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做教師必須懂學生演講稿

做教師必須懂學生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辦好一所學校,必須要有一支高水平、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要想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抱負、有本領的人才,則必須讀懂學生,圍繞培養目標,積極開展工作。

做教師必須懂學生演講稿

理想的學生應該是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人;應該是積極進取,敢於創新,思想解放,思維活躍的人;應該是自信自強,樂觀豁達,鬥志旺盛的人;應該是精神生活豐富,興趣愛好廣泛的人;應該是善於與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的人。

圍繞上述目標開展工作,必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學生的道德完善作爲教育的中心環節。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都把德育置於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德國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道德普遍地被認爲是人類最高的目的。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要我們大家“建築人格長城”。爲此我們一定要重視研究人的德行形成規律,把道德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融入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讓學生在自然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品行,使學生的心靈在自然的環境中得到淨化,人格得到陶冶。

要引導學生與書爲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淨化自己的靈魂,昇華自己的人格。要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發揮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對德行養成的滋潤作用。要注重用真實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勵學生。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起心目中的英雄,那麼,這種德育教育的效果要比講解枯燥的道德戒律效果要好得多。

學生來校學習是爲獲取知識,這是毫無疑問的。教師擔當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覺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所以教師必須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既是教育的題中之義,也是時代的呼喚。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經說過:“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一個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於人們具有創新性,使人們變得更善於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爲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創新能力絕不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人格特徵和精神狀態以及綜合素質。要培養學生“敢爲人先”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一些問題敢於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見解,不盲從所謂的權威,不拘泥於舊的模式,永遠保持創造的激情,這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要使自己的工作達到既定目標,必須充滿愛心。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有了深厚的愛就會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尊重是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是一個很高層次的需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自尊心是人的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教師擔當的是教書育人的角色,而不是“教育警察”。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以使命感爲基礎的。因此教師必須從尊重和愛護學生出發,善於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現在學生處在非常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時刻面臨多方面的影響,接受多方面的考驗。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及時捕捉和“放大”,使閃光的東西愈加明亮和耀眼。一個出色的教師總是很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特長,發現學生的潛能,從而把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出來。這就要求每個教師都來做教育上的有心人。有的教師堅持寫“教育日記”,通過對學生的深入瞭解和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這些看上去簡單的記錄如能長期堅持,勢必積累大量豐富的資料,爲深入瞭解學生,開展教學科研奠定豐厚的基礎。如同把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串成美麗的項鍊,形成巨大的精神財富。

要使教育教學取得豐碩成果,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教師的模範表率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敬佩,還要有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爲表現,積極地影響學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結合起來,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要求教師有爲中華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堅定信念,有爲祖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忠誠教育、敬業愛崗、勇於奉獻的情操,有淵博的學識和精深的學業,有把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完美統一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這樣,教師就會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教育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革的深入和形勢的發展,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要不辱使命,承擔起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使命,必須下大力氣學習,做到終生學習,不斷學習。特別要在讀懂學生上下大功夫、花大氣力。教師和學生的良性互動,必然給我們的校園增添新的活力,必然給我們的校園創造出和諧的氛圍,從而爲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學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