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好家風故事徵文3篇

好家風故事徵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徵文吧,藉助徵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徵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好家風故事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家風故事徵文3篇

好家風故事徵文1

恪守一生爲人做事準則 傳承一世家訓家風文化

良好的家風促人成長,使人進步,恪守準則、傳承家風,我們在路上!

——王岸英

一個國家,井然有序的社會運轉需要法治力量來約束,一個家庭,恪守一生的家訓家風需要後人來傳承發揚。中國人深信言傳身教的榜樣力量,對文化的傳承更是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夠相提並論。如果把社會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那麼個體中的每個微小的細胞就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一個細胞如果發生了質變,那其他細胞也會被影響,久而久之,完整的生命個體就會受影響而發生變化;反之,如果每個細胞所呈現的都是健康的體徵,那個體也會洋溢着溫暖的氣息,傳遞着滿滿的正能量。這樣看來,家庭風氣所傳達的內容是不容忽視的,它甚至在整個社會主義核心體系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家風帶動民風,民風顯現家風,對此,我深信不疑!

父親、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很多年了,每每憶起他們,二老在世時的一言一行卻時時印刻在我心上,並身體力行地傳承着。二老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但在他們身上一樣也閃耀着金子般的光芒,範文《家風好故事徵文》。勤勞善良、淳樸誠信、樂於助人是他們的性格本色。父親沒有讀過一天書,但通過刻苦自學,他寫得一手好字,撥得一手好算盤;母親是"賢妻良母"的典範,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茶飯女紅都是"一把刷子",父親過世很早,瘦弱的她獨自挑起家庭重擔,養育八個子女成家立業。她從不跟人斤斤計較,總是愛站在對方的角度看矛盾糾紛,"吃虧是福" 也是她時時掛在嘴邊的話語。不論是遠處老家來的親戚,還是近處鄰居村民,她總是掏心窩子的對待人家,噓寒問暖,不求回報,村裏好多人都說她"傻",現在想來,母親一點也不傻,生活雖然艱辛,但她每天都很快樂,不管說她是"傻子"的人,還是說她是個好人的人,都很敬重她。母親的一言一行,潛默移化地影響着我,讓我秉持着與人仁善、豁達隨和、淡泊無爭、感恩知足的人生態度活在世上。

我們家姐姐妹妹衆多,我算是一棵"獨苗",本應是被"寵着""慣着"的寶貝疙瘩,但在父母親這裏卻完全行不通。"吃的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育兒理念徹底打消了我本想稱王稱霸的念頭,開始了我和姐姐妹妹們一視同仁的平等生活。割草收麥、打柴放牛、挑水看瓜等等既繁重又瑣碎的農活家務沒有我沒幹過的。當時我很不理解父親的"狠心",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如今的我肯吃苦、耐性足、性格堅韌、恪守職責,父親贈給我的"禮物"讓我真是受益終生。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姐因"嘴饞貪吃",在"月黑風高夜"去大隊的果園裏採摘了些毛杏子,沒想到被父親發現了,他立即實行了"家法",讓我倆跪在他面前,開始細細"審問"起來,繼而開始了他"從小偷針、到大偷牛"的說教,我們狡辯說又沒人知道,他生氣地叫道:"怎麼沒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人做事,天在看!"後來聽奶奶說,第二天一早父親就到隊裏如實彙報了此事,最終"贓物"折價,扣了"工分"纔算了事;還有一次,自認天下無敵的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家裏的櫃子裏擅自拿出了2元"鉅款",偷偷跑到離家8公里之外的紅星四場書店,買了十幾本我最心愛的小人書,回家後又不敢留下"罪證",於是就把這些小人書全部放進了牛槽裏,然後填滿草料加以掩蓋,本以爲這件事做的天衣無縫,誰知第二天還在睡夢中的我,就被父親揪起"家法"伺候,父親問我:"是不是拿櫃子裏的錢了?"我死不認賬,無奈父親拿出了"罪證",心裏打鼓的我依然不予"坦白",最終招致一頓"皮帶炒肉".到了吃下午飯的時候,父親說起我來,說你愛看書我不反對,是好事,我支持。但這次你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不該偷錢,二是犯錯還死不悔改,人不怕犯錯,就怕不認錯、改錯。這些道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可能並不十分理解,現在回想起來,父親的話卻是那麼的真切,其實這些道理無形中就在我的心裏紮了根,發了芽,處處影響着我改變,時時鞭策着我前行。

上小學的時候,我有嚴重的厭學症,眼瞅着小學生活就要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日子中臨近結業的時候,父親用工整的小楷字給我寫了28字寄語—"小子讀書不用心,不知書中有黃金,早知書中有黃金,高挑明燈下苦功".當時不知是因爲寄語對我的觸動或是其他什麼原因,升初中時,我毅然決然提出要去鄉重點中學讀書,父親聽了十分高興,連忙把家裏唯一的一輛自行車細心地檢查修整了一遍,併爲我備齊了生活學習用品。開學時,我約好同學,騎着父親爲我修理好的自行車到離家15公里遠的鄉中學開始了我的中學生涯。初中三年的我刻苦努力,發憤學習,努力做到了父親筆下的"高挑明燈下苦功",畢業之後,我如願考上了中專並分配了工作,可謂順風順水。我想:如果沒有父親當年的那一番旁敲側擊,想必現在的我還在爲當年的少不經事而懊惱,父親的良苦用心在我也成爲父親後而更覺得貼心,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如今的我也是一位父親,我也毫無保留地將從父母親那裏傳承的優秀品質延續給我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家庭傳統不能丟棄,醇厚的教養藝術不能斷層。多少古今賢人偉人、先進人物爲我們示範着榜樣的力量,優良家風必須一代代傳承下去!

人到中年的我,工作態度、爲人處世均得到組織、同事和朋友們的一致肯定,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親對我言傳身教式的教導,這是我做人的"根本",是我不斷淨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力量源泉。父親母親並沒有看到現今的我遵守教導,恪守自律所獲得的"寶貴財富",但我相信,他們會化作夜空中的璀璨星辰,爲我們子子孫孫保駕護航!

好家風故事徵文2

中華民族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向來重視家風家教。在中國人的眼中,家不僅是一個安居棲息之地,而且承載着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記憶。家,意味着血脈傳承,它自始至終有着強大的向心力,把一家人牢牢地團結在一起。每個家族在生生不息的延續中,都會形成自己的家風家規。在我們普通人家,沒有成書成文的家風家訓,它看似無形,卻又真實存在的。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輩多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記憶中,家訓是什麼?它是家裏老人嘮叨至今的“口頭禪”,是孩提時要守的“規矩”。日復一日,它猶如一把高懸的戒尺,始終規範我們日常生活行爲,早已悄無聲息的融在我們生命中。

自從我懂事開始,我聽的最多的話是:做人要勤儉節約,與人爲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特別是在我做錯事時,奶奶最是喜歡在我耳邊“嘮嘮叨叨”,有時我聽得煩了,就會反抗式的對奶奶說:“奶奶,您已經講了很多次了,我的耳朵都長繭子啦……”,可是奶奶似乎沒聽到我的反抗,還繼續說:“你這孩子啊,要懂禮貌,剛客人來了都不懂得打個招呼……”我似乎對這樣的教育已經習以爲常了,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由於家裏人熱情好客,從我記事起,家裏經常來客人,長輩們從來都是笑容滿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東西拿給客人吃,最後客人走了才輪到我們這些孩子的份,我們從不敢吭聲,客人們總會表揚我們:“你們家的孩子真懂事啊”。

在我的家裏,最勤儉節約的人是奶奶了。奶奶每天天沒亮就起牀做家務,每次家裏有剩菜剩飯,奶奶從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奶奶依然穿有補丁的襪子,奶奶常說:“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要說誠實守信,那就要屬我的老爸了。因爲爸爸的誠實守信,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我們村子裏選村長,爸爸媽媽去二姨家串親戚,等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爸爸就莫名其妙的被村子裏的人選爲村長了,雖然後來爸爸自己去告訴村委會由於家裏原因不能擔任村長,但是這件事充分體現了村裏人對爸爸的信任。

長大之後成家了,與老公組建了新的家庭,從結婚那天起,公公婆婆就一直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來到婆婆家,公婆都是很好的人,老公姐弟兩人,小的時候,由於公公上學,婆婆一個人在農村撫養老公姐弟,他們日子很清苦,沒有什麼祖業,全靠自力更生。結婚多年,公公婆婆多是和我們一起生活,我和丈夫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加班加點,對孩子疏於照顧,多虧了公公婆婆,照顧孩子方面從來都沒讓我們操過心,婆婆常說“你們踏實工作,照顧孩子不用你們操心,等你爸退休了,就又多一個閒人在家照顧孩子,你們可以放心”。無論家中水管壞了、廁所堵了、吊燈閃了,這些惱人的麻煩因爲有公婆而不再是問題。兩位老人對於現在的日子都很滿足,整天樂呵呵的',逢人就誇日子好,兒子兒媳孝順,我認爲家庭和睦、樂觀向上也是一種家風。

一個家庭的興旺,一個家族的長盛不衰,與他們的家風家規有着非常重要的關係。孝老愛親,讓我們知道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樂觀向上,讓我們始終保持着生活的熱情,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團結和睦,讓我們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讓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家族欣欣向榮。千千萬萬個好的家風也就凝聚爲好的村風、民風,進而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鄰里和睦、鄉里和諧、社會文明,我們的祖國肯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民族也會實現偉大復興!

好家風故事徵文3

"知書達禮"影響我一生

(張新華)

少年時期的我,有着強烈的叛逆心理,家風好故事徵文。禁止做的事,我偏偏喜歡去嘗試。上房爬樹,逃學曠課,明顯的一"壞小子"形象。對於老師的批評習以爲常,父母的教誨全當耳旁風。

有一次因我淘氣,我又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這次老師沒有訓斥我,而是叫來了我的父親。當着我的面,老師訓斥着我父親:"看你這做家長的挺通情達禮的,這個孩子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父親就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低着頭,一個勁地向老師道歉。明明做錯事的是我,卻讓父親承擔我所犯的錯誤,一種莫名的悲傷涌向心頭。

回家的路是那麼慢長,一路是難以窒息的沉默。跟在父親後面,我發現父親的背有點駝了。回到家,父親對我說:"新華,知道我爲什麼讓你上學嗎?就是爲了讓你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我沒有向以前那樣,父親說一句我犟一句,默默的坐了下來一筆一劃的寫起家庭作業。以往的作業,只要父親不檢查,我就飛快的"畫"完了事,那次我竟然體會到寫作業的樂趣,看着自己工工整整的."楷體",心裏好有成就感。

這時的我也慢慢想起以前父親經常對我們說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當時,從來沒有往心裏去,現在開始用心思索。

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上學的時候因家裏成分不好,只上到小學五年級便輟學在家種地。父親喜好讀書,家裏有一小箱子的藏書,勞動之餘父親總喜歡翻翻,他也經常鼓勵我們多讀書。

每到交學費的時候,父親便會把家裏剛收下的玉米賣掉,把錢有整有零的疊好親手交給我們。父親的手很粗糙,像老樹皮,一條一條白色膠帶粘着裂口。

我們終於算是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三兄弟都上了大學。有一年過年,我們參加工作後,難得的聚在一起,父親自豪地說:"知道我爲什麼支持你們讀書上學嗎?就是要你們做知書達理的人。等你們有孩子了也一定支持他們讀書,教育他們做知書達理的人。"

現在,我對"知書達禮"這四個字理解更深了,"知書"是處事的基礎,是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達禮"是做人的根本,是懂得長幼有序,遵規守紀。這是一種做人的態度,也是一種沒有完成時的修養。父親對我"知書達理"教誨,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將終身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