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精華】成語故事(通用18篇)

【精華】成語故事(通用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彙,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衆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通用1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成語故事(通用18篇)

  成語故事 篇1

從前有一窩兔子,不過近來正在發愁,因爲有一隻兇猛的狼,一直在他們家附近晃悠,想找機會吃掉他們,就因爲這件事,兔子家已經好久沒出門了,家裏的糧食已經吃光了。

“如果再不去找糧食,我們就會被餓死的。”兔爸爸說。“我要去找吃的了,你們等着。”說完,兔爸爸就走了。

兔爸爸很怕茂密的叢林,一直提心吊膽,看見草動了,以爲是狼來了,就拼命地往前跑,結果一頭撞在樹樁上,死了。

一個農民從田地裏回來,看見了這隻死兔子,於是就拿回家吃了,老婆見了,問:“兔子哪裏來的?”農民把一切都告訴了她,她說:“盡有這等好事,咱們在等等,一定會有更多兔子上鉤的。”於是,他們每天等呀等呀,的確等來了一隻兔子,那就是兔媽媽。話說兔媽媽等不到兔爸爸,於是就自己出來,結果也撞到樹樁上了。夫妻倆看見又來一隻兔子,高興得不得不得了,於是就在這裏蓋了房子,連田地都不管了。

但是,從這以後,再也沒有兔子撞上樹樁了,於是,夫妻倆就被餓死了。

  成語故事 篇2

記得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喜歡過寒假,因爲只有寒假到了,年就到了,就可以回鄉下放煙花爆竹了,想想就高興!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終於到了,我們全家開車去鄉下爺爺奶奶家過年,一路上我都在迫不及待的提醒爸爸:到了奶奶家要買各種各樣的煙花。爸爸的每一個點頭允諾,都讓我好開心啊!我們開了一天的車晚上纔到奶奶家,第二天一早,我早已忘記路途的辛苦和疲勞,就央求爸爸帶我去買菸花,爸爸在我的無休止的拉扯下,拖着疲憊的身體帶我去買菸花,我們買了好多好多的各種各樣的煙花,一路上我抱着煙花開心的大步的往家走。

一到家,我就拉着爸爸陪我到樓頂上去放煙花,爸爸說煙花只有在晚上放纔好看,可是我實在等不急了,就想過把癮,可大人們又不讓我一個人放,說危險。

上到樓頂,爸爸讓我拿着長杆煙花,舉向天空,手伸得遠遠的;我不敢亂動,這造型儼然像個木偶,然後爸爸謹慎地打開火機,火機裏的一小簇火苗子瞬間把煙花的引子點着了,只見火星四射,霹靂霹靂的一陣聲響;我的雙手感受到煙花衝上天的那股顫抖餘勁,嚇得我顧不上在天空綻放的絢麗多彩的煙花,一扔煙花杆兒,捂着耳朵撒腿就跑,找到一個自以爲安全的地帶,緊緊閉上眼睛,待煙花沒有了聲響,我才偷偷地、慢慢地睜開眼睛盯着放完的煙花,剛放下手,煙花如同調皮的娃娃又霹靂一聲噴響了一下,把我嚇個抖擻:哇!噴出來的煙花真的好漂亮!爸爸提醒我要注意安全;切記沒有放完,就拿起煙花觀看,警惕這種特殊狀況帶來的傷害。因爲目睹了煙花綻放時光彩奪目地美麗,我膽子逐漸大了起來,放完一根還想再放一根,可爸爸非等天黑再放。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吃完飯,爸爸卻在跟伯伯、叔叔們聊着天,看着大家聊天一時半會也結束不了,我的心默默地盤算着,趁大人們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幾根菸花叫哥哥姐姐帶我上樓頂去,綻放的煙花實在太美了,我們點了一根又一根,我一直捂着耳朵,遠遠看着,也不忘提醒哥哥姐姐們捂上耳朵,他們問我爲什麼?我說:這樣爸爸媽媽就聽不見,我們就可以盡情地放煙花呀!"他們還沒聽完我說的話就仰着頭哈哈哈的大笑起來,記憶中,我當時還反應不過來,不知道他們爲什麼笑話我。

時至今日,我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每每回想起這件偷放煙花的事情,我都會不自覺的暗自發笑:當時的自己真是太可笑了,以爲捂住自己的耳朵,聽不見的同時別人也不會聽見;真是自欺欺人哪,就像課本里的掩耳盜鈴的故事主人翁一樣愚蠢!哈哈哈哈。

  成語故事 篇3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裏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當他回到家裏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裏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這是我們小時候的聽的故事,當時只是覺得好笑,現在看來,很多事情往往你認爲只要方向對了,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些,成功就只是時間問題。但往往有些事情慾速而不達,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恨不能一日千里,鶴立雞羣。結果適得其反,你着急又上火。孩子反而不溫不火,自有節奏。由此,還不如順其自然,萬物自有其宗。

  成語故事 篇4

  百發百中

蘇厲,是戰國時期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將要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佔領,附近的西周王室就有危險。於是,蘇厲對周王說:“白起這幾年打敗過韓、趙等國,奪取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將要帶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白起攻下,周王室危險了!您應當想辦法阻止白起出兵。”於是周王派蘇厲前往秦國。蘇厲對白起說:“從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是一個射箭能手,他距離柳樹一百步放箭射擊,每箭都射中柳葉的中心,百發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說射得很好,可是一個過路的人卻說:‘這個人,可以教他該怎樣射了。’

養由基聽了這話,心裏很不舒服,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好,你竟說可以教我射了,你爲什麼不來替我射那柳葉呢!’

那個人說:‘我不能教你怎樣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射柳葉百發百中,但是卻不善於休息,等一會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

講完這段故事,蘇厲把話題拉回來說:“你已經打敗了韓、趙等國,取得了許多土地,功勞很大。現在,又要派你帶兵出關,經過西周王室的所在地去進攻大梁,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勝,就會前功盡棄。你不如說自己生病,不要出兵爲好。”

白起聽了,笑着說:“我所向披靡,百戰百勝,怎麼會不能取勝呢?”

於是,他沒有被蘇厲說動,率兵攻打魏國,果然又大獲全勝,奪取了魏國的幾十座城池。

【釋讀】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形容射箭或射擊非常準,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辦事成功,決不落空。

【出處】《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成語故事 篇5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爲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爲開這個故事。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爲前面有埋伏,一直不敢攻擊。這裏可表現出他精神韜略,善於用兵,而且作戰英勇。

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住。李廣說自己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賬,諷刺說:“你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麼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表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於你是班裏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

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隻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他發現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來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表明做什麼要一絲不苟、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

  成語故事 篇6

漢朝時代,有一個叫做蘇章的人,做到刺史;刺史,是監察檢舉地方的官吏的長官,權力很人。一次,蘇章外出視察,探知他的朋友清河太守貪贓枉法,連證物都被搜出來了。郡守仗恃着和蘇章的私交,極力逢迎的招待他,以爲官官相護,在大的事都可以化爲烏有。他懷着感恩的心情,對蘇章恭維的說:“人人都只有一個天,而我卻有二個天。”他認爲自己犯了嚴重的x污,本該處死,但憑着老友的寬恕、包庇,可以重新誕生,傲視一切了。沒料到蘇章公私分明:“我今天前來,是爲着咱們私人的情誼;但明天我將處理你的案子,這是遵照國家的法令。”結果,這位贓官終於被治罪正法了,使官吏的風紀整肅起來。這真是一個大快人心的'打虎典範。

蘇章這種不偏護下屬和好友,而以大衆利益爲前提的做法,實在值得我們仿效。現在,我們就常用“感戴二天”這句成語來形容那些把人從危險、艱難、疾病當中挽救出來的人。和“恩同再造”是一樣的意思。

  成語故事 篇7

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在其管轄區域內大力革除弊政,老百姓很擁護他。一天,他的故友許汜前來拜訪。陳登知道他胸無大志,這次來又是隻想謀求田地,購置房產,所以接待時對他很冷淡。

當天晚上,許汜宿在陳登家。陳登並不把他當上賓,所以讓他睡在下牀,自己睡在上牀。許汜對此很不高興,耿耿於懷。

過了幾年,許汜來到荊州,在荊州牧劉表手下任職。一次,他與劉表以及前來投奔的劉備在閒談中評論人物時,談起了陳登:“陳登此人確有抱負,但待人有點粗豪。”

劉備對陳登不太瞭解,便問劉表:“許先生的說法對嗎?”

劉表爲難地說:“說不對吧,許先生很有見識,不會隨便這樣評論;說對吧,陳登卻又是名重天下的人物。”劉備問許汜道:“先生說陳登粗豪,可有什麼根據?”許汜把幾年前到陳登那裏拜訪的事說了一遍。劉備聽後說:“先生很有點名望。如今天下大亂,皇帝也失去了住所,人們都指望先生憂國忘家,有救世的志向,而先生卻只想謀求田地,購置房產,貪圖安逸。先生說的話陳登沒有什麼可以採納的,只好不理睬先生了。如果我碰到先生,將睡在百尺樓上,而讓先生睡在地下!”

  成語故事 篇8

《鐵杵磨成針》是一個成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他小時候是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經常逃課出去玩。有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溜出學堂去玩耍。在一條小河邊,他看到以爲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鐵棒,而且老婆婆告訴李白她打算把鐵棒磨成一根針。李白滿臉狐疑的看着老婆婆,老婆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笑着說“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李白聽了之後很感動,從此開始刻苦學習,終於成爲一代大文豪。

這個故事讓我感觸很深。鐵杵一天天磨,就能磨成繡花針;水滴一遍遍滴,就能把石頭鑿穿。這說明持之以恆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啊!如果我們也具有這樣的精神,那學習生活中的一點點小困難又算得上什麼呢?作業寫累了,就稍稍休息一下,繼續把剩下的做完;鋼琴練煩了,就站起來活動一下,再堅持把曲子彈熟;跑步跑累了也決不能放棄,堅持過臨界點你就會覺得剩下的距離其實很輕鬆……

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卻擋不住誘惑,忍不住想停下來。比如,我上個星期做了一個學習計劃,可沒執行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再比如,我跟老師約定每天都去練琴,可連續去了幾次之後就開始找藉口放鬆自己,這使我學琴的進度變得很慢。

通過閱讀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偉大的人物都是通過勤奮學習纔會取得偉大的成就。我只有控制好自己,擋住那些誘惑,時刻提醒自己做事要堅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最終成爲人生的贏家。

  成語故事 篇9

後燕、後秦聯合攻打前秦,於是前秦的國都長安被人包圍,苻堅因此退到五將山,等待有適當的機會能重新再來。後來苻堅被後秦活捉處死,苻堅的兒子苻丕就一直駐在鄴城。不過,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聽說苻堅已經死了,就請苻丕到晉陽,在王永等人的擁護下,當了皇帝。苻丕當上皇帝以後,加封王永爲左丞相。

王永寫了一篇召告,想號召前秦的部隊去討伐後秦和後燕。公告中說:“自從苻堅被害,國都長安淪陷後,國家就開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員接到這份召告以後,就要派出兵馬到臨晉會師,準備作戰。”可惜後秦的軍隊實在太強大了,王永無法獲得勝利,前秦也逐漸衰落,不久後就被後秦消滅了。

  成語故事 篇10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爲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奔馳。駿馬不能奔馳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着頭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因爲這個故事裏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着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成語故事 篇11

"八仙過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位神仙人物。在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柺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過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動的記述見於明吳元泰之《東遊記》。該書寫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後來,人們把這個掌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

  成語故事 篇12

  大材小用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父親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撫養成人。辛棄疾曾拜當時著名的田園詩人劉瞻爲師,並和党懷英兩人是劉瞻最得意的學生。有一次,劉瞻問他們兩人道:“孔子曾經要學生談各人的志向,我也問問你們將來準備幹什麼?”党懷英回答說:“讀書爲了做官,爲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裏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隱居,學老師的樣子寫田園詩。”

劉瞻聽了很高興,連連稱好,認爲他的志向很高潔。辛棄疾卻回答說:“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詞寫盡天下的賊,用劍殺盡天下的賊!”劉瞻聽了大吃一驚,要辛棄疾今後不要再說這樣荒唐的話。此後,辛、黨兩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棄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戰場上去,以愛國詞人著稱於世;而党懷英則混跡於金人統治集團,爲金人作了一些幫閒乃至幫兇的工作。

金人南侵後,辛棄疾組織了兩千多人的隊伍在故鄉起義。後來,又率領隊伍投奔濟南府農民耿京組織的起義軍。不久,起義軍接受朝廷任命,與朝廷的軍隊配合作戰,打擊南侵的金軍。但由於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辛棄疾後來曾長期閒居在江西上饒一帶。1203年春,才被任命爲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這一年,辛棄疾已經六十四歲了。紹興西郊有一處地方叫三山,當時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就在那裏閒居。陸游比辛棄疾大十五歲,當時快八十歲了,他的愛國詩句早已爲辛棄疾所景仰,因此辛棄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訪了這位前輩,兩人一起議論國家大事,相見恨晚。陸游聽了辛棄疾對形勢的分析和統一、全國的設想,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寧宗降下聖旨,要辛棄疾到京城臨安去,徵詢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辛棄疾把這件事告訴陸游,陸游覺得這是辛棄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機會,爲他感到高興。爲了鼓勵辛棄疾發揮自己的才能,陸游特地寫了一首長詩贈給他。詩中寫道,“辛棄疾是古代大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蕭何一流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處;鼓勵他爲恢復中原而努力,千萬不要因爲受到排擠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歲那年,這位始終是被大材小用的愛國英雄,終於在憂憤中去世。

  成語故事 篇13

唐朝女皇武則天,爲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兩個最爲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裏,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裏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裏。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着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裏,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擡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裏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進甕裏吧。”周興一聽,手裏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着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鑑·唐紀則tian皇后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甕”由此而來,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請君入甕,中國成語,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成語故事 篇14

  井底之蛙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佔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隻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成語故事 篇15

  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爲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着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爲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爲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爲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着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成語故事 篇16

一鳴驚人,一飛沖天。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的故事。楚莊王登基後,爲了觀察朝野的動態,也爲了讓別國對他放鬆警惕,當政三年,沒有發佈一項政令,每天不是出宮打獵遊玩,就是在後宮裏和妃子們喝酒取樂,並且不允許任何人勸諫,他通令全國:“有敢於勸諫者,以死罪論處!”朝野上下都爲楚國的前途擔憂。

當時主管軍政的右司馬以他的機智,委婉的用猜謎方式勸諫了莊王:“臣在南方時,見到一隻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崗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不鳴叫,沉默無聲,這隻鳥叫什麼名啊?”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衆的態度。這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此後,楚莊王整頓朝綱,重振君威,沒過多久把楚國治理得國富兵強。

  成語故事 篇17

  蘇秦刺股

古時候,有一個學者叫蘇秦。蘇秦自幼家境貧寒,連書都讀不起。爲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賣自己的頭髮或者幫別人打短工,後來又離鄉背景到了齊國拜師學藝。

經過一年的學習,蘇秦認爲自己已經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別老師和同學,去闖蕩天下。但是一年後不僅一無所獲,連錢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髒不堪,滿臉塵土。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嘆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願做飯;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暗笑他活該!

蘇秦看到家人這樣對待他,十分傷心。他關起房門,不願意見人,對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認小叔子,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爲我不爭氣,沒有好好學習。”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書本,發憤讀書。他每天讀書到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來,都後悔不已,但又沒有什麼辦法不讓自己睡着。有一天,讀着讀着實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着一把錐子,他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辦法:錐刺股(大腿)!以後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鮮血淋淋,目不忍賭。

家人見到這樣,有些不忍心,勸他說:“你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和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這樣虐待自己啊!”

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

經過“血淋淋”的一年,蘇秦已經很有學問了。他又開始出去闖蕩天下,這一次終於事業有成,很有心得,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原文:蘇秦乃洛陽人,學縱橫之術,遊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爲用,資用匱乏,潦倒而歸。至家,妻不下紝,嫂不爲炊,父母不以爲子。蘇秦乃嘆曰:“此皆秦之罪也!”乃發奮讀書,曰:“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後卒合齊、楚、燕、趙、魏、韓抗秦,佩六國相印。

  成語故事 篇18

  釜底游魚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爲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爲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裏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貴。皇上的身邊,王侯結隊,侍從成羣。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動羣衆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於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樑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說,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於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覆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着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後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說:“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於陷民於水火之中。俗話說,‘’,將軍體恤鄉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於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說:“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裏的游魚,苟延殘喘而已,哪裏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覆協商,妥善處置,終於平息了廣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