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1

今天看到了不同學科的7位老師進行說課展示,耳目一新,別開生面。專家們的點評鞭辟入裏,深入淺出。

首先通過大家的說課,我再一次回顧了說課的基本流程。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說板書設計等環節,也教會我今後如何規範說課。

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開頭兩位美術老師的展示。當年我是以文科文化生的身份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的,所以對於美術並不是很瞭解,但是現在正好在帶美術班,所以對這個方面的知識尤爲感興趣。王陳丹老師讓我知道了“意象藝術”這個名詞,毛舒攀老師讓我看到人物面部表情的豐富性。同時兩位老師的PPT製作的非常精美,值得我學習,而且很多視頻技術是我還沒有掌握的,還值得進一步探究。

本次我印象最深刻的說課是武漢中學馬奔老師的《鏗鏘玫瑰亦多情》,因爲同樣作爲語文老師的我最近也在備這一單元的課文,所以聽起來就會有很多的感慨。這個單元從屬於“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這個學習任務羣,其人文主題是“苦難與新生”,瞭解完這些,有利於我們們確立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把握大方向。

我十分認同馬老師所擬定的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文中對人物進行的各方面描寫學習運用刻畫人物、體現人物之“情”的手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發展形象思維、邏輯思維,促進深刻性、批判性等思維水平的提升;並且馬老師還在課文教學中帶領同學們感受兩位女性身上所體現出的人性美和崇高的家國情懷之美,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並且在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z中,不忘記傳承、弘揚人物身上承載的中華優秀親情、革命文化,這個教學目標就很好的落實了了核心素養的要求。

在七位老師發言完畢,專家們點評完之後,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認爲自己和這七位老師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主動鑽研教學的精神還不夠。在自己工作之餘,沒有主動擠出時間來開展自學,系統地學習學科領域內的前沿知識,我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不足。課堂中對古文的講解不夠透徹,很多東西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每次在上完一節公開課之後,放鬆對自我的要求和標準,不能及時寫反思反饋。在做很多事情之前,雖有計劃,但很難按計劃實施,時常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感覺。其實這種說課既是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教學思路,同時也是自我覆盤,提升理解的過程。

其次我的創新能力有待提高,要培養開拓進取精神。新老師在教學路上會面對很多的困難,需要不斷克服,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就像本次說課活動中的物理杜老師,她在展示環節當中,我就體會到她的物理實驗遵循了真實性原則,感受到了這種反覆實驗的執着,堅持獲得最爲真實的數據的精神。我的語文雖然不用實驗,但是在詞句的探索,文章的剖析等等方面都需要一種創新開拓的精神,開創拓展的幹勁,而不是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

我的語文課堂算是比較常規的,因爲大多數時候我實行的是單篇教學,對於羣文閱讀和大單元設計的思考較少。同時情境化教學又是當前的一個教學熱點,回顧這個學期的教學,在這方面下的功夫確實還不夠。我對自己的教研要求還不夠嚴格。在這些方面,我應該向前輩教師們多學習,多和青年老師們探討交流,自己也去多看看語文相關的前沿雜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班主任管理能力,不斷抓落實。

活動中每位老師都講得非常好,專家評點一針見血,絲絲入扣。這次活動的質量毋庸置疑,讓青年教師們獲益頗多。希望自己能夠借鑑這些老師身上的長處,不斷提升自己的說課技能,教學技能,培養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2

爲深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課程方案實施精神,進一步推進玉泉實驗中學課程改革,幫助教師提高新課標把握水平,提升專業素養以及將新理念轉化爲教學實踐的能力,9月19日玉泉實驗中學邀請泰安市教育專家崔成林教授同老師們一起學習新課標。

會上,崔成林教授對“基於新課標的教學評一體化”做了深度的解讀和探討。

首先,崔教授從新課標的內涵和中考命題兩個方面闡述了爲什麼要實施新課程標準,其次,崔教授聚焦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從如何制定符合新課標的素養目標、如何高質量達成學習目標以及如何落實高標準評價三個方面闡述了怎麼貫徹落實新課標。老師們靜靜聆聽,深深思索,被專家對新課標的深刻解讀所震撼。

最後,李校長就此次培訓進行總結:“學要有樣子,教要有規範。”真正領悟小先生、新小先生和讀書的內涵,並且把這個內涵在課堂上展現出來,我們教育就做好了。

通過本次培訓活動,老師們深覺崔教授講座的內容實用性之強,對“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對如何制定教學目標,怎樣有效組織教學以及如何進行高質量的教學評價心中有了“底”。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3

相信“雙減”二字大家都不陌生,並已深深印在腦海裏。王校長也曾經在校大會上不斷強調:“雙減是學校特色發展的必走路徑,是學校發揮課堂教育的主陣地作用,也是全面優化學生學習過程,着力實現高品質的學習成果。”寒假即將接近尾聲,有幸參加了鹽湖區小學英語教師“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評一體化”寒假培訓英語專場學習,更深刻感受到“雙減”是當前和今後的一個重要政治任務,“雙減”是引導教育迴歸本真,迴歸高效,迴歸質量的必經之路。

一、試卷命題方向更注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人民路小學的解曉芬老師重點分享了小學英語試卷命題設計及作業設計,衆所周知,隨着新課程標準改革,我們要更應該關注學生過程性評價,我們培養的不是考生,而是培養新時代真正會學習的人。試卷命題依據也應該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全面遵循了科學性、明確性、全面性、整體性、創新性的`原則,重點考查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運用的能力。命題要求也從原來的聽力和筆試上增加了口試,由此可見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英語作爲一種語言,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能將英語作爲口語交際的工具。

新學期希望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時不拘泥於教材,一切活動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課前給學生話題進行口頭展示,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課中提高小組合作能力,讓學生學會創編對話,達到學以致用;課後歸類總結,學會知識的總結和重建。努力爲學生創設口語運用的環境,增加學生口語實踐的機會。

二、分層作業設計要注重趣味性和層次性相結合

作業設計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學生總體和個體的特點及需要,爲了更好地達成教與學的任務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形成核心素養,主要由教師佈置,學生單獨或者合作完成的工作或者活動的總稱。

分層作業設計是我們一直探討和學習的話題,寧一靜主任分享了“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她從分層作業的內容、分層作業學生的需求、作業評價體系以及雙減達成效果、作業設計應該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發展等方面重點闡述。尤其是分層作業要重點體現趣味性和層次性讓我感受頗深,再聯繫上學期的教學工作,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後在作業設計中能夠做到分層教學,但是在分層作業設計上還是缺少趣味性,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作業書寫的積極性。

通過本次學習,讓自己更好地對分層作業有更深刻的理解,基礎性、理解性、記憶性、應用性、實踐性和生活性作業應該相結合,既能夠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又達到了拓展和實踐的運用,以此來喚起學生做作業的激情,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和積極性。

三、作業設計要注重評價與反饋相輔相成

我們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都是作業佈置---作業批改---作業分析---作業講評---作業輔導---作業反思,如何讓評價和反饋更高效的輔助於我們的教學,是值得我深思的一個問題。

考慮到自己的班級比較多,每天一節英語課,每課教學任務也不同,作業的有效評價和及時反饋成爲了日常教學工作的一個不足。我認爲作業評價和反饋應該從作業設計的難易程度、學生完成情況、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理解思考方面、作業書寫方面、英語配音發音方面、教師評語方面,爭取讓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作業評價和反饋是不可分割的,也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師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反思自身教學的有效渠道。只有反饋和評價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輔助教學。

“雙減”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校外培訓負擔,但同時也爲教師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只有不斷反思自己,才能實現課堂增效、才能精準教學、合理教學、高效教學。讓“雙減”落地,讓“教育”歸真,自己一直在努力踐行。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4

今年寒假,我很榮幸參加了鹽湖區教育局組織的《雙減背景下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活動,感覺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對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從一場場不同風格名師的精彩講座中,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尤其是張金芳老師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現將學習收穫總結如下:

一、分析命題,以考定教。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教育的主渠道。在學校、在課堂上該解決的問題,不應延伸到課外。要做到應教儘教,讓上課“有用”,這是解決“雙減”問題的根本。就像張金芳老師在會上語重心長地說道:“‘雙減’如果只是單純的減負,就是在耽誤孩子的前程。我們一定要在幫孩子減負的同時,向日常教學要質量。”這句話擲地有聲,觸動我們的內心。反觀這幾次的考試方向,從原來的考知識積累到考語言運用,從考知識到考思維,從考解題到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摒棄了以往考試中對學生字詞句等知識點,及死記硬背的考查,凸顯了綜合性、基礎性、時代性、應用性。出現了航天精神、紅色革命精神、傳統文化、中國元素、當下時事等熱門話題,側重設計策劃、講解宣傳、表達觀點、順利出行的實際應用。總之,命題正在發生着變化,我們作爲一線教師,應該教給孩子什麼?張金芳老師給我們講了梳理教材的方法,首先做到熟讀課標,通讀教材,瞭解本冊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然後羅列出每個單元的知識清單,包括字詞、句式、語文要素、日積月累、口語交際、習作。尤其是在分析單元語文要素時,一定要注重各學段的聯繫,以及每一課所承擔的訓練點。張老師以“體會情感”這一語文要素爲例,告訴我們在三年級要達到想象畫面,體會情感;四年級上冊教會孩子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情感;四年級下冊做到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五年級上冊要學會通過場景、細節,體會情感;到了五年級下冊就要綜合運用所學的策略體會情感。這樣就做到了語文要素的前後關聯,明確了單元教學的定位,然後再確定每一課的訓練目標。以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爲例,《古詩三首》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體會情感;《祖父的園子》明白作者將情感蘊含在具體的事物中;《月是故鄉明》品析作者通過典型事例,直抒胸臆;《梅花魂》帶領學生通過事例、細節,體會情感。

二、備細教材,教透教材。

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如果要避免思想上的僵化,就要特別注意兩條戒律:一、不要同時教太多的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徹。爲什麼去年小升初考試中從文段找出過渡句一題,正確率並不高。我們從三年級下冊《趙州橋》一課中就教給孩子過渡句,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也涉及到過渡句,孩子們到了六年級依然掌握情況不樂觀。張老師通過透徹的分析,讓我們豁然開朗,不是隻教給孩子過渡句這個概念,要放在文章結構中深入剖析,過渡句總結上文,引起下文,能夠體現文章的思路,使文章更嚴謹。這樣學生纔會對過渡句熟練掌握,明白它在文章的作用。除此之外,張老師還從字詞、句子、文體幾方面,分析如何備透教材。《祖父的園子》中描寫蜜蜂的詞語“胖乎乎、圓滾滾”,目的不在積累,而在通過詞語體會蜜蜂的活潑、可愛、俏皮,從而感受作者在祖父園子的快樂。“這麼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到底”一詞重在體會其表達效果,感受大家急於知道答案的心理。這些都讓我充分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教學質量是教學的生命力,也是教學的意義,教師要很好地把握好每一節課堂,首先教師自身要熟悉課文,瞭解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瞭解課文要反映的主題思想和相關的寫作特點,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把握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何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最終實現課堂的整體性、漸進性和靈活性。

通過此次培訓後,我充分認識到自己日常中存在的不足和如何提高教學效率,特別是專業技能知識方面,要通過網絡、向優秀的同行、參加培訓等方式不斷地提高,使自己不斷成長。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5

爲進一步推進“雙減”政策下的深度學習研究,探索關於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實施策略,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2月14日,興隆街小學邀請全國深度學習教育專家崔成林教授作了“基於深度學習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爲主題的報告。區教研室張森林老師參加學校活動。

崔成林教授,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山東省十大創新人物,泰安市功勳教師,泰山學院客座教授。長期致力於課堂實踐研究,在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現代課堂建構方面有獨到見解和實踐經驗,已在國家和省市教育期刊發表論文上百篇。近幾年,崔教授帶領團隊着力深度學習理論轉化,推進深度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崔教授本人也榮獲“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先鋒獎”。

崔成林教授從何謂有效、無效以及怎樣才能讓教學有效兩個部分展開。他指出,有效課堂應是考得好的、學生有興趣的、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要打造有效課堂,需教學評一體化的研究,推動深度學習。而加強深度學習,應重視遷移、大單元教學、逆向設計及結構化思維的應用,從而更加適應“雙減”要求下的教學需要,提升教學效益和質量。

崔教授的語言幽默風趣、深入淺出、入情入境、指導性強,爲老師們詳細解讀了何謂“深度學習”及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原則和策略。教師作爲“助產士”,要幫助學生“生產”出新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創造性學習。

通過一個個生動具體的實際案例進行對比分析,讓老師們從思想深度上知道了怎樣做才能實現真正的課堂設計,怎樣做才能實施學生的深度學習。

爲了更好地幫助老師們理解,崔教授不時與老師們進行互動交流,引發老師們一輪又一輪深入思考。大家熱烈討論瞭如何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設計、課堂中如何實現思維碰撞與遷移,如何讓評價貫穿教學全程、如何設計作業等問題,從而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崔教授的報告將深度學習理論與教學實際緊密結合,把先進的理念融入具體的案例,深入淺出,讓我們對學科核心素養、深度學習和結構化思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爲我們埋下了一粒種子,希望這粒種子在我們的精心培育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

崔成林教學評一體化心得體會6

6月17日、18日,寒亭區實驗中學有幸邀請到崔成林教授團隊來我校指導基於深度學習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培訓指導聚焦目標細化和達標評價的設計。此次活動爲我校教師呈現了一場精神盛宴,打開了教師視野並幫助教師對深度學習及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理念有了新的理解。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活動,校長袁世寶及領導班子成員全程參與培訓。

前期,我校遴選出骨幹教師與崔教授研究團隊的成員進行同課異構備課,同時崔教授團隊對我校骨幹教師的備課進行指導,提出了基於深度學習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理念的備課修改意見,雙方教師都經歷了幾易其稿的辛苦備課過程。

6月17日,進行了數學科的同課異構課堂展示活動。來自煙臺的李寧老師、我校的馬偉晶老師和陳潔副校長就《三角形》這一課題各呈現了一節複習課。6月18日上午,進行了英語科同課異構課堂展示活動,來自東營的陳金凱老師和我校的王俊芳老師展示課題爲外研版教材七下《Module12 Western Music》的複習課。

每節課之後,崔教授帶領聽課老師進行醫課活動,人人發言指出存在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併爲下一位教師授課提出建議,避免再犯同樣錯誤。最後崔教授結合每位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效果指出問題的根源,並給出修改建議,複習課就是把單元知識打通、串聯、整合、提升、應用,複習課與習題課有本質區別。果然下一位教師的課就有了改善,課堂生態發生了可喜的改變。

崔教授採用的這種工作坊式的培訓方式,使每位教師參與其中,體驗過程,並引導老師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一起把脈教學設計的問題,然後開出解決的處方,真有藥到病除的療效,老師們對崔教授的理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同課異構及評課醫課,崔教授再一次把脈我校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存在的盲點、痛點、癢點,爲了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崔教授及李寧老師專門做了講座,及時爲老師們彌補理論的缺失。崔教授說落實核心素養的途徑是深度學習和教學評一致性。深度學習就是要設計指向高階思維的問題和任務,使學生思維進階。教學評一致性是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保持一致,不僅在教學過程中一致,也要保持課前、課中、課後的一致性。教師要洞悉課時課堂教學要解決的三個問題即學習目標是什麼?如何達成學習目標?是否高質量達成了目標?而評價必須伴隨全程,評價的重要性則不言而喻,崔教授說質量是評價標準的執行力,將評價落實的辦法就是制定評價標準,有了標準就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就可以評價學生是否達標,所以崔教授提出質量大於天,評價掌生死的觀點。李寧老師的講座聚焦了達標評價、嵌入式評價的設計,以及如何設計量規。課堂上的生成性評價尤其重要,教師要會傾聽學生的問題和回答,及時捕捉信息形成教育資源,抓住二次教學的黃金機會。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通過此次培訓學習,發現我們在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的理解、研究、應用方面任重道遠,但是攻克難關的決心和目標已然在胸。我們將制定詳細的計劃和措施推進項目進展,使深度學習、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在課堂紮根,自然生髮出教學相長的幸福課堂,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辦家長、社會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