻長得不夠聰明,有些笨頭笨腦。因此也常常惹來一些笑話,讓人不禁捧腹。

樟壽結婚後,有一年,他老婆叫他去孃家借一臺布機過來。老婆知道他記性特差,爲了防止他忘記,就叫他一邊走,一邊背“布機”兩字。

樟壽很聽老婆的話,就一路走,一路“布機”不停地到丈姆家去了。

誰知走着,走着,冷不防在一塊石頭上板了一腳,爬起之後,竟然把“布機”說成“肚機”了。

到了丈姆屋裏,樟壽嘴上還一直說着“肚機,肚機。”做丈姆聽了以爲他路走得多了,早飯沒吃飽,肚皮餓了。

所以,就馬上到竈間裏,燒了一碗荷包蛋讓他吃下。樟壽吃好之後,還是不斷地說着“肚機”。

丈姆娘心想:畢竟是青年人,可能一碗點心勿夠,還沒吃飽,就又趕緊去燒早晝飯,讓他吃飽了肚皮。

吃好早晝飯,他還是對丈姆娘一個勁地說“肚機,肚機。”這下,丈姆娘這下發火了,拿起身邊的布機板要打他。

樟壽一看,忙話:“姆媽,這就是阿拉要借的東西。”丈姆娘這才明白,原來“肚機”是“布機”,於是拿來柴繩扁擔縛好,叫他挑着回家而來。

挑到半路上,樟壽也覺得有點累了,放下布機休息一會,這個辰光,剛好有個熟人經過,見此就跟他開起玩笑來了。

“布機有四隻腳,儂只有兩隻腳,應該是布機背儂,怎麼儂反要挑着布機走,儂真是阿壽啊。”

樟壽一聽:對啊!就坐到布機上,叫布機駝着自己走。可是布機一動也不動,樟壽就生氣對布機罵:“儂個混帳東西,阿拉挑儂滿頭大汗都沒一句閒話,叫儂背一下,儂卻介懶惰,一動都勿肯動。不背阿拉算了,阿拉各人自走,儂有四隻腳,阿拉兩隻腳,看看啥人走得快。”

說完,就自顧自地回家去了。

回到屋裏,老婆問伊借的布機何在,樟壽聽老婆如此話,知道布機還沒到家,就哈哈大笑:“布機四隻腳介沒用場,還是阿拉兩隻腳走得快。”

老婆聽得雲裏霧裏,問他是怎麼回事?樟壽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與布機比賽、看誰走得快的經過詳細地講了一遍。

老婆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對他話:“儂真是個呆大阿壽,布機木頭做,怎麼會自己走路呢?趕快回轉去挑來,否則要被人家挑去的。”

樟壽聽了老婆的話,就回轉去挑布機了。

還有日頭,樟壽去衛裏走親戚,他老婆就叫他回家的辰光,順便從城裏帶一些沙糖,再買一把雨傘,因爲家裏這兩樣東西都缺。

樟壽回家走到半路的辰光,天卻突然下起雷火大雨來。樟壽一邊打雨傘,一邊心想:阿拉老婆甚介厲害,曉得今末會落大雨啊。

看到人家在雨中狂奔亂竄,他真佩服老婆有先見之明瞭。

但他打了雨傘遮風雨,卻忘記了籃裏的沙糖,等他回到屋裏,老婆問他沙糖在哪裏?籃裏的沙糖早已被雨偷走了。

老婆看到介貴買來的沙糖都泡了湯,拿過雨傘就打樟壽:“儂真是阿壽,氣煞阿拉啦。儂只曉得遮儂個壽頭,卻勿曉得糖不能泡水啊!”

“壽頭”這個稱呼就是從這個故事裏引申出來的,後來就成爲癡呆,不開竅人的一個代名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