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

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

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1

我是在春節期間讀的《荊棘鳥》,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一方面是世俗熱氣騰騰的生活,另一方面是人性掙扎與涅槃的痛苦。當我行走在鄉間小道上時,我一邊跟親人閒談說笑,一邊在想着德羅海達牧場的玫瑰。當我坐在觥籌交錯的飯桌前,我一邊嬉笑喧騰,一邊在心中回味着拉爾夫的矛盾與痛苦。——這,是不是一種很美妙的狀態?

喜歡讀這本書,甚至捨不得看完這本書。廣袤美麗而又多災多難的德羅海達牧場,性情各異而又同樣倔強的克利裏家族,表面平靜實則矛盾痛苦的內心世界,糾結纏繞而又苦苦追尋的複雜人性……細細品味,不忍釋卷。

“鳥兒胸前帶着荊刺,它遵循着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荊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荊刺扎進胸膛。”書的結尾這樣寫,我的頭腦中出現祖孫三代中的三位女性:菲奧娜,梅吉和朱絲婷。

菲奧娜本爲貴族之女,因爲愛上一位政治家有了身孕不得不下嫁給巡迴剪羊毛工帕迪,然後生了一大堆的孩子。她純潔、高貴、隱忍而又痛苦,一直到她發現帕迪是個值得愛的人時,帕迪卻在大火中喪生了。

梅吉與神父拉爾夫相愛,這又是一段不能被世俗承認的愛。拉爾夫在“上帝”與梅吉之間選擇了前者,但是內心卻又難以割捨梅吉。梅吉爲了保全拉爾夫和這份感情,跟相貌與拉爾夫相似的盧克結婚了,盧克卻一心只念着他幻想中的土地,一味攢錢,不懂愛與生活。

朱絲婷是梅吉與盧克的女兒,相貌與性情都不像梅吉,但卻有着同樣的倔強。因爲盧克的原因,梅吉對這個女兒有着複雜的感情:又愛又恨。因而兩人總是不能融合。而緊接着出生的兒子戴恩因爲是梅吉和拉爾夫愛情的結晶,獲得了梅吉所有的感情,梅吉甚至都忽視了朱絲婷。朱絲婷自立自強,有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她不想一輩子待在德羅海達牧場。做一個演員,她這樣想,也這樣做,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是,在愛的能力上,她還是像一隻刺蝟,一探頭便警惕地縮回去,用濃密的刺將自己包裹起來。她與雷納的相處就是這樣,深愛着卻一直在逃避着,因爲懷疑自己的愛的能力。

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2

一個朋友的網名叫"荊棘鳥",我知道這是一本書的名字,但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意義。這幾天,在找工作的焦慮中終於把這本小說看完了。

荊棘鳥,用荊棘刺穿自己的身體,一直謳歌,直到死去。鳥兒爲什麼要這麼做,爲什麼不就好好唱歌就行?

可是看完書,我想我明白了。

菲愛着弗蘭克的親生父親,儘管她的丈夫帕迪對她愛和尊重,依舊得不到她的一點笑容。對於菲來說,她對弗蘭克的親生父親的愛情就是插在她心上的那根荊棘;而對帕迪來說,他對菲的愛就是插在他胸口的荊棘。

梅吉愛着拉爾夫,可她嫁給了和拉爾夫相貌相像的盧克,而對拉爾夫的愛是穿透她的心的荊棘。而對拉爾夫來說,紮在他胸膛的荊棘是他的梅吉和他的教會權力,對於這兩個不能兼得的事物,不管他怎麼選擇,他都不能免於痛楚。

而朱思婷和戴恩呢?朱思婷的荊棘是她的弟弟戴恩,她的演藝事業,或者雷恩,還是她自己?她的故事到最後也沒有結束,所以不能這麼早下判斷紮在她心上的是什麼。而很明顯,戴恩的荊棘是他的教會事業,他就像梅吉所相信的那種因果報應,他要被還給上帝。

那刺穿自身的荊棘隱喻一個人的執念,執着於什麼,什麼就會刺穿他的心,讓他痛。而他依舊不願意放下,在這種痛的驅使下,帶着執着的神情走向死亡。似乎,只有這種痛能證明他存在的意義。

假如沒有了荊棘,菲快樂地和帕迪生活在一起,拉爾夫和梅吉順利的在一起,戴恩做了個牧羊人。故事會像一碗糖水,多喝一口就會膩得慌。

這就是人的故事。人總不會把自己的人生弄成一碗糖水的,就算往裏邊撒一把塵土。

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荊棘,並毫不猶豫的把它插在自己的心上,然後淌血的心帶來的痛感會給他源源不斷的叫做勇氣與堅持的東西。

中學生讀《荊棘鳥》心得3

剛借到書的.時候,滿是興奮,除了書名,我一無所知。喜歡這種感覺,一個嶄新的世界,我一無所知,所有的理解都將來源我的閱讀,不受他人影響,只有自己。

開頭一幕便是女主4歲時的生活情形,這設計實在巧妙,估計作者考慮到孩子4歲前的記憶大都是模糊的。但兒童時代總有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事,就像梅吉一直記得她的洋娃娃。書中梅吉對洋娃娃的執着可以讓人一窺兒童的世界,那些事在旁人眼中也許不可理解,但在孩子的世界自有一套法則,那是舉足輕重的

梅吉雖小,但嚮往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比如,她中意一套美麗的茶具,儘管這是與她的身份不符的。其實與其說她喜愛那套茶具,不如說,她嚮往的是那種與茶具相配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也不錯,但生命中總有更好的東西值得追求。孩子的童心需要呵護,她的哥哥弗蘭克就是這樣做的。

雖然弗蘭克因矮而自卑,希望獲得那種父親不瞭解的自尊,厭倦終日打鐵的生活,身心痛苦,但渴望做出一番事業。有些鳥兒註定是不會待在籠子裏的,它們的每一根羽毛都閃耀這自由的光芒。這個青年值得佩服,在逃去當兵被抓回後,有過失落絕望,但當機會再次來臨時,義無反顧地衝了出去,真正做到了順從我心。命運就是如此巧合,成就他的,也是毀了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梅吉有這樣的哥哥真是幸運,有人陪伴,有人安慰,這纔是真正的“慈父”。但是,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父親有時間和耐心去聽四五歲孩子說他自己的想法呢。

小說最出彩的部分就是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這種描寫細膩動人,不落俗套,讓人讀起來身臨其境,欲罷不能。梅吉9歲時遇到28歲的拉爾夫,她從來沒有這樣幸福過,也從來沒有這樣不幸過。梅吉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沒有抱負,也沒受過教育,她所期望的就是一個丈夫,孩子,自己的家和來自某個人的一點點愛。就連拉爾夫自己也說,哪怕他一生中將自己的感情僅僅表達一次也好。“所有的快樂我與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嚐,有什麼不好”,字字泣血,道不盡的無奈、傷感,不僅是年齡,更是身份讓他們不能在一起。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件幸運的事,但是時間你可真殘酷!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些不願放棄的東西,即使這些東西使我們痛不欲生。但我們終究是我們,就是如此就像古老傳說裏的那胸前帶着荊棘的鳥,泣血而啼,歌盡而死。有些事,有些人,明知行不通,我們還是要做,仍然固執地編織荊棘叢,折磨自己。縱使我們有自知之明,也不願改變或放棄。唯一能做的就是愛我所愛,盡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