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竺可楨名人故事(精選6篇)

竺可楨名人故事(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一般來說,我們對名人的故事總是抱有好奇之心,那麼他們都有哪些故事值得我們學習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竺可楨名人故事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竺可楨名人故事(精選6篇)

竺可楨名人故事 篇1

竺可楨出生在浙江紹興東關鎮。小名叫阿熊。鎮上的私塾先生爲他起了個大名叫可楨,意思是應該做一個堅實的柱子、國家的棟樑。小可楨1歲半,父親就教他認字。有一天,父親外出,走前對竺可楨說:可楨,今天不教你認字了,放你一天假。正在母親懷裏吃奶的小可楨,硬要父親教他認幾個字再走。竺可楨3歲時,已經認識不少的字,而且會背誦好多唐詩。竺可楨5歲進了學堂。學習可用心了,門門功課都是成績優良。他的哥哥是鄉里的秀才,平時經常指導竺可楨寫字做文章。有一次,哥哥教他學造句,一直到天亮,雞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覺。這麼肯學的孩子,還真不多。小竺可楨身體瘦弱矮小,有的同學嘲諷他:好一個寒酸小矮子,準活不過20歲這幾句話刺痛了竺可楨,他發誓要鍛鍊身體。連夜訂了個鍛鍊計劃,每天早晨雞一叫就起牀跑步、做操。他堅持了一段時間,體質明顯增強。同學們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小學畢業後,竺可楨進入上海澄衷學堂。1909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

這個學堂的老師都是英國人,從教材到上課全是英文,不準說中國話。英國老師叫學生,不喊名字,只喊編號,根本不把我們中國人當人看待,竺可楨氣憤萬分。他深深感到,中國不富強,就會被人欺侮,於是發奮讀書,加倍用功,發誓要爲中國人爭氣。

1910年,竺可楨到美國留學,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農學院學農業。後來,他發現農業跟氣象關係密切。1913年秋,他在農學院畢業後,考上哈佛大學研究院的地學系,攻讀氣象學。1918年,竺可楨獲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

回國後,在南京東南大學工作。解放後,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竺可楨名人故事 篇2

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另名烈祖,我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愛國教育家,當代著名的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浙江紹興人。

竺可楨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

竺可楨爲發展我國科學和教育事業,奮鬥了半個多世紀,於1963年出版《物候學》一書,爲中國農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一文,基本上解決了國際上100多年的爭論,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晚年,又發表了集其畢生研究成果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轟動;同時還着有《竺可楨文集》、《竺可楨科普創作選集》、《竺可楨日記》等。他是我國現代物候觀測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組織起統一的、嚴格的物候觀測網,是現代物候學發展的重要標誌。

建國後竺可楨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委員。

竺可楨名人故事 篇3

1890年的今天,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出生。他曾提出,大學教育的目標不僅是造就專家,更要培養擁有這4項素質的領導人才:①以天下爲己任;②清醒理智、深思遠慮,不肯盲從;③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④體格健全。

一位有遠見的大科學家

竺可楨的遠見是爲許多領域內學者稱道的。

近幾年霧霾天氣多發,人們知道了PM10、PM2.5的存在,在竺可楨1936年的日記裏雖沒有這樣精確的專用名詞,卻有關於空氣中塵埃數增加造成污染的記錄:“作近三年來南京之微塵數,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於1934年,而1934年又倍於1933年。但此項增加只限於空氣最下一層。”這令李玉海尤爲感慨。

讓王作躍佩服的是竺可楨的國際視野。“竺可楨在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要研究南北極,他早就意識到全球氣候是一個整體,中國的氣候會受到全球氣候、尤其是兩極氣候的影響,這種觀點在當時即使放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比較新的。”王作躍說,當時大部分科學家都專注於自己的領域,或者更注重國內的發展,竺可楨的眼光則非常開闊。“這也是爲什麼1952年周恩來總理剛開始考慮原子彈研製問題,就派人去問他的意見,這很有代表性。竺可楨當時就講得非常有道理,他的建議後來也被原子彈工程印證是很有遠見的”,王作躍說。另一個讓王作躍印象深刻的是,竺可禎一直以來對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並重:“在科技政策裏,他一直強調基礎科學與基礎研究的重要性,這在中國20世紀強調應用科學的強大壓力下是難能可貴的,他一直清醒地認識到基礎科學對中國的長遠發展是很重要的,這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日記裏都很明顯。”

許多人初識竺可楨的學術思想,是從初中課本的那篇《向沙漠進軍》開始。“這篇東西就是着眼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他是大師,就是有這種視野、這種氣派,也有這個能耐。”何亞平說,留美回國後,竺可楨就非常重視搞清楚中國的`“家底”,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有些什麼資源,各地的氣象氣候條件如何,動植物在哪些地方適合種養……解放前這些資料基本上是空白的。“建國後,竺老就倡導建立了自然資源考察委員會,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摸底普查。他的目標很清楚,搞清資源更重要的是爲了可持續地發展,竺老實際上是中國關於可持續發展最早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這些爲學者們頻頻豎起拇指的專業眼光,都源於竺可楨的一生勤學。何亞平說,看竺老的日記就能發現,只要有空閒,他多數時間都是在看書。“我印象裏,他的讀書筆記在日記裏佔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他讀書讀得非常細,會做摘錄,甚至發議論,同意也好,值得商榷也罷,他會表達他的獨立思考。還有一點,因爲與他研究氣象、物候的專業興趣有關,他無論到哪都會去找當地的地方誌,對各地的歷史人文風俗都有比較好的瞭解,積累了非常豐厚的知識蘊藏”,竺可楨身上的這些特質讓何亞平由衷佩服,“事實上,在抗戰時期擔任浙大校長,竺可楨並沒有多少時間做科研,但他硬是擠出時間來完成《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最終結束了國際上的一個長期的爭論;到了80多歲,他完成《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迄今爲止,儘管計算機這麼發達,運算速度這麼高,把歷史資料經過整編後概括出來的世界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大趨勢還是竺老當時概括的那個方向。這讓外國人都讚歎不已”。

“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一有時間就泡在圖書館看文獻。突然有一天他感覺很沮喪,因爲做校長、搞行政,脫離了科學前沿,有些新出來的東西他看不懂了。”散木說,西遷過程中,竺可楨也是絃歌不輟,那麼困難的環境下還堅持搞研究,而且還做得很好,這肯定有他精神紐帶的作用。

而賦閒在家,竺可楨也未做到真正的賦閒。“他從未停止對科學院及各學科、各有關研究所科研工作特別是理論及前沿工作的思考。”李玉海說,爲了及時掌握國際上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動向,年邁的竺可楨經常獨自一人乘公共汽車前往情報所,查閱國外文獻。

一位有意思的老先生

學術裏的竺可楨嚴謹勤勉,生活裏的竺可楨卻不是呆板無趣的。

他的生活豐富多彩,有着他自己的規律——每天起牀後,觀測天氣,記錄氣溫、風向、陰晴雲雨,然後做早操或打太極拳。“他愛讀書,包括小說名著;喜歡觀看電影、戲劇及參加音樂演唱會,又每每在日記中予以評論,有時又從一個地理學家的角度挑剔其中有違科學規律之處。他喜歡從事體育運動,喜歡觀賞體育比賽,對比賽情形及優勝者都記入日記。愛遊公園,喜愛養花、攝影也愛看相關的攝影展覽。”說起竺可楨的喜好,李玉海可以列舉無數,與這些愛好相關的記錄見縫插針地出現在竺可楨的日記裏。看起來特別清瘦的竺可楨實則非常重視體育運動,“他希望體育運動能普遍,還鼓勵浙大的教師、學生也多運動,養成習慣。”體育運動對於竺可楨的意義不僅在於強身健體,對他來說,自制力、自信力、忍耐心、同情心、互助心這些品質都可以在運動中得到加強。他又非常重視體育道德。“他曾在日記裏寫過他心目中一個運動會的成功‘更尤視乎參加人數之多寡,秩序之良否’”,李玉海說。

他也有他的詼諧幽默,李玉海記得日記裏有一段寫到竺可楨接掌浙大不久,出席一年級師生聯歡大會的情況:“餘致辭,節目上爲訓辭十分鐘,實則在聯歡大會上有訓辭極不相稱,故餘謂昔王荊公作字說,水爲波者,水之皮也。東坡譏之,謂如波爲水之皮,則滑非水之骨乎。餘今從荊公之臆說,作訓字解,則訓字從言從川,所謂信口開河是也,聯歡之訓辭,只能作如是解。”

一位溫暖的老校長

竺可楨在1943年的日記裏有這麼一段話:“一點半再坐車至青木關。在站見一穿制服者押一學生模樣人加手銬者來,餘爲之淚下。”愛生如子的竺可楨鮮活了起來。

竺可楨愛護學生是出了名的。“1948年2月16日,當時的省府主席已屢有表示,要求開除左派學生,竺可楨皆以‘浙大向來事事公開,開除學生必須有理由’拒之。堅持認爲省府所給名單未必可靠,應對學生負責,總須愛惜青年,不能以其喜批評政府而開除之。”李玉海說的只是竺可楨保護學生的一個小例子。

“因爲要保護學生,所以竺可楨對學潮有複雜的看法,這與過去的宣傳完全相反”,樊洪業說,“竺可楨認爲學校裏就應該搞好學習和研究。可以發表言論自由,但不要在學校裏搞活動,這樣會嚴重影響教學秩序。當時那代好多的教授校長都是這樣的態度。”這一點,散木在研究中深有體會:“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擺在竺可楨面前的就是兩樁事情:搞學問與對付學潮。通過他的日記,我們知道,他當時掙扎在夾縫中間,日記裏充斥着苦悶與糾結,一邊要保護學生,一邊要用處分來給學生潑冷水‘滅火’。這在一些人的眼中可能是等於保守,但這是盡一個教育家的本職。從這個角度看,這個人就複雜化、立體化了。對待這個問題不能簡單處理,畢竟是一個身處時代變革中的人,要有其合理的解釋,即所謂‘同情之瞭解’。”

“他本質上是一個很溫暖的人。”散木說浙大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如有教授離世,留下沒有依靠的孩子,其他老師們要承擔孩子的撫養責任,所以浙大人一直有這種基於“血緣”或“人文”的紐帶和關係,這是竺可楨當校長時傳下來的。“仁愛性善、好人主義,他爲人就是如此。”散木近來正在研究竺可楨寫過的外調材料,越研究下去越止不住發感慨:“他當時受到保護,許多人外調都要找他,他就一個個寫外調材料,他實事求是,在政治高壓下不說違心的話,儘可能給處於逆境的老浙大人以溫暖,那時他幾乎每天都在做這個事情。”

關於竺可楨的仁愛,何亞平在日記中讀到過一件小事:“有一年從遵義去湄潭,竺老乘坐的小車經過兩地之間的蝦子鎮時,將路邊的一個小孩擠倒了。司機看到小孩已經爬起來,便準備走,卻被竺老叫停。竺老下車查看,發現孩子有擦傷流血,便馬上讓司機開車送小孩到遵義的校醫院,他自己卻搭了另一輛車到湄潭。處理完事務後,他也沒有回家,直接到校醫院看孩子,知道小孩家境貧窮,還出錢救濟。真真是菩薩心腸。”

“求是”先生

“求是”是竺可楨爲浙江大學訂立的校訓,源自他的母校哈佛大學的校訓“求真”。而竺可楨的一生,幾乎是把這兩個字做到了極致。王作躍的老師許良英先生非常具有批判性思維,愛挑刺,很少對任何人有溢美之詞。“但是他評價竺可楨‘很難得’。”王作躍說,“難得”是許先生評價他人的最高級別,上世紀80年代許先生曾與人合作寫了一個竺可楨的小傳,專門推崇竺可楨“求是”的精神。

“‘只問是非,不計利害’就是他對‘求是’最精闢的一種解讀。”何亞平說,竺可楨認爲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人情社會,是非是讓位於利害的,甚至有些人只計利害,不管是非。“他堅持了他理解的‘求是’,這對塑造中華民族新時代的品格很有參考價值。”

爲了完成這種品格砥礪,竺可楨常常在日記裏自省,因此他的日記給許多人的感覺都是沒有傲氣,只有謙卑,甚至如李玉海所說“看不到任何個人慾望,看不到與誰有矛盾,看不到有任何爭權奪利之舉”。“近乎於完人”,採訪一開頭,言辭一貫犀利的散木就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竺可楨名人故事 篇4

上學期我們班開展了學習竺可楨“從小事做起”, 精神爭當竺可楨式好少年。我從中懂了很多,對照自己的言行與竺可楨爺爺相比實在相差太遠了。

竺爺爺研究工作非常認真,力求精確無誤。而我平時卻特別馬虎,經常寫錯字。有時在一篇日記中竟然有好幾個錯別字,不是這個字多一橫就是那個字少一撇(pie)。

我寫作業時也常常會有生字不會寫,自己卻又懶得查字典,總覺得麻煩,隨手一寫,一個錯字就出現在我的作業本上。因爲這些小事,我沒少挨老師和家長批評,而竺可楨爺爺爲了記錄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可以等上一年時間,真了不起!

竺可楨爺爺對待每一件事都認認真真。他上學時一篇作文都要寫好幾遍,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滿意爲止。這種不放棄、不氣餒(nei)的作風令人欽(qin)佩。可是寫作文是我最頭疼的事,我寫作文時,總是馬馬虎虎,也不管是不是符合作文要求,不管句子通不通順,東拼西湊地寫夠字數就交差。學習了竺爺爺鍥而不捨的精神後,我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好好對待老師留的每一項作業。

竺可楨對待工作總是持之以恆,“水滴石穿”正是他良好品德的寫照。我以前學習舞蹈,因爲吃不了苦,就放棄了。要是像竺可楨一樣堅持不懈,咬咬牙堅持下來,說不定我都會跳好幾支舞了,長大以後可能我還能成爲一名出色的舞蹈家呢,現在想想真可惜!

竺可楨的好品質就像是一盞明亮的路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竺爺爺就是我的好榜樣,是我追求自己理想的翅膀,讓我早一天飛向成功的彼岸!

竺可楨名人故事 篇5

竺(zhú)可楨(zhēn)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他15歲那年考上了上海的澄衷學堂,他的學習成績是誰也比不上的。可是,論身高,卻比同班同學矮了一截;論體重,他比同學輕十斤八斤。他這副瘦弱的身子成了同學們嘲笑和挖苦的對象:“這麼矮小單薄,準活不到20歲!” 竺可楨聽了十分生氣,但他一想,誰叫自己不爭氣,身子骨長得這麼小呢。再說,一個男子漢也無須爲一兩句嘲諷的話而跟人吵架。晚上,竺可楨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心事重重:我們的祖國災難深重。人民貧困衰弱,被外國人稱爲“東亞病夫”;現在自己也被人看不起,被罵爲短命的人。想到這裏他自言自語:“既然自己立志爲拯(zhěng)救祖國而努力學習,首先就得不甘示弱鍛鍊自己的身體!”於是竺可楨從牀上爬了起來,連夜制訂了一個鍛鍊身體的計劃,還選一條“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抄寫在牀頭。

從那以後,竺可楨每天雞鳴起牀,跑步、舞劍……

一天清晨,竺可楨剛一醒來,聽到窗外滴滴答答的雨點聲,他向外一望,大雨正密密麻麻地下着。今天要不要按時進行鍛鍊呢?他猶(yóu)豫(yù)了一下,馬上又堅定起來,不行,只要有了第一回間(jiàn)斷,就可能有第二第三回的間斷了。於是他迅速跑出宿舍,冒雨堅持跑完了規定和路程。

就是這樣,竺可楨經過一段時間鍛鍊後,身體健壯了,體質增強了,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他是個“智體並重”的好學生。

竺可楨名人故事 篇6

勤奮好學的竺可楨

竺可楨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是我國近代氣象科學的奠基人。

竺可楨從小就十分喜愛學習。5歲時竺可楨已能識字千餘,父親把他送進了鎮上唯一的一所小學——敬義小學,不久,又聘私塾先生在家啓蒙。不到兩年,“三字經”“神童詩”“千字文”之類的讀本,已遠遠不能滿足竺可楨的求知慾,於是他向同學和鄉鄰借各種線裝書籍來讀。

有一天晚上,哥哥竺可材教弟弟寫作文,小可楨寫了一遍,覺得不好,便重新再寫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寫,直到自己覺得滿意了才停筆。待他們上牀休息時,公雞已經打鳴了。嫂子埋怨可材,弟弟還小,不應該對他要求這麼嚴,累壞了身體可咋辦!可材辯解說:“哪裏是我逼他熬夜呀,是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寫不好不肯睡覺。”

竺可楨不僅特別喜歡學習,還喜歡動腦筋。雨天,他喜歡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門口看下雨。

有一次,他聚精會神地蹲在門口數着從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數着數着,突然發現門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來的時候正好落在坑裏。他覺得奇怪,立即跑去向母親請教。“你問得好,這就叫‘水滴石穿’,那一個個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別看一滴水沒有什麼厲害的,可日久天長就能把石板滴出一個小坑來。”母親把話鋒一轉,又循循善誘地教導,“孩子,讀書、辦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會有所成就的。”竺可楨點了點頭,牢牢地記住了母親的話,學習更加勤奮了。從此,“水滴石穿”這一格言成了竺可楨的座右銘,伴隨着他從紹興的家鄉小鎮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竺可楨小學畢業時,他的才學在同齡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個子卻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裏,迎面走過來幾個同學,在經過竺可楨身邊的時候,幾個人嘻嘻哈哈、擠眉弄眼。

其中一個人大聲挖苦道:“這副小身材,一遇颱風就要被吹上天。”

另一個接着大聲說:“好一個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計他活不過20歲。”

聽到這些話,竺可楨十分氣惱,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們幾句,可轉念一想:誰叫自己長了這麼一副單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將來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個好身體。

“對,男子漢想到就要做到。”

竺可楨連夜制定了一套詳細的鍛鍊身體的計劃,還寫了六個大字:“言必行,行必果”,貼在最明顯的地方,時時地提醒自己。

從那以後,竺可楨便聞雞起舞,每天天一亮就從牀上爬起來,到校園裏跑步、舞劍、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從不間斷。

小竺可楨憑着自己的勤奮與好學,憑着自己的意志與精神,在知識的海洋中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敬業是謀生活的一大祕訣,工作即是磨練一個人的品性和能力的難一途徑,實不一定要看到顯着的成就,纔算獲益。

堅持不懈愛記日記的竺可楨

每天記日記,是他的嗜好,他一生記了厚厚的幾十本日記。除了1935年以前寫的日記在抗日戰爭期間丟失以外,從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記一天也沒有間斷過,全部完整地保存着。

翻開竺可楨的日記,可以看到,在每天的正文前,都記載着當天的天氣情況,比如天氣陰晴啦、風向風力啦。還記下花開花落啦、春去冬來啦,等等。這些日記竺可楨可不是隨便記的,

他把這些是當作一項科學觀察的工作來做的,非常認真、細緻。

建國初期,竺可楨在科學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園北門附近。雖然當時他已年近花甲,但卻拒絕了組織上派車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顧。因爲他需要用身軀去感受大自然的陰晴冷熱。

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人們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從公園的北門進來,南門出去;傍晚又從南門進來,北門出去。他就是竺可楨。

竺可楨上下班步行穿過公園,不是像遊人那樣悠閒自得地觀賞公園裏宜人的景色,而是對公園的景物做確切而又仔細的觀察:

哪天柳絮飄飛、哪天北海結冰、哪天春燕迴歸、哪天丁香花開?回家後,就在日記上認真地記載下來。這一習慣,一直保持了幾十個年頭。

有時候,竺可楨因出差或有事耽誤,就動員老伴、女兒,甚至鄰居家的孩子幫他留心觀察,詳細記錄。

這些平凡的科學觀察工作,幾十年來,竺可楨絲毫沒有放棄過。就是這些平凡的記錄,爲竺可楨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資料,爲他的創造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當他從收音機裏聽到氣象預報時,還躺在病牀上,用顫抖的手握住筆,記下:“晴轉多雲,東風一至二級?”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後一篇日記。

成功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平時不斷積累的結果。竺可楨38年如一日,記下了幾十本的氣象筆記,他這種個性中的堅持性,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