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範文(通用7篇)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徵文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範文(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範文(通用7篇)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1

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在小學階段,是我們小學生養成各種習慣的重要時期。大家要知道:“成由節儉敗由奢”,我們小學生應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現在,我們小學生互相攀比的不良行爲屢見不鮮:什麼舊的、過時的衣服我不穿;什麼不新的、不時髦的鞋子我不穿,否則的話,別人都該笑我老土帽了。另外,洗手不隨手關閉水籠頭;吃剩的鏝頭隨手扔;離開教室或房間不隨手關燈,這些喜聞樂見的事例反映了我們小學生的奢侈浪費的嚴重性,同時也告訴我們要警惕起來,提倡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由此,大家理應紛紛出主意,想辦法,使生活中的各種資源循環利用。就象洗完手的水,可以澆花;掏完米的水可以衝便池;穿小了的衣服可以當抹布;用過的舊作業本,背面還可以當演抄紙演算……以此來響應“四個一”活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和一粒米。努力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扇停、一紙多用,學會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減緩地球資源的浪費及過度開發的行爲。並且通過我們的言行宣傳,感染自己的家人、朋友,喚起更多人對地球的關愛、對環境的重視。

我決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做勤儉節約的義務宣傳員和踐行者。

以後應該不浪費一粒糧食,不和大家比吃比穿。

以後我要節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以後洗手的時候不把水開太大,擦肥皂的時候,關上水龍頭。

以後洗澡時,儘量不用浴缸洗,儘量縮短洗澡時間。

以後看見別的同學浪費水,我要上前制止。

以後儘量使用雙面用紙,不能雙面使用的背面當作草稿紙使用。

以後少用餐巾紙等一次性用品。

以後一個人在教室的時候,只開自己頭頂的燈。

以後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或房間的時候,關燈,關電器。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2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爲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3

吃着香香的米飯,吃着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覺得想起《憫農》這首古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着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飯都吃光。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中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我以前也是不節約糧食,後來我是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我才知道要節約糧食,節目裏放的是一個小孩,他父母已經過世了,留下他一個人,他在路邊看見了包子,高興極了,老闆問他有沒有錢,他說沒有錢,那個老闆臉色一下子就黑了。說:“沒錢還不快滾。”把那個小孩趕跑了,接着來到了烤鴨店門口,看見那烤鴨直流口水,可那老闆連聞都比給他聞,就把他轟出去了,路上,他看見地上有包子,正當用手去那的時候,一隻狗把包子搶走了,最後,這個孩子餓死了。看了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要節約糧食。

所以,當我們吃着香香的米飯時,就要想起《憫農》這首詩,想起節約糧食。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4

有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買東西,恰巧遇到他在鮮奶公司當配送員的朋友。當時叔叔正在送貨,叔叔將新鮮的牛奶運送到超市,又從超市後方,將一堆優酪乳、布丁、鮮奶……放在推車上,要將它們推向冷藏貨車。

叔叔無奈的告訴爸爸:這些過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銷燬,經濟不景氣,不僅生意變差,報廢商品也愈來愈多。接着叔叔指着正在冷藏櫃旁選購鮮奶的小姐說:消費者愈來愈精了,我纔剛上架放在後排的鮮奶,就馬上被拿走。下次我再送貨時,那幾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鮮奶,可能又要成爲報廢品。說完,叔叔搖着頭並且深深嘆了口氣。頓時,我紅了臉,望着這堆報廢品,我覺得我也是兇手一樣。

接着,我和爸爸選購了明天早餐要喝的優酪乳,我特地拿起擺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不約而同相視一笑。我檢視着保存期限,距到期日還有五天,以往這是我不會選擇的。其實這瓶優酪乳明天一早,就會被我們全家喝光,而這都是在保存期限以內。

最近幾年,住在地球的人們開始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也發現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很多習慣只要身體力行,每個人都會是環保的尖兵。就飲食而言,現在我購買食品,已經改變了習慣,雖然會注意保存期限,但會盡量挑選前排的。我也會一次購買少量,不會一次將一堆食品搬回家,不但增加冰箱耗電量,還常常放到過期,最後不得不丟進垃圾桶。

報廢牛奶故事。我的這羣善良同學認同了我的想法——只要是立即食用的食品,我們可以選擇接近保存期限的。就這樣,我帶領了更多的節約標兵了。

其實要過期的食品,都沒壞,只是我們的心裏作用而已,只要我們每次都拿接近保質期的東西,那些食品就不用拿去銷燬了,你看,這樣是不是又幫世界節約了食品呢?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5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於設備和管理落後,糧食在收穫、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後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在每年爲此花費鉅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爲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爲。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爲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6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都會背誦,也都理解詩的意思,但能在現實生活真正體現它的又有幾個人呢?

每天在學校用餐,你是否看到那一桶桶被浪費的飯菜在“哭泣”?你是否瞭解這是多少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你是否知道還有很多人在爲家人的溫飽而奔波勞累?你是否知道還有很多人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我國人口衆多,因而每個人的平均量就很低,這就要求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每一粒米,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張紙……只要是能夠節約的,我們都不應該去浪費。有些同學雖然嘴上說着節約,但行動卻恰恰相反:饅頭吃了幾口,扔了;飯菜吃了幾口,倒了;一張紙寫了幾個字,撕了……難道他們丟掉僅僅是饅頭、飯菜、紙張嗎?不!他們丟掉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質。

在倫敦、巴黎這些大城市,人們都把在飯店吃剩的飯菜打包後帶回家中再吃,我先前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但後來我就明白了,這些大城市的人們之所以如此“小氣”,是因爲他們深知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自己的金錢,同時,他們也都知道勞動的辛苦。然而,在我們中國,並不是爲個人都知道糧食的得來不易,在我們這個小城鎮的'飯店裏,很多顧客不知是擺闊還是炫耀,吃不了這麼多卻偏偏點這麼多,吃不完就扔了。在他們看來,這或許很瀟灑,但是他們不一定知道,那些被倒掉飯菜就是辛勤勞動的農民的汗水。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生主張勤儉節約,從不浪費一飯一菜,周總理吃飯時,總把碗裏的飯吃的一粒不剩,散落在桌上的飯粒也把它夾起凡在嘴裏,一個國家總理尚且這般節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浪費呢?

我們的胡錦濤在“八榮八恥”中也提到“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國家領導人尚且能做到,我們又怎會做不到呢?

同學們,請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吧!這樣,我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就會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性。但願所有的同學都能領會“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徵文7

“節約”,是近年來很流行的一個詞,幾乎隨處可見: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紙等等。節約,是一種美德。例如,節約糧食。

因爲我的爺爺奶奶是農民,我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其實,在我剛看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這8個字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曾經閃過一絲疑惑,節約二字說的容易,可是做起來會不會很難呢?節約糧食對農民伯伯來說是否有好處呢?不過,很快我就想明白了,節約其實做起來並不難,相反可以說還很簡單,只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來就可以了,比如說在出去玩的時候趕緊吃完碗裏剩下的那幾粒米,幾根面,幾口饅頭就可以了,這樣,即便是對農民伯伯沒有任何的好處,對我們來說漸漸的也會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而且還不會讓農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氣白喘,那一聲聲的“好累”白說,那一份份的力氣白使,那一次次望着莊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糧食,是農民伯伯的汗水澆灌而成,是農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農民伯伯,總之,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糧食的來之不易,希望大家從自己做起,從而影響身邊的人,讓大家都懂得節約糧食。

《憫農》,如果先不看內容,光看詩名,憫農就是憐憫農民的意思,這裏的憐憫並不是可憐的意思,而是要理解農民的辛苦,他們每年辛勤播種,灌溉,施肥,除草,殺蟲,可是即使這麼的辛苦,有時候遇上天災,收的糧食也就只能夠一年的生活,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說農民雖然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但是他們卻是最偉大的人。

所有的種種就是希望我們不要浪費一點一滴的糧食,因爲節約光榮,浪費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