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邊城》讀書心得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1

讀完沈從文的《邊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作家筆下的人物深深的感動着:

一、我欽佩文中的兩兄弟。

船總順順的兩個出色的兒子天保大佬和儺送二佬都悄悄看上了守渡船人的孫女翠翠。這兩個年輕人“皆結實如小公牛,能駕船,能泅水,能走長路。凡從小城裏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夠作的事,他們無一不作,作去無一不精。”兄弟兩個“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善良,熱情,有勇氣,具有良好的秉性。雖然因爲翠翠的確產生了矛盾,但“兄弟兩人在這方面是不至於動刀的,但也不作興有‘情人奉讓’如大都市懦怯男子愛與仇對面是作出的可笑行爲。”兄弟兩人對愛的執着決定了他們“遵照當地的習慣,很誠實與坦白去爲一個‘初生之犢’的黃花女唱歌”。天保大佬自知決比不上山歌唱得極棒的弟弟,同時也爲了成全弟弟,便主動退出,遺憾的是大佬終於不幸身亡。作爲手足的二佬對哥哥的死抱憾終生,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哥哥,就帶着這份沉重的愧疚之情,離開了家鄉,離開了他所愛的翠翠。天保和儺送對愛的執着以及磊落的胸襟,都展現了美好淳厚的人性人情。他們的生活中沒有過分的奢望,沒有過多的要求,他們爲了別人可以放棄自己的想望。這就是中國人自古相傳並引以爲傲但現在卻即將失去的“成人之美”啊。

二、我敬佩文中的主人公翠翠

被兄弟兩人所愛的翠翠對人生的責任勇敢承擔,對愛情的理想執着追求,她的身上有一種溫柔而又剛毅的美。她是一個“光人”,然而卻贏得了茶峒兩個最優秀的青年。雖然她的樣貌很美,但通過天保大佬和老船伕的交談可以看出,真正打動人的是翠翠內在的美,是耀眼的人性美,這就是翠翠的自然天成,是她的執着。初次見面,儘管翠翠並不十分明白那種情感,但她已經認定了二佬,她沉醉在那種浪漫的邂逅中,度過了一個“屬於自己不管祖父的”“沉默”的夜晚。翠翠是很質樸很純真的,對於愛情充滿了憧憬與嚮往,一旦認定之後,就不會改變,矢志不渝。老船伕曾對翠翠進行四次婚姻問題的詢問,翠翠總是“不作聲”“心中只想哭,可是也無理由哭”。也許她自己並不明白,但不難想像她的真心是放在儺送身上的。在儺送的歌聲中,她“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虎耳草的形狀近似心形,這樣就不難理解翠翠的真實情感。當二佬愧於哥哥的死,又被逼迫去接受碾坊,而意思還在渡船,因此賭氣下行時,翠翠選擇了等待,執着地等下去。正是由於人性中最原始最純正的執着,翠翠的愛迸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執着成就了一段悲劇,但也正是這樣,“在愛的波濤裏,堅定地勇敢地向着幸福彼岸前進的青年男女總要贏得人們的讚譽和一椈同情之淚——正是這樣的人性美。”

其時,《邊城》中對人性美的展現,又豈是僅在他們三人呢?說着“不許哭,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麼事皆不許哭。要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方配活到這塊土地上!”的老船伕,堅持着“凡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歲,也還是成爲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責任”的船總順順,又何嘗不體現了人性中的勇氣與義氣呢?在湘西那片靈秀的土地上,有着善良美好的品質的人們,是多麼令人嚮往。所有這些未被現代文明浸潤扭曲的人生形式,就是沈從文所要表達,所不懈追求的人性美的極致啊!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2

在一個清幽的小城裏,住着這麼一戶人家,硬朗勤勞的祖父攜靈動活潑的孫女相依爲命。從他們流淌出來的是茶峒人的質樸純善,是勞動人民的勤勞能幹,是底層人民的清貧單一,更是那個時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糅雜在這個時代裏了。

許是勞動人民獨有的單純。祖父堅守渡船一五十年。這是忠於職守的體現,還是別無出路不得已而爲之?沒有人不想成爲船總順順、王鄉紳那樣生活富足的人,“他管船,管五十年的船——他死了啊!”我聽到了翠翠撕心裂肺的哭喊,翻書的手停頓了下來,一種濃烈的悲傷纏繞住指尖,飄散開去,祖父與翠翠太單純了,單純到得到過渡人一個銅板的'贈予都覺得是對公職的一種褻瀆,甚至至死都留在小屋中,大概是至死都惦念着渡船吧?

又許是底層人民的孤苦,一個意外造就了翠翠。她靈動,跳脫,卻不敢染指渡船意外的一切,因爲她清苦,她會羨慕大家女兒受傷的銀鐲;因爲她清苦,她不得不自立自強,祖父和渡船便是她的一切。“翠翠,爺爺不在,你將怎麼樣?”還是那種濃烈的悲傷,在瞬間攫住了我的心,這句話在我看來完全變成了“翠翠,爺爺不能許你更好的,倘若爺爺去了,你又該怎樣在這裏立足?”一種至深的愛暈開來了,一種質樸的、微帶苦澀的愛。

更許是天命。天命,多麼簡單的兩個字,我卻從《邊城》中領略到一種酸楚的天命。翠翠未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愛情,天保出意外溺死了;翠翠本能再找回自己的愛情,祖父被困在了王鄉紳下人編織的謊言中;翠翠本能抓住最後的機會,她逃避了。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天意弄人麼?她沒有輸給輾坊,沒有輸給王鄉紳,她只是輸給了天命。這份天命,痛楚到令人不能自已。我想同情她,但我知道,輸掉一切,也有她的怯懦與不諳世事在作崇。

怨誰呢?怨天嗎?沈從文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畫卷,這幅畫卷極生動地展露了一代人和一個時代。“這作品或許只能給他們一點懷舊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過着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和信心!”沈從文如此說道。

是啊,從《邊城》的苦痛中,我開始反思,人爲什麼不與命搏呢?一味的怯懦與逃避只會造就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失掉一個又一個的機會。人是不是應該懷一份執着的心,去爭取本該屬於、本能屬於自己的東西呢?

爲什麼不能呢?爲什麼不去呢?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3

初讀了《邊城》,讚歎於茶峒的淳樸的民風。堅持要給過渡錢的渡客,堅持不要過渡錢的、會去買菸草和茶葉送給渡客的老船伕。這裏的人如這裏的風景,純淨美好,質樸真誠。

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細細的淌着,沒有扣人心絃的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更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就是這樣的文風,卻能夠深深的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襯托出一座純淨的邊城。

在苗族居住的茶峒,既有通過媒人上門求親的方式——所謂的走車路,也有男子站在溪邊、山崖上唱歌給女子聽,一人獨唱或二人對唱,在唱歌中瞭解和認識對方,知道或分手或結親——所謂的走馬路。這後一種方式,表現了湘西民衆在婚姻問題上的寬容和自由,也反映了這塊地方人們善歌的才能。

《邊城》它不僅僅是一部描寫民風、景色的小說,它更是一部堪稱絕美的愛情悲劇。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天真善良,溫柔清純。他對天保兄弟的愛帶着少女的羞澀和幻想,或者說這種愛似乎一直是以夢幻的形式出現的。

在夢裏,她“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於是她“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對溪懸崖半腰,在了一大把虎耳草”。她只有在夢中才能品嚐到愛情的甘露,而現實卻似乎離她很遠,於是,她只能“癡癡的坐在岸邊”,淒涼地守候,孤獨地等待。

從翠翠身上,可以看到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種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因爲她的淳樸,他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但儺送駕船遠走後,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歸來,愛的那麼堅定執着。一個弱女子,滿心盛的都是“愛”。

作者說:“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給讀者留下了悠長的惋惜,無限的牽掛期盼。也許冥冥之中真的有歲月輪迴,母親的悲劇在女兒身上再一次重演,但不管未來會怎樣,自己的未來終究要靠自己去爭取,但願她等到的不是無言的悲哀,不是追悔莫及的淚水,而是應屬於她的那份幸福。

我總在想,爲什麼這個小說叫做“邊城”?是不是沈先生在心中在守護着什麼?在懷念着什麼?但這恐怕只有沈先生自己才知道了。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4

沈從文的《邊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也是名氣極大的作品,曾經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因此值得每個人認真的閱讀,而書中的純美愛情故事更是打動了無數人,我就是其中一個。一個偉大的文學家總是希望讓自己的作品千古不朽,成爲文學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邊城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邊城講述的是關於愛情的故事,講述了老船伕的女兒翠翠和碼頭船總的兩個兒子之間的愛情糾葛。英俊的水手儺送和翠翠互生愛意,但兩人並沒有表白和定親,而儺送的哥哥天保也愛上了翠翠並提前提親,這對於翠翠來說非常驚訝和爲難。兄弟兩人沒有用決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是採用唱歌來對決,讓翠翠自己做出選擇,而哥哥天保自知唱歌不是對手變離開去做生意了。後來發生了意外,老船伕聽說天保在出行的路上落水死亡,這對於船總和儺送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同時應影響了老船伕的工作。儺送得知哥哥死去,心裏非常難受,價值父親對婚事的攔阻,讓他無法接受就離家出走了,而翠翠在老軍人的照顧下默默地等候着儺送的歸來。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但故事非常動人,這種淳樸的愛情故事已經難得一見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是否缺少了最珍貴的最淳樸的情感呢?是的,現在的人們對待愛情的態度是複雜的,並不像邊城中那樣純粹和乾淨,有一種純真的美!

毫無疑問,我非常喜愛《邊城》這本書,它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愛情的真諦!

《邊城》讀書心得範文5

我對課外書向來是敬而遠之的,所以,並不曾體會給課外書的美妙趣味。因此,我不曾瞭解過《邊城》這本書,也不知道沈從文是何許人也。但是,也許,是因爲同學的推薦下,也許,是因爲老師的建議,又也許,是冥冥之中的不可抗力,我閱讀了《邊城》這本小說。初讀時,只覺得平淡無奇,並沒有吸引眼球的情節,不過,我很快就被湘西人的樸實,茶峒的美景給迷醉了。

女主角翠翠,是一個無爹無娘無祖母的三無孤兒,唯獨有一個撐渡船的祖父相依爲命。天真、善良、勤勞,對美好回憶充滿嚮往,是翠翠的所有代名詞。在一席水中,在羣山環繞間。她撐着渡船,唱着小曲,時而還有幾聲大黃犬的輕吠,有雀翎婉轉的吟唱,儺送在月下“走馬路”、“唱情歌”,只爲博翠翠一笑。沉思靜想,只覺得恬靜、美好,書中有置身於世外的桃花源,便有了遠離紛爭的無憂無慮。

不僅如此,在我看來,這部小說最大的亮點,就是清淡、平凡。翠翠的故事,沒有像現在電視劇一樣的狗血劇情,動不動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動不動就生死大劫或秀恩愛,也沒有所謂的三角戀四角戀,更沒有我要拯救世界的偉大英雄形象。《邊城》寫的是一種真實,更貼近了我們的生活,它讓我們覺得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的周圍。也許,翠翠的故事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然而,它展現給我們的是,對愛情的追求,對親情的執着,對生活的樂觀,《邊城》值得忙忙碌碌的我們去深思。

小說的結局,不是情人相擁而泣,從此幸福在一起的結局,而是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儺送是否會回來,又是否會娶翠翠,選擇渡船還是價值不菲的磨坊,值得讀者回味。於是,在這種猜測結局的伴隨中,無疑又增加了《邊城》的價值。

所以,如果現在的電視劇和電影過於浮誇的話,那麼《邊城》就是能讓人解放的一劑良藥。因爲我們的生活是那樣平凡,是真實的,是客觀的。對我們而言,只有在平凡中活得快樂,活得精彩,才能擁有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