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反思週記五篇

反思週記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裏,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在週記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反思週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思週記五篇

反思週記 篇1

考試過後,我覺得自己能夠考好,心裏美滋滋的。但是到了老師發信息的那一天,看到自己的成績讓我驚呆了。我不敢相信那是我的成績。

拿到卷子,我看到了許多不該錯的題,兩分兩分地扣,大題沒有,小錯一堆。我認真地分析了錯誤的原因,就是自己太馬虎。比如,標點明明是逗號我 卻寫成句號,這明明就是送分的題卻成了 丟分的題 。還有,注音三個“得”我給弄反了。看到這些我不禁眼裏噙滿了淚花,心裏別提多難過啦!恨不得打自己,罵自己。窩了一肚子氣,十分惱怒。

再說說我的數學成績,更是令我懊悔不已。有更多不該錯的地方都錯了,如160應化成0.016我卻化成了0.16導致後邊全錯;該的20xx多我卻化成200多,真是千不該萬不該。還有更不該錯的地方 呢,明明是減法我卻寫成加法白白丟了分,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畫圖那道題,我總覺得自己畫對了,但天不遂人願。不遂就不遂吧,我曾經這樣想過作自我安慰,但我不服輸,決定暑假好好做做畫圖的 題,再補上。

總而言之,誰都不能怪,要怪,就怪自己。誰讓我不檢查呢!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克服自己馬馬虎虎的毛病,做個有心的人。

反思週記 篇2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在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教材以外的新想法、新思路,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去追憶,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而這樣的記錄還可以使教師積累自己教學經驗,在教學道路上不斷成長。 在講授完朱自清的《背影》後,我覺得最成功的就是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至親至愛的父子深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來,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讀者心中。

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講課時,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細細品味四次寫背影的文字,同時,讓學生體會課文中自我反省的文字,瞭解作者的心理是前後不同的,起初對父親的不理解,相反覺得父親說話不大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直到看見他的背影,這才良心發現,作爲兒子,在父親面前自以爲是是不對的,引導學生注意調整心態,體會家庭親情,然後讓學生用心去體會自己的父親舉手投足間的父愛,收到了奇效,許多學生也是“在晶瑩的淚光中”,十分動情的敘述自己對父親的誤解以及父親的毫不在意等等,同學們發言踊躍,直到下課鐘敲響,部分同學仍高高地舉着手,爭搶着發言。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把想說的話寫成信,帶給自己的父母。 還有我在講授《愛蓮說》一課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發現,如導課時我從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入手,很隨便地和同學們展開了漫談:蓮有哪幾部分?各有什麼特點?你喜歡蓮嗎?爲什麼?我把這稱之爲“漫談入課”。說是漫談,其實是我的精心設計。我必須從這一過程中,首先發現學生在學這一課前,哪些已經會了,哪些還不會,從而確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語文教學是一個漫長而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探索,誠然,教學行爲因師而異,因人而變,但無論怎樣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課程中的新理念,語文課堂就會在我們教師的科學耕耘下,成爲學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我一直爲學生的作文而感到“痛苦”。這痛苦一方面緣自高強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另一方面則是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面對的卻是大量不盡人意的`作文。曾想,如果批閱的是優秀作文,那感覺應是春風拂面,何等的身心舒爽啊!遺憾的是,我很少進入這樣的佳境。於是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尋求解決方略,以減輕自身的“痛苦”,現歸納爲以下幾小點,供大家指點。 一、沒有引領學生進入真正的閱讀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閱讀能激發學生對祖國的崇拜、對人的崇拜、對書的崇拜和對祖國語言的崇拜”。而閱讀是作文的基礎,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我竟欲謂教閱讀如教得好,更不必有什麼寫作指導”。如果沒有成功的閱讀教學爲前提,作文教學就會出現精神上和語言上的斷流。

多年來,我的閱讀教學留下了太多讓人遺憾的地方,在分析、理解文章的過程中,我成了教參的奴隸,學生是我的奴隸,我總被一個個“標準”捆綁在一起,儘管這一個個“標準”絕大多數是正確的,但那是不是太理想化、機械化了?爲什麼不聽一聽學生的聲音呢?爲什麼總要讓學生髮出一樣的聲音呢?如此閱讀教學,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熄滅了學生的閱讀激情,還給我們的閱讀教學走進了一條“死衚衕”:學生不能獨到理解並運用教材,不能甄別選文的優劣;教師沒有時間給學生補充一些課外的美文,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沒有好的書籍進行課外閱讀,難於從課外閱讀的世界裏獲取更多的精神養分和語言養分??正是如此多的閱讀教學的失誤,致使學生不能進入真正的閱讀世界,這不但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而且直接切斷了聯繫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血脈,造成了作文教學的滯後。

反思週記 篇3

每當到期中、期末的時候,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成績。這次也不例外,期中考試考完後,我一直沉浸在緊張中,直到老師把考卷發下來的那一刻。

前幾天老師公佈了成績,我語文90.5,數學98,在我們班佔第2名。對別人來說很不錯,但對我和父母、老師來說卻不算什麼,因爲我在小時候父母爲了我的學習更好,他們買這個買那個,花了很多錢,唯一就是爲了讓我更好;而因爲這樣,我的成績一直不錯,因此老師對我的期望也很高。但這兩門都令我感到最可惜,我的語文本來是不錯的了,但作文給我扯了後腿,只得了23.5分,我們班裏有的學生都得了24分、24.5分、25分......數學是我的強項,本來我可以得100分,但我很馬虎,本來是要算用去的,我卻求成了剩下的,扣了2分。真是應證了一句俗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唉!雖然我還是名列前矛,可我是悶悶不樂的,對自己的成績很不滿意。

我還記得上學期成績報告單上老師對我說的一句話:“你的粗心成了你的心病,改正過來,你會變得更完美。”也有老師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勝利者不屬於跑的最快的人,有可能屬於最耐跑的人。”老師的話使我受益匪淺。

總之,我決定在期末考試之前一定要改正粗心的壞毛病,考得更加出色,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反思週記 篇4

這次月考中,我知道老師對於我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我能考好。可是在考試中,我卻有些輕敵,做完後沒有再次檢查,只拿到了82分。對此我要改去一些壞習慣。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我總是看着題目,就順手將“答案”填上了,但是卻總是錯了許多。所以我一定要認真看完題目,找出關係式,並在考試的過程中認真審題,仔細讀題,把內容填準、填對。

通過這次考試,我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經過考試,就不難發現,有些考試題目,是我沒看過的。這隻怪自己做的練習題太少。所以,我要從這次考試中汲取教訓,作爲鋪墊,爲下一次考試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考試還要掌握技巧。平日裏我要將公式背得滾瓜爛熟,學會如何運用這些公式。課上我要認真聽講,跟着老師的思路轉,不再開小差了……

儘管我在這次數學考試裏考得很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可以突破自我,在下一次月考中名列前茅,取得好的成績。

反思週記 篇5

1、大多數老教師對新教材不適應,教學方法不靈活。

新教材以嶄新的面目出現,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注重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主要是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重視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樂於參與探索過程。而我們的大部分教師對教材不夠熟悉,不能把握教材的脈搏。只瞭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學內涵,不能靈活掌握教材。

2、教師觀念陳舊直接影響政治課有效順利的達到德育目的。

很多政治課老師,只注意到新教材的難度較過去降低了,而沒注意到知識的整合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不善於挖掘新教材的內涵。在政治課堂上,對於教材中的“探究園”“議一議”等教學內容。只是一帶而過,讓學生簡單的看看圖片或者漫無目的讓學生進行隨意的討論討論沒,便轉入“知識導航”的課程內容。進行知識的灌輸,隨後便是進行題海戰術進行大量的練習。未能按照課程編寫的意圖讓學生通過“探究園”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道德衝突現象,從而領悟本節課教學的知識點。新課程中提出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理念未能得到實施。我們的大部分老師都重複着前輩留下來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觀念很難適應新世紀對教學提出的要求,很難是實現德育目的。

3、應試教育”成爲中學政治課教學的指揮棒。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但不少學校依然沒有跳出原有的評價思維,仍然用“分數”、“成績”、“質量”限制教師角色轉變的評價理念來考覈教師。評價方案還是“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考覈模式,考覈制度依然未變。學校還是熱衷於把學生成績作爲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尺。在“應試教育”考覈制度指揮下,教師們不得不沿襲着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每個政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去把握爭取把每一節課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