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中華好家風徵文(通用13篇)

中華好家風徵文(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徵文吧,徵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寫起徵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華好家風徵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好家風徵文(通用13篇)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1

人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麼我家的家規又是什麼呢?

爲了弄清這個問題,我仔細詢問了爸爸,爸爸還特意給住在農村的奶奶打了電話,通過爸爸和奶奶的介紹,我不僅瞭解了我們家的家事,還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感悟。

我的老家在山東煙臺地區。上個世紀初,老家人多地少,經常吃不飽飯,而東北地區卻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我的祖輩們商量了一下,下定決心要闖關東。一大家人拖家帶口,一路上飽經磨難,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討着、要着纔來到長春。祖輩們在長春安家落戶後,平時種地,閒時還做點兒小買賣,但不管做什麼都堅持“勤儉”的家風,做事勤奮,生活簡樸。平日裏,一家人起早貪黑,勤勞苦幹,節省每一分錢,節約每一粒糧食,就這樣“勤儉持家”的良好家風逐漸形成並一代代傳承下來。

爸爸小時候家境貧寒,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爸爸從小就立志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懂知識、有本領的人,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每當天還矇矇亮時,爸爸就早早地起來看書,有時候即使吃不上飯,他也要翻山越嶺去上學。有一天早上,爸爸又沒吃上早飯就要去上學,奶奶煮了兩個雞蛋偷偷地遞給爸爸,對他說:“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上學不吃飯怎麼行,快把這兩個雞蛋吃了吧!”爸爸想到一個個面黃肌瘦、體弱如柴的弟弟妹妹,哪能吃得下去,就趁奶奶出門的機會分給了他們。在弟弟妹妹的心中,爸爸就是一個重情重義、富有愛心的好大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爸爸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考上了一所好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爸爸的帶領下,他的弟弟妹妹們也都很有出息,如今都走出了黑土地來到城市裏生活,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通過訪家風、問家事,我受益匪淺。感悟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歷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二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全面發展,爭取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做一箇中華民族傳美德的優秀繼承者和傳承人。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2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就猶如一棵樹生長的過程。家長需要精心教育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們的缺點與不足,不是來源於他自己,而是來源於家長。對於這些缺點與不足,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粗暴的打罵,而是先糾正家長本身的錯誤,從而再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面對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數是由於外界因素與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的家庭壞境會給孩子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這時候,家風、家訓與家教的好與壞就是最有利的證明。

首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它是精神一層表面的教育,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理念。家風是一種正面的、積極向上的行爲準則。它在於內化心靈,而外化行爲。所以,孩子的家風教育不只停留在表層的行爲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教育。因此,家訓對於孩子的精神教育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訓是中國自古流傳的一種家庭傳統,至今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強烈的影響。對於家風來說,家訓更爲具體、易懂。它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要求與警示,能夠更確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對。將家規熟記於心,每當孩子做事時,都會以家規爲準,符合則爲之,不符合則拒之。無形中,起到了警告、監督的作用。其實,家訓也可以理解爲在家風的基礎上加以補充,達到內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認爲,家風與家訓的主要體現還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雙方共同對孩子的親身教育。這種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總而言之,家風與家訓都屬於家教。所以,家庭壞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當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夠直接反應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負責任的家長。孩子在初始階段,他們所有的認知標準都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在這段時間內,父母能否讓孩子正確地認識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次改變。因此孩子的一生與家庭教育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家長必須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壞境與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風不是說說而已,家訓也不是背背也罷,家教就更不是簡單粗暴的那種打罵教育。家長對孩子做得夠不夠、好不好、嚴不嚴,就體現在孩子的未來。千萬不要等到無可挽回的地步纔開始後悔當初對孩子教育的懶惰與放縱,要從現在就開始對孩子教育,擔負起自己作爲家長的責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嚴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標準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來。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無法忽視的話題。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幸福成長。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3

我家的家風只有簡簡單單一個字,那就是孝。”百善孝爲先”!

爸爸、媽媽嘴上沒有說要怎樣孝順老人,卻在行動上實實在在地做到了。

有一次,天氣很冷,北風像刀子一樣嗖嗖嗖地颳着。爸爸接到奶奶的電話:“你爸又犯老毛病了”。爸爸憂心忡忡,連忙收拾東西回老家。媽媽有點爲難,外頭天寒地凍,又正值深夜。但爸爸毫不在意,一心牽掛的是爺爺的身體。爸爸足足開了一個半鐘的車纔到達老家,這時已是深夜一點。他一下車就像離弦的箭一般,快步跑到爺爺的房間。爸爸拍了拍六神無主的奶奶,又看了看身體虛弱的爺爺,安慰道:“別擔心,我從家裏帶來一些藥,很快會好起來的。”爸爸倒來一杯開水,拿出一包藥餵給爺爺吃。他又從浴室裏端來了一盆熱水,拿來一條毛巾,浸溼擰乾後,敷在爺爺的膝蓋上,緩解劇烈的疼痛。他讓奶奶去休息,自己照顧爺爺一直到天亮。

好家風,我傳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是乖乖女的我,會幫家裏做不少事情,掃地、做飯、洗衣服、帶弟弟妹妹……冬天的晚上,我經常會打水幫媽媽洗腳,因爲她的腳容易生凍瘡。我打好一盆熱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客廳。媽媽舒服地坐在沙發上,把腳伸進洗腳盆裏。我一會兒幫她按摩,一會兒幫她揉腳,一會兒幫她捶背……媽媽笑着誇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實比起媽媽的付出,我做得實在太少了。

願孝順之風,常駐我家,願孝順之風,吹遍千家;願孝順之風,永存中華!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4

又過了一個生日,年紀已經到了古人說的“三十而立”,對於“立”的含義,想起小時候爺爺一直掛在嘴邊教導我的話——“明德守信,爲立心之本;勤勉高節,爲立身之本;忠君孝祖,爲立人之本。”當時我年紀還小,爺爺一遍一遍的解釋給我聽,他告訴我一定要像爸爸一樣牢記這句話,遇到事情多想想,就知道應該怎樣做了。現在雖然爺爺不在了,但是這句話一直伴隨我成長,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訓。

對於這個家訓,我最早記住的是“明德守信”。小時候,在田字方格本上學寫字,爺爺就會在旁邊說,寫字要寫滿整個“田”字格,橫平豎直,就像做人一樣,大大方方,品德正直。一個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可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成功。信用很重要,答應別人的事情,哪怕再難也要做到。爺爺說的多,我聽得也多,但是直到親眼目睹了一件事才讓我深刻領悟這些話的意思。

妹妹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病了要去醫院,但是她害怕打針,一直哭鬧個不停,爸爸着急的情況下就答應她說不打針,只是給醫生看下。我陪着妹妹,跟着爸爸一起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完之後,悄悄地和爸爸說妹妹需要打針,示意要爸爸配合他一下,爸爸想了想就抱起妹妹,哄騙她,轉移她的注意力,醫生就趁機快速地給妹妹打了針。妹妹意識到疼的時候已經打完了,馬上大哭。這是在醫院經常見到的一幕,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驚呆了在場的人。只聽到“啪!”的一聲,妹妹狠狠的給了爸爸一個耳光!因爲她是被抱着,離爸爸的臉最近,小孩子也不懂得控制力道,不知道是因爲打的大力,還是因爲生氣,爸爸的臉立馬就紅了,看着爸爸一口氣憋在嘴裏,脖子青筋都起來了,眉毛也緊緊皺着,怒生生的瞪着妹妹。

暴風雨前的低氣壓,估計下一秒就要爆發。周圍人都屏住呼吸,可妹妹還不會看臉色地邊哭邊喊“爸爸,你騙人,說好不打針的,你說話不算數!”誰知道,爸爸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剛剛憋的那口氣被爸爸深深的吐了出來,下一秒居然對着妹妹尷尬生硬地揚起嘴角,可能是想讓他自己看起來是在笑吧,輕輕地拍着哭的很委屈的妹妹,溫柔的說:“是,是,對不起,是爸爸說謊了,是爸爸說話不算數,爸爸錯了,下次絕對不會不守信用了”,最後和妹妹勾了勾小手指纔算了結了這件事。

即使一個大男人,也不絕能失信於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爸爸做到了!這一幕這麼多年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清晰,深刻。事到如今,在家庭聚會上,媽媽還會時不時聊起這件事,妹妹也很是歉意,爸爸卻一直嚴肅地堅持說妹妹當時做的對,“‘人而無信,百事皆虛’,我們大家都要銘記“明德守信”,此爲立心之本,欲立人需立身,欲立身,先立心。”

此外家訓的另外兩點,我也一直用來自律。“勤勉高節”和“忠君孝祖”,人要勤奮自勉,對辛苦勞累之事報感激之心,趁機增進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磨鍊意志,要像松柏的堅貞勁直,對領導要忠貞,對長輩要孝順,順其意,聽其命,且不忠不孝之人勿近,但不能愚忠愚孝,人都有疏漏犯錯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提醒並幫助改正,纔是真正的忠孝。

對於這句家訓,長輩們始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許多年過去了,我慢慢體會到這幾句話的深刻意義,從理解它,到以它爲指路明燈,用以立身處世,持家就業。現在我也到了即將爲人父的年紀,我會將這個家訓說給我的孩子聽,並像祖輩教導我一樣教導他們,並叫他們傳承給他們的子孫後代。

好的家規家訓,不僅是祖祖輩輩對後代的鞭笞,也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無規矩不成方圓,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更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5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揚州個園有兩副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爲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這是一種誤解,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爲有些人焦慮爲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質、錢財,而貴是指素質、教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的好壞甚至影響和決定人的一生。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6

“家風”一詞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被提及,一度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熱點。那麼什麼是“家風”呢?翻翻詞典“家風”指的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可稱之爲門風。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無論是什麼家庭他的家風一定是積極的,向上的。

我們家的家風是誠信,一個人無論他的學習如何,家境如何都不是太必要的東西,這是一個人的附加價值。而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纔是最重要的。這是他本身的素質修養。一個人的人品如果都受到他人的質疑,那麼無論他的能力有多強,他都不會得到重用,不會得到人們的真心喜愛。因爲不會有人喜歡一個滿口謊話,爲達目的不折手段的人。好的家風會讓你養成許多的好的習慣,這些習慣甚至能使你受用終身,所以好的家風一定要傳承下來。這在古時就有所體現。 家風在古時頗受重視,關於家風的文字傳至今的多如繁星。辛棄疾在《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遊提點一枝堂》詞中有中有提及自己的家風:說的是 “一件夏衣和冬衣度年,一鉢一瓶每日,我的舊家風。”形容自己的家境貧寒。庾信《哀江南賦》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風,陸機的辭賦而先陳世德。由此可以說家風一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遞。 一個家庭中家風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家風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下一代的心靈,塑造下一代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爲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一個家庭的家風對下一代的成長有着直接的關係,這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職業等等。在我看來,家風包括家庭的文化積澱,信仰,所在的地區的風俗,受教育的程度等。北宋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他們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這與他們的家庭環境有着莫大的關係,父子三人都有着極高的文化水平,並且他們都有着高尚的品格修養,這就是家風的傳承。

東晉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他的成功也是有家風的極大影響,他的的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無論是王羲之的祖上,還是其子孫、親戚朋友,都是虔誠的道教信仰者。同時,王氏家族還是名門望族,素來重視對家族成員文化素養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最終成就了他的“書聖”之名。他的兒子王獻之受到了他的影響,刻苦練字與他合稱“二王”。有“小聖”之稱。

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根本!

家風的好壞關係着一個家庭的未來,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每一個人都學習過孟母之所以要帶着兒子三次搬家,就是爲了選擇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實踐證明,好家風我傳承。

孟母的做法是十分正確的,現代的家庭如果無法爲子女教育創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的話,也要選擇一個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環境。不然就會出現“白砂在涅,與之俱黑”的結果。

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在小時候被父母詢問過班級裏哪個學生的成績好,在學校裏有沒有被老師表揚,哪個同學是這次的班級第一等等。這也是父母在關心我們的身邊環境防止我們被不好的風氣所影響。

然而現代的人對於家風的意識變得十分淡薄,快節湊的社會環境使得人們變得不是太過在意家風,甚至人們對於家風的定義都模糊了。這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近幾年的“家風”重提我認爲是十分有必要的,好的家風對於社會風氣的引導都會有着巨大的推進作用。

讓我們爲了構建美好和諧的社會風氣傳承家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7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來教育我,記得在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纔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好家風,我一定喲啊傳承下去!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8

古語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以和爲貴這些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媽媽是個大孝女,不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媽媽總能照顧的面面俱到。記得那年秋天,奶奶生了一場大病情況非常糟糕。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帶着我急忙趕到醫院,當媽媽看到奶奶那黑白交錯的亂髮、瘦不經風的身子時,媽媽鼻子一酸,頓時,嘩嘩流水集成汪洋大海,隨後,媽媽鏗鏘有力的說:“媽,女兒不甘心您有這般享福的年齡就早早離開人世,女兒不甘心啊!”自此以後,媽媽在家與醫院之間來回奔波。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爸爸去醫院看奶奶,透過病房窗戶,我看到奶奶的臉稍有了一點光澤,頭髮也非常油亮,一種淡淡的薰衣草味,身子也漸漸變得健康的了,聽醫生說奶奶的病情大有好轉。爸爸的眼睛紅了—這是對媽媽孝心的感動;這是對媽媽視婆婆爲生母的感動。經過媽媽一個月的精心照料下,奶奶順利出院,難道這般尊老、敬老、孝老的心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

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爲,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9

自古,我國就有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自小從我們上學開始,老師先教會我們尊敬長輩、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學會獨立,長大以後更能真正體會理解它的含義。

家是溫暖的港灣,只有在一個家庭平等、相互團結、相互諒解、懂得包容中,纔會營造出完美的自我。課堂上,我們上了感恩教育課,課上,老師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人、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懂得付出,老師的演講是我們深受感動,每一個同學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麼是感恩。

“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好家訓要做到,好家風要創造”,劉奇葆曾說:“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孩子的心靈。家風就是一種由家庭所引起的風氣,家庭不一樣,風氣不一樣。一種好的家風,不是一兩天養成的,而是靠教育。平常的積累所得。所謂的家風的好壞,不僅代表着一個人、一個家庭、一種責任。

家訓就是人活着就要自立、自強,超越社會、超越自我、敢於擔當,做事自己要做到問心無愧,做人要做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無論做什麼事,發生什麼問題,都會有解決的辦法,人一定要自信,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樣無論遇到什麼事,都可以微笑着去面對,良好的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想成功,都想出人頭地,告訴你光想是沒有用的,一定要用實際行動證明看。我一直端正自己的家風,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和睦、包容、理解享福美滿的一個好的

家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端正自己的家風,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10

媽媽常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老人。”在我年幼時,媽媽說的這類話,我並不懂,可是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理解媽媽的話,這也許就是我的家風吧!

說起誠實守信,我深有感觸,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裏和小朋友盡情地玩耍時不小心把媽媽最心愛的水果裝飾瓶給碰碎,當時我驚慌的責怪小朋友,可是,小朋友並沒有反抗,而是輕聲對我說:“彆着急,用我的壓歲錢再給阿姨買一個不就行嗎?我並沒有多想就點點頭接受。誰知第二天,他真的買一個嶄新的水果裝飾瓶送來。恰巧被媽媽看見,媽媽問:這是怎麼回事呀?”我聽媽媽的問話,不由得臉紅,然後就把昨天發生的事告訴媽媽。媽媽聽後,並沒有責怪我,而是用誠懇的眼神聽着我說:“裝飾瓶碎,可以再買,可是誠實的心靈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媽媽的話我聽懂,於是我對小朋友說:“對不起,我錯!”朋友聽後笑笑說:“沒關係,阿姨的話也教育我,做人就是要誠實守信呀!”接着媽媽陪同我和小朋友一起去吧新買的東西退,從這件事我深深的感知誠實守信的重要,這也是做人的根本。

提起孝順老人,家裏的爸爸就是我的榜樣。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孝順長輩,每隔三兩天就給爺爺奶奶打一次電話,問寒問暖,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當然也少不對媽媽和我的關心。爸爸每次回來都是先去爺爺家,把買的東西放在那,同他們說說話,聊一聊家常後,在回家裏看媽媽和我,爸爸他從來不頂撞長輩,還經常給爺爺奶奶洗洗腳,剪剪手指甲,給他們劈柴擔水等,只要是爸爸在家,爺爺家裏的家務事就由她承擔,從來沒聽爸爸說過累,也沒有聽過媽媽對爸爸的責怪,相反的事,爸爸不在家,媽媽對爺爺奶奶更是百般的關心,媽媽的這一做法受到鄰里的.讚揚,我也學着爸爸媽媽的做法,經常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活,還給他們洗洗腳,捶捶背,有時還給他們講一講學校裏的事情,讓他們開心。

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作爲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應該孝順老人,尊敬老人,就是這千千萬萬的老人給我們創造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作爲當今的我更應該像爸爸媽媽那樣孝順老人,善待身邊不的每一個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把我的家風傳承下去。爲當今的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11

家風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承載着整個家族的生活態度、文化理念、價值觀、人生觀等。良好的家風能讓繼承者立身於社會,是一種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她讓家族的每一代人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她塑造出人們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非凡的氣度。生活中,每個人的性格特徵、道德修養、爲人處世等,無不烙印上家風的印記。

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中,曾出現過很多顯赫的家族,他們大多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成爲後世學習的典範。我不禁想起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啓超先生。“一門三院士,滿庭皆俊秀”這句話就是他對九個子女言傳身教的最好寫照。他的長女樑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長子樑思成是傑出的建築學家;次子樑思永,中國近代的考古學開拓者之一;三子樑思忠,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參加過淞滬會戰,二十五歲不幸早逝;次女樑思莊是我國圖書館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四子樑思達是經濟學家;三女樑思懿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女樑思寧投身新四軍,從事革命宣傳工作;五子樑思禮是我國著名的火箭控制專家。

這些人裏面,最爲人們熟知的我想也許是樑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而他們的兒子樑從誡先生也是傑出的,他領導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的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爲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個家族之所以這麼成功,我們從《梁啓超家書》中就不難找出答案。他寫給孩子們的書信中用詞淺顯易懂,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子女成長和學習的關心,又不時發出自己的見解和對他們的嚴格要求。每一封書信都充滿了梁啓超先生作爲一個父親對子女的諄諄教誨。

相較之下,我的家庭平凡的太多太多,只是中國千百萬家庭中普通的一員。家裏有歡樂也有爭吵,但更多的是還是快樂和溫馨。我的父母雖然沒有什麼淵博的學識,但他們交給我做人的道理和對生活的態度,讓我能夠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健康自信的成長。父母對長輩的照顧和陪伴讓我明白“孝”的真諦,父親每晚讀書的習慣同樣變成了我的習慣,母親的勤儉持家是我從小就有了節約的意識,奶奶用粗糙的雙手教會我要辛勤的勞動纔有豐收的喜悅,姥姥告訴我做人要忠厚朴實,誠信待人······正是他們的言傳身教才使我能健康的成長。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12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我國地大物博:有氣勢磅礴的長江,黃河;有如長龍一般的長城;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還有那美麗無比的桂林山水。這一切都在讚揚着中國魂!

中華上下五千年,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大禹治水。從遠古夏商到宋元明清不知有多少中華兒女爲祖國犧牲,拋頭顱,灑熱血,向我們訴說着偉大的中國魂!

中國上下五千年,出過多少英雄兒女?劉胡蘭爲國捐軀,江姐誓死不屈,狼牙山五壯士捨身跳崖。也許你記得屈原在汨羅江上高唱遺志: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當他縱身躍入那滔滔碧波,任魚蟲吮吸,天公也頓首垂淚;也許你又曾記得文天祥誓死抗元,萬死不辭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遺恨;或許你又會想到譚嗣同在戊戌政變的壓迫下,從容入獄,寫下“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絕命一語,這些人不僅見證了民族的繁華,也傳遞着戰爭的烽火。

從美麗的文明古國到火燒圓明園的恥辱,中國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大波大浪!

永遠不忘甲午戰爭、南京大屠殺的血淚歷史!不忘記那一堵堵血肉長城;不忘記那一個個前赴後繼、死而後已的先輩英靈!終於終於,東方雄獅從噩夢中醒來,舉起了奮鬥的旗幟!

爲了中國的解放,無數的中國人民奮力抵抗,不怕流血流淚,一直在奮鬥,紅軍戰士走完了兩萬五千裏的長征路途;志願軍們爲了朝鮮人民的安危,與侵略者展開了拼殺;黃繼光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槍眼;董存瑞爲了勝利與敵人同歸於盡;邱少雲嚴格遵守紀律,自己卻被活活燒死。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13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孝順、誠實、謙虛”就伴我隨行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爲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有一次,爸爸和媽媽都出去,我獨自在家。正當我玩得高興時,卻不小心把媽媽的最喜歡的杯子打碎,但我沒有跟媽媽說。過兩天,媽媽說她的杯子不見,怎麼也找不着。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端倪,拉着我說:“你一定知道媽媽的水杯去哪,是不是?我低下頭,說出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他還說:“杯子碎還可以買,可誠實是買不回來的。”我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爲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裏。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裏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着笑臉,不停的討好。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着她。上次奶奶得重病,住院。爸爸媽媽天天去看望她,希望她能早點好起來。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孝順爲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的人。

我家的謙虛之風。有人說:成功來自於謙虛。因爲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去年,我被評爲省級四好少年,我非常得意。那孔雀般驕傲的尾巴就翹起來。家庭聚餐時,還在姨媽和表妹的面前賣弄,媽媽用嚴厲的目光看向我,我還不以爲然。回到家,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剛取得一些成就就在人前賣弄,這樣對嗎?”我慚愧的低下頭。媽媽又說:“即使以後取得一些成就,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時刻勉勵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樣才能取得更大更好地成就。”這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錯。我以後一定不會驕傲的!”

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和諧,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