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感觸頗多。最主要的是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學的習慣以及他敬業的精神所感動。“渴望快樂,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質條件相當優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師行業,職業倦怠情緒大有人在。在重重的壓力下,不少教師的精神空間越來越狹小,常感身心疲憊心力憔悴,在這種情況下,又何談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爲教師的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呢?

爲了孩子們,也爲了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

“文化存款”就是閱讀經典!爲教師終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是的,陶老師將他思考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的關係”所得,引導老師們讀書寫作,從而喚醒了老師們感受幸福的能力,使老師們走上了終生幸福之旅。去感悟“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的幸福境界。教師要想發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閱讀經典的空間,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

陶老師告訴我們他讀書的一個重要體會就是:“經典爲伴,幸福一生”。爲什麼這樣說呢?首先,經典誦讀可以使人趨真向善。其次,經典誦讀可以使人寧靜致遠。同時,經典誦讀還可以使你寵辱不驚。再次,經典誦讀還可使人氣質高雅。我的感受是多讀書、讀好書,閱讀經典,享受讀書的幸福。

  二、要充滿自信,體驗成功。

陶老師認爲自信者的心理狀態在任何境況下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只要始終充滿自信,不管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遭遇多少波折,最終就一定能夠成功。陶老師60歲了還在讀書背書,並且他認爲他的記憶力非但不比20xx年前減退,反而有了不少增強。他認爲通過背誦,激活大腦,從而使自己的生命出現奇蹟。在英語的教學中,有時候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背誦。在要求學生背誦的同時,自己也和學生一起背,與學生比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作爲教師一定不要說學生笨,時時刻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如記憶力、書寫、誦讀、口語、聽力等,多鼓勵表揚他們,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礎,有了信心就會有成功體驗,在成功的體驗中收穫幸福。

  三、寬容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係。

初二學生正是不定性的時期,判斷能力、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學生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爲一名教師,對違紀學生、不學習的學生、甚至逃學的學生,只有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們,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就象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耐心地幫助他們改正缺點、不足,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師生關係,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寬容並不是縱容,寬容也不是對學生的過錯無原則地袒護,而是以我們博大的胸懷去激勵學生自己改正錯誤,追求進步,爭取成功。在工作中、生活中,學會寬容,也是爲自己留下一份輕鬆,一份快樂,一份幸福。

對於教師來說,是否能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影響着自己的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纔會感到幸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最近就段時間我總是在讀作者陶繼新老師寫的書名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只是一直以來都沒有時間去看,或者說自己沒給自己擠出那樣的時間來學習。這個假期,學校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有了這個規定,也就有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有了這樣的壓力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該書有着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書,感覺很奇妙,初讀時,興奮無比,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平靜與靈魂的提升,越往下讀心頭越有沉甸甸的感覺,而且揮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覺頭腦中一片綠地鋪展開去,綿延無盡。讀後不由思索,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幸福教師?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遠,若有若無,一驚之下,一直在小範圍內不無自負、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過兩千五百年的風雨歲月,審視我們今天的教育,在我看來,現在的教育也曾強調“以人爲本”。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才知自己思想多麼淺薄,大談“以人爲本”的時候並不明瞭什麼是人之“本”,怎樣去“以人爲本”。是啊,曾經提出的“學生參與度高、時間利用率高、目標達成率高”的課堂三維目標,對人生命質量的提高、對靈魂幸福指數的幫助能有多少?只不過是把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過一種近於反覆訓練的方式做了一種規範和評價範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績服務於考試。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十個年頭了,我一直以來在思考學生的健康發展靠什麼?成績,顯然不是全部,因爲我們成人之後的生存靠的是綜合素質能力;不是成績,顯然也不對,因爲成績是敲門磚,沒有優異的成績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點。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大大提高了我我對我本身工作,對學生教育成績的認識。對學生教育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結果,如此說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說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關於教師和學生相處學習的環境,我認爲在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在本書中提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諧給予每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家長是引路人,“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和誰一起走”,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來講期望方向永遠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應該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共振,只有共振纔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師埋怨學生、家長埋怨孩子,老師埋怨家長、家長埋怨老師都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當你學會讚美學生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家長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老師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孩子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學校的時候……,所以讚美在本書中有着很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去將我們的讚美去發揮去應用去實踐!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讓我真正體會和學習到了好多教師應該具備的很多知識和很多方法,讓我有着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對做人的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對我們身邊的孩子,關注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幫助。所以我認爲這本讓我們教師隊伍增加知識儲備增強我們的好學興趣都有着太大的幫助。尊重孩子的學習環境已成爲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成爲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只要老師懷着一顆愛心,處處留意,微觀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樹,那麼我們的學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們用全部的愛細心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爲參天大樹。那時纔是我們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最幸福的時候。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生命不是對既有狀態的重複”。仔細想想,我們周圍有多少人在重複着自己的勞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驢拉磨一圈圈轉的日子是多麼的乏味,可是我們又有多少人想過要改變這種現狀呢?陶老師說:“今天的陶繼新,一定超過昨天的陶繼新;明天的陶繼新,一定超過今天的陶繼新!”多麼自信的話語,多麼豪邁的氣魄!作爲我們,爲了讓自己的生命也有一絲華彩,即使是星微的一絲亮光,我們也應該爲自己積累一點文化資本。讓自己的心在歲月的磨礪中仍然能感受溫暖的來臨。

陶老師說:“千萬不要故弄玄虛,更不要故作高深。”是的,我們讀陶老師的文章,感覺就是在聽一位智者娓娓講述人生的故事,陶老師的語句真實、自然、質樸無華,似山澗流水,叮咚悅耳。陶老師說,十年前,他寫文章的時候,也曾有意用上一些華麗的詞句,可是在今天的他看來那是令他羞愧的事。從這段話中我們看到了迴歸的陶老師,看到了正逐漸和自然融合爲一體的陶老師,我一直堅信文風彰顯人性的說法,覺得陶老師的自然質樸文風和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語句中那股透心的爽頗有相似之處。

也曾有過捧書閱讀到深夜的時候,那只是因爲我喜歡;也曾嘗試着去背誦《論語》《老子》,那是因爲我想傾聽聖人心聲,領悟他們的思想律動,讓浮躁的我在聖人如水的心境中感受一絲超然;當課堂上的我捉襟見肘時,當我的微笑不再讓孩子着迷的時候,教育類的專業書籍又走進我的書架,我對自己說,我只是想做一個稱職的教師,做一個讓孩子喜歡的教師,除此之外,別無它求

讀了陶老師《做一個幸福教師》才認識到,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有深厚的文化資本,那樣他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一個幸福的教師還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那樣他的教學纔不枯燥,他才能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及時傳達給學生,他的課堂纔有吸引力;一個幸福的教師還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靈,只有心的寧靜,纔不會被外界紛繁的世界所誘惑;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讓他愈挫愈勇,讓他心懷高遠。

輕輕合上書,一個輕微的遊絲樣的聲音飄過來:我距離幸福還有多遠?我默默地記下曾經幫過我的長者,正在鼓勵着我的朋友,始終鞭策着我的領導,記在心底,從不敢忘卻,也很少提起。我知道我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默默地記着,並且努力不要辜負了他們。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爭取的。只要你帶着一顆善良、美麗的平常心,就會發現世界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

我距離幸福還有多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踮起腳尖,我就會距離幸福更近一些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爲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從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來講,幸福又在哪裏?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更加豐富了對幸福內涵的理解。

幸福是什麼?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自己靈魂的問答。於是,我問我自己:你因爲愛而幸福過嗎?當然,你完全可以選擇愛家人,愛朋友。但當你身爲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爲主題的職業,那就去愛你身邊的孩子吧,像寬容你好友的小脾氣,和原諒你朋友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

記得有這樣一篇課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身受盲聾啞三重殘障,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裏,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師沙利文。沙利文老師用了畢生陪伴這可憐的孩子,將她由一個無知、粗魯、暴躁的動物,變成了一個勇敢博愛的偉大的作家。如果不是愛,如何有這麼巨大的奇蹟?如果不是有愛,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殘缺的軀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愛別人,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會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你的心靈。

你因爲被愛而幸福過嗎?工作累了,父母來電話,朋友來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師,這也許就是全部。可教師這份職業,讓我獲得了額外的關愛。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工作幾年來教過很多個班,多少學生呢?假定其中有一半是愛我的,那麼在親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額外的收穫了多少份關愛?當然,在這裏我可能引用了一個相當自負的計算公式,但在座的各位老師,你們送出去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他們將要回報給你們的愛是無法估量的。收穫別人的關愛,這是一筆曠世的財富啊!

教師的幸福人生需要我們用幸勤的汗水與淚水來滋潤疲憊的身影與蒼老的額頭,當一切成爲往事的時候,倘若我們能夠坦然的迎接自己教育過的每一位學生的笑臉,那纔是教師幸福的最高境界!有老師說,現今的老師,不僅要承受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壓力,各級各類的檢查驗收,還要承受學校內部各項指標的量化考覈,在學校每天像個上了弦的陀螺,鑽研教材,備課、上課,改作業,補差,光是這些就弄得你頭暈腦花,腳踉蹌,回到家又忙着照顧家庭,哪有什麼快樂和幸福可言!可是我要說的是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爭取的。只要你帶着一顆善良、美麗的平常心,就會發現世界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我是一個幸福的教師,真的!對於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不是重複,而是創造;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最難忘的是那段歲月。一次次備課,一遍遍試講,一次次修改,多少個日子,我獨自面對空曠的教室認真講解,反覆揣摩;多少次在路上,搭車冥思苦想卻不得其解時差點錯過目的站,腦海中塞滿了教學的內容,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能讓我聯想到——變阻器;多少回得到同組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多少次校、市、省領導的關注和關心,點點滴滴的修改,大刀闊斧的裁剪,凝聚着的是集體的智慧,在田稻這塊沃土上熠熠生輝!承載着厚重的情,肩負着濃烈的義,擔待着淅淅瀝瀝的期盼,我踏上了去往大連的征程。充當着一個表演者的角色,把全組老師,各級領導10個月的勞動展示在全國教師的面前。獲得全國一等獎的“變阻器”一課,終於綻放了久違的輕鬆與平和。迎接我的鮮花和喝彩,其實是對所有付出過的合作伙伴的肯定。而我彷彿是一隻蠶,在經歷着人生的蛻變,痛苦並快樂着是我真實的心境寫照!其實,這不是犧牲,而是享受。

常常被笑言“老師,多好,不就是每年都說同樣的書。”殊不知其實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創造出一個“聰明”兩字的學習方法;創造出一個用攝像頭當做展示平臺的演示方式;創造出一個個心存感激的莘莘學子;創造出一幕幕動人的內心獨白。曾在一個學生的評語上如是寫:“你不懈的努力着,默默向頂峯攀登,我相信,總有一天你能登上頂峯,欣賞到無限風光。”而她在畢業時給我的一封信中這樣說:“我一向是一個吝嗇眼淚的人,但看到這段話時,我的心被震撼,眼淚奪眶而出。這段話一直被我銘記着,是一段普通的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但它承載了多少您對我的殷切希望。在這段話的鼓勵下,我一直努力着,奮鬥着。”原來滿足就是如此簡單,原來成就感竟然來得這般突然,一句簡單的肯定就足矣欣喜若狂,一句簡單的肯定就足矣平衡多年的辛勞,一句簡單的肯定換來兩個字——值得。只要用心的創造,一個個奇蹟和感動就會尋蹤而至!

其實,真的`,這就是我的生活,每天的喜怒哀樂都是孩子們帶給我的,昨天的幾滴眼淚,是恨鐵不成鋼的心酸;今天的欣喜若狂是運動會上鑄就的輝煌戰績。低落時無非是孩子們不聽教誨,又犯毛病了;高漲時也就是孩子們得到肯定和嘉許了。真的,這就是我的生活,是我的全部。

所以,我是一個幸福的教師,每天和所有的其他教師一樣過着幸福而充實的日子,快樂着孩子們的快樂,幸福着孩子們的幸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陶繼新老師的教育演講錄,讀後感觸很深。也曾經親耳聆聽過他的演講,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學的習慣以及他敬業的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他講了三個話題:一是讀書與教師成長的關係;二是幸福人生的打點;三是品讀孔子的精神境界。

他告訴我們:"這種持久的快樂,就是一種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經典誦讀之後,男士更有風度,女士更加美麗,何樂而不爲呢?"因此我們要在以後教育教學生活不斷地學習誦讀,在經典中尋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師在書中還給我們講述了很多和我們一樣奮鬥在教學一線的平凡卻不平庸的同行們。

不論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博導,他們出色的課堂駕馭能力與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讀書寫作爲基礎。陶老將他們由於誦讀經典所以快樂所以成功的幸福歷程展現出來,充分證明了"經典"的妙用,並且讓我們能從中悟出:在經典閱讀中使自己充實、豐厚,在寫作實踐中使自己昇華、提高。若沒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識容量,他們怎能將課文講解得如此簡練、精到?只有堅持誦讀,並形成習慣,性格才能變得平和,心靈才能漸漸澄澈,才能在幸福與快樂中徜徉。

陶老師認爲,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他主張大量的經典誦讀,則是另一種存款,稱之爲文化存款。只是沒有存到銀行裏,而是存到自己的心靈了,而文化一旦在心靈裏安頓,就成爲人一生幸福的儲蓄。讀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堅持。真要改變自己,就必須從經典誦讀開始,且一定要堅持下去。第二個層次是形成習慣。如果有一個讀書的良好習慣,就會日有收穫,天天進步。第三個層次是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就在審美層面。陶老師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爲有書在豐盈着他的精神世界。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就是"在49歲的時候,我從《論語》選出85%以上的篇章背誦。"多麼聰明好學的陶老師,時刻爲自己儲蓄文化,爲心靈增加營養。讓我深感慚愧!陶老師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書中的每一個事例都讓我心潮澎湃,每一個人物的故事都給了我深刻的啓迪。的確,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教師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衝擊與交流,塑造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我們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讓我們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教育更加美麗。

陶老師告訴我們,讀與寫是教師生命成長的翅膀,沒有經典文本的大量閱讀,甚至是背誦,就不可能有文采斐然的佳作紛涌迭出,但同時只讀不寫也不不行,大量的寫,對讀書又是一個促進,而且多寫多練才能熟能生巧。寫作也一樣,你如果天天寫,就會越來越從容。如果把寫作和讀書一樣,當作自己生命歷程中一種精神文本收藏的話,寫作就不會成爲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與幸福。讀得多了,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而寫的多了,因爲有精神文化的成果,也就越來越快樂。

通過讀書我知道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內在和諧""寬容大度"。陶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對衝撞自己的人諒解,對批評自己的人感恩,對嫉妒自己的人寬恕,從人生的低谷到事業的興盛,陶老師始終以平和的心態,寬容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如果我們能做到陶老師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話,那我們就找到了幸福的真諦。

陶先生說:"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識,那你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看到一粒沙子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擁有了智慧,就可以從一塊石頭裏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悟靈魂的律動。"

"看庭前花開花落,見天上雲捲雲舒","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真的是我喜歡的境界,現實生活總會有很多無奈,怎樣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瑣碎與平庸中找到幸福更多的是一種心態,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舉起心燈照亮自己,走出傷感的自我,走向陽光的自我。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用陽光的人性來啓迪陽光的人性。不管我們個人遭遇如何,一旦我們與孩子相遇,我們就要把內心的陽光傳達給他們,從而啓發他們陽光一樣的心靈世界,給他們奠定陽光人生的基礎。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懂得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學生是在不斷錯誤中成長的。張愛玲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在學生犯錯時,教師學會寬容的等等。從而拾撿到那份家有兒女般的幸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不是一個帶病上課,起早貪黑,不顧家人,一心工作的殉道者。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凡者。享受健康,享受業餘生活,享受家庭的美滿,享受孩子的歡樂,享受父母的嘮叨,享受節假日一家人其樂融融。

我一直記得安南說過一句話"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光明"。我們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時,更應該釋放自我人性的力量。今天我們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詛咒,而是建設。好比田裏的禾苗,不是罵雜草長得多麼茂盛,而是讓苗長起來。點燃我們的心燈,點燃我們人性的力量,我們就能在,當我們這麼做時,感受到這種幸福時,更別人的評價沒有任何關係,我們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我們每天辛勤勞作,也許沒有誰會在意我們,但我們自己在意,我們生命的力量來自我們的內心。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用溫潤的心靈交融稚嫩的心靈。文化素養也許就是那滋潤心靈的甘泉。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幸福是生命的主題,只有快樂的人,他們的生活是快樂和陽光。我讀了陶星志老師成爲一個快樂的老師,一本書,我開始解釋自己的幸福。

老師是園丁,因爲他是在花園裏的教育,無私的工作,所有的時間在學生的頭腦中,窮人播種的知識的種子。老師是春天的蠶,因爲她靜靜的工作,不是名字,不是利潤,不後悔。老師是一支蠟燭,因爲老師在學生公平的童話移植科學和文明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燃燒的生活本着辛勤工作和進取精神的精神。可以成爲一個園丁,一個春天的蠶,一根蠟燭,對我來說,那是多麼的快樂。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老師,每天工作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穿梭回家和學校在路上,年復一年地,雨水或光澤。雖然老師的工作是苦和累,但我喜歡的幸福的份額!選擇這個職業的鄉村老師,這意味着在選擇高貴的同時,也選擇了硬。經常忙碌的季節,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有些孩子不要在早上洗臉,不要吃飯上學。每次我會來熱水洗孩子,買麪包給孩子吃。沒有時間回家,陪伴孩子在教室裏學習,與遊戲。在冬天,寒風肆虐,戶外特別冷,教室溫度很低,孩子的手總是冷紅色。所以我的手變成了一個小火爐的孩子,一個一個在我的手的手柄,直到你不能給孩子們通過愛的溫度。愛情讓冬天撤退,讓雪融化;愛,溫暖每一個孩子的心,讓我成爲孩子的第二母親。

每天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眼睛總是顯示孩子們幸福的微笑。看着孩子們一天天健康成長,努力工作和汗水正在做一個強大的自豪和幸福!我經常對自己說:我不能給孩子們所有的願望,但我會盡我所能讓孩子在童年,每個太陽都可以跳舞,我想支持孩子的成長舉起來愛天空。我知道老師的幸福,在這沉默的奉獻。

我是一個快樂的老師,因爲我會很高興進入孩子們的孩子看到一點進步,有點長大,感覺孩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心中的小祕密跟我講話。他們是一個微笑,一個舉動,一個讚美,一個祝福。使我的心充滿了喜悅。

在教室裏的孩子照耀着眼睛,尋找知識的寶藏;兒童在活動中的腳印生長,尋找快樂的運動;探索兒童發展的智慧,尋找成功的喜悅;看到孩子們在路上成功的那個沉重,原來我的幸福是那麼簡單。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作爲教師,你感覺幸福嗎?請你趕快來讀一讀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中的建議。他會改變你的教育生活,讀他的書會提升你的幸福指數。

  一、讀書與教師生命相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素養正取決於此。”這裏都提到了讀書的重要性,那麼讀什麼樣的書纔會點亮我們的生命呢?冰心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陶老師這樣說:“讀書的原則是取法乎上,才得乎其中。”作爲教師,既要成爲學生心目中的文化代言人和傳播者,又應是道德的完善者,而要做到此點,多讀書、讀好書而無疑是教師存在和發展的必須。現在的孩子,知識面廣,思維開闊,早已不是我們所學的那幾本子書所能應付得了的!現在的老師不僅要給孩子一桶水,還要做源源不斷的溪流,要做浩瀚無邊的海洋。豐厚的學養是爲師之本。從此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學習就像吃飯那麼自然的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學生的鞭策促使我不斷的讀書、充實、提高、自己。

  二、點亮自己的幸福之燈

陶老師在《打點幸福人生》的報告裏,講述了不少自己的故事,聽來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正是因爲他爲人的寬容,心態的平和與對名利的淡泊,始終保持着內心的和諧,所以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在遠離不良情緒,不要發牢騷,要心態平和時,陶教授舉了一個試驗做例子,一個人發怒時,把他呼出的氣用管子伸到水裏,10分鐘後水變成紫色,用這種水注射到老鼠身上,2-3分鐘之後老鼠就死了!據說這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課的一個實驗。這讓人怵目驚心。

經常聽到有人發牢騷“我有多少能力,付出多少,有才得不到重用”等,經常牢騷滿腹。我從來就不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就會發光”的大話,古今中外,“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的,那纔是常態。在我們這個人口氾濫的國家,什麼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不缺人才!像你我這樣並沒有多少真才實學之人,有一個穩定的工作,賴以養家餬口,就感恩不盡了。發牢騷、不良情緒只會造成我們生命的障礙物。只有寵辱不驚、寬容大度,心態平和、遠離不良情緒,我們的幸福之燈纔會永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