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數學週記(通用21篇)

【精選】數學週記(通用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週記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週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數學週記(通用21篇)

數學週記 篇1

數學,一直是我心醉神往的遊戲,它就像一座座複雜的迷宮,在入口處,一條條蜿蜒的岔道,常把我困在其中,但我總能左思右想,化險爲夷,嚐到美味的甘果;“成就感”更像是被困在魔王扼守的高塔中的俘虜,等着我出面解救它,我總靠智取,而不使用蠻力來解決它。因此我才能在數學的領土裏,自信的、昂揚的悠遊其中,而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踏上數學競賽的國際舞臺,在那舞臺上榮耀的領着金牌且燦然一笑。

從小,媽媽就發覺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天份,教導我、陪伴我、給我成就感,讓我有了學習的動力。我從基本的運算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從每一道算式都不可馬虎開始,仔仔細細的計算每個過程,細心、用心成了追逐答案的不二法門。在長時間的薰陶下,數學成了我學習的重心,也成了我想不斷超越的目標。

數學競試是我超越自己的一個方法,因此我積極的參與數學的各大比賽,奧林匹克比賽讓我嶄露頭角,奧林匹克競賽讓我知道自己與其它人在實力上的懸殊,也讓我有了更積極向上的戰鬥力,想超越自己的極限顛峯,直達我夢想的殿堂—那奧林匹克國際賽的舞臺。

我閉上了眼睛,幻想着自己從初賽開始,就一路過關斬將,讓我拿到了國際賽參賽者的門票,緊接着與高手一一過招,終於拔得頭籌,我站在那舞臺上,榮耀的捧着金牌,在鎂光燈下,展現出燦爛的笑顏。那感覺如夢似幻,增添了幾分真實性。唉!多希望美夢成真,那殿堂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我夢寐以求的天堂。

數學週記 篇2

今天,老師教我們面積。

面積的意思是: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通過學習面積,我知道了1平方釐米差不多有我食指的指甲那麼大。1平方米地面約可以站16個同學。4個同學手拉手大約是1平方米。我們新課桌面大約有24平方分米。我們新黑板面大約有4平方米。我還知道了1釐米和1平方釐米的不同,1釐米是用來量長度的,而1平方釐米是用來量大小的。

我知道了這麼多,那你們知道了嗎?

數學週記 篇3

以前,我一直認爲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說:“澤羣,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着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爲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數學週記 篇4

我的頭髮太長了!都到我屁股邊了。媽媽一會兒要我剪頭髮,一會兒說“莫剪了”,真不知她是什麼心思。我呢,也是有點想剪,又不想剪。想剪的原因是:剪了以後睡覺自由自在,不用擔心把頭髮睡亂,也不用浪費那麼多時間扎辮子啦;也不用因爲頭髮扎得緊而頭皮疼了;我的頭髮這麼長,還可以賣百來塊錢呢!聽人說,頭髮剪了以後還可以長高,對我這個長得不高的人來說,這是多大的誘惑呀!我看我不用問老師了,被我這麼一說,剪頭髮好像盡是好處沒有壞處啦。當然嘍,留長髮也有留長髮的好處。頭髮長長的,紮起辮子來就好漂亮,演節目的時候有長頭髮,想怎麼扎就怎麼扎,化妝就很方便了。有一回,就是開學前的那個集日,我遇到一個買頭髮的。外婆說快去把頭髮賣了,我就趕緊跑去談價。那個人給我出100元,這時候,我覺得100元好像有點少,因爲李文琴的頭髮賣了120元呢!我又想起留長頭髮的各種好處來,特別是我以前剪過短頭髮,那時候照的相片醜死了。猶豫了好久,外婆說:“你不剪誰給你

梳頭,誰給你洗頭?”媽媽接過來說:“我給你梳,我給你洗!”就這樣,我越發捨不得了,就還是留了下來。我終於想到一個最大的.麻煩:那就是天天晚上睡覺都擔心把頭髮搞壞,我用手枕着頭來睡,我保護頭髮比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厲害。唉,怎麼辦呢?不過我還是覺得,剪短髮比留長髮的優點更多些,對我的誘惑更大一些。我願意聽老師的,現在您讓我剪我就剪,您讓我留我就留。

數學週記 篇5

這件事情其實我反反覆覆都考慮過了。我想住在家裏,也想住在學校。要是我讀寄宿,就不用天天跑回來,走這麼遠的路了。但是住在學校我又會害怕。我有一個舅外公在學校住,我們家要是住在舅外公家裏多好啊!

老師說,讀寄宿可以鍛鍊自己,將來讀高中了都要讀寄宿的,現在不熟悉熟悉不行。現在讀寄宿還只是一週不回家,將來讀高中就是一個月不回家呢!本來這次讀中學,奶奶是要我到文昌去讀的,可是媽媽不同意。媽媽說我讀高中之前一定要跟着媽媽,她要時時刻刻管着我。可是假如我住校的話,她就看不到我,也瞭解不到我的情況了。唉,這件事情,不聽媽媽的`呢,又不行,聽媽媽的呢,我卻是有點想讀寄宿。住在學校裏有很多好處呀:跟同學在一起吃飯睡覺,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兒呢!不過聽同學講,讀寄宿吃飯、洗澡、洗衣服等這些事情只能用一個鐘頭來做,做不贏呢。我還想過,如果讀了寄宿,我就包一週的衣服到學校去,星期五再全部帶回來讓外婆洗。可是媽媽說那樣衣服會發黴的。還有,很多同學在學校裏想媽媽想得哭,那時候雙傑、夢玲、梅卉她們哭了好久,現在童小千、張什麼同學,也是想得哭啊!我從來沒有讀過寄宿,不知道會不會也想媽媽呢?呵呵,不知道哇。我想來想去,還是天天回家睡覺吧。老師您說呢?

數學週記 篇6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着沒事,母親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母親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母親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母親。可母親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母親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母親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母親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母親,母親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數學週記 篇7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週末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個裁判員給一名體操運動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5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66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9·46分。這個運動員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多少?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最高分和最低分怎麼求呢?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爸爸打電話來了,我對他說了這到題,他說:“先求出去掉最高分總分是多少,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46x4-9·58x3=9·1(分)。再求出去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66x4-9·58x3=9·9(分)最後用9·9-9·1=0·8(分)”聽了爸爸的解法後,我還真覺得這道題變簡單了,做出來後,我想:做題要講技巧,不能死記硬背,要不然做任何題都會覺得難!正如斯蒂恩說的.:“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準既重於邏輯的標準,也重於實用的標準:在對數學思想的評價時,美與優雅比是否嚴密、正確,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後來,我又用我5年級下冊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數學週記 篇8

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真的相等嗎?帶着這個問題,我在老家進行了動手實驗。

第一次測量準備了一盒高20cm的彩色鉛筆和一盒高10cm的茶葉罐。把這兩個罐子垂直平放在陽臺的桌子上,出現了明顯的影子,經過測量,發現高20cm的彩色鉛筆盒的影子約爲36cm長,高度與影長的比是20:36,比值是九分之五。而高10cm的茶葉罐的影長大約是18cm,高度與影長的比是10:18,比值也是九分之五。

第二次測量準備了高30cm的火鍋筷和高6cm的橡皮擦。把這兩個東西垂直平放在陽臺的桌子上,出現了明顯的影子,經過測量,發現高30cm的彩色鉛筆盒的影子約爲60cm長,高度與影長的比是30:60,比值是二分之一。而高6cm的茶葉罐的影長大約是12cm,高度與影長的'比是6:12,比值也是二分之一。

發現,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的確相等。而且兩個同缺一不可,否則比值就會出現不同(如一二兩次實驗雖然地點相同但是時間不同,比值也有所偏差)。

據多次試驗和資料查找了解,陽光從物體頂部射到地上,那束光和物體還有影子形成了一個直角三角形,因爲物體都是垂直放置的,而由於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所以陽光和地面之間的的角不變,所以這個角的長和影子的比值不變。

數學週記 篇9

最近我陪老媽去市場時,看見了很多籠子裏的雞,由此老媽便給我講了一個經典的數學故事——雞兔同籠問題。我和老媽回家後便一起了解了這一有意思的數學故事。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裏,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隻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腳就說明有1只兔,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隻兔。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題的基本關係式是:兔數=(實際腳數——每隻雞腳數×雞兔總數)÷(每隻兔子腳數——每隻雞腳數)。類似地,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

雞兔同籠問題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數學問題,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假設法“思想,更是十分新穎。我雖然對其中的要領與奧妙都不太熟悉,但通過這個問題,我明白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係,更激發了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數學週記 篇10

數學?數學是什麼?數學是生活的眼睛;數學是智慧的結晶;數學是文字的藝術。

我從小就愛數學,愛做數學題,特別是數學廣角。說起數學廣角,我想起了這個學期的“雞兔同籠”問題,起初我一聽這名兒,便知道這個問題一定不簡單。但我並沒有被問題嚇倒,難題反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開始不斷研究此類題,我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祕。原來這題可以用假設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種方法。不過我更傾向假設法,因爲我發現這種方法有很大的挑戰性,十分有趣。

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頭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條件下共有幾隻腳,再與原有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是多少,再從中求出兔的數量。從中我還發現了幾個數量關係呢!①兔=(實際腳數-每隻雞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②雞=(每隻兔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實際腳數)÷(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而且這類題目在我們日常現實生活中也會隨時遇到,前些日子媽媽帶我去萬壽宮買練習本,簿練習本0.8元/本,厚練習本1.5元/本,媽媽給我9.9元錢讓我買8本練習本。我立刻就明白媽媽是在考驗我呢!我可不能讓她小看了我,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我買了5本厚練習本、3本簿練習本。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只要你樂於探索,你就會有更多奇妙的發現。

數學週記 篇11

晚上,我複習數學時看到這樣一道題:小剛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5米,他們在一個300米的環形跑道上比賽,問小剛什麼時候能和小明相遇呢?看起來他們每秒僅僅相差一米,是那麼微不足道,可是5分鐘以後小剛就比小明多跑了一圈,30分鐘以後他們就相差1800米,如果沿直線跑,小明就連小剛的影子都找不到了。真的如同爸爸媽媽經常說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每次進步一點點,纔會有飛躍式的進步啊。

中國有句古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意思是說一個東西只有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發生變化。一個人要想有大的進步,就要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世界上沒有什麼天才,就算有天才也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我曾經在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一個NBA球隊的教練在球隊最低潮的時候對球員說:“今年我們每人只要比去年進步1%就好了。”球員一聽,“才1%,太容易了。”於是,他們在搶球、罰球、助攻、攔截和防守五個方面都進步了1%,結果那年他們竟然拿了冠軍。大家想想,如果每個人在所有五個方面都進步1%,就是5%,12個人就一共進步了60%,能不拿冠軍嗎?

所以我們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時間久了,就會有大的進步了。

數學週記 篇12

池塘漏水了,趁着冬季幹塘了,爺爺決定砌下塘基,這可是個大工程啊!看着又寬又高又高的塘基,爸爸隨口就給我出了道題:“這個池塘的周長大約是35米,如果左右兩堵塘基長11米,高4米;前後兩堵塘基長6米,高2米,你能算出需要刷牆的面積嗎?”這還不容易,周長35米這個條件根本就是混淆我的,只用後面的 條件計算就足夠了!11×4×2=88平方米,另外兩堵牆是6×2×2=24平方米,合計起來就是88+24=112平方米。”爸爸微笑着說“如果每平方米所需的材料是12元,又需要多少錢呀?”我不假思索的說道:“總價等於數量乘以單價,112×12=1344元。”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旁邊的一個伯伯饒有興致地說:“小夥子,如果我們每天能刷二十五平方米,已經工作了兩天,你說伯伯還要工作幾天?”這也太小看我了,我毫不猶豫地給出了答案:“112÷25=4(天)。12(平方米),已經完成了兩天,還要三天!”伯伯逗我:“那你不吃虧嗎?最後一天可不是滿工作量哦!”我也迅速回答:“您不是還要完成收尾工作嗎?”伯伯笑着對爺爺說:“您這個孫子不簡單啊!”我邊跑邊說:“我可是能幹的小砌匠哦!”

數學的.海洋裏有無窮無盡的奧祕,只要我們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數學週記 篇13

以前,我一直認爲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與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與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說:“澤羣,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與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着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與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爲3與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數學週記 篇1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與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爲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與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爲質數)之與。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爲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數學週記 篇15

星期天,媽媽要去運城爲我們的新家買地磚,我一聽可高興了,因爲之前爸爸說我的臥室由我做主,更巧的是我們前兩天剛學了鋪地磚的知識。

我悄悄地拿上捲尺,跟媽媽一起去新家,一進門,就直奔自己的臥室,趕緊拿出捲尺量臥室的長和寬,發現我的臥室是一個正方形邊長是360釐米,我趕緊找出一張紙,算了算臥室的面積:360×360=129600(平方釐米)。我又和媽媽來到了賣地磚的商場。哇,那兒的地磚可真多呀!我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才挑選了質量較好的一種地磚,這種地磚又分兩種大小不同的地磚,一種是邊長爲40釐米的地磚,每塊20元;一種是邊長爲60釐米的地磚,每塊35元。我想選一種既合適又便宜的地磚。

於是,我便在旁邊算了起來:

第一種邊長爲40釐米的地磚:第二種邊長爲60釐米的.地磚:

129600÷(40×40)129600÷(60×60)

=129600÷1600 =129600÷3600

=81(塊) =36(塊)

每塊20元,每塊35元,

價錢是81×20=1620(元)價錢是36×35=1260(元)

1620元>1260元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把算出的結果拿給了媽媽,媽媽一看,先是一驚,然後樂得直誇我,我女兒真能幹,便告訴店主:我們買邊長爲60釐米的地磚。 我高興極了,課堂上學的知識還真是沒白學!心裏暗暗地想,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更認真、更努力。

數學週記 篇16

生活之中或許我們只意識到了語文的重要性,意識到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語音,沒有文字。其實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的存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如果你仔細地觀察,認真地發現,你就能夠發現數學與你其實是形影不離的。在最近的生活裏,我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益處。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弟弟約好2點在森林公園集合,然後一起去動物園玩。到了目的地之後,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園的動物園,所以只好買了一幅公園的地圖。地圖到手後,弟弟悄悄的.向我走過來,然後一把將地圖搶了過來。我無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裏對這“小淘氣包”的無理取鬧。然後弟弟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哥哥,今天就由我這個嚮導來帶你去找獅子吧!”這時,我心想:但願不會南轅北轍!之後,弟弟就帶着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過了大約一小時後,我終於忍無可忍,大喝:“你搞什麼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麼還沒到?”我直接將地圖奪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出風頭的弟弟濫竽充數,把地圖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圖上的1釐米表示實際的5000釐米。“唉,學好一身本領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樣自以爲是,不踏踏實實的學習的話,後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後,我按照我所學到的知識,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獅子那。瞧弟弟那羨慕的樣子,他還求着我收他爲徒弟呢!

知識是開啓成功大門的鑰匙,同學們,努力學習吧!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數學週記 篇17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是九分鐘?。這樣想着,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着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纔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此時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覆覆地想了幾遍,覺得就應沒問題後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誇我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穫,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啊!此時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數學週記 篇18

一座美麗的小城,被一陣突如其來的颱風,頃刻間變成了汪洋大海。

人們都躲在一艘小船上。船小人多,必須有2個人跳下去,否則,整艘船都會沉沒到水中。可是誰都知道,跳下去,畢死無疑!

這時,一位老人說:“我跳下去吧,反正已經70多歲了,應該把生存的希望留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一個青年人也繼續說:“我也跳下去,我得了絕症,醫生說活不了多久了,遲早都是死,不如就今天死,也能保全你們中一個人的生命。”說着,就要往水裏跳。

這時,人羣中衝出來一個胖胖的中年男人拉住他倆的手。他問老人:“您的體重是多少?”

“100斤”老人答。接着,他又問了小夥子相同的問題,小夥子只有80斤。

他接着說:“你們兩都別跳,我一個人下去就行了!”那兩人紛紛勸中年人。可中年人更着急了,說:“我180斤,正是你們體重之和,我跳下去只死一人,你兩下去就兩個生命都完了,難道連這麼簡單的算式你們都不會嗎”說着,用力掙開了倆人的手,縱身跳進了洪水中,一個舉浪打來,再也沒有露出頭。

人們打開中年人留下的`皮包,才得知他叫張茂德,是一位小學數學教師。

這位偉大的數學教師,把這個算式詮釋得如此精彩,用他那寶貴的生命證明了一道數學“難題”:100+80=180……

數學週記 篇19

“啊,數學啊,數學。”我最傷腦筋的就屬數學了。小數點、加減乘除、小括號,這些符號好像會動似的,在紙上跳來跳去,成爲數學題裏的“攔路虎”。媽媽說,這不是我不會,是粗心在作怪。

數學作業裏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所以,每次做作業,我總是先攻數學。這天放學回到家,先取出數學作業本,準備就緒,隨後便“抽出寶刀”,“跨上戰馬”,一路“奮勇殺敵”。在題林中“劈開一條血路”,勇猛極了。正當我得意洋洋之際,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我面前。我頓時頭暈眼花,一時找不到突破口,轉身準備“逃跑”。可轉念一想,不行,我要回去戰鬥!無論敵方多麼厲害,我也要把敵方打敗。“總司令”正等着我的好消息呢!我想到這裏,我又回頭對着“怪物”仔細分析。“一段鋼筋截成六段,那也就是說截了6—1=5次!”我高興地喊了出來,“那再拿鋸一次所用的時間乘6,就是一共需要多少時間。”找到突破口後,我正中敵方要害。在一番拼搏後,“龐然大物”就輕鬆地被我幹掉了。

“對數學我感覺還是很好的。”戰後,我“高舉着勝利的旗幟”興奮地對媽媽說,“攻克難題的'感覺真好,粗心和畏難的毛病真是害苦了我,今後努力改正!”我調皮地向媽媽吐了吐舌頭。

數學呀,你讓人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如果掌握瞭解題思路,仔細分析,細心觀察,一切“攔路虎”都是“紙老虎”。數學,想讓我說愛你,真的是不容易!

數學週記 篇20

今天中午,爲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爲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我的小實驗》: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數學週記 篇21

10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啊!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是我們寫週記的第三週了。這周我們學習的是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努力,我們都學會了不少知識。如:正方體也叫立方體;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棱長相等,相對的面也相等,長方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但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方體6個面完全相等,12條棱也完全相等;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鉛筆盒、橡皮、奶箱等都屬於長方體,而粉筆盒、禮品盒等都屬於正方體,那如果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呢?

如果是一個正方體的魚缸,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只算5個面就行了,因爲魚缸裏的魚需要透氣,所以最上面的那一面不用計算。如果讓我們來計算一個長方體形狀的煙囪,那我們就只用算前、後、左、右四個面了,因爲上下兩面是通煙的,我們可不能把它堵死喲!那如果來粉刷一個教室的話,我們可不要算上門窗和地板,如果都刷上了油漆,那一定是很糟糕的樣子。

學習了這一單元,我真的懂得了不少,有一 次,還幫媽媽計算出了包裝禮品需要用的包裝紙呢!這周學習的知識真是貼近生活,我一定會好好運用我所學到的知識,長大爲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