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清明節週記集合7篇

清明節週記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清明節週記集合7篇

清明節週記集合7篇

歲月無痕,流水時光,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我們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一些新東西,是時候認真地做好週記了。可是怎樣寫週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墓碑祭祀,那場急匆匆的細雨應勾起清明節所有記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伴隨着這首千古流傳的詩篇,我們與時事一起哀悼……

一路上衆草叢生,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顯得如此潮溼、幽靜。

今天來到目的地,這裏到處野草叢生,看不清腳下的路,慢慢地進入我眼簾的便是太爺爺的墳地。首先,我作爲晚輩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前,將腰彎成90度,鄭重的爲他老人家深切的鞠上一躬。只見墳邊長滿了許多無名雜草,去年貼的已被雨水洗得發白的紙錢七零八落的貼在四周,爺爺拿出新的紙錢,點上明火,用他那雙蒼老而有力的手捏住紙錢,由內向外的輕輕一甩,在樹木的映照下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弧線,這弧線而蒼勁而軟弱,以淒涼的姿態落入着團熊熊的烈火,以表達我們對先人的赤子之心。回望往事,時光卻無法回頭,但因爲有你們的存在,讓這個平凡的家變得更惹人喜愛;正因爲那一句句諄諄教誨,才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讓這中華禮儀代代傳承,發揚光大!以這種方式和心態,我走過了一個個先人的墳墓。雲層散開,留下的是一縷溫暖的陽光,小鳥展開了歌喉,在樹梢爲中華兒女的感恩精神放聲歌唱!

火苗依然在閃耀,陪伴他的還有那無邊的夕陽。我們久久站在墓地,不願與親人分離,誰也不知道先祖會在何方。留下的除了悲傷,還有那揮之不去的永遠的精神陽光。

時光不會停留,讓清明禮讚生命,彷彿是一種溫暖。願這種溫暖象春陽一樣照進每個人的心田……

清明節週記 篇2

4月5日的清明節快要來了,我們與小姑媽一家就來到了奶奶那兒包清明餜,準備過清明節。

我們剛到奶奶家時,爺爺奶奶就已經將包餜的工具擺齊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工具全是爺爺一手製造出來的。我這兒瞧瞧,那兒看看,發現了兩件新奇的玩意兒,一件活像一把木頭勺,長柄,只是那勺子裏雕刻着一隻小鳳凰;另一件四四方方的,是用兩塊大小一致的木板組合,兩塊木板間有一個軸,能夠讓木板自由移動,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些半圓形的餃子似的大清明餜怎麼會用這兩件東西做的呢?真是奇怪!

過了一會兒,大家開始忙着製作香噴噴的清明餜了。小姑媽負責和麪,經過長時間的工作,那本來硬梆梆的大面團變得柔軟而細長,爸爸再用刀將長長的麪糰切成小段,這就是餜的雛形。接着,爸爸再開始用那件四四方方的工具了。只見他先將一小段麪糰放置在一塊板靠近軸的地方,再用另一塊木板往下壓,再把麪糰,不,是把麪餅掉個頭再壓……經過半分鐘的時間,一張又薄又大的麪餅登場了,這東西就是給奶奶她們包清明餜用的。我見這東西好玩,便嚷嚷着要試試。爸爸一聽,連連答應(估計他累了,正想休息),便將這活兒交給了我。我照前面爸爸做的方法按部就班,果然做出了一張麪餅,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來的許多面餅,全是我壓的!

忽然,奶奶從碗櫃內拿出了一碗黑芝麻白糖餡,說是想做糖餜。於是,小姑媽又拿出一團青色的麪糰,這就是做糖餜的材料了。小姑媽將它揉成長條,切爲一團一團的,便成了“青”團。青團要比麪糰粘手多了,爲了製作方便,我們在做餜時要在青團表面撒上一些麪粉。奶奶見材料準備完畢,便開始做餜。她先將糰子捏成碗狀,再用勺子往裏加滿糖,最後用手把旁邊一些青往中間擠,形成了一個丸子似的`糖餜。這還沒有完,前面提到的勺狀的工具起作用了。爸爸先把球形的糖餜放在“勺子”的中心,再均勻的往下壓,直到餜佔滿“勺子”時,再將餜敲出來,一個圓圓的、上面有一隻鳳凰的糖餜便做好了。我也試了幾個,十分有趣,看着一個個自己加工的清明餜,我的心中感到滿心歡喜。我想:這些清明餜是出自自己之手,一定非常好吃。

這一次上奶奶家玩,真是愉快,好像進入了一個“農家樂體驗中心”,體驗了做餜的快樂。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到了,清明是一個踏青的時節,我怎麼能夠錯過這麼大好的時光呢?陽光明媚,爸爸帶我去鄉下踏青。說去就去,於是我們就出發了。

真巧,半路上居然遇到我一至三年級的同學張浩然了,他可是我的超級“good”好朋友了。爸爸說要把我們哥倆一塊帶着,“歐耶!”終於有人陪我作伴了。

到了農田,我們被這場面驚呆了,一望無邊的農田真美呀,碧綠如絲絨一樣,真想躺在上面。禾苗一株株可愛極了,在微風的撫摸下,它們個個挺直了身板,像一個個士兵一樣。我和同學慢慢走在羊腸小道上,沐浴着陽光,欣賞着這迷人的景色,舒服極了。

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一個池塘。張浩然說:“我們捉泥鰍吧!”我說:“真是個好主意。”我們拿個袋子準備捉。這泥鰍活蹦亂跳的,就是捉不着,氣死我也!我一個“餓虎撲食”,哈!終於捉到了一隻。到了最後,雖然是搞了一身泥巴,但是,收穫還不錯哦,一共八隻。

這次的鄉下踏青真好玩,原來農田那麼漂亮,我希望下次爸爸還能帶我來體驗農村風光。

清明節週記 篇4

天宮莊園可有趣啦!

清明節我跟着媽媽來到了美麗的天宮莊園遊玩。走進莊園就像走進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那裏有小朋友扮演的醫生,消防員,警察,麪點師……

我最喜歡扮演醫生了。那裏的老師給我穿上醫生的小衣服,我一看自己神氣極了!老師教當眼科醫生,告訴我怎樣給病人看病,如何辨別沙眼。嗨!在這裏我真正的感受當醫生可真不容易啊。

讓我最開心的是當面點師。老師教我怎樣做點心,我跟着老師把面和好放進模子裏,然後放進烤爐,大約過了10分鐘點心好了。我從烤爐中取出。啊!好香,好香呀!我高興的端到媽媽的面前給媽媽吃。媽媽看到我親手做的點心樂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我看着媽媽甜甜地吃着點心,我的心裏也甜甜的。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是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孃家,我們爲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蔔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爲採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羣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鬱鬱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揹着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於城裏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了。”

清明節週記 篇6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的我總是認爲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溼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有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例如我老家那樣,那裏的和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裏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裏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週記 篇7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一起去掃墓。走了不久爸爸難過的說:“這是我爺爺的墳墓。”說完爸爸把媽媽事先準備好的東西擺在了太爺爺的墳前又把紙錢燒了。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樣您的爺爺就可以收到這些錢了嗎?”“是的”爸爸回答。不一會爸爸跪在他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響頭,說:“悅悅你也磕。”我也只好磕了。

在回家的路上很安靜爸爸好像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我雖然不知道可我看出來很美好,很值的去回憶。我的這一天很沉默我不喜歡這樣沉默。

今天我去了太爺爺的墳墓。令爸爸回想起了和他爺爺在一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