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範文彙總7篇大綱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範文彙總7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範文彙總7篇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您好!

當鮮花盛開的五月悄悄降臨,當萬紫千紅的季節換上新裝,踏着春天的腳步,七三一醫院繼續在堅持“以病人爲中心,以社會效益爲根本宗旨”方針指導下,爲建設成爲北京河西地區具有特色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闊步前進。作爲其中一員,我願與她同呼吸、共發展。

一個政治家的責任在於洞察國際風雲變換;一個科學家的責任在於努力發明創造;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在於掌握先進的醫療技術,治病救人;一個護士的責任在於滿足病人的需求,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南丁格爾精神再次感染着我們,白衣天使要始終踐行光榮而神聖的職責,雖白髮斑斑者,仍不失千里之志,青春如火,盪漾着滿腔激情,寒來暑往,斗轉星移,在無數不眠的夜晚,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響樂章。我們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就選擇了神聖、選擇了偉大、選擇了高尚。

七三一醫院有着光榮而悠久的歷史傳統,從她誕生的那天起,就擁有着一流的技術力量、完備的醫療設施、高尚的醫德醫風。已在北京河西居民的心中樹起了一面旗幟、塑造了一座豐碑,這值得我們每個七三一醫務人員的自豪和驕傲!

比陸地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作爲一名護士,要擁有博大的胸懷,時刻保持着燦爛的笑容,這微笑是陽光,能減輕病人的疼痛;這微笑是雨露,能滋潤患者的心靈;這微笑是翅膀,承載了千萬個家庭健康平安的希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選擇了這個神聖的職業,無怨無悔!七三一醫院選擇了我,賦以重託。作爲七三一醫院新一代的主人,我要爲醫院的振興發展盡職盡責,鞠躬盡瘁!

醫院興亡,匹夫有責。醫院的發展壯大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的努力,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發揚團隊精神、培養協作意識,事事嚴於律己,處處着想他人。我要始終以學習的態度、務實的工作精神,2H的標準規範自己,不斷固本強身,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強化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個人綜合業務素質,學習臨牀一線人員對待科學精益求精、嚴謹求實的作風;發揚工勤人員吃苦耐勞、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學習各級領導科學決策、舉重若輕的管理能力;及時給自己注入新鮮的血液,給我院的發展帶來新的氣息和活力。

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作爲一名護士,我深信,豐碑無語,行勝於言。呼喚親情和人性,是社會的要求和人生的嚮往。七三一醫院給我創造了學習、服務、奉獻的機會,我才真正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後,讓我們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建立強烈的歸屬意識,把醫院當作自己的家,珍惜她、愛護她、建設她。在激烈的競爭中與醫院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縱是前方有再多挑戰,也無法阻卻我們共同前進的腳步!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您好!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帶着如火的青春,帶着美好的夢想,帶着無限的希望,帶着對來的憧憬。來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家”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

光陰荏苒,彈指一揮間。三十多年來,在二醫院這個“家裏,我已由當年參加工作時老二院的“新人”變成了如今新二院的“老人”。我與他共同經歷了成長、成熟和壯大,也可以說見證了醫院發展的每個歷程。

八十年代的“老二院”門診、病房、辦公室全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四層小樓裏。3多名員工,幾個簡單的科室,病牀2多張,就像現在的鄉鎮醫院。今天的“新二院”在院領導的攻堅克難、苦心經營和全院職工同心同德、誓求發展的創新精神下,她已是鑲嵌在我市迎賓大街上一條亮麗的風景。新崛起的二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網絡醫療於一體的三級醫院,門診、急診、病房樓連樓。18名員工分別在31各臨牀科室、28個門診診室、15個醫技科室、27個行政科室之中用良好的醫德,用精湛的技術,用嫺熟的操作,在不同的崗位,全心全意的爲62張病牀的住院病人和門診就診的衆多患者奉獻着她們的愛心。

冰心老人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長途點綴的香花瀰漫,是穿越拂葉的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認爲這是對穿越在病人之中新二院全體員工職業的最好的詮釋。我不是詩人但我要謳歌我們的職業,我要感謝我們的職業,是她讓我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的面對每一個生命,是她讓我們理解活着就是一種美麗,是她讓我們懂得如何真愛生命。

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想想當初稚嫩的我,既有過心浮氣躁,眼高手低,生不逢時的感嘆,也有過自以爲是,無所作爲的迷茫,原來我以爲自己所看到的是整個世界,沒想到他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剛走出校門時對醫學知識只是略知皮毛,我只是個會扎針,會測血壓,就連化驗單都看不太懂的小毛丫頭。在二醫院經過三十多年工作生活的洗禮,是他教會我讀懂了什麼是高血脂、什麼是高血粘、什麼是佔位性病變等,在體檢中心工作以來,每天面對着幾十分病志,面對着一份份化驗單我必須用最準確的醫學術語做好每份電子病志。如今的我已伴隨着二醫院的壯大有所成長。人的一生總有許多美好的夢想,都有過美麗的青春,做爲一個平凡的護理工作者,我將最美好的年華,最美好的色彩獻給了那些被病痛纏身的患者們,獻給了我鍾愛的事業,我摯愛着我們的醫院我的家。

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三十多年來我和二醫院一路同行,攜手共進,我是幸運的。也許有人會說三十年它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但她卻是我流金歲月的一段最美好的記憶,它記載着二醫院、二院人一路走來的辛酸和汗水,也鑲嵌着醫院的燦爛和輝煌,它承載着我們的艱辛和熱情,也記錄着我們的快樂和幸福。如今爭創“三甲”已成爲我院發展的必由之路,責任在肩,使命在前,我們要用滿腔的'熱情,百倍的努力投身到爭創“三甲”的行列中來。二醫院的發展壯大不但要有的團隊,也需要愛崗敬業的全體員工,一個的人力量是微薄的,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作爲新二院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誠實守信,厚道做人。二醫院就是我的家,是我的衣食父母,只有壯大的家纔能有不斷成長的我。我的職業應該成爲我人生之中無怨無悔的選擇。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3

因爲愛,我們大家今天相聚於一堂,因爲愛,我們不斷的在改變,而改變,一直在身邊。

20xx的11月,我懷着憧憬的心來到了我們醫院求職。由於早期遺留原因,我們醫院的地方小、擁擠,而且地段剛好處於國道的X型路口,交通對於門診就醫來說簡直是個大痛病。第一次來到我院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那時候的醫院就像迷宮一樣,總感覺每走一次會繞回原點。但即使是再小的地方也包不住我們爲病患熱情服務的一顆心,那個時候,我發現即便如此,我們醫院並不缺少病員,門診前來就診的患者依舊絡繹不絕,我在思考,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處在一個不利的條件下,卻創造出了這樣的一個就診現象呢。

入職後的我發現全院員工都處於一種充滿了“愛”的氛圍內,甚至上級領導也會常和下屬進行溝通,這種氛圍、這種環境是在其他工作單位裏所不能見到的一種和諧。入院後不到一年,基本上和所有的同事都認識了個遍,那時候開玩笑的說,每一個同事都是我們的親愛的,因爲這種大集體、小環境的生活,讓我們所有的同仁們都走的更近,走的更親。

還記得剛入院時,我們還沒有使用電子化病歷,那時候的我們還沒有CT機,在上級領導和總院領導的關懷下,我們不斷進步,不斷求新,爲了能爲醫者和患者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治療環境,在院領導親自監督下,醫院環境每一年都會有巨大的變化,不僅是醫院的牆壁、標牌變得漂亮、溫馨,還有新的電子病歷系統和總院CT機器的支持,更不說爲了讓每個科室的發展,而大力投入購買的那些新型儀器,讓我們醫院變得更漂亮、高效、強大。

春華秋實,伴隨所有對我們醫院的關懷,隨着新大樓不斷的崛起,我們必將走向新的明天,作爲這集體中的一員,我願把更多的關愛給予我身邊的每一位同仁,因爲有愛,願我們隨着醫院的成長一起同行,走向輝煌!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4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關於家的故事,名字叫做我成長中的“家”。

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我老公問了我一個問題,他說:”老婆,你每天6點鐘出門,7點鐘回家,寶寶都快不認識你了,你們醫院有那麼忙?幹嘛不換個工作呢?”於是我就開始解釋:”病人多啊!病情重啊等等”。至於換工作,老公,這個問題我沒有想過耶!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很難回答,現在工作機會多,做護士這行還是非常辛苦的,我就沒有想過要離開呢?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對醫院有感情,這家醫院對我而言就像是家一般的存在。

剛進醫院的時候,醫院的情況不是很好,後來因爲某種原因,醫院的情況變的非常的糟糕。在那段沒有病人,發不出工資的很黑暗的日子裏,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問:醫院的出路在哪裏?我的出路在哪裏?有很多人選擇了離開,而我選擇留下。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做了個正確的決定,我與這個醫院共同經歷了成長、成熟和壯大,也可以說見證了醫院發展的每個歷程。我看着醫院從沒有病人到有了第一個ICU病人,後來有了一病區、呼吸支持病區、石橋病區、崇賢病區,現在有了新的大樓,醫院正在以我們想象不到的速度快速的發展着。

醫院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在成長着,就拿我來說吧,我從一個連針都打不好的小護士,到現在能很好的勝任自己的工作,在這過程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拿到了“南丁格爾”獎和“優秀員工”的稱號。當然,我取得這些成績並不是說我做的有多好,而是因爲我很幸運的在二病區這個很優秀的團隊裏做事,同時醫院也給了我很好的發展平臺。

有句話叫“以醫院爲家”,我們平時不太會掛在嘴邊講,因爲覺得太矯情了,但是我們細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們做的很多事都體現了“以醫院爲家”。會不會有這樣的一個場景:有個人對你說你們醫院太老舊了,電梯也沒有,等等等等。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會反駁他:我們醫院雖然環境有欠缺,但是我們的醫生很認真很負責呀!我們的護士很有愛心呀!我們的護工都很給力呀!我們還有市一總院做後盾,能請到很多大咖級的專家爲您看病呀!等等等等。爲什麼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反駁他,因爲這個醫院是我們的家呀,我們怎麼能忍受別人說我們的家不好呢?

我在這家醫院工作了十幾年了,十幾年對一家醫院的發展歷史來說只是一段很短暫的時間,但那卻是我最美好的時光,在座的朋友們和我一樣,我們爲這家醫院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和淚水,做着這麼辛苦的工作卻從來沒有想到要離開,爲什麼呢?因爲這是我們的家呀!我們都愛自己的家啊!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5

遙想那年我剛進入醫院,是在勞動節的時候,勞動很光榮。先是在病區藥房進行熟悉,隨後被派往了剛開展工作的石橋病區,一干就是2年。再後面醫院開展了流動義診,需要會開車、能收費、搬的動箱子、發的了藥品。於是,我又回來本部參與流動義診的工作。

從20xx年開始通過大家不懈努力。我們服務過拱墅區養老院、閘弄口養老院、良渚養老院、鬆齡院、海華養老院、上塘養老愛心之家、永華街養老愛心之家、闊板橋社區、崇杭社區、長虹社區、小河社區等等。我們風雨無阻,使命必達。我們上門看病、上門送藥,極大的方便了廣大人民羣衆。特別是那些附近沒有大型醫院的社區和養老院,解決了看病難、配藥難的問題。有位社區老大爺每次去都會早早在那裏等我們,他自己去醫院看病配藥往往要耗費一天時間,還要來回倒騰4次車,年紀大了真是吃不消。我們去了他的煩惱馬上得到了解決,生活so easy!家人也不用擔心老人家往返醫院路途的安全問題了。

20xx年我們的科室迎接來了駱主任的加入,藥劑科也悄悄地發生着變化。病區藥房從從前的手工排藥到現在的機器排藥,速度提高了、準確率也提高了;門診藥房藥架貨位進行了重新整合,把庫房和門診藥房進行了合併,使之更加符合目前的工作狀況;條碼機進行了調整,使之符合現代醫院門診藥房窗口發藥要求;每月的處方點評、醫囑點評,門診、病區用藥排名的開展……我們正在慢慢改變大家對藥劑科只是發藥工、搬運工的印象;科內質控管理也在逐步開展,20xx年質控檢查,領導對我們的努力做出了肯定,同時也指出了不足。相信下次檢查會看見我們的進步。

有人說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那麼只有自己知道暖不暖;而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別人的雙手,卻是一種奉獻。作爲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患者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工作的一貫平凡,我們從容不迫;面對肩負的聖神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一往無前。因爲我們的雙掌撐起的是希望,因爲我們的雙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陽。

大家聽!工地上傳來的機器轟鳴聲。那是我們新醫院建設的交響曲,是我們期盼的希望。我們只有通過不懈的學習才能順應醫院的新發展。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6

XX年,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第一次以一名“實習生”的身份踏進了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大門,看着醫院的面貌,沒有省級醫院的先進壯闊,卻有着經過時間沉澱纔有的淳樸踏實,以後我就要在這裏實習了,想到這裏,心裏莫名充滿了親切感!往後的日子裏,初上社會的懵懂和自卑,在這裏慢慢得消化着,初出牛犢的鋒芒也在二院這個大家庭裏漸漸收斂了。實習結束的時候,我不但在專業水平上得到了進步,自身修養亦是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這對我後來的繼續求學之路有很大的幫助,更在我的心裏產生了一個微弱卻又異常堅定的聲音:“二院,我一定會回來的!”

終於在XX年大學畢業那年,同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再一次踏進了二院的大門,那一刻,心頭是一種重回母親懷抱的貪婪,是一份久違的念想終於得以實現!直到我真正穿上了印有“餘杭二院”字樣的白大褂,我內心的激動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只能感謝二院,感謝你培養了我,賜予我這個發力的平臺!只想把那滿腔熱情,盡情得揮灑在你的熱土上!參加工作之後我總是提醒自己要改變,要進步,要跟上自己所在的單位的進度!而在我改變的同時,二院也改變了!變得更先進了,更有名了,時光如水,流轉過無數個春夏秋冬,這家坐落於雙千年古鎮有着60餘年歷史的醫院,從當初的幾十張牀位,到現在有着300餘牀位的省定二級乙類綜合性醫院。1995年被列爲全國“愛嬰醫院”;同時是盛市、區三級連創的文明醫院。始終圍繞着“以病人爲中心,以質量爲核心”的宗旨,本着“一切爲了病人,爲了病人的一切,爲了一切病人”的服務理念,關注民生、民情,爲建設衛生強區,實現“xxx”衛生髮展目標,促進全民健康,提高人民羣衆健康水平做出無數貢獻和業績。 近年來,院領導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在加大設備投入和環境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首先帶領廣大員工制定長遠規劃,形成統一的奮鬥目標。並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宣導,激發員工爲實現目標不懈努力;其次不斷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通過組織多層次、多方面的學習和培訓,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幫助員工開闊視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加快二院發展步伐。二院先進的管理理念,濃郁的人文氛圍,系統的規範化培訓,良好的科研平臺給我們年輕同志提供了成才的土壤和機會,也讓我對腳下的這片土地眷戀不已,對這身聖潔的白衣感到無比珍惜!看着雄壯的新病房大樓一天天的聳立起來,已然成爲古鎮餘杭最具現代化氣息的標誌性建築!我的心裏感到萬分自豪,我自豪我是其中一員,讓我同時享有這個美名:“餘杭二院臨牀護士”!我相信大家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大家都在爲二院的快速發展自覺“充電”、自我“加壓”,不斷地探索創新。一個充滿朝氣的醫療團隊,一個現代化的院容院貌展現在全區人民面前,我們爲有這樣一種和諧興旺的發展環境而感到自豪和安慰!

然而你從不炫耀自己,只是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偉大!你包容了我所有的酸甜苦辣,我失敗時,你鼓勵我;我成功是,你祝賀我;我高興時,你跟我分享喜悅;我難過時,你替我分擔憂愁。。。我愛你,二院,你始終用那雙博愛的大手,包攬着我的一切!因爲愛,我想說:立足崗位,以心靈呵護心靈,以生命溫暖生命,做一個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人,做一個心繫病患,博愛奉獻的人,做一個孜孜進取,永不懈怠的人,讓病人滿意,讓家屬放心,這就是我不懈的追求,努力的方向!我愛你“二院”,無論是酷暑難當的夏日,還是寒風凌厲的嚴冬!你總是敞開懷抱迎接羣衆,你是那麼坦蕩,那麼多情,你的肩上,是我們奔忙的腳步;你的懷裏,躺着最需要照顧的病人!你拯救了無以計數的人民百姓,你更是祖國進步的里程碑!

我與醫院共成長演講稿 篇7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帶着如火的青春,帶着美好的夢想,帶着無限的希望,帶着對來的憧憬。來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家”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

光陰荏苒,彈指一揮間。三十多年來,在二醫院這個“家裏 ,我已由當年參加工作時老二院的“新人”變成了如今新二院的“老人”。我與他共同經歷了成長、成熟和壯大,也可以說見證了醫院發展的每個歷程。

八十年代的“老二院”門診、病房、辦公室全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四層小樓裏。3多名員工,幾個簡單的科室,病牀2多張,就像現在的鄉鎮醫院。今天的“新二院 ”在院領導的攻堅克難、苦心經營和全院職工同心同德、誓求發展的創新精神下,她已是鑲嵌在我市迎賓大街上一條亮麗的風景。新崛起的二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網絡醫療於一體的三級醫院,門診、急診、病房樓連樓。18名員工分別在31各臨牀科室、28個門診診室、15個醫技科室、27個行政科室之中用良好的醫德,用精湛的技術,用嫺熟的操作,在不同的崗位,全心全意的爲62張病牀的住院病人和門診就診的衆多患者奉獻着她們的愛心。

冰心老人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 ,將這長途點綴的香花瀰漫,是穿越拂葉的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認爲這是對穿越在病人之中新二院全體員工職業的最好的詮釋。我不是詩人但我要謳歌我們的職業,我要感謝我們的職業,是她讓我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的面對每一個生命,是她讓我們理解活着就是一種美麗,是她讓我們懂得如何真愛生命。

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想想當初稚嫩的我,既有過心浮氣躁,眼高手低,生不逢時的感嘆,也有過自以爲是,無所作爲的迷茫,原來我以爲自己所看到的是整個世界,沒想到他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剛走出校門時對醫學知識只是略知皮毛,我只是個會扎針,會測血壓,就連化驗單都看不太懂的小毛丫頭。在二醫院經過三十多年工作生活的洗禮,是他教會我讀懂了什麼是高血脂、什麼是高血粘、什麼是佔位性病變等,在體檢中心工作以來,每天面對着幾十分病志,面對着一份份化驗單我必須用最準確的醫學術語做好每份電子病志。如今的我已伴隨着二醫院的壯大有所成長。人的一生總有許多美好的夢想,都有過美麗的青春,做爲一個平凡的護理工作者,我將最美好的年華,最美好的色彩獻給了那些被病痛纏身的患者們,獻給了我鍾愛的事業,我摯愛着我們的醫院我的家。

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三十多年來我和二醫院一路同行,攜手共進,我是幸運的。也許有人會說三十年它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但她卻是我流金歲月的一段最美好的記憶,它記載着二醫院、二院人一路走來的辛酸和汗水,也鑲嵌着醫院的燦爛和輝煌,它承載着我們的艱辛和熱情,也記錄着我們的快樂和幸福。如今爭創“三甲”已成爲我院發展的必由之路,責任在肩,使命在前,我們要用滿腔的熱情,百倍的努力投身到爭創“三甲”的行列中來。二醫院的發展壯大不但要有優秀的團隊,也需要愛崗敬業的全體員工,一個的人力量是微薄的,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作爲新二院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誠實守信,厚道做人。二醫院就是我的家,是我的衣食父母,只有壯大的家纔能有不斷成長的我。我的職業應該成爲我人生之中無怨無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