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1

1月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鋼琴高級師資培訓班的學習後,更加感覺到作爲老師不但需要紮實的鍵盤功底,更重要的是鋼琴教學方法的能力,下面淺談一下我在鋼琴教學中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在教法上的一點探索和嘗試。

一、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尤爲重要。針對“白丁”學生,要從培養他們對鋼琴音樂的興趣人手,挑選一些大衆熟悉的、容易接受、便於掌握的鋼琴小品,如“雪絨花”、“十個印第安人”;對有一定音樂基礎、音樂修養較好的學生,應選擇一些音樂內涵豐富、富於哲理意蘊的樂曲,針對不同個性、氣質的同學則採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靈氣較足的學生,可選擇一些嚴謹、莊重、表現堅定意志的古典作品,往往有助於發揮他們的優點。這類作品有,“土耳其進行曲”、“前奏曲”等。而對內秀而個性比較拘謹的同學,選擇一些熱情、奔放,具有某種戲劇性的樂曲,常常可以誘發他們克服自身怯懦的一面,而敢於自我表現。

除此之外還應該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這可以通過鋼琴課程的學習,儘可能多的使他們從鋼琴這一角度去了解音樂史上各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並通過古典樂派到印象派、現代派等不同風格代表作品的演奏學習,由點到面,點面結合,幫助學生建立起帶感性實踐特徵的風格“類型感”。

而在技術訓練上面應該做到抓重點與難點的結合。由於學生的情況不同,其學習的方法和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彈奏方法、基本標準和要求是一致的。必須抓住手指訓練尤其是手指流暢性訓練作爲學生學琴的主要難點加以重點突破,並將其貫穿於整個學習全過程之中。

二、調節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現代心理學對情感的調節功能的揭示,爲鋼琴教學開闢了一條通過非智力因素改善促進智力因素髮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學生在鋼琴學習時的.情緒興奮性,即情緒的一般喚醒水平,應控制調節在適中的程度,以利於鋼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鋼琴教學實踐中,問題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學生的情緒興奮性,而是怎樣提高它,以達到適中的程度。在這裏,教師通過發揮情感調節功能來控制學生的情緒興奮性,是一條極爲有效的途徑。例如,在鋼琴教學中,可時常採取討論式的授課方式,這無疑是對“一對一”個別課的補充。這種課堂討論可以用多種形式、多種內容進行: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就鋼琴學習的各種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去聽應該用哪種聲音或者觸鍵更好的彈奏。它的優越之處在於,課堂情緒氣氛愉快,形式活潑,內容豐富,視角廣闊。學生可以敞開心扉無拘無束的談自己的看法,還可以通過口頭髮言把自己平時的感悟體會總結成理性認識,更理智地指導練琴。

通過音樂撥動學生的心絃,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豐富自身情感。通過各種音響和“通感”作用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融於音樂作品中,直接強化學生的鋼琴學習行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2

作爲一名音樂教師,我在鋼琴教學方面還是有着很大的特長的,鋼琴教學是我最擅長的,在不斷的教學中,我對鋼琴教學有了自己比較客觀的認識,我在總結自己的鋼琴教學後,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講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學生對樂曲的把握更具表現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儘可能多的介紹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麼情況下創作了該作品,其音樂表現的動機是什麼,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通過這樣生動的描述使學生對該曲目產生一定的興趣,另外,對把握樂曲的性質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樂感培養是基礎和關鍵

鋼琴的演奏是聽覺的專注、敏感,十個手指各自獨立前提下的積極活動;這種雙手不同動作及全身多種器官的配合運用,必須遵循有規律的、科學的、恆久性的訓練,努力地去理解音樂、表現音樂,才能掌握鋼琴的演奏技藝。

首先,樂感對於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怎樣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樂感?

在練習樂曲、音階和練習曲的時候可以加入適當的表情。如音階,用有力的斷奏來表達一種威嚴、憤怒;用較慢的連奏來表示一種憂傷;用快速輕巧的指頭彈奏來表示歡快隨心所欲的情緒等等。這些都是訓練孩子帶着表情進行彈奏,展示自己表現才能的好辦法;對練習曲和樂曲中的表情記號或力度記號做誇張性的彈奏和練習。正如李昕老師所講的,比如說教授湯譜森《火車》一課,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車跑的聲音,引起他的興趣後,告訴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長短,然後火車是怎樣由慢到快跑起來的,加入形象的說明孩子會對這一課很感興趣,接下來就是如何彈奏了。

一般來說,再簡單的`樂曲或者練習曲,都有可能進行對比,至於對比是力度上,還是在音色或者情緒上,可以請教老師來進行要求;多聽、多看、不放過任何表演的機會。要鼓勵孩子在適當的場合進行表演,這樣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自信心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師示範、觀摩音樂會、聽音響資料等方式。通過音樂撥動學生的心絃,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豐富自身情感。通過各種音響和“通感”作用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融於音樂作品中,直接強化學生的鋼琴學習行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科學的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

1、正誤比較法。教師在正確示範的同時,還可以適時地選擇典型的錯誤彈奏進行演示,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眼看、耳聽、心想、腦記,對正確的彈奏與錯誤的彈奏進行比較,以提高學生的鑑別力和感知力。

2、銜接法。是遵循節奏的韻律,將幾個局部的彈奏技巧連接起來,形成一條整體的、有機的、連貫的最佳彈奏狀態。銜接法主要解決音與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相互連接。把前一小節最後一個音與後一小節第一個音按拍子連續彈奏、反覆練習,是提高整條曲子彈奏質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學生彈奏由各自反覆的兩段組成的樂曲時,都處理的太隨意,不是銜接過緊,顯得倉促,就是停頓過大,失去整體感。所以銜接法的正確運用可以避免彈奏中一些不該出現的錯誤發生。

3、音樂練習法。在第二階段,切不可忽視音樂練習的方法。通過聽所學曲子的旋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感,還能激發學生內在情感的發現。教學過程首先要求學生聽幾編所學樂曲,使學生心中有歌,然後採用相應的觸鍵方法,結合彈奏練習,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從心中轉移到手指上。

4、興趣法。鋼琴彈奏即是以鋼琴的音樂美爲核心,以全身多種器官和肢體的協調配合、手指的獨立運用爲基礎。由於鋼琴音域寬廣,和聲效果豐富,共鳴體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聲樂器;因此在學生彈奏鋼琴之前,應向學生講述鋼琴彈奏的價值、作用極其特殊魅力。

5、示範、講解法。是在鋼琴教學中被普遍採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別是在初學階段更顯重要,準確的示範彈奏,使學生對新樂曲或練習曲的性質、風格、技術類型和特點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優美的旋律、嫺熟的技術,技巧還能提高學生興趣。所以在此階段中,教師應先作詳細的準確的彈奏,然後再講解彈奏要領,指出重點的技術困難之處,教給學生怎樣克服技術困難的具體方法,最後根據旋律調式調性的轉換和所表現的不同風格特點進行講解,並選用適當的力度、速度做出示範,進行講解。其順序按左右手分別進行。使學生對所學樂曲、練習曲彈奏的技術、技巧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概念。

6、模仿法。鋼琴的教與學實際上就是一種技術與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鋼琴教學中,對於一些基礎性的或較難掌握的彈奏技術,我會採用示範的形式與學生共同練習,這種教法可以使學生在肢體協調彈奏和較難掌握的技術方面建立起正確的感覺。這種既實際又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該階段少走或不走彎路,準確的掌握彈奏技術技巧。

7、分解法與完整法。根據樂曲或練習曲的特點,教學生學會分手、分句、分段、分聲部練習,學會把樂曲或練習曲中的難點抽出來單練,這樣把樂曲或練習曲進行分解進行一個局部的單獨聯繫,或是在已彈好整體的前提下,對特殊技術難點集中力量,單獨攻破;或對某一樂曲彈奏上進行精雕細刻;或對某一和聲關係的細微變化、不同聲部力度佈局上的適當控制等耐心地分解練習等等。這樣做既可以爲合手練習鋪平道路,還大大縮短了整首樂曲的練習時間,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這種方法在提高彈奏質量階段是最有效的教法。

以上是我自己這些年來對鋼琴教學的一些淺談。對於鋼琴教學來講,我還需要在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的提高。選擇鋼琴教學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通過“專業的、快樂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孩子的音樂路越走越遠。鋼琴教學並不困難,但是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這是需要我長時間不斷的努力的,我堅信在以後的道路上,我可以做的更好,我相信以後我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3

1月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鋼琴高級師資培訓班的學習後,更加感覺到作爲老師不但需要紮實的鍵盤功底,更重要的是鋼琴教學方法的能力,下面淺談一下我在鋼琴教學中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在教法上的一點探索和嘗試。

一、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尤爲重要。針對“白丁”學生,要從培養他們對鋼琴音樂的興趣人手,挑選一些大衆熟悉的、容易接受、便於掌握的鋼琴小品,如“雪絨花”、“十個印第安人”;對有一定音樂基礎、音樂修養較好的學生,應選擇一些音樂內涵豐富、富於哲理意蘊的樂曲,針對不同個性、氣質的同學則採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靈氣較足的學生,可選擇一些嚴謹、莊重、表現堅定意志的古典作品,往往有助於發揮他們的優點。這類作品有,“土耳其進行曲”、“前奏曲”等。而對內秀而個性比較拘謹的同學,選擇一些熱情、奔放,具有某種戲劇性的樂曲,常常可以誘發他們克服自身怯懦的一面,而敢於自我表現。

除此之外還應該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這可以通過鋼琴課程的學習,儘可能多的使他們從鋼琴這一角度去了解音樂史上各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並通過古典樂派到印象派、現代派等不同風格代表作品的演奏學習,由點到面,點面結合,幫助學生建立起帶感性實踐特徵的風格“類型感”。

而在技術訓練上面應該做到抓重點與難點的結合。由於學生的情況不同,其學習的方法和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彈奏方法、基本標準和要求是一致的。必須抓住手指訓練尤其是手指流暢性訓練作爲學生學琴的主要難點加以重點突破,並將其貫穿於整個學習全過程之中。

二、調節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現代心理學對情感的調節功能的揭示,爲鋼琴教學開闢了一條通過非智力因素改善促進智力因素髮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學生在鋼琴學習時的情緒興奮性,即情緒的一般喚醒水平,應控制調節在適中的.程度,以利於鋼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鋼琴教學實踐中,問題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學生的情緒興奮性,而是怎樣提高它,以達到適中的程度。在這裏,教師通過發揮情感調節功能來控制學生的情緒興奮性,是一條極爲有效的途徑。例如,在鋼琴教學中,可時常採取討論式的授課方式,這無疑是對“一對一”個別課的補充。這種課堂討論可以用多種形式、多種內容進行: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就鋼琴學習的各種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去聽應該用哪種聲音或者觸鍵更好的彈奏。它的優越之處在於,課堂情緒氣氛愉快,形式活潑,內容豐富,視角廣闊。學生可以敞開心扉無拘無束的談自己的看法,還可以通過口頭髮言把自己平時的感悟體會總結成理性認識,更理智地指導練琴。

通過音樂撥動學生的心絃,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豐富自身情感。通過各種音響和“通感”作用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融於音樂作品中,直接強化學生的鋼琴學習行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4

琴路漫漫,非常有幸的與鋼琴結下情願,併成爲了童版很多小朋友的鋼琴老師,今天靜下心來想談談我這麼多年來關於幼兒鋼琴中從初級到高級普遍出現的一些話題,結合自己多年的鋼琴教學實踐,寫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希望能與家長。老師們交流。

:融洽的師生關係,是順利進行鋼琴教學的前提和保證(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我有一個學生曾經告訴她媽媽,羅老師是她最崇拜的偶像,她要努力把鋼琴彈好,還有一個小男孩寫了一篇作文是我最喜歡的鋼琴羅老師"其實舉以上兩個列子並不是趁機想自催宣傳一把自己有多牛,而是激發了我很多的感想,我覺得鋼琴老師首先應努力成爲孩子的"朋友"————可以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然後纔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因爲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當稚嫩,教師要主動的和孩子進行交流對話,所謂“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先讓孩子對教師的個性。風格等現有一定的瞭解,不急於直入教學主題,當師生之間產生了一定默契之後再過度道實質性的鋼琴教學,通過教師親切友好的談話。講解和富有表現力的鋼琴彈奏等教學活動,在不知不覺中,使孩子對老師產生由衷的愛戴和敬佩之情,由此孩子便會心甘情願的聽從老師的教誨和學習鋼琴彈奏知識

二:巧妙童趣的介紹鋼琴這個龐大的玩具

鋼琴對於3至5歲的小朋友來說儼然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幼兒在看見鋼琴的時候大腦裏肯定有很多疑問:這個大傢伙是幹什麼用的?它爲什麼會發出這麼多大象老虎和小鳥的聲音?我是否也能彈好聽的樂曲呢?等等,針對幼兒的好奇心,通常我會當着孩子們的面把鋼琴的頂蓋輕輕掀開,讓孩子們親眼目睹“鋼琴的內臟”,然後用他們的小手彈響鋼琴,也可由老師即興彈奏孩子熟悉的小兒歌,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們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原來鋼琴是這樣的,一些小疑問就自動解決了,孩子的興趣也慢慢激發起來了,在幼兒對鋼琴具有一定感性認識以後,教師就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正常的鋼琴教學了。

三:斟酌教學語言,化解學習困惑

開始進入鋼琴教學階段了,你會發現由於幼兒的生理。心理尚處於初級階段,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還很低,對於一些音樂知識,如讀譜。節奏。節拍。手型等等各方面都會另一些幼兒費解,這時教師可以大膽引用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及動作遊戲來比擬。例如:高低音譜號,我會讓孩子們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兒見過的東西?這時他們會說,高音譜號像棒棒糖和小蝸牛,低音譜號像耳朵。很多小孩在學到《瑪麗有隻小羔羊》的時候會特別的興奮與激動,似乎在這首曲目裏面找到了與他們共鳴的地方,這時教師可以根據這個標題給孩子講解一個生動好玩的故事,徹底的燃燒起孩子想學的慾望,我記得我的這羣孩子中的絕大多數就從這首小曲子愛上鋼琴了。等等這些形象的比喻讓孩子心領神會,輕鬆學習鋼琴

四:規範教學行爲,提升教學理念

1:邊彈邊唱,提高視奏和讀譜能力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達伊強調:不先歌唱就開始學樂器的兒童,一生中註定沒有音樂。前蘇聯鋼琴教育家涅高茲也說過:學習任何一種樂器之前,學生———無論是幼童。少年。或成人,應當已經在內心掌握了一些音樂,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把一些音樂記在腦中,藏在心裏,並且可以用自己的聽覺聽見它。”那我們教師每次指導孩子學習一首新曲時,先讓學生認識五線譜,感受音樂的節拍特點。旋律走向及音樂情緒之後就開始儘可能的先讓孩子大聲反覆地唱一段旋律,包括裏面的休止符。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讀譜。視奏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較快地理解音樂,培養他們的音樂綜合感覺。

2:耐心的示範,教師應當成爲幼兒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樣

示範法是鋼琴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老師應該認真耐心地進行彈奏示範,突出重點,並明確講解彈奏要領及練習方法等。當教師進行示範演奏時,幼兒受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並通過不斷模仿老師的彈奏動作。觸鍵方法。音樂呼吸及表情處理等,獲得鋼琴表演的最直觀和感性的經驗。通過教師的示範引導,使學生將自己的鋼琴表演和實際的音響感受結合起來,有助於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五:老師。家長。孩子三維一體在進入鋼琴教學以後我想強調一下老師與家長的配合至觀重要

l老師與家長:a通常我會在上完第一節課後留時間與琴童父母交流,這段時間可以說和上課同樣重要,首先要告知家長每天給孩子養成非常好的練琴習慣,譬如:規定好每天幾點開始練琴,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最好分階段練習,時間不宜過長,通常一階段半小時即可,但在這短暫的時間內一定要高效率的練琴,把喝水。上廁所。吃東西等等這些小動作在彈琴之前先通通做好,然後認真練琴。(b):接下來要把本次上課的重點以及本週的訓練要素告知家長,在家裏,琴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陪練老師。(c):學琴路上,家長與孩子的互動非常重要,要知道孩子學琴路上總免不了風吹雨打,坎坎坷坷,這時如果我們琴爸琴媽們能多一些時間陪孩子在彈琴以後做一些小活動以增加他們學琴的興趣。如:家庭音樂會。四手連彈。編唱小兒歌等等

六:重視手指練習的教學

1:規範音階琶音的指法

音階和琶音是鋼琴基礎教學中的基本內容,從一開始就要建立合理的指法習慣是手指練習的基本要求。我一般不要求學生看譜練,而是從講解樂理知識入手,配合上聽覺,讓學生自己找,雖然開始可能慢些,但記憶深刻,不會彈一個忘一個,最後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他們其中的一些指法規律

2:“預備”的重要性

在觸鍵發音前手先到位“預備”好,是準確演奏的前提條件。具體的說,遠距離的大跳要抽出來單獨練習,準確先導,速度其後,從慢練開始,在手指觸鍵發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學生會在某個段落總是彈錯音或碰錯鍵,我會把發音前手指先預備到位的要求提出來,讓他在錯音前停下來,先把手指放到正確的位置。可以先用較慢的練習,手指找到正確的位置再彈下去,幾個來回後,在發音正確的基礎上加速練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鍵盤感覺和肌肉習慣。

3:兩手獨立性的練習

培養兩手的獨立性是鋼琴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樂曲中,也常常會有左手伴奏右手彈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連。右手跳左手連的部分,學生常常會跟着一隻手走,即:要麼兩手一樣的輕響,要麼兩手都用一樣的奏法。這時首先要告訴孩子兩手分別做的不同的動作,分手慢速練習,然後才逐漸把兩手放在一起彈奏,加強兩手的機體協調性。最難的是要求學生左手輕一些或右手主旋律響一些,我的方法是彈旋律的手在鋼琴上正常彈奏,而彈伴奏的手則只動手指不出聲音的“無聲法”來進行練習,使兩手在用力和觸鍵上拉開距離,便於體會兩手的獨立性,然後再逐漸縮小兩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聽到的音色令自己滿意爲止。

七:養成聆聽的習慣,培養綜合性的音樂感覺

耳朵是鋼琴演奏者的監視器,也是學生獨立練琴時最好的老師。擁有一雙靈敏的,善於傾聽的耳朵,能夠傾聽自己彈奏聲音的對錯。音的質量。音色以及節奏的對錯等等,是每一個習琴着寶貴的財富。作爲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正確的彈奏方法,更要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聲音概念,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彈奏中的不足與差距,培養他們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們纔會在練琴時進行彈奏動作的自我調整,向正確的方向靠攏。

1:培養學生多聲部的聽覺

在鋼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還有豐富的和聲。復調。織體。鋼琴中這種綜合性。多聲部層次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必須具備"立體化"的'多聲部聽覺。所以在鋼琴教學的初級階段,要指導學生學會聽長音,聽聲部等,比如右手要保持四拍,而左手還在彈,可以要求孩子試試看是否還能聽見上面的那個音,這時學生的聽覺器官會進入一種準備狀態,凝神細聽,如果我們不提醒他們,他可能就聽不見那個長音的保持。所以教師的任務就是不斷地向學生髮出信號,讓他們注意聆聽,並告訴他們聽什麼。怎麼聽,使他們的耳朵能夠在整個彈奏過程中保持積極的狀態,起到監督和指導彈奏的作用

2:培養學生的和聲聽覺

學生在彈奏中同時也要注意聆聽和聲的變化。因爲音樂中和聲的序進。色彩。緊張和鬆弛。遊移與肯定,都對音樂的表情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聲段落後,緊接着一個柔和色彩的和絃或者出現變化音和轉調時,問問學生“這個音寫成這樣你覺得好不好聽呀?”也可以在他彈奏新的和絃和段落前以感嘆“真好聽啊”來提醒學生注意和聲的變化,學生就會逐漸有意識地體會到音樂色彩的變化,感受到音樂表情的細膩轉換。

八:瞭解樂譜的意義有助於提高音樂表現力

1:樂譜所蘊藏的音樂密碼

樂譜是體現作曲加樂思的載體。演奏者一個理解並遵循樂譜上的音符。休止。強弱。快慢等音樂標記,並通過這些標記去領會和表現音樂,我八這些音樂標記稱爲"音樂密碼"。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在學琴的初級階段就培養他們科學。立體。全面的瞭解樂譜的意義,引導他們發現"音樂密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2:表現音樂從樂句做起

音樂的旋律總是在流動着的,樂句經過起句推動走向高點(高潮)收束結尾,這是音樂忽而語彙的基本方式。把這些樂句的結構表達清楚,像平時說話一樣有語調。語氣和呼吸,就能賦予音樂自然的生動性,使之"像說話一樣",我一般要求學生在新功課基本上可以完整彈奏時,就開始要求彈奏的樂句感,我讓孩子們把音符串起來用說話的語氣彈出像唱歌一樣。比如有“落提”連線的兩個音,我教孩子彈成“你好”“蘋果”的語氣語調。

教孩子學會“用腦”、“體會”先從聽覺開始訓練效果較好。比如,我教孩子開始練習單指下落時,首先讓他們自己聽,並啓發他們聽這聲音在走動——逐漸走遠了——直至消失,然後再慢慢地提起,彈下一個音。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5

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是否有許多是被浪費掉的,這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和考慮的`話題。

此話題的中心點就是要研究鋼琴教學中選曲精煉、技巧科學、進度安排合理與否等等。

目前中國乃至世界鋼琴教學的弊端就在於此。由此導致大批熱愛鋼琴的學生由於馬拉松式的學習和彈奏一些枯燥無味、技巧不斷重複的練習曲而半途而廢。

一個優秀的鋼琴教師,其優秀之處就在於他能在很大程度的根據學生需要,不斷地創造、適應和調整他的教學方法。

初級訓練如果科學、全面、牢固,學習過程中許多丟掉的時間就可以省下來。

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讓他們在彈奏中用耳朵來學習音樂,不是用手指來掌握技巧,這也是節省鋼琴學習時間的一個途徑。

節奏的訓練不僅是在培養樂感,也是在培養技巧,這是演奏學習最優化的訓練內容。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6

一年又一年的樂器考級熱,使琴童的數量越來越多。面對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長熱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時,又覺得自己作爲啓蒙老師的壓力很大。如何科學地把這些孩子領入音樂的殿堂,讓鋼琴真正成爲孩子成長中的良師益友?在從事鋼琴啓蒙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盲目地追求“快”

浮躁的社會心態所造成家長對孩子的學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級。有的家長要求老師學一年就讓孩子考三級,學兩年考五級甚至更高。琴童家長相互詢問“考幾級了”,有的甚至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的級數就判斷誰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師水平好。在這樣的心理下鋼琴的學生學習態度不踏實,產生了養成了一些錯誤的練琴習慣,如:有些學生學琴沒多久就雙手摸譜,於是有些調號的作用常常被忽視,隨意更改指法,彈錯了音也毫無知覺。不能做到慢彈精彈,毛毛糙糙了事,彈琴的時間不能保證,一週中“兩天沒練,三天少練,兩天狂練”的情形時有發生。有些學生不去注意樂曲的風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的要求,死記硬悲,破壞音樂的完整性和流暢性。

所以作爲教師我覺得首先要讓父母瞭解學琴的目的,學琴是爲了用音樂來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盲目地追求考級,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紮實,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很多孩子因爲專門應付考級而缺乏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這種枯燥可想而知。耐心和家長溝通後,讓他們在心理上對考級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把它當成一個鍛鍊現場演奏和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大膽地展示自己。

其次,教師在指導時,教會他們規範識譜。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強調三個號,即譜號、調號和拍號。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們用鉛筆自己圈畫出來。根據學習程度教師要合理地滲透一些樂理知識,幫助學生積累。並適當地進行曲式分析,和聲分析等,讓學生對樂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掌握樂曲的特徵,便於學生理解樂曲。還要講解一般的指法規律,讓學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養成規範的讀譜習慣。

在練習方法上,我認爲在剛開始學習一首新曲時需先慢練,再加速度,最後根據樂曲要求速度彈奏。慢練的目的在於要求學生能綜合樂譜上的信息,教準確地彈奏,減少因能力不足而產生的彈奏錯誤,逐步眼培養視奏能力和聽辨能力,鞏固手型和基本技術。但是往往在這樣的要求下,有些學生在第一次回課時就會把曲子彈得慢騰騰,死氣沉沉,幾乎可以說除了音符和指法以外什麼都沒有。造成的原因是因爲速度太慢會使樂曲性質脫節,在練習過程中只有單音印象,則形不成曲調,留不下深刻的旋律印象,因此總練不熟,影響進度,並造成思想不集中。所以不能爲慢而慢,我要求學生上課時一定要把樂曲彈得有自己的想法,慢練是適當降慢速度,還應該彈出樂曲的感覺,否則這樣的慢練是達不到練習目的的。

2、過度強調技術,忽略了培養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

現在有很多年齡很小的孩子學琴,他們長得非常可愛,而且能夠彈一些小曲,但當他們表演時卻對樂曲無動於衷。有的孩子只是彈出一些乾巴巴的音符,有的孩子是慢吞吞、口中念着“一、二、三、空”地彈一些他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彈錯了旋律時不知所措,有的則是每個音都“極認真”地完成把手指擡起來再放下去的任務,有的在彈琴時眼睛四處張望等等。這些都是沒有音樂的表現,我認爲這樣的學習對於兒童來講是痛苦的、很不利的。

反思我們的教學,孩子在初學時都是充滿着對音樂的喜愛和幻想來的,由於我們在教學中的某些要求脫離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不多久就造成了“三痛苦”的現象。即孩子學得痛苦,家長陪得痛苦,老師教得痛苦。有時候,我們過度強調了基本功技術和手型的要求,不要求音樂感覺,只要求手指能夠站住,指尖有力,這樣會讓那些年齡小的孩子認爲彈琴就是這樣枯燥無味的一個個擡指。一旦形成,想要改變這種頑固的概念和習慣需要花費一些力氣和時間。兒童的手指大都比較軟,如不考慮這個基本的現實情況而強求“有力”必然會造成用手臂推,或靠其他部位幫助用力,甚至靠手指僵硬來達到“有力”的結果。這樣的技術要求超出了兒童自然條件所能達到的水準,容易造成手臂和手腕緊張,手臂抖動,而實際的手指未能達到有力。還有些孩子只會機械地擡高手指,造成不能稍快地連彈幾個音,就連彈短倚音,也只能彈成,扼殺了音樂的美感。還有的家長叫初學的學生在桌上練手指,而不是接觸琴鍵,結果使一些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音樂的喜愛,造成對彈鋼琴絲毫不感到樂趣,只是傻彈。這是極可悲的現象,音樂本是美育的一部分,如此學習則產生了相反的效果。

當然,技術訓練並非不重要,正確的方法要反覆強練習,併力求使學生能更快掌握。一些純技術的訓練在學習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音樂方面。

比較好的方法是當兒童初次學習鋼琴時,就使他生活在生動優美的音樂之中。教師應彈給他聽一些熟悉而短小的旋律,例如:演奏常聽的兒歌,和他一起隨鋼琴伴奏唱歌等形式都是易於兒童所接受的,讓他們體會鋼琴豐富的表現力,並使他聽出鋼琴可以發出許多不同的音色等等。可以讓他們用手指按出不同音區的音色,在老師的幫助下試着彈一首簡短的歌。告訴他們通過學習你也可以很快就能在鋼琴上彈出自己喜愛的旋律(儘管他彈的可能是一首很短的旋律)。這樣就能讓孩子感覺到彈琴的目的就是要把樂曲彈得生動、得意、使聽的人受到感染。在美好的.音樂薰陶下,孩子才能懂得要想發出好聽的聲音就得手指站起來,就得支撐住手的重量,而不能趴在琴上。還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做“勤快手指哥哥和懶惰手指弟弟”的比較,用手臂放鬆站好與不站起來所發出的聲音比較,啓發他們時要有明確的聲音要求,再加上技術上的指點,示範彈出應有聲音的方法。這樣他們通過傾聽和模仿,在練習時就有了追求的目標,防止了一味的枯燥練習。

在初學時就要求有樂曲性質、越劇、音樂起伏、聲音變化等方面的要求。讓學生懂得彈琴和說話、唱歌一樣,有呼吸、語氣、有句子的長短,無論是活潑、歡快,還是婉轉、優美、如詩歌如歌的樂曲,都表現一定的內容,即使是簡單的幾個音也不是沒有意思的。有的聲音堅定有利,有的輕捷跳躍……樂句也有肯定及疑問等多種語氣。當學生懂得這些以後,就會從他所彈奏的樂曲中找到這些感覺並盡力去表現出來。他們會主動把樂句彈得有內容、有表情樂句有走向,句尾有自然結束感,而絕不會彈成單個聲音或把句尾彈成重音。他會懂得幾個小樂句合成一個樂段後,就會與音樂向前展的要求,並這樣去彈奏而產生整體感覺,把各種不同性質的樂曲都儘可能準確表達出來。例如:彈一首進行曲,如聯想到隊伍前進,當然就要彈的有精神,節奏鮮明,就不會慢吞吞,軟弱無力的彈一些音符。又如彈一首搖籃曲,可以聯想到靜靜的夜和母親輕柔的歌聲,從而努力去追求溫柔、恬靜的聲音,而不是乾澀、生硬、敲擊的聲音。若是彈一首圓舞曲,應當啓發學生嚮導三拍子的舞曲,要能在所彈的樂聲中起舞。如果學生在彈琴時思想中有生動的形象,動人的曲調,想的是表現音樂內,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使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不再是枯燥無味,而是充滿了音樂。即使是練習音階也應該有具體要求。如聲音飽滿、均勻連貫而不生硬、刺耳、忽輕忽重等。總之要避免機械練習,毫無要求。

儘管有時由於初學,有些學生一時還掌握不好,達不到要求,但不要急於求成,只要沿着正確的道路前進,通過較長時間的磨練,加上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耐心教誨,一定能學到技能,取得成果。

我想,許多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樂感,對鋼琴是充滿興趣和嚮往的,這顆心的種子是非常可貴的,作爲他們的老師一定要盡心保護它們,發展它們,而不是扼殺。讓我們用音樂來澆灌這些幼小的嫩芽,讓美妙的音符真正在他們心中綻放。

教師鋼琴教學心得體會7

一年又一年的樂器考級熱,使琴童的數量越來越多。面對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長熱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時,又覺得自己作爲啓蒙老師的壓力很大。如何科學地把這些孩子領入音樂的殿堂,讓鋼琴真正成爲孩子成長中的良師益友?在從事鋼琴啓蒙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盲目地追求“快”

浮躁的社會心態所造成家長對孩子的學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級。有的家長要求老師學一年就讓孩子考三級,學兩年考五級甚至更高。琴童家長相互詢問“考幾級了”,有的甚至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的級數就判斷誰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師水平好。在這樣的心理下鋼琴的學生學習態度不踏實,產生了養成了一些錯誤的練琴習慣,如:有些學生學琴沒多久就雙手摸譜,於是有些調號的作用常常被忽視,隨意更改指法,彈錯了音也毫無知覺。不能做到慢彈精彈,毛毛糙糙了事,彈琴的時間不能保證,一週中“兩天沒練,三天少練,兩天狂練”的情形時有發生。有些學生不去注意樂曲的風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的要求,死記硬悲,破壞音樂的完整性和流暢性。

所以作爲教師我覺得首先要讓父母瞭解學琴的目的,學琴是爲了用音樂來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盲目地追求考級,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紮實,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很多孩子因爲專門應付考級而缺乏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這種枯燥可想而知。耐心和家長溝通後,讓他們在心理上對考級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把它當成一個鍛鍊現場演奏和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大膽地展示自己。

其次,教師在指導時,教會他們規範識譜。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強調三個號,即譜號、調號和拍號。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們用鉛筆自己圈畫出來。根據學習程度教師要合理地滲透一些樂理知識,幫助學生積累。並適當地進行曲式分析,和聲分析等,讓學生對樂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掌握樂曲的特徵,便於學生理解樂曲。還要講解一般的指法規律,讓學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養成規範的讀譜習慣。

在練習方法上,我認爲在剛開始學習一首新曲時需先慢練,再加速度,最後根據樂曲要求速度彈奏。慢練的目的在於要求學生能綜合樂譜上的信息,教準確地彈奏,減少因能力不足而產生的彈奏錯誤,逐步眼培養視奏能力和聽辨能力,鞏固手型和基本技術。但是往往在這樣的要求下,有些學生在第一次回課時就會把曲子彈得慢騰騰,死氣沉沉,幾乎可以說除了音符和指法以外什麼都沒有。造成的原因是因爲速度太慢會使樂曲性質脫節,在練習過程中只有單音印象,則形不成曲調,留不下深刻的旋律印象,因此總練不熟,影響進度,並造成思想不集中。所以不能爲慢而慢,我要求學生上課時一定要把樂曲彈得有自己的想法,慢練是適當降慢速度,還應該彈出樂曲的感覺,否則這樣的慢練是達不到練習目的的'。

2、過度強調技術,忽略了培養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

現在有很多年齡很小的孩子學琴,他們長得非常可愛,而且能夠彈一些小曲,但當他們表演時卻對樂曲無動於衷。有的孩子只是彈出一些乾巴巴的音符,有的孩子是慢吞吞、口中念着“一、二、三、空”地彈一些他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彈錯了旋律時不知所措,有的則是每個音都“極認真”地完成把手指擡起來再放下去的任務,有的在彈琴時眼睛四處張望等等。這些都是沒有音樂的表現,我認爲這樣的學習對於兒童來講是痛苦的、很不利的。

反思我們的教學,孩子在初學時都是充滿着對音樂的喜愛和幻想來的,由於我們在教學中的某些要求脫離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不多久就造成了“三痛苦”的現象。即孩子學得痛苦,家長陪得痛苦,老師教得痛苦。有時候,我們過度強調了基本功技術和手型的要求,不要求音樂感覺,只要求手指能夠站住,指尖有力,這樣會讓那些年齡小的孩子認爲彈琴就是這樣枯燥無味的一個個擡指。一旦形成,想要改變這種頑固的概念和習慣需要花費一些力氣和時間。兒童的手指大都比較軟,如不考慮這個基本的現實情況而強求“有力”必然會造成用手臂推,或靠其他部位幫助用力,甚至靠手指僵硬來達到“有力”的結果。這樣的技術要求超出了兒童自然條件所能達到的水準,容易造成手臂和手腕緊張,手臂抖動,而實際的手指未能達到有力。還有些孩子只會機械地擡高手指,造成不能稍快地連彈幾個音,就連彈短倚音,也只能彈成,扼殺了音樂的美感。還有的家長叫初學的學生在桌上練手指,而不是接觸琴鍵,結果使一些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音樂的喜愛,造成對彈鋼琴絲毫不感到樂趣,只是傻彈。這是極可悲的現象,音樂本是美育的一部分,如此學習則產生了相反的效果。

當然,技術訓練並非不重要,正確的方法要反覆強練習,併力求使學生能更快掌握。一些純技術的訓練在學習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音樂方面。

比較好的方法是當兒童初次學習鋼琴時,就使他生活在生動優美的音樂之中。教師應彈給他聽一些熟悉而短小的旋律,例如:演奏常聽的兒歌,和他一起隨鋼琴伴奏唱歌等形式都是易於兒童所接受的,讓他們體會鋼琴豐富的表現力,並使他聽出鋼琴可以發出許多不同的音色等等。可以讓他們用手指按出不同音區的音色,在老師的幫助下試着彈一首簡短的歌。告訴他們通過學習你也可以很快就能在鋼琴上彈出自己喜愛的旋律(儘管他彈的可能是一首很短的旋律)。這樣就能讓孩子感覺到彈琴的目的就是要把樂曲彈得生動、得意、使聽的人受到感染。在美好的音樂薰陶下,孩子才能懂得要想發出好聽的聲音就得手指站起來,就得支撐住手的重量,而不能趴在琴上。還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做“勤快手指哥哥和懶惰手指弟弟”的比較,用手臂放鬆站好與不站起來所發出的聲音比較,啓發他們時要有明確的聲音要求,再加上技術上的指點,示範彈出應有聲音的方法。這樣他們通過傾聽和模仿,在練習時就有了追求的目標,防止了一味的枯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