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精選】大學生演講稿模板錦集八篇

【精選】大學生演講稿模板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演講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大學生演講稿模板錦集八篇

大學生演講稿 篇1

光陰飛逝,三年的高中生活依然只剩下三分之二。誠然,我們從小學一路走到現在,爲的只是金榜題名時的喜悅與成就。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學相信是每一個高中生的目標。但是考上大學之後又該做些什麼,真正理想中的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我想很少有人去想。大學生活不該是談情說愛,不該是宿舍裏的開黑五連坐,不該是天天翹課去網吧多多少少的大學生最後失敗了,十五年寒窗苦讀最後卻連工作也找不到。爲什麼,因爲那就是他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是他們自認爲這就是大學生活的所應包含的一切。

事實上我認爲大學是真正人生的起點。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的話,那麼大學之前都在爲了這場遊戲做準備,決定你的起點是高是低,是好是壞。但是起點終歸是起點,再好的起點也經不起糟蹋荒廢。大學是汲取知識最好的時光。沒有高考的壓力,可以自己去尋找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我並不相信現在很多人對我們說的什麼高考考完就輕鬆了之類的話。人生這一路上不會又更輕鬆的時刻,只有越來越忙,越來越辛苦。所以大學絕不應該放鬆而應該更加自己的去儘自己所能的學習知識。

大學的社團活動在我看來也是不容錯過的。我們不該只是一部學習的機器,只懂得學習,考試,總結,再學習。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可以鍛鍊我們與人交際的能力,培養在不同方面的技能。如果我看到我未來的大學有攝影社團或是音樂類的社團,我一定會積極參加。同時,大學又似乎是一個會讓人長胖的地方。沒有了體育課,沒有了體育老師,原本熱愛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的人還好,但是像我這樣不愛鍛鍊的人來說,的確是要命的'。所以大學生活,必須包含鍛鍊的時間!

在大學裏我應當找到自己的追求。沒有追求的人是不完整的。我們中的大多數,現在的追求無非是考取一個如何如何的大學,但是真正的人生追求卻沒有時間去尋找。大學給了我們時間和機會。在大學裏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各種領域我們都能略作了解。這正爲我們尋找追求提供了有利條件與機會。我相信會在大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追求,讓自己不會從學習機器蛻變成一部工作機器。

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應該是青春活力的,努力拼搏的,我希望五年後在臨近畢業時,我能自豪的說出我的大學生活是沒有缺憾的,我在這裏體會到了青春的美好,拼搏的驕傲!

大學生演講稿 篇2

生命是多麼珍貴,就像噴泉一樣,它是那麼多彩;它就像傍晚的夕陽,太美了;它就像二月的花,如此美麗卻又短暫。然而,通常潛伏在周圍的一些“風暴”會使它比曇花一現更短。

安全是我們每週必談的主題,安全的警鐘常常在我們心中敲響。但是“固執”的人往往會忘記安全,於是就發生了一系列悲劇事故。

很快,春去夏來,我們即將迎來一個激情四射的夏天,但夏天也是一個“多事之秋”嗎?聽着夏天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的腳步聲,我想到了這個夏天失去了多少生命!

夏天極其炎熱。有多少人被它的酷熱吸引去溝渠,在江河湖海中游泳玩耍?正是因爲這些不規則的“游泳池”,奪走了一個又一個生命,讓一個又一個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溺水,溺水,溺水!它已經成爲一個可怕的詞,它讓人震驚,讓人感到悲傷和憤怒,但它沒有幫助。

水無情,車禍也不甘示弱。車禍比老虎還兇。車禍不是很多家庭都破了嗎?

汽車是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危險,重複着痛苦的悲劇。看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有多“威武”,但往往因爲他們愚蠢的“威武”,噹一聲巨響,又發生了一場車禍,死亡再次奪走了短暫而美好的生命。啊!多麼可怕的意外,它會讓你徹底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每次122救護車的叫聲再次在我耳邊響起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因爲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人或者某些人會受苦,也許世界上還有另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那一刻被鬼神奪走了。人知道山裏有老虎,寧願在山裏走,多蠢啊!

牧羊人吵架時,狼贏了。爲什麼人類不注意周圍隱藏的危險?如果金錢,家庭,友情,房子,車子等。用數字0表示,那麼生命就是1,只有當生命的1存在時,後一個0纔有價值;而當1沒了,0後面的珍貴的東西只能是一個0,所有的珍貴的東西都是水裏的月亮,鏡子裏的'花。

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如果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就會留下永久的傷痕;健康的身體一旦失去,就永遠無法恢復。所以我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關注生活中的安全,讓自己安全健康的成長。讓我們每個人永遠平安快樂!讓我們永遠記住:珍惜生命安全第一!

大學生演講稿 篇3

來到學校已有4年了,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我的心得,那便是:無論怎樣,生活仍的繼續

即將離開學校,回憶往昔,心中也不免感慨萬千。雖不至於“輕輕的我走勒,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超凡境界。

我承認,我不愛學習,有點小叛逆,但我覺着這沒什麼!至少人品沒問題!就像空氣中永遠存在着使鐵生鏽的水和二氧化碳一樣~~~生活在完美現實主義的今天,沒有那麼多的絕對~~我亦不是神,沒那麼高尚!

在這4年的學習生活中,我難免犯過這樣那樣的大錯小錯。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人難,做好人更難!

老師心中的好學生是什麼樣子我終究研究不透~~我只覺着做人還是真實點好!至少不會那麼累!而有些人卻寧願做那《裝在套子裏的人》,有點諷刺,整個一腦殘族!!

對於未來,我從不奢望。

好多人都總喜歡吹噓,將來我怎着怎着!

可你怎不想想~你有資本麼??!

整日天馬行空,不分晝夜的夢遊。如果非給80後的人們下個定義,那就是太過自我!

我覺着自己越來越像郭敬明筆下的“整個一憤青”勒!理想大於現實,每天消極機戒的`生活,到底是爲勒什麼呢?

昨日已逝,明日未到~我揭力想抓住今天,不爲別的,只爲那些一直關心着我的人們。

許多人都不理解我爲什麼喜歡“曼森”!

但我告訴你,他代表勒一種時代,以種精神!他所做的事情,別人未必敢做!

黑暗像一條黑色的隧道,通往明天的隧道~~如果,還有明天~~我會努力做到最好。

我不可能是最棒的那個!但會是最真實的!

因爲,我就是我,我得優點,你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膩!!

大學生演講稿 篇4

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生徵文演講稿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服裝112班的***同學,專修服裝設計。經過今年那場緊張而沉重的無硝煙戰鬥,我們邁着輕鬆而愉快的腳步步入大學的大門

相對於高中忙碌與嚴格的學習,大學的豐富的課餘時間與輕鬆的課程讓我開始迷茫,不知何去何從,有時就在想:“明天開始努力吧!”可每次醒來後卻不知如何努力,這時,我需要職業計劃來指引我前進方向。確定努力

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生徵文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經過今年那場緊張而沉重的無硝煙戰鬥,我們邁着輕鬆而愉快的腳步步入大學的大門,相對於高中忙碌與嚴格的學習,大學的豐富的課餘時間與輕鬆的課程讓我開始迷茫,不知何去何從,有時就在想:“明天開始努力吧!”可每次醒來後卻不知如何努力,這時,我需要職業計劃來指引我前進方向。

確定努力的方向之前,首先應該認識自我,避免走錯方向,在父母眼裏,我是個乖巧的的孩子;在老師眼裏是個勤奮好學的學生;在同學眼裏是個直率、活潑、樂於助人的夥伴;在鄰居眼裏我是個勤勞懂事的人。我一個熱情開朗、外向坦率、執着追夢的.女孩,以“陽光總在風雨後”爲信條,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地探索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我最大的興趣就是藝術,設計,因爲我是學藝術的,有人對此都表示驚訝與懷疑,我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經過三年的苦練,我成功的考入大學。所以面對職業選擇時,應先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某次在課外書上通過霍蘭德職業測評法,知道自己的職業興趣是sei型,喜歡社會溝通,管理事務,研究探索。

綜合各種分析,我覺得自己更適合當一名設計者,考慮到自身情況,我想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並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當一名優秀的設計者。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意識到美麗的的重要性,

隨着喬布斯的溘然長逝,越來越多的人在呼籲他們或許已不會再擁有“蘋果”,並且開始從喬布斯的生平事蹟找出對自己有影響的一處地方。任何一個成功人士,他所

走過的道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喬布斯也同樣經歷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大起大落:從見證蘋果公司的誕生,到自己的獨立時期,再到迴歸蘋果以及大刀闊斧地改革達到蘋果公司的鼎盛階段。在選擇上,next公司的成功和皮克斯動畫的廣爲流傳充分地證明了他的投資方向的正確性。而他最成功的投資在於,自己的職業。

高意靜從選擇花藝設計這條道路,到創辦克莉斯汀;從1990年到現在;她對自己人生的投資導向現在看來可謂是正確而有前瞻性的。與bailey共事的經歷與開闊的眼界讓她改變了國內的花藝市場現狀,成爲了國內花藝行業內的領先者。儘管她的成功衆所周知,但花藝市場在目前仍是一塊有待挖掘的寶地,而要想站穩腳跟,還需要設計師的頭腦。

設計你的人生,設計你的職業生涯;再向這個方向投資,並做出源源不斷的努力。就空間花藝來說,這個行業所帶來的成就從來都是拼“設計”的。一個人的靈感、創意的美好呈現往往在作品中佔據最領先的位置。並從商業銷售和市場資訊上來看,產品的創意在奪人眼目時,人們的追捧是最瘋狂的。做一個設計者,而不是執行者;就像喬布斯把每一天當做生命中最後一天,想改變世界一樣,改變自己,改變人生,並試着改變世界

服裝設計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服裝設計師的萬千奇思妙想,各種新奇的、詭譎的、抽象的視覺形象以千奇百態的形態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裏,並且不斷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然而服裝設計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它要求設計師有很強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既然設計出來的衣服是要在生活中穿的,那麼我們通常會既要求美觀時尚,又要優雅舒適,當然,還需要有設計師的個人創意火花融入其中。

縱然我們學生的想法是豐富的,但在天馬行空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對“人”這個穿衣本體的關注,是服裝設計的大忌。

目前,產品的設計欠缺文化底蘊。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不論人們從事何種行業都要講究文化。文化是設計的基礎、靈魂,凡是優秀的設計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這已經成爲人們的共識。時尚產品的設計最應該講究文化,

文化底蘊決定了設計師審美水平的高低。現在,經常有一些企業家和設計師們會定期到國外去參加各種展會,但他們並沒有真正領悟到國外作品中的文化內涵,而是“照貓畫虎”,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倫不

類。他們雖然走出了國門,但卻沒有使自己的產品走向世界。然而,有些設計師卻做到了“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事”。因爲他們的審美水平一般較高,設計理念新,他們利用網絡、信息資料、書刊等一切手段,敏銳地捕捉國內外一切精華的、潮流的信息,照樣能使自己設計的產品走向世界。歸根結底,設計師缺什麼也不能缺少文化。

大學生演講稿 篇5

各位同學:

今天是學校黨委組織的“中大學子氣質大討論”活動的啓動儀式,我很願意、也很高興借這個機會與同學們面對面,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大學生素質建設的一些想法。

我今天準備與同學們交流的題目,叫做“我心目中的中大學生”。衆所周知,人才培養是大學最根本的使命,如何通過若干年的大學教育使一大批具有良好潛質的優秀青年“成才”,是我們作爲大學老師和管理者必須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而如何通過在大學中若干年的學習使自己“成才”,則又是諸位同學們必須認真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今天,借這個機會,我想對心目中理想的中山大學學生所應具備的素質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一、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

說到大學生的素質,如果全面而言,那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如果具體而言,可能是見仁見智的,人們對這個問題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爲,大學培養學生的目標是要讓他們成爲人才,就是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所謂“成人”,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着眼於培養學生的理想人格;所謂“成才”,就是要培養智力和能力,使他們成爲有知識本領、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在中山大學講大學生的培養目標,就不能不講我們的校訓,孫中山先生希望中大的學生應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大家知道,這十個字同樣也出於儒家的經典,它們是達至孔夫子的“君子”境界的途徑。我想儒家的“君子”,就是古代聖賢眼中的一種理想的人格,它對於我們現在對大學生“成人”和“成才”目標的討論是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的。隨着時代的變遷,理想人格不斷被賦予具有時代感的新的內涵。在這裏,我不想就理想人格過多地談古論今,只想談談我個人心目中作爲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所應具備的一些素質,這些素質大概有以下七個方面:

1、知禮。“禮”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簡單說,它強調的是社會的規範和秩序。而“知禮”,則是一個人自處於社會的一個行爲準則。中國古代歷來重“禮”,但目前的中國,隨着社會的迅速轉型,禮儀的缺失已成爲了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孔子說過“不知禮,無以立”,我們的大學生作爲將來中國建設的棟樑之才,“知禮”自然是其必備的素質之一。

我們應該培養“知禮”的學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首先應該對他們的價值觀念、行爲模式乃至言談舉止有一個恰當的引導。這裏我想講兩個例子,一個是20xx年在我們學校珠海校區舉辦的“五月的鮮花”活動的例子,那次活動是由教育部主辦,我校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等幾所單位聯合承辦的一次大型詩歌詠唱會,並且由中國教育電視臺和浙江衛視現場直播。但是在演出當日,天公不作美,大雨一直相伴,儘管如此,卻絲毫未能減低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們的表演熱情,整場演出一直持續了近三個小時。然而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所有在場的珠海校區的同學,儘管大雨瓢潑,但是爲了能夠讓活動繼續,讓現場直播不至於中止,他們堅持觀看到整場演出的最後,而且秩序井然。演出結束時,現場一點紙片都沒有。當時,我也是和教育部的領導與同學們一同舉着傘看完了演出,當老師和同學們接過工作人員準備好的薑湯時,負責整場節目電視直播的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電視臺的領導熱情擁抱,祝賀活動成功,他們盛讚中大的學生高素質,認爲他們是盛開在珠海最美的“花朵”。

第二個例子是在20xx年我校80年校慶期間青年志願者的例子,由校團委組織培訓的一千餘名青年志願者在校慶期間承擔了大量繁重具體的工作,他們對嘉賓實行了一對一的服務,他們出現在校慶活動的每一個角落,成爲校慶活動中一支生氣勃勃的力量,他們熱情周到、積極主動、彬彬有禮,成爲校慶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青年志願者們在校慶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愛校情懷、良好素質,給各級領導、校友和嘉賓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很多參加校慶活動的同志都跟我提及這些學生,認爲他們展現了中大學生的精神風貌,中大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我想,無論是珠海校區那些可愛的同學們,還是出色完成校慶工作的青年志願者們,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看到了泱泱大校學子所應表現出來的風範。

一個“知禮”的學生,應該有敬畏之心,應該遵守社會的基本規範和秩序,應該懂得去尊重別人。作爲教育者,我們應該讓學生們知道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禮儀,要自覺地去了解、遵守這些禮儀。這兩年我們學校開始在校慶日舉行學位授予儀式,其目的,就是希望學生接受一種禮儀的教育,知道何爲“敬畏”,何爲“感恩”。

最近我又向校長辦公室提議,從今年開始是否對學位授予儀式再作一些調整,我想我應該給所有從中山大學畢業,獲得學位的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們一一授予學位,當然,如果這樣做,大概要進行近二十場,但爲了學生,我認爲值得去做。同時我也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我們一定能形成一個符合中大實際、又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山大學的學位授予儀式的,學校所作的這種種嘗試,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重建大學禮儀的一種努力。重視各種禮儀制度的重建與規範,是中山大學乃至全中國的高校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知禮”的教育,使我們的學生形成一種超越“工具理性”的人文素養,從而成爲一個“文明”的現代人。

2、誠信。我認爲,這是做人的最基本準則,是一條底線,也是現代社會良性運行的基本保障。如果說“知禮”的教育強調的是對社會秩序的遵守的話,那麼誠信的教育強調的就是一個人內在道德感的培養。只有內誠於心,才能外信於人。誠信是由內心誠實表現的自願行爲,同時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薰陶。誠信危機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個痼疾,建立誠信的社會道德體系是我國當今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因此,大學要爲社會進步貢獻力量,首先就要培養具有誠信素質的學生。講“誠信”,首先就要“知恥”,內心不知恥,就無所謂“誠信”。例如大學中作弊現象,對待這一現象,在大學中甚至還不能說有着共同的價值觀,許多學生在作弊的時候,並不以此爲“恥”,反而視之爲理所當然的事情,“誠信”並不是第一考慮的選項。甚至是一些老師,還會爲因作弊而受處分的學生求情,說這個學生“品學兼優”。大學應該是社會良心的所在,如果在大學裏都不能形成一致的誠信的價值觀,那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就真的令人憂慮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學校一直以來對作弊行爲嚴懲不貸的原因所在。

說到誠信,我還想到了學校“仲明助學金”的例子。“仲明助學金”與其他的獎助學金不同,它是一種道義貸款性質的助學金,受過資助的同學都知道,凡是符合條件的申請者,都還要與助學金的基金會簽訂一份道義契約,這份道義契約是道德約束而並非法律合同。根據契約,受助者畢業後要從“受惠社會、回報社會”的道義出發,在有能力償還時再將助學金歸還至基金管理委員會。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已畢業的受助學生大部分恪守道德契約,並把這種內心的道德信條轉化成爲現實行動,很多同學工作後陸續返還了助學金,爲以後的受助同學樹立了榜樣。我想,這項助學金不僅解決了受助同學的生活問題,而且也讓他們有了一次誠信教育的經歷,懂得應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或許這個經歷對於他們的人生而言具有更大意義。

3、擔當。敢於擔當,是一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孫中山先生對大學生“做大事”的期待,正在於“擔當”二字,他親筆題寫的校訓中強調“篤行”,意義也在於此。我們知道一句話,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也知道李大釗的話,“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大學生要敢於接受並承擔責任,首先是要有道德心去擔當社會責任,要有愛心去奉獻社會。我想舉一個我們學校政務學院學生的例子,學院04級的一位同學患了重病,而且家境拮据,班級的同學得知了這件事,就組織了一次捐助活動,捐助活動幾天內就籌集了上萬元。一位該班作爲交換學生留英的同學,還將自己的獎學金全部捐贈出來,但是,受救助的同學知道後卻堅決不要,她說自己不能讓同學們爲她付出這麼多,後來捐贈活動的組織者找到了患病同學的父親,才最終說服她接受了這筆捐贈。我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從參與這個活動的同學家長那裏知道這件事的,我聽了以後非常感動,我們的同學多麼可愛啊!我想,這其實也體現了我們的學生對社會的承諾,有愛心、有正義感,才能承擔社會責任。

其次,大學生要有能力去擔當起社會責任。記得我還在浙大工作時,曾與寶鋼有很多接觸,寶鋼人事處的幹部告訴我,每年都有很多來自不同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同時進廠,在培訓過程中,廠方要組織一些活動,就問同學們某某工作誰願意做,舉手的往往是清華的同學,爭着說“我來幹、我來幹!”我當時就想,這就是清華的學生,他們在這培訓的過程中就能夠脫穎而出。今天回頭來想想,這種敢於擔當、捨我其誰的領袖氣質,正是我們要求大學生們應該具備的品質。

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就是社會的建設者,而不是社會發展的觀望者。這種責任心,從大處講是將自己的發展與社會進步和國家、民族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是一種愛國精神,是一種勇於將責任放在自己肩頭的勇氣;從小處講是一種意志堅韌而富有愛心的精神。如果一個人總是遇事推諉,逃避責任,那麼與此同時,他就可能錯過了成就事業的機會,擔當和成功是相伴隨的,是離開校門後有所建樹的基本素質。

對於家庭來說,青年是家族的希望,因爲從物種進化的角度,年輕的一代擔負着這個種族繼承與繁衍的責任,所以,青年人都被父母親朋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夠安身立命、光宗耀祖。對於國家來說,青年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青年人肩負着興國安邦的使命,梁啓超先生說得好,國家的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因此,在同學們身上,肩負着家國的責任,任重道遠。

4、勤奮。勤奮原是學生之爲學生的題中之義,本沒有太多值得討論的餘地。但我們面對的現狀是,我們的學生在上大學前一定是刻苦學習、拼命讀書的,否則是不可能進得了中山大學的,但一旦進了大學,有一些就鬆懈了,甚至還有些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因此,我們還是要強調讀書的勤奮。知識的獲得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不勤奮,一切都無從談起。這裏我想強調的是,如果說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要提倡給學生減負,那麼在大學階段,你們已經是成年人,應該自覺的“加負”,主動地去汲取知識。

我想,這裏其實包含了兩種態度,一是要“非功利”的讀書,一是要“去惰性”的生活。首先,自覺地勤奮學習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非功利”的求學態度,是一種腳踏實地的風範,是一種自強不息的品質。與此同時,大學生活自由而多彩,而求知與讀書確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此,同學們還要注意克服惰性,要把讀書、尤其是“非功利”的讀書當作一種習慣,成爲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纔有助於克服惰性的生活。總而言之,勤奮就是好學,是善於學習,一個善於學習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地訓練自己從而達至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目的。

5、超越。敢於超越,是社會進步、國家強大的要求,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大批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我們培養的大學生要在國家現代化和社會進步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須要有超越意識,要敢於超越前人,敢於超越自我,敢於超越常識。只有敢於超越,纔會產生創造力,纔會成爲我們常說的“創新型人才”。

還有一點,超越又具有人生態度的意義,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真正具有超越的意識,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都能夠超越世俗,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能夠理性、通達地直接面對內心不愉快的感覺,能夠“將心比心”地去理解自己不喜歡或有感情衝突的人和事,那麼,我們所取得的,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教書育人”的成就,而是某種道德上的成就。

6、陽光。同學們應該有所理想,應該胸襟寬廣,應該自信向上。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曾經在一些場合說過,如果要交朋友,千萬不要和那些經常抱怨世事不公,總是覺得人生暗淡的人作朋友,因爲這樣的人是不會給你陽光和力量的。換一個角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陽光心態的人會有很多朋友,可以說這是一個人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

似乎可以這樣說,越是擔當重大的責任,可能遇到的“麻煩”就越大。以此推理,大家目前即使遇到了麻煩,也只能算是“小煩”,如果被這些“小煩”就擊退了,當然更不用說去承擔更大的“煩惱”了。比方說,有的人因爲失戀了一次,就說看透了感情;因爲找工作失敗了幾次,就說看透了社會。這種所謂的“看透”,其實是一種老年人的心態,是消極的態度。西方有一句諺語,叫做“有三歲之翁,有百歲之童”。所以,我在這裏說要“陽光”、要“永葆朝氣”,沒有朝氣,只有暮氣,那不是一件好事。在座諸位是青年人,更應該有一股蓬勃朝氣,那是一種陽光的、向上的、不循規蹈矩的、充滿擴張性的精神狀態。有一句話說:人要詩意地棲居,我想,人首先要熱愛生活,才能像詩一樣地生活。

說到這裏,我想起了去年嶺南學院畢業的一位女同學,由於骨癌,她從大學一年級起就開始化療,但是她始終以樂觀的精神支撐着自己,每當有老師同學看望她時,她總是用充滿陽光的笑臉面對,從沒有過抱怨生命對她的不公,在治療的過程中,她曾經休學過,但只要有可能,她就申請復學。最終,她在大劑量化療的後遺症中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大學學業,在去年順利畢業。我想,她這種對生命的陽光態度正是我們所應該提倡的。

我想,青年人應該總是能夠首先觸摸到時代的脈搏,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一個陽光的青年,應該表現出積極的精神面貌,體現出時代發展的特徵。另外,我還想強調體育對於陽光心態的培養。生命在於運動,體育對於一個人的陽光心態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大學生應該養成對體育的愛好,培養一項或幾項擅長的,可以陪伴你一生的體育活動,這將使你受益終身。

7、職業準備。我曾在一次全校就業工作會議上說過,我們的就業教育應該貫串於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我們的學生應該有一種切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職業觀,如果大學生的就業產生困難,對於中國這樣國民平均素質較低的國家來說,就是人才的最大浪費。大學生應該在就學期間就不斷地重新評價自己,認真考慮自己今後的職業取向,作好充分的職業準備。

我校的校友、鳳凰衛視的主持人馬鼎盛就是一個例子,他在我校讀歷史學,但他對自己的職業期待則是傳媒,因此,他讀書時,尤其關注的是軍事史的學習,甚至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還組織了一個專門討論太平天國史的4人讀書小組。前些年,已經是著名的軍事評論員的馬鼎盛回到了母校,給我們的同學作了兩場演講,題目叫做“中大不比哈佛的差”,講如何論證海灣戰爭美伊軍事力量的對比,與哈佛、牛津的專家學者唱反調,以一箇中大本科生的學歷打敗了世界頂尖大學的博士,預見性地論證了戰爭的結果。他說,“我爲什麼不比哈佛的人差,因爲中大是個加油站,而且加的油都是環保的,可以循環利用。”他認爲,中大的老師、中大的學風和治學傳統對他的成長及職業生涯的影響是深遠的,正是超脫地、歷史地看待問題,才能夠看清事實的真相。

對於中山大學的學生而言,他不應將未來的職業僅僅看作是一個“飯碗”,還應該看到更崇高的職業使命,看到我們將來所從事的職業是否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應調整到與社會進步聯繫在一起。這與前面所提到的敢於擔當的社會責任心是聯繫在一起的。

以上七點就是我對大學生素質的一些個人看法,或者說是我所認爲的中山大學對人才培養的一個預設目標。既是列舉,就一定會有疏漏,但還是可以對上面幾點作個總結,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生,應該是一個“文明的現代人”,他們誠信知禮,積極向上,敢於超越,勇於擔當,他們順應時代的發展,善於吸收現代世界文明,富有開拓進取的創造精神。

總之我想,中山大學培養出來的本科生,尤其應該與衆不同,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你們應該是“社會的精英”。舉一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大學本科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出身”,因爲大學本科階段是人生知識技能奠基、思維方式形成和人格日趨成熟的重要時期,在一所名牌大學所受的四年大學教育,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重塑性格。我希望我們中大的學生們都能在中大的學習過程中塑造和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血脈中注入中大精神,並終身以此爲榮。同時,我也相信,這樣的大學生,纔是真正適應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的人才。

正如我曾對院長們說過,各個學院都應該對本學院的特色,對學生培養有一個預設的目標一樣,我想,每一位同學對於大學生的素質都可以而且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有一個自我的期望,但是,我認爲,關鍵並不在於我們的目標內容如何、期望值有多麼高,而是要爲實現這個目標去不斷實踐和努力,我們應該找到適合自己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徑去實現各自的夢想。那麼我們能否實現這個夢想呢,這就是今天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

二、中大具有培養學生良好素質的精神土壤

也許有人說,大學培養人,無非就是組織大學老師上課、保證學生修滿學分、最終順利畢業而已。我想,這是對大學、尤其是像我們這樣具有大學精神的學校的一種誤解。我剛纔說,大學教育可以重新塑造一個人,這絕非僅僅通過進修課程就可以實現的,否則,中山大學就與普通的教學型學校沒有區別了。我堅信,中山大學是具有大學精神的大學,所謂大學精神,應該是大學悠久的歷史傳統,是厚重的學術積澱,是和諧的校園氛圍和蓬勃的發展趨勢。這種精神不可捉摸,但可意會,它時刻在塑造着大學中每一個人,尤其是像諸位這樣可塑性更強的青年學生。

中大的文化傳統毫無疑問地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這裏,我不能不談我們的校訓。校訓是一所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集中體現,代表着這所學校的終極追求,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中的每一個人。因此,校訓給我們留下的豐富涵義,已經成爲我們學生素質形成的文化基礎。我們的校訓出自中國儒家經典《禮記中庸》,原文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1924年,孫中山先生爲其親手創辦的國立廣東大學題寫訓詞,寫下了這十個字,1926年,爲紀念故去的創辦者,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爲國立中山大學,而這十字校訓則一直沿用至今。

“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的校訓,比較簡單的解釋就是:要有廣博的學識,能仔細地探究,去謹慎地思考,可以明確地辨別,最後要切實地去實行。這十個字其實是儒家對於讀書、治學、做人的經典詮釋,是達到“至善”之境的途徑。今天,我不想對此作過多的學理化論述,只想通過幾個例子並以我個人的理解來解釋一下,這樣讓大家對我們校訓的內涵有一個更深入、直接的瞭解。

先說博學。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有學問嘛,但怎麼樣纔算有學問呢?我聽過錢鍾書與黃永玉之間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黃永玉先生畫了一幅以鳳凰涅槃爲寓意的國畫,作爲國家送給廣島的禮物,一位國家領導請黃先生說說“鳳凰涅槃”的文字根據,他原以爲很簡單,但找了《辭源》、《辭海》、《中華大辭典》等典籍,結果都是沒有,實在憋得沒辦法了,他忽然想到了當時住在隔壁的錢鍾書,就打了電話過去,於是錢先生就在電話裏給他解釋說,這是郭沫若1921年在自己一首詩中編出來的題目,是三教九流之外的.發明,確實沒有地方找出處。但是鳳凰跳進火裏面再生的故事是有的,在古羅馬錢幣上有過浮雕紋樣,但卻不是羅馬的發明,可能是希臘傳過去的故事,說不定和埃及和中國都有點關係,可以去《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本第三冊找找。黃永玉一去找,果然找到了。

我想,這個例子可算是博學了,但錢鍾書先生畢竟和中大沒有直接的關係,下面我想講五個中大的例子或故事,分別說說中大校訓中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

說到博學,我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陳寅恪是清華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被公認爲是繼司馬遷和司馬光之後中國最傑出的史學家。陳先生的最後二十年是在中大度過的,晚年他視力不好,幾乎失明,住進康樂園後,學校爲了保護他,專門在他的住所周圍修築了一圈柵欄,還在門前砌就了一條白色的水泥路,這也是因爲陳寅恪的視力只能辨別淺色而鋪設的。陳寅恪故居和那條水泥路都還保存着,大家可以回南校區康樂園探詢一下這些建築,或許可以體會到與大師之間近距離接觸的感覺。我記得20xx年金庸先生來中大訪問時,特別提到希望到故居憑弔陳寅恪先生,我還陪同他滿足了這個願望。

下面說說陳寅恪的博學,有一個例子,陳先生在寫他的鴻篇鉅著《柳如是別傳》時,眼睛已經看不清東西了,書稿是通過口述,由他的助手幫助撰寫而成的。在書中,他總是引經據典,當遇到不確定的問題時,他總可以告訴助手,在他書架的哪一層的哪一本書中的哪一頁,可以找到問題的出處。我想,如果不是對治學抱有強烈的慾望,不是飽讀詩書、博學強記,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這與錢鍾書先生在電話中解釋“鳳凰涅槃”的故事可謂異曲同工,應該是對博學最好的詮釋了。

說了博學,再說審問。所謂審問,就是仔細地探究,要善於提出問題。什麼叫善於提問,怎麼樣能夠提出好的問題,我認爲,只有通過詳細地探究,認真地考察才能做得到。這裏我想舉一個德國總理施羅德來我校演講時的例子。20xx年,時任德國總理的施羅德來廣州訪問,他在中大的懷士堂爲我們的學生作了一場演講。說到懷士堂,這是我們中大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當時德國外交部的官員們在爲施羅德演講選址時還在考慮應安排在廣州還是在成都,在看到了我們的懷士堂並瞭解到它的歷史以後,當即就決定將演講地點安排在廣州了。現在想想,我還真的佩服他們的眼光,因爲就在去年,在國家郵政總局發行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40週年的紀念郵票中的第四枚就是中山大學,郵政總局的設計師們選取的票面內容也是這座懷士堂。據我所知,這是繼北大和復旦之後,第三個國內大學登上“國家名片”。

當然,施羅德總理在演講的時候並不知道這麼多故事,但是他對中大還是充滿了興趣,我記得他在演講之後說,期待與我們的同學進行熱烈的討論,我當時就特別說明,“請總理閣下親自指定同學提問”。因爲,我相信,中大的學生是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有深度的問題的。事實也確是如此,這些同學的問題提得非常好,涉及到中德關係、中歐關係,民族歷史觀的問題,他本人的從政經歷等等。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我們中大獲得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的一個成員的問題,他說德國學者海德格爾曾經說過,人要像詩一樣地生活,請問總理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保持輕鬆的心態,享受生活?施羅德對這個問題非常滿意,他十分認可這種生活態度,他說生活中應有美好的因素,什麼是美好,要自己去努力尋找,比如他自己就喜歡打網球,並從中體驗到了快樂。我想,這些問題如果不是通過認真思考是不可能提出來的。比方說剛纔的問題,我也不曾知道海德格爾這樣的名言,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因爲我曾經對中大的師生們說過,希望他們學會享受在工作、學習中自我實現帶來的快樂,而海德格爾卻要人“像詩一樣地生活”,比我的想法更高了一個層次,對我來說,當然也是一種提升。

施羅德總理也對中大學生的提問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同具有這麼廣泛知識的學生交流非常有意義!”而更有說服力的應該是當時陪同來訪的外交部官員的評價,他們說,中大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亞於清華學生的水平,這應該是中國最好大學的學生了。

其實,我聽到自己的學生提出這些問題,心裏也是感到十分欣慰,因爲我知道,能否提出高水平的問題是衡量一所大學學生素質的重要標誌,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代表了這所學校的水平。所以,去年我來這裏與東校區的同學們做講座的時候,曾開玩笑地提醒大家不要提膚淺的問題,要提有深度的問題,結果很多人後來就真的不敢站起來提問了。當然,我是鼓勵大家提問的,只是希望你們在提出問題之前,要經過仔細地探究,要讓提問的過程同時也成爲自己增長知識的過程,這纔是我的目的。

“審問”之後說“慎思”,就是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細緻、謹慎地考察、分析問題,要將所學爲己所用。我認爲這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通過對已知問題的真正吸收,然後融會貫通,進而進行反思,這是在治學過程中思想的一次飛躍,只有這樣,學者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纔有可能對知識有所創新。這裏,我想講朱熹平教授的例子,可以說是對“慎思”的完美解釋。

大家一定知道朱熹平教授與他的夥伴合作破解了“龐加萊猜想”的報道。正如朱老師自己所說,他是通過對“龐加萊猜想”相關理論的系統研究,運用美俄數學家的理論方法完證了猜想。他曾說過,國際上很多團隊都對“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俄國數學家,這個猜想的完成,是國際數學界的同行們你一步我一步,共同做出來的。他說自己只是比較幸運,完成了“臨門一腳”。

我覺得,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朱熹平教授真正讀懂了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的東西,真正讀懂了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的東西,並且吸收成爲了自己的知識,這篇論文——《“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其實就是用自己的方法說明了運用佩雷爾曼的思路來證明“龐加萊猜想”是行得通的。吸納前人思想,融會貫通,然後再有所創新,我想,這就是“慎思”的真正意義吧。

我們校訓的第四點是“明辨”,學理越辨越明,不辨就難分真僞,不辨就難分是非。說到“明辨”,我想舉奪得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的中大辯論隊的例子來說說。先要弄清楚,此辯非彼辨,也就是說,辯論的“辯”不同於辨別的“辨”,既然不同,爲什麼還要舉這個例子呢?因爲在辯論賽場上,每一輪比賽的辯題都是現場抽籤決定正反方立場的,所以,我們的辯論隊在準備比賽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站在正方或反方的立場來準備比賽,因爲那樣最多就只有50%的獲勝機會。如何才能做必勝的準備呢,那就是必須認真分析每一場比賽的辯題,通過透徹的分析而讓自己具備駕馭問題的能力,這樣在比賽中,無論抽取到何種立場的辯題,都會處“辯”不驚。因此,要“辯論”,必先“辨析”,只有做好了辨析的工作,纔能有必勝的把握。也正是如此,我們的辯論隊才能披荊斬棘,奪得全國大專辯論賽的冠軍,繼而摘得國際大專辯論賽的冠軍。總之,我覺得正是運用了“明辨”的方法,纔有了中大辯論隊奪取世界冠軍的成績。

說完了“學、問、思、辨”,最後還要落實到“行”,可以說“篤行”是治學的最後階段。“篤”有踏踏實實,堅持不懈的意思,只有實踐所學的知識,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從而體現人生的價值。我想了一下,在中大,“篤行”的例子還是有很多的,這裏我就講一件我親身經歷的事情。去年,我到湛江一家很有名的海產養殖企業參觀,這家企業與我們的生科院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的研究成果應用在養殖技術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記得那次我一走進那裏的養殖基地,就有幾個漁民樣子的年輕人衝着我微笑,說“黃校長好”,我還十分“得意”,以爲連湛江的“漁民”都認識我這個校長,誰知等到他們報了家門以後才知道,原來這幾位年輕人是中大的動物學專業的博士生,他們長期沉在企業裏,爲企業解決技術上的問題,風吹日曬,看上去好像和漁民沒什麼兩樣,以至於他們有次返回學校,還被門口的學校保安誤認爲是外來閒雜人員,拒絕他們進校。此外還有五六位我們的教授,每個月至少會有兩三次到企業去工作,我覺得他們真的很了不起。還有一個例子,也是幾位生科院的教授,他們常年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西藏林芝地區從事蟲草的人工養殖試驗,去年暑假我去看望過他們,那裏環境十分艱苦,每天要驅車幾個小時往返於駐地和養殖基地之間,還要承受高原反應給身體帶來的不適,現在,他們的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國家提出對西藏的支持要變“輸血”爲“造血”,我想,我們這些教授從事的就是一項“造血工程”,因爲他們的工作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因挖掘蟲草而破壞的環境,更可以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請大家想想,什麼是“篤行”,我覺得這些教授及其學生們的行動就是最好的詮釋。

同學們,我們的校訓體現了大學求知、求真、求善的道德感和貢獻社會的使命感,這裏面閃耀着大學精神的光芒。校訓爲我們指明瞭讀書、治學、做人的途徑,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學問思辨行”其中的邏輯意義,真正做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那麼也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了,如真能如此,那麼我們的學生培養目的也就達到了。

我想,中山大學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文化傳統,這是中山先生和學校的先賢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每一箇中大人珍惜和傳承。然而,在傳統之外,我們大學還需要寬鬆和諧的學術氛圍、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以及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這是我們所有中大人都應爲之努力的目標。我想,這個目標,大學的管理者尤其應該重視,因爲大學作爲一個學術共同體,教師和學生無疑是主體,學校制定一切規章、制度都應以發展學術、尊重教師、

善待學生爲出發點,必須要以培養學生、培養人才爲軸心。

當然,大學的管理不僅是保證大學課程的設置,還要爲同學們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例如,這次在東校區舉行的“我與校區共成長”的植樹活動,就是在校長辦公會議上討論通過的。學校認爲,植樹不僅是美化生活環境的活動,更可以讓同學們產生熱愛母校、熱愛生活的感情,我從來不認爲愛校甚至愛國僅是個口號,愛校也好、愛國也好,從來都是具體的,是要通過培養對母校、對國家的感情而逐漸形成的。當然,植樹僅僅是一種形式,我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夠親自動手,當你們的汗水浸入到這塊土地之後,你們也就自然對它產生情感,在你們畢業之後,這將成爲大家美好的回憶。更重要的是,你們的行動也將被定格在中山大學的記憶之中。

最後,我想針對大學排名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想,這的確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大學的發展是要有一個目標,但大學排名只能部分地說明問題,而且他們的測量指標和評價體系也不一定很科學。我相信我們中大是在向前發展的,而且是穩定地前進,但是別人也在發展,否則中國的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就要下滑了。可喜的是,我們現在有很多重要指標都是比較好的,比如近年新晉的長江學者、傑青、甚至院士的情況都較理想,近年入選百篇優博的形勢也很好,說明我們的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質量水平是高的。我覺得,大學的發展,校長負有最重要的責任,但是,中大的希望更是在於大學中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的努力,當然也就包括在座諸位。如果大家都能認爲這個學校是值得我爲之熱愛的,願意爲學校的發展而付出努力、爲之奮鬥,我們的學校就一定會因你們的努力而發展、而進步。總之,我們不能浮躁地看待大學排名,中大的發展就在於你我他、在於我們共同的努力。

同學們,今天我所講的算是個漫談,但其中有一條主線,也是我的一個期望,就是中山大學的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素質,中山先生說,“學生要立志做大事”,對於什麼是“做大事”,他說“專心做一件事,幫助國家變富強。”我的理解是,我們專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在做大事,就會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這也可以說是大學培養人才的終極目的。

總之,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傳承中山大學的精神,繼承中山大學的血脈,要葆有蓬勃向上的朝氣,成爲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而最終成爲社會的棟樑之才,這就是我作爲校長對心目中學生的期望。我想今天就講到這裏吧,希望能夠與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

大學生演講稿 篇6

匆匆,太匆匆,時間真是跑的比兔子還快,大一穿着土不拉嘰的綠軍裝在太陽下暴曬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轉眼就到了大四。回想四年走過的路,感到收穫不小,這四年沒有白過。

這短短的四年,卻是我的人生中彌足珍貴的四年。在這四年裏,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並不爲過。總結過去可以撥開時間的迷霧,清晰的回首所走過的路,從而爲將來的人生旅程準備一些經驗和教訓。

大學四年的生活主線是學習。大學學習是迥然不同於以往的一種新形式,它賦予了學習者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同時也對學習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半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下,要求學習者必須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有更強的選擇辨別能力和更強的自學能力。對於這個方面,我應該感謝大學這四年的學習生涯,在這期間的歷次挫折與成功,使我真正知道了怎樣進行自我學習,怎樣有選擇有目的的學習,隨之而來的是自己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的提高。而學習之外的課外科技活動的參與,同時也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鞏固和加強,它不僅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拓寬了我的知識面,而且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也促使自己學習更多更新的東西,這更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

在四年裏,所得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東西,校園嚴謹踏實的學風,求實創新的氣氛,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的學習和思維,所有這些能力和思維模式的獲得,是我幾年學習的最大收穫,這也必將影響我未來一生的發展。

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還需要正確的思想基礎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知識可以不斷獲得,而人生觀一旦形成,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有難以估量的影響。在沙師的這幾年,我可以明確感受到學校在教書的同時,對育人這一環節的重視。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各種各樣的思想探索,都影響着我的人生觀的形成。在未入大學之前,人生觀對於我而言,是屬於比較虛幻的東西,我雖然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和作用,卻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由於自己的思考、學習和一些外在因素的作用,使我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對人生的看法。對於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生命對於宇宙而言,不過是一個短短的瞬間,而對於個人而言,則只有永不回頭的一次機會。

總之,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充實的過好每一天,只要無悔,便是成功。而成才而言,則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必須要執着進取,踏實奮鬥,纔有望品嚐成功的喜悅。人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想法,但這只是形式上的改變,其基礎卻已深深紮根于思維深處,是再難改變的。在以後的生活中,積極向上,笑對人生將是我的原則和動力,愛國愛家,踏實進取則是我人生成才的基石。

大學生演講稿 篇7

再見青春,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青春,再見燦爛的憂傷;

再見青春,再見永恆的迷惘。

一部《北愛》道出了千萬人對愛情的追求,抑或說是一種同感。一首《再見青春》又何嘗不是揪着我的心呢/?

一年前,不對,應該是半年前,我還掙扎在高考的沼澤中。深愛着那首《越長大,越孤單》,百聽不厭。“月長大越孤單,心像開滿花的樹,努力過,深愛過就不哭……”如此熟悉的旋律卻再也激不起我心中的漣漪。

當年……

不知從何時期,習慣了脫口而出“當年”,不加思索的,不負責任的!

那時我和大多數考生一樣,紮根在課桌,享受着每天僅有的6小時睡眠,堅守着自己的目標。那會的感覺也許是枯燥的,疲倦的。但現在看來,一切都是簡單的,充實的。

現在,我已經搞不清楚自己屬於哪一類人,遊走在被譽爲象牙塔的地方,漫無目的的,雙手插兜,嘴裏還抱怨着,白天睡太久了,昨晚又失眠了。完全不記得還有一種追求叫夢想,生活過的如同嚼蠟般乏味,甚至噁心……

難道這就是我的青春嗎?聽着汪峯深入肺腑的歌聲,我不禁這樣問自己。

牆上的時鐘雖然已被賬上的手機代替,但不變的是時光滴滴答答的節奏,那種銷蝕萬物於無形的'節奏。我的青春也正在消失,不是命運的掠奪,而是因爲放縱。慢慢的,慢慢的,像被埋葬的花兒一樣,枯萎,腐爛,最後無人問津。

我看着滿目瘡痍的繁華,感到痛徹心扉的惆悵,聽着心在爆裂的的巨響,陷入深不見底的悲傷,再見青春,再見美麗的疼痛;再見青春,永恆的故鄉;再見青春,再見燦爛的憂傷;再見青春,再見永恆的迷惘。

悲痛但並不悲傷的旋律,久久迴盪在耳邊,就當年那首《越長大越孤單》一樣,不同的是他陪我走過的,不再是高考,而是成長,一種與青春無關的責任。

或許,某年某月某一天,我還會像今天一樣,回味着這首《再見青春》,然後品味成長,看着窗外夕陽西下,我想那會花開正濃……

大學生演講稿 篇8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叫xx是辦公自動化的一員,文章中心我在班上擔任勞動委員一職。我工作認真負責。今天我預備競選生活部幹事一職。

生活部一直都作爲一個幕後的部分,同學們對此也不怎麼了解,在我沒有進生活部以前我也是這樣。可是當我在一年前我進了生活部,當了一名幹事之後我知道生活部的工作是很辛勞的。比如在嚴冷的冬天,同學們都早早的躲進熱熱的被窩。可是我們要等到十點鐘熄了燈,檢查完同學們的就寢情況之後才能往睡覺。有的同學因此而退縮了,但是我沒有,我反而覺得能夠爲同學們服務是很榮幸的'。

關心大家所關心的,解決大家所面對的。這是生活部始終不渝的工作目標。假如我這次競選成功了,我會和部裏的成員一起開拓創新進取的精神踏實的切切實實爲同學們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