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5K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通過在這次的政治學習中,我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教好書,給學生講講道理那麼簡單,而是要從社會、學校、班級,甚至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讓他們掌握科學知識、養成健全人格,爲國家、爲社會培養負責任、有用的人才。

教師的職責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什麼是師德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師愛爲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是其內涵。

第一,高尚的師德必須對學生充滿愛。

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記得北師大林崇德教授曾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聖純真的。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實感情,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從而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知心姐姐在報告中也說:“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尊嚴,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宣泄,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肯定,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包容?”這一切需要的獲取,都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無私的愛。

在工作過程中我也曾經感嘆,爲什麼有些學生不能體會出老師對他的愛,有時反而對老師的愛充滿警惕和不屑呢?通過培訓我真正的認識到,原來我對學生感情的付出還是沒有到位,甚至有點急於求成,其實只要堅持把愛貫穿在我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相信學生最終一定會領會到的。就像紮根在邊遠地區的教師,正是他們那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對學生的愛,最終贏得了學生和社會由衷的尊敬。這些是教育的真諦,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爲教師必須對某一學科具有的豐富的知識、精通的業務、嚴謹的治學、創新的教學,這也是師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信賴感,進而轉化爲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激勵、鞭策學生。我們學校有很多的優秀的骨幹教師,他們的課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喜愛。這些是我學習的榜樣和典範,在今後的工作中,作爲一位青年教師,一定要想這些優秀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

第三,高尚的師德就是教師自己必須嚴格以教師“以德爲本,身正爲範”要求自己。

在平時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爲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辦公室裏不打電腦遊戲、不帶手機進課堂、學生面前不說髒話等等,這些工作中的細節正是崇高師德的外現。

通過暑期的師德培訓,使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爲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這樣的認識和體會在我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一定會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這次骨幹教師培訓,令我豁然開朗。從高靜老師的精彩理論講座中,得知高老師做了精心的準備,再加上她很深的理論功底,我從心底裏感到佩服,透過學習,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幼兒園教育評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高老師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又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透過觀摩了榆關幼兒園園長崔潔的教育活動,並進行交流與研討,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理論的應用水平與教學的創新潛質得到提升。下方是我透過培訓所獲得的:

一、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是保證幼兒園教育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手段

幼兒園教育活動要規範化、科學化,真正促進幼兒、教師的發展,就務必建構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應遵循發展的、適宜的、分類的原則,採用觀摩、談話、案例分析等方法,重點關注教育活動目標的綜合性、層次性、差異性;教育活動資料的生活化、趣味性、實效性;教育活動過程中活動方式的多樣性、開放性,活動結構的連貫性和彈性,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反思;活動效果更加關注幼兒的情感態度和全面的發展。

二、幼兒園教學評價應注意以下問題

1、教育活動的發展價值是教育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應以終身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待這一問題,教育活動應當既有利於幼兒的現實發展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

2、評價應當是全面的,兼顧知情行三個方面,其中情感、態度雖然是伴隨的過程,但對幼兒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而認知水平和潛質的提高則是保證幼兒健康良好心境的關鍵。

3、要堅持過程與結果並重,過程中蘊含着資料,如學習的方法、策略的滲透,對合作的體驗、成功的愉悅等,教師的教育策略本身也應當是教育的資料,它對幼兒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活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態度、專注等同樣是評價的重要信息和依據。結果是評價信息來源的一個部分。結果有顯性與隱性之分,顯性(外化、物化)的結果如作品、語言或動作的表達等,應當重視,但不能作爲評價的依據,它僅僅是幼兒學習成果的部分外化,隱性的東西可能更多,況且幼兒的學習還更多地與他們的`想象聯繫在一齊。不能僅看顯性的結果而忽視隱性的結果。

4、教師的行爲與幼兒的反應應當受到同樣的重視,教師的行爲應當和幼兒的反應相適宜,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是否有激勵性、針對性。師生的互動應當是自然的、以幼兒的行爲反應爲依據的,而不是強拉硬扯的。教育活動(教育)是教師配合幼兒的發展步調、促進幼兒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幼兒配合教育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

5、教育活動應當是計劃性和靈活性的結合,計劃應當立足於對幼兒的瞭解,預成的計劃應當是彈性的,應當根據活動中幼兒的行爲表現進行適當調整。切不可苛求教育活動一絲不苟的按教案展開,不得有所調整。

6、材料的帶給應當與活動的目標要求、幼兒的發展水平相適宜,應當具備適宜的結構,有利於幼兒操作發現,變化創新。

7、控制點的把握應當準確,控制點存在於教育活動的過程之中,有的是顯性的,如觀察學習-嘗試創造-分享交流的活動設計,有的是隱性的,如探索-交流-歸納-遷移活動設中,感知-交流-歸納-遷移的活動設計等,不一樣的環節各有側重、各有價值,按各階段的教育意圖是否到達、是否在幼兒身上得到了體現,完成的質量標準應當時這一環節的控制點,到達了控制點的要求,活動即可繼續進行,否則就應作相應的調整。

總之,當好幼兒園的教師難,當好幼兒園的骨幹教師更難,需要我們加倍發奮。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爲期兩週的煤礦三、四級安全教師資格培訓活動圓滿結束,此次培訓由山西煤礦安全培訓中心舉辦,特聘請了太原理工大學採礦專業教授豐建榮、安全管理學教授王毅,太原師範學院心理學教授吳麗萍、王金國等十餘名專家進行授課,我校段永珍、趙愛玲、李華麗、薛佩毅、劉士濤、張婷婷六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內容以如何有效進行煤礦安全培訓爲核心,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煤礦安全培訓法律法規、煤礦安全生產現狀、煤礦安全基礎知識、災害防治及事故案例、教育心理學、教學藝術培訓方法及。

近年來,我國煤炭產量逐年攀升,與此同時,煤礦的安全生產形勢也更加嚴峻,各類煤礦安全事故不斷髮生,有許多鮮活的生命瞬間隕落,有無數幸福被淚水淹沒。痛定思痛,礦難事故頻發固然有其客觀的因素,如煤礦開採要面臨的水、火、瓦斯、煤塵、頂板,運輸以及隨着開採深度增加而帶來的地熱等,還有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響。但認真剖析原因,不難發現,幾乎每一起事故都是煤礦職工的行爲不規範所致,根源不外乎兩個:一個是思想麻痹,存在僥倖心理,安全意識不強,法制觀念差;另一個是對安全技術不懂,違章蠻幹,最終都存在着安全培訓不足的問題。

因此,煤礦企業要搞好安全生產,首先必須要做好各級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強員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減少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也就是說安全培訓是改善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有效途徑。因此搞好煤礦安全培訓是做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綜合治理”方針的內在要求,是“綜合治理、重在治本”的重要治本之策。教師要本着對廣大煤礦職工的安全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增強做好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腳踏實地的履行好各自的職責,紮實做好煤礦安全培訓工作。

作爲一名培訓教師,就自身而言在授予學員安全知識、理論,培養安全意識、思想的同時還應關注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成功上好每一堂培訓課,因此教師要不斷進行自我修繕,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員分享經驗知識;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不斷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促進自身專業成長以提高其教學素養。

就面對的培訓對象而言,我們的培訓對象主要是煤礦企業從業人員,包括煤礦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具有培訓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學習目標明確但缺乏學習彈性,具有很強的自我導向性及獨立性等成人教育的特點,因此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學習特點,爲他們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課堂氣氛能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從而達到培訓的最終目的:使學員的安全意識落實到每時每刻的安全行爲中。

通過這次培訓,我們自身對煤礦安全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對安全培訓的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會,對今後的工作目標,工作方法也有了新的領悟。努力做好安全培訓工作,我們將與他們一道共同努力,以安全爲重,以安全爲魂,以安全爲旨,共同托起煤礦企業安全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