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爲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老黨員黃大發的事蹟,深刻詮釋了對黨忠誠、心繫羣衆、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爲新時期共產黨員標註了最鮮明的時代符號。黨員幹部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應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傳承共產黨人優秀基因,更好地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責任,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不懈奮鬥。

堅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書黃大發自23歲光榮入黨並被全村推選爲大隊長開始,就決心爲村民幹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帶領全村羣衆脫貧致富的責任和任務作爲心中第一信念。他幹在前面、克難攻堅,讓草王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全村羣衆高度認可的實績譜寫了爲民奮鬥終身的理想信念。黨員幹部就應做到自覺堅定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做到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並轉化爲幹事創業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決不鬆懈動搖,始終受得住風險和困難考驗,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踐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終不變。老黨員黃大發從入黨並選爲村支書開始,就始終把羣衆冷暖記在心裏,把帶領羣衆脫貧致富掛在心上、踐行在實際行動中,始終真情服務羣衆,實現了他對羣衆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來作保證,我拿命來換!”的錚錚誓言。廣大黨員幹部無論身在那個崗位,都應自覺做到心中時刻裝着羣衆,時刻爲了羣衆,始終把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羣衆需求爲導向、以羣衆呼聲爲信號、以羣衆滿意爲目標,解決好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在躬身爲民中不斷增添羣衆福祉。

實幹擔當守初心。擔當是立業之基、成事之要。擔當大小,體現着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老黨員黃大發面對草王壩村山高地貧、缺水少錢的艱苦環境,沒有認命,沒有叫苦,沒有退卻,他毅然選擇自學技術修渠引水,帶領羣衆脫貧致富。在他的帶領下,草王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黨員黃大發爲羣衆能吃上米飯、喝上清泉、過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難,體現了共產黨人敢於擔當的勇氣、敢於擔責的精神,令人敬佩。當前,我們正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幹部就應樹立敢於擔當、實幹苦幹的精神,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矛盾和問題面前不推諉,在實幹中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在實幹中破解發展難題,用實幹擔當堅守初心、永葆本色。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僅靠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黃大發在絕壁之上鑿出9000多米“生命渠”,起到保供水,促增收的作用,因此這條“生命渠”又羣衆親切稱之爲“大發渠”。

當前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面臨的執政挑戰和政治任務前所未有,這次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表揚黃大發先進事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要以黃大發爲榜樣,學習優秀,爭做楷模,做到講政治、有爲民服務信念,講品行、有爲民服務實際行動,切實從自身出發,適應社會轉型發展和迎接各種挑戰,更好地爲人民羣衆服務。

時代在變遷,學習優秀依舊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俗話說“吾日三省吾身”,作爲當代黨員幹部,應該每日“照鏡子”,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主動學習優秀事蹟,打牢思想基礎,苦幹、實幹、認真踐行爲民服務,帶領羣衆脫貧致富,引導羣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爭做羣衆楷模,傳播先進精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代黨員幹部應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爲指導,在點滴小事中淡泊名利,走進羣衆,深入基層,當好排頭兵,瞭解羣衆所思所想,把責任扛起來,把擔子挑起來,幫助羣衆出點子、跑路子,做羣衆所需所求的實事,“去僞存真”,才能對羣衆負責、對組織負責、對自己負責、才能不辜負羣衆的期盼、人民的重託。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當代黨員幹部,應牢記“頭雁振翅,羣雁齊飛”的道理,以“黃大發”精神爲榜樣,不爲名利所惑、不爲浮華所動、不爲人情所困,從嚴履職、從實擔當,學優秀、做實事、立標杆,做楷模,彰顯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心有所懼、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清白的行爲、廉潔的作風、切實當好人民公僕,才能保障廣大黨員幹部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上永站潮頭。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學習,參會黨員們紛紛發言:表示從黃大發老支書身上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迎難而上、克難攻堅”一心爲民謀福利大公無私的堅定決心。作爲社區黨員,要以他爲鏡,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不能侷限於“等、靠、要”的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爲社區居民辦好事、做實事。

看完了“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蹟,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做新時期艱苦奮鬥的楷模。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纔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落實在工作上。共產黨員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堅持胸懷大局、立足本職、銳意進取、勇於開拓、樂於奉獻。要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的義務,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熱情,融會貫通在具體工作和實踐之中。要通過身邊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活動,來加深對黨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認識。要堅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處處表露先進性,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做到“平常時刻看得出、關鍵時刻衝得出、危機時刻豁得出”,各項工作跑在前、幹在先,自覺爲羣衆作好表率。

繼承和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是新世紀偉大實踐的需要。今天艱苦奮鬥,明天的事業就會更美好;世世代代艱苦奮鬥不斷前進!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艱苦奮鬥精神,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並且堅持不懈的用艱苦奮鬥精神教育、激勵、鼓舞廣大人民羣衆克服困難、振奮精神,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近日來,各大中央媒體對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蹟進行了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他被譽爲當代愚公。黃大華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党支書,從60年代開始,歷時36年,他帶領全村羣衆,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繞過三重大山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千百年來該村滴水如油的歷史。讓人稱奇的是,在沒有現代化設備和高級技術團隊的參與修造下,該渠經過評估,質量過硬,設計合理,可以這樣說,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工程“奇蹟”。

黃大發憑藉忠誠的信仰、驚人的毅力、憑藉開展羣衆工作的出色能力帶領基層黨支部和村民,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是讓人敬仰“當代愚公”,是我們廣大黨員的一面旗幟,值得我們廣大幹部學習。

他深知只有團結全村每一個人,才能解決村裏的難題。他把羣衆當親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講話、信得過的方式辦事,真正做到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工程途徑三個村,十餘個村民組,根據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戶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傳說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類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黃大發45年的要幹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當選,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擁護。

學習黃大發同志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

在當代大環境下,修造這樣一個水渠也許算不上一個大工程,但對於閉塞貧困的小山村來講,要成功卻要面臨重重困難,包括資金、技術、人力等各個方面。

黃大發同志堅持黨員幹部帶頭幹,遇到困難自己先上,面對艱險從不退縮。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術而失敗,黃大發明白光靠蠻幹是不得成功的,主動申請到鄉鎮水利站跟班學習法院幹部。幾乎半文盲的他,從零起步,一個字一個字地摹,一張圖一張圖地學習,最後變成了專家。黃大發有着難以想像的決心和毅力,他36年來一件事,一輩子一個目標,帶領全村鑿出一條生命渠,讓鄉親們吃上白米飯,過上好日子。

脫貧攻堅的路需要千千萬萬個黃大發,需要千千萬萬個新愚公,需要他們一心爲民、不畏艱險、志拔窮根、克難攻堅的共產黨員精神。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這是一首多年前,流傳於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草王壩村民組的順口溜,真實反映着當地村民當時的生活狀況。這樣的狀況卻被一個老人用一生的時間改變了,他就是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爲了改變草王壩缺水的困境,黃大發帶領着羣衆風餐露宿,靠着肩挑背扛、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歷時36年,終於建成了一條總長約十公里,被羣衆親切的稱爲“大發渠”的生命之渠。黃大發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懷着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羣衆的熱愛、身體力行、身先士卒,給草王壩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民羣衆過上了幸福生活。對於每一個共產黨員而言,都應該學習“黃大發”的先進事蹟,心中常懷“黃大發”之心。

常懷“黃大發”之心,心中有黨性。黨的先進性要求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爲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要繼承和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吃得虧受得苦。黃大發加入共產黨以後,心中銘記着黨的宗旨,時刻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爲詮釋了共產黨員了含義。在修建“大發渠”的過程中,由於設備的落後,需要在懸崖絕壁上用鋼釺鐵錘開鑿溝渠,危險重重。黃大發總是身體力行,身先士卒,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用自己的行爲給羣衆起到了模範到頭作用,使修渠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常懷“黃大發”之心,心中有人民。從1958年,23歲的黃大發被推選爲草王壩大隊大隊長、後歷任支部書記、民主村支部書記等職位。在村幹部任上的'45年中,黃大發並沒有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爲自己謀福利、撈好處,而是一直牢記宗旨,全心爲民,克已奉公,苦幹實幹。在當選草王壩大隊大隊長之時,年輕的黃大發就立誓要爲村民幹引水、修路、通電三件大事。此後,黃大發將一生都獻給村裏,獻給了人民羣衆。在“大發渠”修建成功之後,黃大發又帶領羣衆改造良田,修建學校和通村公路。正是因爲黃大發心中裝着人民羣衆,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爲了人民羣衆的福祉而不懈努力。每一個共產黨員也應該向黃大發學習,心中有人民,才能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的爲人民服務,才能讓損害人民羣衆利益的現象不再發生。

常懷“黃大發”之心,心中有韌性。富蘭克林曾說:“惟堅韌者始能遂其志”,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晁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黃大發雖然沒有超世之才,但是憑着堅韌的意志,歷經失敗最終取得了修渠工作的成功。1961年,黃大發懷揣着希望帶領着羣衆開始修建引水渠,經過十來年的努力,由於缺乏科學的方法與技術,導致第一次修渠失敗。面對着失敗的結果,面對着羣衆的埋怨,黃大發並沒有因此放棄心中的希望,而是選擇從頭開始。經過三年的學習,黃大發掌握了大量的修渠知識,再經過科學的測繪與計算,黃大發再次帶領羣衆走上了修渠的道路。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的心血沒有白費,黃大發最終將潺潺清水引到了草王壩,結束了草王壩缺水的歷史。

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常懷黃大發之心,心中裝着黨、裝着人民,不怕失敗,無畏困難,堅韌不拔的面對工作;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該用黃大發老書記的精神激勵自己,爲取得扶貧攻堅工作的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學水利技術,帶着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硬是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終結了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的歷史。隨着媒體報道的深入,貴州遵義市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和大山較勁”的事蹟傳遍山裏山外,感染了無數心靈。

當年,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創造了當代“愚公移山”的奇蹟。如今,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在平原上憑雙手鑿出水渠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在山上,那裏有絕壁、有險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處險境。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黃大發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大發執著地“和大山較勁”,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下,全國正在推進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外部輸血的同時更需要內部造血,需要調動起貧困地區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山區自然條件不佳,但人們應當有人定勝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困難擺在那裏,如果總是想着繞着走,那隻能說明能力有限,只能說明毅力不夠強大。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把困難征服、跨過困難這道坎。很多時候,能不能跨過困難這道坎,就在於人們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爲民情懷。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當了村支書,就應該切切實實爲民謀福祉。沒有好的水渠,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農民以種田爲生,解決好擺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難這個“攔路虎”,農民才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在山區修水渠,儘管很困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勞。修渠的過程中,老支書還承受了親人離世帶來的傷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條心,終於修成了水渠,莊稼灌溉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黃大發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通路、通電,朝着更好的日子邁進。

和大山較勁,黃大發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黃大發老支書的“大發”境界。膠鞋已經斷裂卻捨不得換一雙,這個生動的細節正是老支書簡樸生活的寫照。共產黨人,就應該像黃大發一樣“先憂後樂”“先苦後甜”。黃大發的“大發”境界是一種精神力量。今天,物質生活富裕了,少數年輕人不肯自力更生,畢業了還在啃老,這是不妥當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奮力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黃大發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每個人都應該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實,中國經濟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爲弘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質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纔不會被別人卡脖子。

閱讀黃大發的先進事蹟,不禁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黃大發一生只爲一清渠,幾十年,堅持不懈,精神可嘉,堪比愚公,由衷敬仰,這就是一個基層黨員的信仰,寧靜致遠,沉默有聲。

這名幹部的心靈感悟,就是全縣黨員幹部學習老支書事蹟後共同的心聲。

“學在深處強信念提境界,做在實處拔窮根奔小康。”龍南縣龍南鎮黨委組織委員羅俊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黃大發同志就是最好的活教材,“大發渠”就是最好的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再學習,再宣傳,全縣再次掀起“大發渠”精神學習熱潮。”中央級的新聞報道還在持續,學習老支書精神的高潮火熱掀起,讓“大發渠”精神成爲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堅強精神動力,也正在龍南縣這片熱土落地生根。

通過學習讓我更加明白:

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纔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帶領全村羣衆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歷時36年之久,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7200米長的生命之渠,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心爲民的初心和堅持不懈的志氣。他的先進事蹟被廣泛報道後,鐘山區從機關到社區,從鄉鎮到農村,都紛紛組織黨員幹部羣衆開展學習活動,掀起了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的熱潮。

4月25日晚上10點30分,在鐘山區荷泉社區,幾十餘名黨員幹部、居民羣衆聚在一起,共同收看由央視播出的黃大發同志“全國時代楷模”發佈儀式。大家全神貫注,用心聆聽,老支書黃大發同志歷時36年鑿出生命之渠的動人故事讓大家覺得心裏很溫暖,也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鐘山區荷泉社區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王雨春告訴記者,剛剛觀看了黃大發老支書的先進事蹟,讓我深受感動,在老支書的身上,爲民看到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艱苦樸素的精神,還有全心爲民的精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要把大發精神貫徹好落實好,並且組織我們全體的幹部職工向老支書學習,學習他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學習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荷泉社區羣衆工作部主任劉可九說,黃大發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蹟,他用愚公的精神彰顯了當代貴州人民公僕的形象,讓我認識到作爲一名普通黨員,就應該有敢於擔當、實幹苦幹的精神,用實幹擔當堅守初心,爲民做實事、做好事,以黃大發同志的精神鼓舞自己,在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道路上,盡一名普通黨員的職責和義務。

觀看完發佈儀式後,黨員幹部紛紛表示,將以黃大發同志爲學習榜樣,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爲民的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時刻心繫羣衆,真心實意爲羣衆辦實事謀福祉。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他叫黃大發,今年82歲,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人。這兩天,這個一輩子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老人,在網上成了紅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推出長篇通訊,央視更是用上下兩集的篇幅,在《新聞聯播》播出他的事蹟。現代快報製作的關於這位老人的融媒體產品,視頻和H5也在網上被刷屏……

這幾天,81歲的黃大發成了新“網紅”。黃大發,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半坎組人,先後擔任草王壩大隊大隊長、村長、村支部書記等職務。爲改變山村貧困面貌,帶領羣衆鑿絕壁修水渠,通過36年的堅持和努力,終獲成功。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蹟,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學習黃大發艱苦奮鬥、永不言敗的精神境界。黃大發在擔任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帶領200多名羣衆,歷時30餘年,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被當地羣衆親切譽爲“大發渠”。

學習黃大發敢於擔當、實幹巧幹的工作作風。尊重科學,實幹加巧幹是黃大發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敗,黃大發沒有選擇蠻幹,他暗下決心學習水利技術。三年時間,在積累了大量修渠知識後,黃大發要重啓修渠計劃。經過專業測繪和精心謀劃,修渠項目再次得到縣、鄉政府支持,艱苦卓絕數十載,終於引來一泓清泉,當地自然生態明顯改善,農業生產得以改良,羣衆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學習黃大發聯繫羣衆、堅守初心的公僕本色。“黃支書,我們跟着你幹!”這是廣大村民發自內心的聲音。湊不出錢的就借錢,借不到錢的就賣東西換錢。豆子、雞蛋、蜂糖……樸素的草王壩村民走到80裏外的甘溪集市,吆喝聲一陣接着一陣。當天晚上,鄉親們打着火把,拿着皺巴巴的零錢,交到黃大發手裏。看着大夥兒湊來的救命錢,盯着鄉親們質樸的眼神,黃大發流着眼淚立下了軍令狀——“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來作保證,我拿命來換!”

黃大發36年如一日,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以實際行動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聞報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彎道,“一股勁”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們堅毅執着、有勇有謀,“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與實幹,爲一個時代鐫刻光榮與夢想。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黃大發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党支書,從上世紀60年代起,帶領全村幹部羣衆,歷時36年,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千百年來滴水如油的歷史。

“當代愚公”敢於擔當,勇於探索。童謠裏都唱出因無水而發展艱難的無奈,草王壩村成爲了貧窮落後的典型。當大家都沿襲着貧窮的命運卻無力反抗,黃大發立志拔窮根,提出修渠引水。這樣艱鉅的工程不被大家看好,甚至親舅舅說如果他能幹成,手心裏面煮飯給他吃。在大家的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黃大發愣是敢說敢做,並不斷地想辦法努力團結村民們爭取支持,努力跑外援,解難題,帶領鄉親們在懸崖上打通了一條引領脫貧致富的“大發渠”。

“當代愚公”善於學習,不斷精進。只有小學文化的黃大發被公社選取擔任水利輔導員。主要任務是學習基本的修水庫、測量溝渠知識,並監督各公社的水利工程進度。黃大發在水利站學習時很勤勉。他買了新華字典,一個字一個字地認過去,硬是克服了自己文化程度的侷限,系統地參加瞭如工程如何測量、用料如何夯實等水利知識培訓,對分流渠、導洪溝的常識也有了系統瞭解。

“當代愚公”心懷大家,計利千古。兒子黃彬全說“我初中畢業就回來在村裏當代課老師,一個月工資90塊,太少了,我就跑到外面做工,一天至少也有50塊錢。但是我爸沒過幾天就把我從外面叫回來了,說村裏缺老師,不讓我去打工了”,但他懂得“爸爸是爲了村裏孩子們的教育考慮”。遇到渠上要用的炸藥不夠,申請撥款還要耽誤幾天時間的情況,黃大發就自己跑到信用社,以個人名義貸款8000元,把買炸藥的錢補上。

“當代愚公”堅韌不拔,勇敢無畏。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奮鬥在修渠一線上,從不怕苦畏難。修渠的懸崖險峻高聳,一旦落下性命難保。而他爲了引水,爲了不辜負鄉親們的信任,甘願拿命換。他說:“劉胡蘭啊、黃繼光啊、董存瑞啊這些先烈在戰場上,去堵槍眼的事都要做,就別說下懸崖要怎麼做了吧。”

黃大發將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無悔奉獻於草王壩村,不畏艱險、克難攻堅,以愚公精神打造一條引領脫貧致富的“大發渠”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歷時36年,老黨員黃大發——絕壁鑿出貴州“紅旗渠”》,報道了80歲的共產黨員,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草王壩原支書黃大發帶領全村羣衆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歷時36年之久,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之渠的動人故事。

黃大發同志始終透着一股奉獻自我的勇氣,敢爲人先的銳氣,一心爲民的正氣,一心帶領羣衆絕壁引水的事蹟讓各地幹部羣衆深受感動,引發廣泛熱議。

織金縣龍場鎮副鎮長李江感慨道:“腳下的力量源於心中的信仰。老黨員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地貢獻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熱忱,用一字一圖一錘一釺築夢小康,那沾着泥土印記的工程圖就是最美的測繪畫卷,爲黃大發老支書點贊!”

“堅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虔誠而執着!”中廣核電集團黨政幹部田犁說,我是從貴州出來到深圳工作的人,看到家鄉基層黨員幹部矢志追夢的感人事蹟,心中肅然起敬,也深感其中不易。黃大發老支書苦幹、實幹、巧幹的挖渠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一定能爲貴州脫貧攻堅事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他把信仰熔鑄在行動中,他把理想實踐在作爲裏,大氣凜然、大公無私,心中始終惦記着老百姓。”百里杜鵑管委會元巖村駐村幹部孫健說,身爲一名駐村幹部,我將牢記黃老支書忠誠於信仰、服務於人民的精氣神,腳踏實地爲人民服務。

“可以想象通水的一刻,老支書是什麼樣的心情!”遵義市赤水市桂圓林村65歲的退休老支書肖義武動情地說,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渾身充滿力量。退休後這些年,我一直在紅軍四渡赤水一渡渡口義務爲各界人士講解當年的紅軍故事,“大發渠”精神與紅軍敢於犧牲、奉獻自我的長征精神一脈相承,他的一言一行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基層幹部學習黃大發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用36年的時間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給村裏修成了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這36年的堅持不禁讓我想到了兩個字,那就是“信念”。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36年,這36年中包含了一個共產黨人怎樣鋼鐵般堅硬的“信念”?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初期,圍繞第一個專題“堅定執着追理想”查擺問題,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理想信念方面”。在物慾橫流的當代,高速運轉的現狀也讓人心甚是浮躁。特別是信息化發展如此之快,上下級信息傳遞速度快、內容多,讓基層工作的難度與壓力越來越大,有的人更多的是在應付工作,在工作中缺少思考,更別提“爲人民服務了”。在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候,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黃大發老支書面臨的客觀條件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內心堅定的“信念”也是他作爲黨員幹部心繫羣衆,主動承擔責任的支撐,把這樣無形的東西,真的以有形的成果表現出來了,水渠修好了,鄉親們的日子好過了,大家看到了春暖花開。

對大部分黨員領導幹部來說,我們工作生活的環境與黃支書相比好上千倍,想到這裏,我們有什麼理由抱怨工作忙?有什麼理由推卸責任?不要把“信念”掛在嘴上,當你的鞋上沾滿了鄉間小路的泥土,“信念”就在你踏過的腳印裏;當你的臉上掛滿了夏日豔陽暴曬的汗水時,“信念”就在你衣領的汗漬中;當羣衆激動地握着你的雙手時,“信念”就在他們淳樸的笑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