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22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精選11篇)

2022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22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2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1

日前,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聯合發出通知,今年繼續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突出傳統節日蘊含的思想教育內涵,其中“網絡祭掃”再次引發熱議。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追思先賢,緬懷先烈的重要時期。然而,在新時達文化的衝擊下如何讓傳統節日發揮功效成爲近年來的一個難題。以往的節日紀念儀式在當下並不能完全被人接受,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想要更前衛更具時代感的節日氛圍。而中央文明辦等推出的“網絡祭掃”正當其時。

有國纔有家,今天的幸福中國來之不易,她是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奮鬥,流血犧牲還來的,在清明這樣的日子緬懷先烈,再次激發國人的愛國之情很有必要。然而由於工作、學習,或者地域的原因,很多人無暇走入生活中祭掃英烈,“網絡祭掃”給他們一個的時機去表達心中的情感。

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這樣的舉動具有諸多意義。一方面它很好的利用了網絡平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形成影響力,可以以點帶面,聚集人氣共同關注我們的愛國舉動。另一方面,這樣帶過舉動還可以藉助新媒體如微信、微博等迅速擴散,不僅省去了現實中祭掃的勞頓,也節約了資源。更值得一體的是,這樣的祭掃方式可以利用網絡的存儲功能,把很多人的愛國之情集納成冊,以享世人。

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愛國主義並非一定固守原有的模式,時代在向前,愛國主義、節日傳統也應該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讓愛國主義情懷長青不腐,讓節日的傳統隨着人們的思想的向前而不斷變更出更有韻味的色彩。

互聯網承載着這個時代時代感的精神,以網絡爲媒,把現實中的情感移到網絡中來,這不僅僅是一個創舉,更是一個具有實踐意義的舉動,它將繼續把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把諸如清明之祭掃的節日傳統發揚光大。網絡應該成爲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地方,網絡祭掃正是在踐行正能量的傳播。

又是一年清明時,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充滿時代感的網絡祭掃活動中來。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2

伴着淅淅瀝瀝細雨,當我們踏入烈士陵園的臺階,才感到雨後的空氣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氣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點點的新綠,雨後的樹林更加茂密,不時有頑皮的雨珠娃娃,搖着胖嘟嘟、圓溜溜的身子,咕嚕咕嚕地滾下來。

近了,近了,烈士陵園終於到了!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紀念碑。只見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題詞:烈士忠魂,萬古長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氣萬古存,英雄事蹟勵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則是各式浮雕。看着,想着,我似乎進入了這樣一個場景:紅軍們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毫不退縮,揮舞着刀槍,向敵人進攻,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心驚膽寒。頭一轉,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場景:窮苦的人們再也受不了敵人的壓迫,帶上自家的棍棒,衝殺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名字和他們的感人事蹟:在敵衆我寡的戰鬥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委員黃孝敏、潘濤、餘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他們爲人民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我不禁肅然起敬。

看着,想着,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烈們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薪火傳人!”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3

這個春天,我們爲太多的人和事感動着:有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的醫護人員,有不辭辛勞、連續奮戰的黨員幹部,有默默奉獻、守望相助的人民羣衆,也有不負戎裝、鏖戰火海的消防官兵……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是最可愛的人。請讓我們以最高禮遇,向他們致敬。

致敬最美麗的天使——懸壺入荊楚,白衣做戰袍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數萬名醫護人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放棄闔家團圓、放下兒女情長,主動請纓馳援湖北,用最美逆行彰顯了人間大愛。他們有的身體欠佳,拄着柺杖在ICU裏戰鬥;有的悄然出征,到達湖北後才向父母“先斬後奏”;有的索性“玩消失”,直到家人在新聞中看到他們身影……任憑臉頰被口罩勒到潰爛、雙手被汗水浸到泛白,甚至付出了寶貴生命,但他們都毫不退縮,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無我無畏築起了“讓死神也望而卻步”的生命防線。

致敬他們,醫者仁心、大醫精誠,以血肉之軀鑄就了鋼鐵長城,用生命澆灌出了人間奇蹟。

致敬最堅韌的戰士——艱難顯黨性,困苦見擔當

“我先上”“我願意”“我能行”“我來做”……

疫情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從機關到村居,從領導幹部到普通黨員,從凜冽寒冬到春暖花開,面對千家萬戶、千頭萬緒、千難萬險,無數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英勇奮戰,既當“守門員”“疏導員”,又當“跑腿員”“宣傳員”,用堅守織就了嚴密防線,用忠誠捍衛了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復工復產啓動後,連續作戰兩個多月的他們,又馬不停蹄、迅速出列,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扛起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責任,與人民羣衆一道,齊心協力築牢“戰疫”防控牆,衆志成城開啓“戰貧”復工鍵。

致敬他們,疾風勁草、烈火真金,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成就了真正的共產黨人。

致敬最偉大的人民——風雨同舟濟,拳拳魚水情

“每扇窗後的堅守,都是捍衛家園的戰鬥!”

在疫情防控這場嚴峻鬥爭中,廣大人民羣衆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密切配合、守望相助,爲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從自覺居家隔離的武漢返鄉大學生,到擔心自己傳染別人的善良患者;從免費提供房間讓醫務人員住的酒店老闆,到通宵達旦爲醫院趕做早餐的餐館廚師;從自願爲防疫捐款的“匿名者”,到送來一堆防疫物資便轉身離去的“陌生人”……當各地呼喊“熱乾麪加油”,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羣衆表露“都想這麼做”,我們看到了患難與共、肝膽相照。

致敬他們,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再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

致敬最壯烈的官兵——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

“7個70後,11個80後,1個95後,19名滅火隊員不幸遇難”……

疫情還未散去,四川西昌森林的一場火災,又牽動着所有人的心。犧牲的滅火隊員中,年齡最大的才47歲,最小的僅25歲。他們是誰的父親,是誰是丈夫,是誰的兒子,這些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他們是我們的親人,是我們的烈士,是我們的英雄。“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生命誠可貴,但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他們選擇豁出生命;生存價更高,但只要黨和國家需要,他們毅然慷慨赴難。“誰都怕,但我們如果不衝上去,誰上去呢?”誠如斯言。

致敬他們,碧血丹心、壯懷激烈,以生命赴使命,激勵了全社會的愛國情懷與時代精神。

幸得有你,山河無恙。這個時代是需要英雄的,但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因爲,堅守初心、崇尚光榮,方可定義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喚醒記憶、傳遞真情,才能點燃人們心中的精神火炬,從而更好照亮時代、照亮未來。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4

今天是4月6日,也是清明節的後一天,我們瑞安市集雲實驗學校小學部的二年級到四年級的學生要到西山去烈士館掃墓。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裏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說笑笑,嘴裏還不時的唱着:“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西山,去西山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小學生,中學生。我們順着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着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着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於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後院。

“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麼?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爲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溼,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那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爲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裏無比的悲傷……

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溫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爲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5

愚人節過去了,清明節的腳步聲也“噠噠”地傳來了……

在清明節,我們學校派出了四年級代表學校去掃墓。在烈日下,我們整齊地排着隊伍走着。經歷了半個小時的行程後,我們終於來到黃雲山上的烈士碑前。

足足三層樓高的烈士碑屹立在眼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字被深深地刻在了上面。這是我第二次見到這個面孔。

儀式開始,同學們都嚴肅認真地站好。宏偉的歌聲奏起,我們一致地敬起隊禮,同時唱起了隊歌。場面是那樣的莊重,嚴肅又雄偉。

掃墓的一部分——默哀開始。全場一片鴉雀無聲,同學們都低下了頭。我不禁心如潮涌:“像革命烈士這些視死如歸、一心爲祖國效力的精神多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真是我們的好榜樣,我一定要向他們一樣爲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

隨着時間的流逝,獻花也開始了。我從揹包裏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朵雪白的小紙花,雙手捧着,恭恭敬敬地爲烈士們獻上了這朵花。

快要走了,我回頭仰望這座屹立在被叢林包圍的烈士碑,它如同一座雄偉的大山,深深地立在了我的心上。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6

4月5日那天,我們四到六年級的全體師生進行的掃墓活動。這一天,我們胸前戴着白花,每個人的心情都無比沉重。

烈士們,我們這一代一代對你們的敬仰比天還高,比水還深,比火燃燒的還要烈……總之,對你們的敬仰是永遠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記得鄭板橋曾經說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這句話就正好形容了你們的那種精神。你們用鮮血哺乳了萬物;你們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在無數的戰役中,你們死傷無數,但是,你們卻沒有因爲這樣而背叛我們的祖國,你們爲了祖國母親和我們這一代一代做出了一切貢獻,你們的偉大事蹟將永世流傳。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7

三月三十一日上午,我們胸前偑帶着鮮豔的紅領巾,懷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南大山烈士陵園,緬懷爲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麼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青翠。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後按要求站好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徵着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接着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使我最感動的是爲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爲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爲建設國家的棟樑。

隨後,我們穿過鬆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裏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8

湖北保康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瀰漫的硝煙,隆隆的槍炮聲。這裏曾經留下過賀龍的腳印,灑下了先烈們的鮮血。在烈士們倒下去的地方,現已建造了一座烈士陵園。

臨近“清明節”,我又一次踏上通往烈士陵園的百步臺階,這是一條連接着現實與歷史的通道。當我從現實走進歷史,似乎每次都能感受到瀰漫在空氣中的烈士們輕微的呼吸,彷彿看見了那濃烈的戰鬥硝煙,聽到了戰士們衝鋒陷陣的吶喊聲。

踏着石子小徑,我來到烈士們用身軀和鮮血鑄就的烈士塔前,擡頭仰望塔身,烈士塔直指雲天,頂天立地,支撐着一片歷史的天空。在它的身旁,左右各有一個硃紅色的亭子,就好似兩個克己奉公的哨兵。

記得第一次看見烈士塔時,塔身上“永垂不朽”四個字便吸引了我。“永垂不朽”是什麼,我站在塔前沉思良久,是烈士們的名字?可他們中的很多人的名字都已無從考證;是他們的音容笑貌?可他們身軀早已溶入這青山綠水中。我環顧着陵園,塔前擺放着很多美麗的花圈,花圈上的白色小花經細雨的浸潤,變得半透明,花圈上也寫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陵園周圍蒼翠的柏樹枝上掛滿了潔白的小花,這是青年團員和學生們掃墓後留下的,他們在祭奠烈士們。我忽然明白,人固有一死,軀體終歸會融入大地,但那永垂不朽的精神卻能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中,這不正是對革命先軀們的人生寫照嗎?先烈們的軀體倒下了,站着的是他們永恆的精神—爲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他們用鮮紅的血液換來了今天的紅旗飄揚,換來了現在的嶄新生活。他們改寫了歷史,創造了奇蹟,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他們對革命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精神將指引着我們不斷奮鬥,不斷前進!

我圍着陵園慢慢前行,當你感受着一種偉大精神的時候,你就會有一種“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感覺。

在烈士塔的另一面上鐫刻着“爲人民鞠躬盡瘁”幾個大字,在白色大理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這正是烈士們短暫人生的真實寫照!爲了人民的幸福,爲了山區的解放,他們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追擊敵人。爲了剿滅深山的土匪,他們毅然離開親人長期同敵人展開鬥爭。他們把一身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爲人民鞠躬盡瘁”這是何等壯美、何等充實人生!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堅定的革命信念,也是一種驚天動地令人歎爲觀止的“民族魂”,正是有這種“魂”,我們的山城纔會如此和平安逸,我們的祖國纔會如此繁榮富強。

今天,烈士塔依舊默默地佇立在那裏,經歷着風吹雨打,象一位深思的哲人。我漫步在陵園中,耳畔間響着烈士們的吶喊聲,眼前不斷浮現出在滾滾的硝煙中奮勇殺敵英雄們。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9

今天,公園巷小學組織高年級全體同學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掃墓。

走進陵園,路旁筆直的青松威嚴聳立,樹下的鮮花開得格外美麗,彷彿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拾級而上。到了最頂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百刻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九個大字,表達了人民對烈士們的無限崇敬和懷念之情。

走近紀念碑,兩名少先隊員代表我們學校,雙手捧着花圈,恭恭敬敬地把它獻在紀念碑前。這時,哀聲奏響,祭奠烈士儀式開始。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我們向烈士默哀三分鐘。三分鐘是短暫的,可是我心潮起伏,想到了許多,眼前浮現出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無數位革命烈士爲了革命事業衝鋒陷陣,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博鬥:多少位像董存瑞叔叔那樣的解放軍勇託炸藥包、多少位像黃繼光叔叔那樣用自己的胸膛擋住了敵人的子彈……看着胸前的紅領巾,這正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今天幸福生活也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啊!

默哀結束,我們又圍着革命烈士紀念碑走了一圈,觀看了一帖帖碑文,那些故事既催人淚下,又振奮人心。我想他們不愧爲民族英雄,人民的功臥。歷史永遠不會忘記他們。他們的英靈將和他們開創的事業永存人間,永載史冊。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10

梨花風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氣清景明之時,梨花風、杏花雨喚醒了綠枝柳。在二十四節氣裏,唯獨清明兼具節日的意義,最富自然與人文的氣息。小時候,對清明節的直觀印象是出門踏青、是上山掃墓,長大後,明白了清明節更像是一種精神的傳承,這種精神除了緬懷古人、寄託哀思,更是繼承遺風、清心明志的爲人之道。

淡薄生死,做正氣浩然人。萬物靈長,有生有死,既是自然之道,也是自然之實。“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對社會的貢獻。”這句話從人生啓蒙之初就深深地灌輸到了很多人的腦海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一舉一動,每當危急時刻來臨,總有人置生死於度外,逆行火線,用生命詮釋“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錚錚鐵骨豪情。電影《尋夢環遊記》中說,人的一生會死亡三次,第一次是人體生理的死亡,第二次是肉體在親人視覺中消失,第三次是最後記得你的人也死了,這纔是人一生真正的死亡。有些人死後很快就被歷史遺忘,可有些人卻能流芳百世、萬古長青。人生在世,不求苟活,務求一生清正,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慎終追遠,做飲水思源人。有人說,清明節就是中國的“感恩節”。在筆者看來,這個“感恩”至少包含兩個方面內容。其一是感恩先祖。所謂“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中國自古就有“葉落歸根,生者尋根”的說法,可以說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無論走得多遠,我們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那就是家,是父母。其二是感恩先烈。每個人都應該牢記歲月靜好不是憑空出現的,革命年代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不應該被忘記,和平時期聞令而動、挺身而出的時代先鋒也不應該被忘記。“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面對哲學的三大終極之問,透過清明這個節日,或許能得到些許解釋: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要忘了來時的路。

時不我待,做埋頭苦幹人。清明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時至清明,氣溫升高,是種植莊稼的最好時節,於是民間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如今,國內疫情寒潮逐漸褪去,形勢日趨向好,各行各業開始走出陰霾,有序復工復產,但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倒春寒”風險隱患仍然存在,矛盾問題千頭萬緒,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緊、難度大。此時此刻,砥礪奮進正當其時,各級黨委政府務必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量感,真抓實幹闖關奪隘,放手一搏鬥爭到底,努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將溜走的時光趕回來。

清明清明,清生命之感,明生命之理。讓我們在撫今追昔中清心明志,養一身浩然正氣,做邁步新徵程的飲水思源人,當建設新時代的埋頭苦幹人。

清明祭祀英烈心得體會11

2020年4月4日上午10點整,對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祭奠儀式在湖北武漢漢口江灘一元路廣場舉行,與此同時,撕裂長空的防空警報在武漢上空長鳴3分鐘,武漢市區主幹道和支幹道的紅綠燈調整爲紅燈,路面所有車輛停止行駛3分鐘,行人紛紛在鳴笛聲中默哀。

有些戰爭,聽不到炮火,卻看得見衝鋒;有些戰場,看不見硝煙,卻看得見犧牲。中國人民總是被平凡的人羣中最勇敢的一部分人保護得很好,人們知道永遠都有一座看不見的長城在保護着自己,這座長城由無數先烈的血肉之軀組成。沒有昨天的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河山節次換新裝,飲水思源豈能忘。庚子新春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鮮活的生命留在了冬天,他們是醫生、護士、民警、教師和社區工作者,他們是一個個熱血戰士,是孩子的父母、是愛人的伴侶、是父母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們是抗疫“急先鋒”、最美“逆行者”,他們在緊急關頭用生命和大愛生動詮釋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他們中許多人有着同一個名字——共產黨員,據統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公職人員中,黨員佔比66.7%。一句“我是黨員,我線上”蘊藏着無窮無盡的力量。在生命攸關的時刻,黨員們用自己弱小的身體爲羣衆撐開了一柄強大的“保護傘”。

山河無恙在我胸,願君歸來似春風。今日清明,意在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在氣清景明、萬物萌生中感悟生命輪迴的啓迪。祭奠先人是爲了更好地激勵後人,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清明節祭奠離去的親人是一種家庭情懷和感恩氛圍的營造;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清明節祭祀英雄烈士則是一種國家情懷和民族精神的鍛造。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我們祭奠哀悼在與新冠肺炎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不幸感染逝世的同胞,同時也帶着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重整行囊,再次踏上人生征程。敬愛的戰士和親愛的同胞們從未離開,只是留在了那個寒冬,燃燒了自己,驅散了陰霾,化爲冬日夜空的點點星光,爲走夜路的我們閃爍發光,照亮我們繼續前行的路。

在追憶中銘記,在致敬中前行。不忘卻,就是最好的紀念。經過兩個多月的全民戰疫,雖然當前國內疫情傳播被基本阻斷,但境外疫情仍在瘋狂肆虐,無症狀感染者等國內疫情防控的不確定因素也仍然存在。今日武漢新增一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爲確診的患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清“疫”關鍵期,我們不能輕易言放棄,與疫情決鬥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武漢還要繼續實行嚴格的社區封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下半場戰鬥,一鼓作氣打贏戰役,吹響勝利的號角,用以告慰逝去的英靈。

此刻,往來皆靜默,定格三分鐘。在滾滾東流的長江左岸,我們沉痛祭奠,願英雄的人民安息;在響徹雲霄的警報聲中,我們肅立默哀,凝聚生者繼續奮勇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