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1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歡下棋,而且棋藝高超,很少碰到對手。在奉命率兵赴新疆平叛前夕的一天,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個七十多歲老人在寫有“天下第一棋手”六個大字的招牌下襬棋陣。左宗棠覺得老人自稱“天下第一棋手”過於狂妄,想教訓教訓他,便上前挑戰。沒想到老人不堪一擊,連連敗北。左宗棠在得意之餘,命老人趕快自己砸了招牌走人,不要再在這裏丟人現眼。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沒想到的是,當左宗棠從新疆平叛歸來,那塊“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依然豎在那裏。他很不高興,決定再教訓一次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說來也怪,這一次左宗棠居然被老人“殺”得落花流水,三戰三敗。左宗棠不服,第二天又與之鏖戰,這次輸得更慘。他覺得不可思議,就問老人爲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棋藝會進步得如此之快,老人微笑着回答:“上次您雖是微服出巡,但我知道您是左大人,而且即將出徵新疆,我不想挫傷您這個一軍主帥的銳氣,所以存心讓你贏,讓您作爲一個擊敗‘天下第一棋手’的勝利者信心十足地去平叛立功。如今,您已凱旋,我也就無所顧忌不再謙讓了。”左宗棠聽後,羞慚不已。他想,這樣一位民間老人居然如此深明大義,覺得自己作爲朝中要員,一路諸侯,在這位老人面前輸的何止是幾盤棋!這位老棋手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之中,在自己樹立的“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之前,在衆目睽睽之下假裝輸棋,不僅要被贏棋的對手誤解而且要被許多不知內情的觀衆嘲笑。但他爲了“大義”,卻心甘情願承擔這種委屈。這種重大道義而不計小是非的行爲非凡夫俗子所能做到。因爲它不僅僅是一般的寬恕精神,它是無私的奉獻,是高尚的給予,是對國家對他人的仁愛,它比寬恕更需要一種主動精神,也更能顯示一個人心靈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位老棋手,藝高德更高。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2

有一天,顏回上街看見一個買布的人和一個賣布的人在吵架。買布的說:“明明三八二十三,你爲什麼收我二十四個錢?”賣布的說:“三八本來就是二十四,我收你二十四個錢沒錯。”顏回忍不住上前勸架,他對買布人說:“先生,三八是二十四,你算錯了。”沒想到那人指着顏回的鼻子說:“你是什麼人?敢說我算錯了?我就聽孔夫子的,咱們找孔夫子評理去。”

顏回帶着買布人來見孔子。在路上,買布人問:“如果是你錯了怎麼辦?”“是我錯了,我就把我頭上這頂新帽子送給你。”顏回反問,“如果是你錯了你怎麼辦?”買布人回答:“如果是我錯了,我把腦袋割下來給你。”

聽明情況,孔子對顏回嚴肅地說:“三八本來就是二十三嘛,顏回你輸了,快把帽子給人家吧!”

顏回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視若神明的老師居然也糊塗到如此地步,但爲了尊重老師,他還是把帽子摘下來,遞給了買布人。

等買布人拿着顏回的帽子高高興興地走了以後,孔子笑着對一臉烏雲的顏回說:“我說你輸了,你只是輸了一頂帽子;如果我說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沒看到那買布人的認真樣子嗎?你以爲是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跪到了老師面前說:“老師這是重大道義而不計小是非,學生慚愧萬分!”

聰明人自有聰明之見,非常人自有非常之舉。聖人孔子在這個是非之爭中裝作糊塗,而正是他這種“糊塗”顯示了聖人的明智。想想看,孔子在人們心中有這麼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別人發生影響,如果此時他一定要堅持“真理”,實話實說,那個只記住“三八”是“二十三”的沒有文化但又很認真的買布人就要履行諾言丟了性命。孔子在告訴顏回,做人應當重大義講大節,不應當在芝麻小事上與人較真。在這一點上,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可謂悟得透徹,他竟以“難得糊塗”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5

宋仁宗慶曆二年,包拯奉命調到廣東瑞川任知郡事。當時,賄風盛行,一些土豪劣紳爲了巴結權貴升官發財,爭相以精雕細刻的貴重端硯作爲行賄之物。包拯雖愛好書法,喜歡端硯,但他堅持一方不收。

後來他調任離去,當地官紳百姓前來江邊送行。沒想到船方解纜時,突然烏雲閉天,風雨大作,波濤洶涌,包拯大驚失色,以爲自己在不覺中做過什麼虧心之事,於是立即閉目反省。可是,他搜腸刮肚,都想不出自己在此爲官一任有何不對。這時,他命隨從包興把船艙搜索一遍,看看是不是有誰偷偷把禮物送上船來。包興找遍每一個可以藏匿物品的地方,都未曾發現什麼。最後,還是包興不忍看主人着急,交代了他在上船時揹着主人受了人家的禮。他以爲這是在主人離任時百姓對主人感恩所送的禮物,收之無妨,說着就從包袱裏取出一方用黃布包裹着的精美端硯。包拯二話沒說,從包興手上接過端硯,一揚手就把它丟進洶涌的江濤裏去了。說也奇怪,狂風巨浪隨即平息。

古人說:“一段不爲的.氣節,是撐天立地之柱石;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育物之根芽。”一滴水珠,可見太陽的輝煌。這故事對一個叱吒風雲的包拯來說真是微不足道,但它正反映了包拯做人的頂天立地,爲官之清正廉明。若按常理,包興所思所爲也無可非議。百姓感念父母官的政績在其離任送別時送點禮物以表謝意,這與在任上送禮畢竟不同,但在包拯這個大清官看來,爲官一方,爲老百姓做任何好事都是份內事,沒有理由接受老百姓的感謝,更不能收受老百姓的財物。正所謂“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減分中”。一方端硯物雖小,但是,“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收受老百姓的財物,都是對官風人品的玷污,都會使一身官袍散發出銅臭。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3

皇帝要獎賞每人一隻羊。可那些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同,怎麼分才合理,才能使大家都沒意見呢?有人主張按官位大小分羊的大小,有人主張抽籤憑運氣分,有人則主張把羊都殺了平均分肉……正當百官爲分羊獻計獻策,皇帝莫衷一是時,宰相走到羊羣,把最小最瘦的那隻羊牽走了。宰相主動吃虧,誰還好意思爭執呢?於是,羊就在互相謙讓中順利分下去了。

羊在古代,是最美的食物,用羊獎賞臣子,體現了皇帝對臣子的關愛。這本來是件大好事,但如果搞不好,就會分出矛盾和意見來,好事就會變成壞事。由於“那些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同”,無論用哪一種分配方案,都無法分得恰當合理,要分得讓大家都滿意,談何容易!的好辦法,就是受獎賞的人都能謙讓一點,都情願自己吃點虧。故事中的'宰相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毅然先爲自己挑了一隻“最小最瘦”的。

宰相,在百官中位,權,不是利用職權分一隻最肥的,而是挑了一隻“最小最瘦”的,其他官員即使有人不願吃虧也不好意思挑大挑肥了。照這樣分下去,不僅分得順利,而且留給最後一個官員的就會是最肥的那一隻了。宰相,作爲百官之長,以身作則帶頭謙讓,不僅能使分羊順利進行下去,而且還將帶出滿朝的好風氣來。矛盾當前,如果當事人都能表示謙讓,任何問題都能圓滿解決;利益當前,如果都能帶頭吃虧,社會風氣何愁不會變好?

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3

曹操討伐袁紹時,曾被陳琳一紙檄文罵得狗頭噴血,辱及祖宗。但他愛惜陳琳的才華,不但不殺,反而委以重任。在打敗袁紹時,曹操從圖書中發現一束曹操部下和袁紹暗通的書信。有人勸曹操把這些人殺了,曹操卻說:“尚紹之強,孤亦不能果,況他人乎?”意思是說:正當袁紹強大的時候,連我都不知道自己結果將會怎樣,更何況別人呢。於是,下令焚燬這些書信,對當事人概不追究。

不管歷史對曹操作怎樣的評說,但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對人才的憐惜,對下屬的寬容都說明他的一軍之帥、一國之君是當之無愧的。

在許多時候,我們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爲別人想想,那麼,別人的許多過錯可能有許多都是情有可原的。原諒產生寬容,寬容卻比處罰更能震撼人心。所謂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成大事者,往往都有寬廣的氣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氣度卻是領導素質的重要內容。有包容屬下過失的氣度,就能夠得到屬下的真心擁戴。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4

音樂家魯賓斯坦經常到好友畫家畢加索的畫室看他畫畫。一次,魯賓斯坦在好幾個月內看到畢加索不斷地在畫同樣的東西。背景是陽臺的鐵欄杆,近景是一張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當畢加索畫了將近五十幅同樣的作品後,魯賓斯坦不耐煩地問:“每天都描繪同樣的靜物,難道你不厭倦嗎?”

畢加索反問道:“你不覺得自己在說廢話?難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鐘都是不同的我,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每天雖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從中看到不同的個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樣的桌子,不同的世界裏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裏,這一切都是不同的。”從此以後,魯賓斯坦在重複彈一首歌時,皆可彈出不同的韻味。

哲理: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請拿出虛懷若谷的胸襟,學會換位思考,你會發現,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麗,生活原本可以如此豐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實。

經典的課前哲理小故事大道理5

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哲理名人哲理故事: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