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400字(通用13篇)大綱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400字(通用1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徵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爲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徵集的有關文章。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400字(通用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400字(通用13篇)

  端午節的徵文1

從古到今,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美好的節日,外國朋友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而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特定的節日。

端午節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今天我把這些故事講給大家聽。

說起端午節,每一箇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因爲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糉子,賽龍舟。但是,過端午節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呢?

通過了解,我終於找到了適合的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忠臣,他主張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後來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屈原悲憤欲絕,於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聽說後,划着大大小小的船隻趕來搭救。爲了不讓水裏的魚蝦咬食屈原的屍體,人們把糯米包在葦葉裏,用線捆好,做成糉子投入水中。此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糉子等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相信大家聽這個故事以後會抱着不一樣的心情去吃糉子,過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徵文2

我的生日來臨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來臨了,我和姐姐來到大海旁邊。柔軟的沙灘,清亮的海水,一切都使我想立刻投入它們的懷抱。我迫不及待地換好游泳衣,躺在柔軟的沙灘上。沙子都調皮地撓我癢癢。我舒適地享受着沙子浴和日光浴,看着遠處嬉戲着的人們,我忍不住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我慢慢地往下走,浪頭也越打越高。每次浪花打在我身上,我都有種要飄起來的感覺。來到岸上,我捧起柔軟的沙子,沙子隨着手指的縫隙往下漏,隱隱約約還能看見一些破碎的貝殼。

我把腳伸進沙子裏,裏面好涼,涼得刺骨。把腳伸出來,只見腳上沾滿了溼漉漉的沙子。沙子可真調皮呀。一會兒撓我癢癢,一會兒還粘在身上不肯下來,讓我忍不住喜歡上了它們。

夕陽西下,我再一次直面大海,再一次看見一個接一個的浪花,一切都令我依依不捨,留連忘返。大海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美景圖,美得讓你留戀。正當我驚歎這大海的雄偉時,它有慢慢地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只給我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再見了,蔚藍的大海,遼闊的天空。

再見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徵文3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糉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糉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糉子,都會在這個糉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糉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端午節的徵文4

媽媽說今天晩飯去外婆家吃,我連忙問“,爲什麼呀?媽媽笑着說“,你想想“,哦,原來是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還聽說一個小故事呢,就是關於屈原受冤抱後自投日羅江的故事,人民爲了紀念他也就把每年的農厲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

我和哥哥坐上媽媽的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外婆家。一進大門,我眼前突然一亮,不驚的大叫起來,哇“好漂亮的房子,高高的新樓房,寬闊的大院子,還有一陳迎面撲來的飯菜香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朝外婆家的廚房跑會,我大叫一聲,外婆我來了。外婆笑着說,好個,趁着還沒到吃飯的時間,我和表弟在院子裏玩,院子裏種了果樹,蔬菜,還有許許多多的花花草草,有的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可漂亮了,還有一座小橋呢。橋下養着許多小魚……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吃飯了,我象兔子一樣飛快地衝進廚房,哇!好多菜呀!我一邊吃一邊說,外婆做的菜真好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盤龍蝦。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那是我的最愛。

時間過的好快呀,吃好飯帶着外婆親手包的糉子向外婆說了一聲謝謝,就和媽媽一起回家了。

  端午節的徵文5

衆所周知,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裏,我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端午節起源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就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盡,屈原爲人正直,很受百姓愛戴,於是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最令人神往的就是糉子啊,蒸籠泡好的糯米,在一片片蒼翠欲滴的竹葉包好,加些調料信心,先得往那顆顆飽滿的糯米粒中添上一顆甜棗,那可真是錦上添花。而包糉子更是要仔細熟練,但這包裹的這層裝飾物常讓外國人摸不着頭腦,記得有一個笑話,一箇中國人的外國朋友來中國旅遊,恰逢端午節,就送了一罐新鮮的糉子給那位朋友。過後那人隨口問起糉子的味道如何?那外國人答道:糉子味道太好了,就是外面那層白菜煮的太硬了,好不容易纔嚥下去。包好之後,用紅細線捆好紮好袋,再丟進蒸籠的一蒸,霎時,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文香灼液的清香,迸濺到空氣中。

也有別的吃食在端午節裏,汪曾祺先生曾經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描述鹹鴨蛋,用筷子頭一紮只紅油就冒出來了,寫得我垂涎三尺。

  端午節的徵文6

“賣糉子嘍!香噴噴的糉子嘍!”每當這響亮的吆喝聲響徹在鋪滿青石板的大街小巷時,我就忍不住想起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末期,秦軍接連攻打楚國。深受人民愛戴的楚國大夫屈原心如刀割,力主變革圖強,無奈遭受奸臣迫害,滿腔抱負不得施展,在汨羅江邊跳江自盡。楚國人民爲了讓屈原的身軀得已保留,紛紛用雞蛋來餵食江裏的魚兒;怕屈原餓了,聰明的人們用竹葉包,纏線團的方式來避免魚兒偷吃,以便偉人食用。這種紀念方式千百年傳承下來,便成了今天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的主婦們便拿出糯米洗淨,用紅棗、豆沙、蜜餞、牛肉、豬肉等搗碎,拌上五花八門的作料做餡兒,然後用新鮮的竹葉或蒲葉包成三角錐狀,用線繫緊,蒸熟,於是滿屋子瀰漫着淡淡的竹葉清香。拆開線,咬一口,不禁口齒芬芳,彷彿有一段厚重的歷史讓你久久回味。

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彷彿又看見幾千年前,一位身材瘦削卻又無比堅強的老人站在浩蕩的江邊,向天地傾訴自己的憂愁。屈原心懷天下,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不斷進取。

  端午節的徵文7

端午節吃糉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一家人圍在一個方桌前等待着即將出爐的糉子。

今年端午節,我們只包了一個豆沙味糉子,誰吃掉就代表那個人會十分幸福,好運不斷。

終於,糉子出爐了,我先搶了一個黃色線的,也是唯一的一個,其他都是白線的,早在下鍋之前我就把豆沙味的白線換成了黃線,心想着:今年總算能吃到了。

打開糉葉,我大口大口吃着,可直到要吃完了也沒有一點豆沙餡,我火冒三丈,跑到廚房,對媽媽小聲而又憤怒的吼道:“我上午換線的糉子怎麼不是豆沙味的。”“啊!你是說黃色的那個嗎?我還沒下鍋呢,再等等。”而客廳這邊的一盤糉子已經吃完,無一個人吃到豆沙味。

緊接着,媽媽端來第2盤,黃線糉子在底下,我就先吃了個白線的,媽媽往下一撈,撈到了黃線的,也沒在意,就吃了,到最後,我雖然知道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問:“什麼味?”她看了我一眼,吞吞吐吐地說:“豆……豆沙,抱……抱歉,我……我也沒想到。”“我再也不理你了!”

公佈結果,奶奶說:“兒媳勝!”“不,不,是女兒拿給我的,應該是她贏了。”什麼?媽媽,你竟然……謝謝!媽媽對我笑了。

媽媽,你是我最愛的人了,這個調包的糉子是我們之間的小祕密。

  端午節的徵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高興不已,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我們能吃到美味的糉子,不過我最期待的是包糉子。奶奶把材料都準備好了,我和媽媽都躍躍欲試。

我學着奶奶認認真真地包起來。我先將2片糉葉交叉成“十”字,再將“十“字的4個端點到中間那一點的四段豎起來,又將一勺米放在中間,接着把糉葉包成菱形,再用一根繩子圍着糉子繞,把它“綁起來”。大功告成了!可不一會兒米就從糉葉的縫隙裏逃了出來,我又試了四次,也沒有成功,第六次的時候,奶奶手把手地教我,我終於成功了,興奮得手舞足蹈。接着我又包了圓形和正方形的糉子。我小心翼翼地把他們放進蒸籠裏。

過了半小時後我聽到奶奶大喊了一聲:“吃糉子啦!”我便一個箭步跑去,一眼認出我包的正方形糉子,打開糉葉,出現在我眼前的是“白玉”做的魔方,糯米的醇香伴着糉葉的'清香撲來,咬上一口,甜甜的,香香的,軟軟的,入口即化,真美味!

我又從蒸籠裏拿出了一個尖糉子遞給奶奶說:“奶奶您幸苦了!”奶奶接過糉子,笑了,我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的徵文9

勤勞的大公雞還沒睡醒,太陽公公就被這濃濃的糉香給吸引了起來。還在睡懶覺的我隱隱地感覺到有人在自己的手上系些什麼,睜開朦朧的睡眼舉起手才發現原來是五彩繩,心裏一陣歡喜"端午節終於來了!"

我的家住在美麗的長白山腳下,充滿了大自然的氣息。雖然沒有賽龍舟這種隆重的比賽,但卻充滿了濃濃的鄉情。

天才剛剛透出一絲光亮,我和媽媽就一同去大河邊洗臉。我們到河邊已經有許多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來洗臉了,清澈的河水撲在臉上舒服極了。洗完臉後,我和媽媽一起去河邊林中採艾蒿,準備回家插在大門上。回來的路上遇到了賣香包的老奶奶,我很喜歡香包,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個又香又漂亮得香包。回到家後,奶奶包了許多香噴噴的糉子,還煮了茶蛋,貪吃的我放下手裏的艾蒿和家人一起品味着糉子和茶蛋。

端午節雖然沒有元宵節的花燈;沒有除夕夜的晚會,但她擁有自己那份最獨特的味道。家鄉的端午充滿了濃濃的鄉情。我喜歡端午節——它充滿了一種特別的氣息。

  端午節的徵文10

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中國民族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

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包糉子和划龍舟比賽了。

這裏,我先介紹一下糉子,糉子又稱“角黍”明清以後,糉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在稱爲“角黍”而稱“糉子”。其由來已久,品種繁多分爲:紅棗、板栗、赤豆、肉糉等。我對紅豆糉子情有獨鍾,因爲糉米的濃香夾雜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嚼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每逢過端午節,奶奶總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福。

初五那天,我都會回到老家過節及觀看村裏自己組織的划龍舟比賽。中午我來到江邊看到船上的隊員們都拿着漿,聽着敲鼓手士氣高昂的敲鼓聲,隊員們奮力地划着,岸上的觀衆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使隊員們更加使勁劃,整個龍舟賽的場面非常精彩,特別熱鬧。我知道他們不在乎比賽的結果,重在參與,也讓我們傳統的節日活動能夠世代傳承下去。

每年家鄉的端午節,都給了我很多喜悅和快樂。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家鄉情,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讚頌。吃着家鄉的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感受。

  端午節的徵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來了,家家戶戶都在買糉葉、糯米、麻繩,準備包糉子了。

我們也去買了些糉葉、糯米回來包糉子。我奇怪的問爸爸:“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爸爸說:“因爲這是在紀念楚國偉大的政治家、詩人屈原……”

在當時的楚國處於一個更新的時代,國家需要變法來改變當時的平窮、懦弱的面貌;屈原就是當時的新新人物;可當時的保守派不同意,覺得尤爲組訓,於是強力阻止變法,他們在朝堂上做僞證,彈劾屈原;當時楚國的國君也聽信了保守派的話,於是就要殺害屈原;傷心欲絕的屈原來到江邊,向天長嘆,縱身跳入了江裏。後來,人嘛爲了紀念屈原,便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向江裏扔飯糰,讓魚蝦吃飯糰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慢慢的任務把飯糰包上了能做出形狀、聞着清香的糉葉,再加上了龍舟,在龍舟上放了大鼓,很多人劃的時候鼓聲震天、熱鬧非凡……

我聽完後才知道糉子的來歷,所以我也學着包了幾個糉子,雖然很醜,但都很開心!

現在過端午節划龍舟就像過春節一樣,已經成爲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了!

  端午節的徵文12

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我來告訴你吧,農厲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那一天我非常高興,因爲端午節可以吃糉子,還可以看賽龍舟。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爺爺家裏,一進家就看見爺爺奶奶在包糉子,爸爸媽媽也一起幫忙包,我也一起跟着湊個熱鬧,也學着他們包糉子的動作,可怎麼就包不像,只好放棄。不一會糉子就包完了,接下來爺爺先把鍋打開來,放上大半鍋的水,在把糉子放進鍋裏煮。大概煮了一個多小時,糉子差不多好了。我問爺爺,這些糉子是什麼餡的。爺爺說,有肉餡的,有紅棗餡的,聽着爺爺說的我都等不了快立即吃進肚子裏了,不一會,媽媽把煮好的糉子端上來了。

吃好糉子,我們打開電視觀看龍舟比賽,剛好開始,只見1號龍船一開始像飛速般向前面劃去,4號龍船也不甘示弱,拼命的追過來,那些船員都全神貫注在划船,兩隊的速度不分上下,其他的隊伍緊跟着後面,3號也從後面追了過來,忽然,5號了1號的幢擊,還有30米就到終點了,我連忙爲4號加油,他們的其心協力,5號第一名,4號第二名,2號第三名,雖然其它選手沒有拿到名次但是他們卻沒有難過,都說下次要拿到名次。

這個端午節真的是非常開心。

  端午節的徵文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最快樂的節日;這是所有傳統佳節中我最喜歡的節日。那是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糉子,而我卻在一邊觀看。可是,我看了很久,還是不會包糉子。媽媽說:“別看了!”我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不信學不會包糉子!”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孩子,學東西不光用眼睛看,還要親自動手才能學會。”聽了媽媽的話,我立刻拿起糉子葉包了起來。包好以後,我高興地拿給媽媽看。媽媽說:“包得不錯,但還要繼續努力!”吃完糉子後,到了下午,我們去參加賽龍舟比賽。爸爸急忙跑去報名,而且還選了一條漂亮的船,這條船好像一條栩栩如生的龍,我坐在船上高興得手舞足蹈。比賽開始了,我們組成的親友團和着歡快的鼓點用力地劃呀劃,所有的隊員都奮力地衝向終點,最後我們終於取得了比賽的第一名。

比賽結束了,我們捧着勝利果實——“糉子”歡呼着,心裏比吃了蜜還甜。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