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竹林七賢和萬死不辭

竹林七賢和萬死不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相信大家對竹林七賢和萬死不辭這兩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它們的由來恐怕很多讀者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語文迷小編爲大家分享這兩個成語背後的故事。

竹林七賢和萬死不辭

 (一)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們放曠不羈,常於竹林下,酣歌縱酒。其中最爲著名的酒徒是劉伶。劉伶自謂:“天生劉伶,以酒爲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酒譜>>講述劉伶經常隨身帶着一個酒壺,乘着鹿車,一邊走,一邊飲酒,一人帶着掘挖工具緊隨車後,什麼時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飲酒更是不顧廉恥,他每次與宗人共飲,總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圍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豬羣來飲酒,不但不趕,阮咸還湊上去豬一齊飲酒。劉伶曾寫下<<酒德頌>>一首,大意是:自己行無蹤,居無室,幕天席地,縱意所如,不管是停下來還是行走,隨時都提着酒杯飲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其它人怎麼說,自己一點都不在意。別人越要評說,自己反而更加要飲酒,喝醇了就睡,酲過來也是恍恍惚惚的,於無聲處,就是一個驚雷打下來,也聽不見,面對泰山視而不見,不知天氣冷熱,也不知世間利慾感情。劉伶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晉代時期文人的心態,即由於社會動盪不安,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統治者對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澆愁,或以酒避禍,以酒後狂言發泄對時政的不滿。另據史料記載,魏文帝司馬昭欲爲其子求婚於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馬昭沒有機會開口,逐作罷。這些事在當時頗具有代表性,對後世影響也非常大。

  (二)萬死不辭

出處:《三國演義》第八回蟬曰:“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興嘆,不想爲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

釋義:意思是雖然有一萬次死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