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範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範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範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麼你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1

近我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使我感悟頗深。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爲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裏?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

課堂是教師生命重要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我們要懂得享受學生,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而要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你的權威來管理學生,也許你就會離幸福更遠。

  其次做幸福的教師,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一個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爲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學生。在評價學生時,多一些鼓勵,使學生時刻感到自信;當學生犯錯時,多給學生一些寬容;當學生取得成績時,別忘了給學生送上掌聲;當學生有疑難時,做學生最好的心理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學生大膽表現自己時,做學生最好的欣賞者。寬容是陽光,她會讓我們每個人擁有健康,擁有幸福。

做幸福的教師,要善於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一個好教師一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富有情趣的課堂。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讓教學與讀書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課堂,使自己樂教,學生樂學,讓每次課堂都迸發出生命的活力,

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讓我的心變得豁然開朗起來。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終做到從容淡定,寵辱不驚、淡泊名利,與經典爲伴,與學生爲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賞識,少一些責備;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個擁有“健康的身體,寧靜的心靈,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2

拿到《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我先翻看了一下出版信息,看看有沒有“版權所有,翻版必究。”的字樣。因爲這是一本教育性質的書籍,如果作者心量太小,怎麼會對教育有深刻的領悟,更不可能寫出好文章來。古聖先賢心量大,絕不會有“版權所有,翻版必究。”的想法,倒是希望每一個子孫後代受益無窮,所以留下來的教誨能夠成爲經典,能夠突破時空。在這本書中我沒有找到版權的特別聲明,這纔打開來細心閱讀。

讀過《自序》,我更加深刻地感到經典所含藏的深廣智慧,即使僅窺其一斑,就已頗有所得,開啓超乎常人的智慧,可見如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聖賢教學的學習,那一定能夠開啓智慧的大光明,正如弟子規中所說:聖與賢可馴至。

  一、取法乎上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取法乎下,毫無所得。”

因此我們要向經典學習,學什麼經典,當然是古聖先賢的教誨,爲什麼?因爲古聖先賢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瞭了,而孔子的箸述正是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我們的學習,要多多向孔夫子請教,這個一定要有信心,你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宣言》中都說了,要解決世紀的問題,就應當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難道我們還能超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頭腦嗎?當然我們更應當學一學佛法,被譽爲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說,:“挽救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曾經出現在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所以更是我們教師應當瞭解和學習的。你要是問我讀什麼書,我就告訴你我只讀聖人的經典,其他的專家學者的一概不讀,爲什麼?很簡單,取法乎上;你要是問我學什麼人,我就告訴你我只學聖人,其他的專家學者一概不學,爲什麼?很簡單,取法乎上。

  二、廣學還是專精。

書中提到要廣博多覽古今中外的經典,但我想這不是對我說的,因爲我得清楚,要學到什麼程度纔可以廣學多聞,如果沒有一定基礎,上來就廣學多聞,心一下子就亂了,學多了反而是干擾,你看在佛門中常唸的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你看這個學習方法是有次遞的,先發願,然後自己斷煩惱,得清靜心,之後才能“法門無量誓願學”,《三字經》中也說“學之道,貴以專。”,像我這樣常常拿東忘西,丟三落四,煩惱重重的人,廣學多聞就是不自量力,反而會增加自己的負擔,就會愈學愈煩惱。這就像大家在一起喝酒,看到人家能喝兩斤,就以爲自己也能喝兩斤,那就錯了。所以還是中國古老的教學最是高明,他講求的是開啓我們的根本智慧,根本智慧開啓之後纔可以廣學多聞,初學還是要專攻專精,先專學一部經典,通達之後就達到一經通,一切經通。就拿儒家的教學來說,如果能夠把《弟子規》真正落實和做到,再拿起其他的經典,很容易就能夠體會其中的深義。在這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讀誦的方法,比如讀《弟子規》,我們每天早晚各大讀誦一遍,讀的時候不要思考裏面的意思,用清淨心讀,這樣讀誦,長期堅持,就能夠大開智慧。

  三、相信經典,相信聖賢。

聖賢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了悟的人,比如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能夠觀察到事物的細微變化,在經典中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那是他親證的境界,而三千年後的近代科學才逐步發現和證實。所以經典所述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古聖先賢親證的境界,沒有一絲毫自己的意思,你看釋迦牟尼佛在涅盤前說自己什麼法也沒有說,孔夫子也說:一生述而不作。可見經典所述乃是本來如此的實相而已,絕非一家之言,所以對於聖賢的經典,我們可以完全相信。從聖賢的德行上來說,孔夫子被稱爲“大乘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請問歷史上能獲得如此殊榮,被讚譽至如此高地位的有幾個人?可見夫子的德行一定是舉世之典範。再如釋迦牟尼佛,曾貴爲太子,我們一般人所追求的他都擁有了,可他卻放棄富貴安逸的生活,過着三衣一鉢,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生活,一生從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每天教學八小時,沒有休息,教學四十九年,沒聽說過釋迦牟尼佛度過假,完全是義務。這樣的好人,這樣無私的人,我們要不能相信,我們還能相信誰!

再從智慧能力上看。過去沒有接觸經典的時候,我常常有懷疑和批評,近來對經典的學習有了一些悟處之後,我才明白,一個一道題也不會做的學生,有沒有可能從一大篇數學家的推理論證中看出問題,當然不可能。我三十幾歲,沒有能力說出一部經典,即便一句,也說不出來,而聖賢留下的經典歷經幾千年的歷史鑑證,我卻能挑出毛病來,這怎麼可能?領悟到這一點,對於經典我就沒有一絲毫的懷疑了。

  四、聖賢的經典是幸福美滿的教育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請問大家,我們每一個人歷經幾十年的追求,我們現在幸福快樂嗎?在學習經典之前,我不幸福也不快樂,甚至於曾經身心都幾乎崩潰,所以我也在尋求解決之道,後來學習經典之後,我終於找到原因,我原來一直依靠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去行事,總以爲自己是對的,但如果自己是對的應該是一年比一年樂,一年比一年幸福,一年比一年更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一定是身心健康,可是我卻一年比一年煩惱更多,不平更多,疾病更多,學習經典之後才清醒認識到自己太自以爲是了,自己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也做錯了。隨着學習的深入,確實我是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智慧也有了一些增長,身體健康有了很大提高,今年的體檢中,我的檢驗結果中各項指標都處於中間值,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一個真正學習聖賢經典的人,把經典當作自己的生活,努力去落實,一定是幸福和快樂的,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看過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講座》的老師一定深有體會,蔡老師美滿幸福的心境,常常使用聽者內心深處受到觸動,而許許多多專家學者學了一輩子,由於只把經典當作知識學習,自己在生活中用不上,還是煩惱重重,所謂“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而讀過陶繼新老師的著作,我們也不難體會到,陶老師的涵養、胸懷、智慧,超過一般人,幸福的感覺也超過一般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經典中的一些道理,他能夠落實,能夠用得上。今天你要是向釋迦牟尼佛、向孔夫子請教,向古今中外的聖賢請教:你生活的快不快樂?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我過着最幸福美滿的生活,我的生活充滿了智慧。所以我們要想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一定要向經典請教,向聖賢請教。

  五、學習經典後會不會不合羣。

有的朋友說,我看到一些人學習經典後,好像不太合羣。我的一位朋友也曾經這樣的批評我。什麼原因呢?我過去好喝酒,即使自己喝,也要喝它個四兩半斤,喝到暈,所以與朋友在一起聚會,少不也要痛飲。學習經典以後,我就很少喝酒了,基本上不喝,爲什麼,喝太多酒傷身,酒後也容易做出失禮的事,《弟子規》中說“身有傷,怡親憂。”,於是朋友中的四哥就說:“你看,大家聚在一起,你又不喝酒,有什麼意思!”,他當時喝酒很上癮,中午喝,晚上喝,而且常常喝到大醉。大概沒兩個月,又在一起吃飯,我說:“你喝什麼酒?”,他說:“我還是喝飲料吧。”,我就逗他,我說:“咱們聚在一起,不喝酒有什麼意思?今我陪你喝點”,他就嘿嘿樂:“還是不喝酒吃飯舒服。”,所以合不合羣,也許是看的人看錯了,也許是學習經典的人沒有落實好,要知道任何學習都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真正能夠一下子做到的那是上根利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能把學習過程中學子的表現,當作是經典的教導,學子的表現只可以參考,還是要以經典爲標準,以聖賢爲榜樣,符合經典的我們學習,不符合的是提醒我們避免。比如說,有一位老師教學非常好,有一位很差的學生轉到這個老師班上,過兩個月成績從現在分的水平提高到分的水平,如果我們不看他的進步,只盯住他不及格的分數,那我們就會認爲那個老師教得不怎麼樣,教得學生不及格。所以我們常常看錯了。再比如,我們看到有人在佛像面前燒香、拜拜,就以爲那是一個信佛的人,那很可能就看錯了,如果那個人是求升官、發財、好命,以爲上一祝大香,就可以求得佛菩薩的保佑,這是迷信,這不是信佛。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看一看佛教經典,你就會知道,佛陀從來不教弟子看相、算卦、看風水,更沒有說過你上高香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所以你要真正瞭解你才知道,那個香是表戒、定、慧三學,那是表法的,用現代的話說那是教學的藝術。到底合不合羣,現代學習聖賢的人當中我們看蔡老師、淨空老法師,無論走到哪裏,大家都歡喜鬆恭敬、愛戴,而古人中孔子在世的時候,弟子三千,釋迦牟尼佛就更了不起了,常隨衆千二百五十人,其他學習者就更多了,乃至於三千年後的今天,他們仍然是舉世恭敬和學習的榜樣,我們有誰比他們更合羣嗎?

今天我的讀書心得就談到這裏,願我們每一位老師中都能夠從經典中得到幸福美滿。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3

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感。幸福的教師就是有幸福感的教師,那麼怎麼擁有這種幸福的感覺呢,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

有人說幸福是一種滿足,知足常樂,這就是幸福;有人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心情舒暢這就是幸福;還有人說幸福就是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份舒心的工作,有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再有人說平平淡淡就是福。不同的人,生活閱歷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我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後,覺得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境界。

讀了陶老師的教育講演錄之後,讓我對如何擁有幸福感,有了更全新的認識。深知自己做了十幾年的教師,擁有的只是那麼丁點專業知識,不僅術業無專攻,文化也不曾有啊,自己讀的書太少了。說實話自己非常清楚讀書的好處,也一度下過決心要讀好書,總是覺得沒有時間,靜不下心來讀書,自從讀完陶老師的書後,被陶老的讀書精神所感染,陶老師能夠在四十六歲時開始背論語,每天早上起牀後都能堅持背古詩,所以我也能夠使讀書成爲我的生活習慣。忙碌過後靜下心讀上一本書,進入書中境界,體會書中內涵,確實是一種幸福。多讀好書,會讓自己擁有好的心境!經典爲伴,“取法乎上”就是一種幸福。

“大自然有風和日麗,也有狂風暴雨,人之生命歷程也是如此”,在既有波折又有成功,既有平坦又有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應該如何打點自己的幸福人生呢?讀了陶老師的書後,深知幸福的人生首先應該擁有健康,擁有了健康就有了幸福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再擁有愛情、成功的事業、財富等等,這樣我們的幸福指數纔不會是零。

幸福的人生要有生命的內在和諧,要有寵辱不驚的境界,遇到挫折把它看成是鍛鍊自己的機會,取得成功也把他當作絢麗生命歷程中的一朵小花。構建內心和諧還要有寬容大度的情懷,諒解衝撞自己的人,寬恕傷害自己的人,感恩批評自己的人。生命的內在和諧還要淡泊名利,學會捨得,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全力以赴的去做,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要後悔,得到了不要喜形於色,失去了也不要怨天尤人。幸福的人生要懂得孝敬老人,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等待,等以後有機會有時間再去做,而孝敬老人不能等,無論是懵懂頑童、青春少年還是事業有成的而立之年,隨時都可以盡孝道。幸福的人生中與人爲善是不可缺少的,心性的至善,使人性迴歸最自然的狀態,這時就會感覺世界大了,天地也寬了,幸福的感覺自然就有了。

走進學生的心靈是一個幸福的老師,用平和的心態面對所有的一切就是幸福,用笨拙的文字記錄人生,抒發工作中的思考與感悟也是一種幸福,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只要自己認爲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會其樂無窮。讓我們把讀書養成一種習慣,背起幸福的行囊上路,打點自己幸福的平凡人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纔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爲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給人帶來的不一定是多麼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學生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爲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纔會感到幸福,特別是缺少幸福的學生。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並不是特別闊綽,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我一直認爲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只教書不育人,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個教書匠,不配稱爲教師或給教師形象抹了黑。我一般利用課堂教學把生活中或影視中的一些化學知識結合教材講給學生聽,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和視野,有時可以借鑑做學生勵志教育。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化解一些迷信謠言等。品德培養更是重中之重,做人的道理是終身受益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方向,所以課堂教學不可缺少人生價值觀教育。我再授之與人的同時,自己很由成就感和幸福感。我的很多學生畢業多年後海念念不忘自己的“老班”。我們說老師交給的知識早都忘沒了,但做人的道理我們終身不忘,而且她還說“老師我一定會把你傳承給我們的正能量繼續傳承下去”。每當聽到樣的話,我心裏特別幸福。這個學期,我來到新的學校春輝高中,12畢業的.學生張波,在運動會特意從寧波回來,因不知道來的路,特意從溫州打的車到春暉看我,買了26塊蛋黃月餅,他的這份情誼讓我的新學生看了都感動,我把月餅分給學弟學妹們吃,他們高興,我更高興。那幾天趕上要過中秋節,以往畢業的學生電話紛紛打來,關心問候我,我心裏特別感動和幸福!

我平時經常會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遇到學生不開心我會一直找他談話交流,直到他或她開心了我再讓他們回去。平時有點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他們。班級的值日生做完值日後,我都會再次查找不到位的地方,補救不足。讓學生知道我對環境衛生的重視。也做到了率先垂範,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勵志跑我會和學生一起跑,我不會因爲自己年齡大而偷懶,我覺得很多事,說一百句不如實際去做一次榜樣。在這些潛移默化的身體力行活動中,我很有幸福感!今年接的高一學生,這些家長再家裏惦記學生,想孩子睡不着覺別提多揪心了。我會偶爾拍幾張照片發給他們道微信圈裏,給他們看看自己的孩子,他們調侃說:“陪了我們的孩子還要陪我們”,一句話暖人心,對我是鼓勵,我爲了鼓勵學生,班規中有一條,再百分賽考覈中,扣分項排校前五名,我就給他們做餃子或烙餅吃,每到這個時候,他們開心的不得了,開心的吃着、唸叨着,我開心死了。感覺有人分享很幸福!學生們對我更不用說,每年帶的學生都由特別心疼我的,他們怕我沒吃早餐,會偷偷再我辦公桌上放雞蛋牛奶等吃的,由的學生畢業多年都沒有忘記道學校取看望我,有的學生畢業時和我說:“老師我一直想叫你一聲媽媽,不敢再你面前叫,今天寫給你”“老師我建議你將來不教書時去做心理輔導老師唄,你講的道理我們喜歡聽,我們能聽得懂”。諸如此類的話語真的是對我工作的鼓勵和支持,是我教育生涯的加油站,是我教育生涯的幸福源泉。來自學生的幸福感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有人把我給他們的期末評語貼道大學牀頭三年,用來鼓勵自己,想想一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真的太大了!很多學生的感恩話語讓我們苦中由樂,苦中有多的陶醉在教育講臺和學生!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爲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爲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爲,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麼,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爲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5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陶繼新老師的教育演講錄,讀後感觸很深。也曾經親耳聆聽過他的演講,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學的習慣以及他敬業的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他講了三個話題:一是讀書與教師成長的關係;二是幸福人生的打點;三是品讀孔子的精神境界。

他告訴我們:"這種持久的快樂,就是一種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經典誦讀之後,男士更有風度,女士更加美麗,何樂而不爲呢?"因此我們要在以後教育教學生活不斷地學習誦讀,在經典中尋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師在書中還給我們講述了很多和我們一樣奮鬥在教學一線的平凡卻不平庸的同行們。

不論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博導,他們出色的課堂駕馭能力與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讀書寫作爲基礎。陶老將他們由於誦讀經典所以快樂所以成功的幸福歷程展現出來,充分證明了"經典"的妙用,並且讓我們能從中悟出:在經典閱讀中使自己充實、豐厚,在寫作實踐中使自己昇華、提高。若沒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識容量,他們怎能將課文講解得如此簡練、精到?只有堅持誦讀,並形成習慣,性格才能變得平和,心靈才能漸漸澄澈,才能在幸福與快樂中徜徉。

陶老師認爲,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他主張大量的經典誦讀,則是另一種存款,稱之爲文化存款。只是沒有存到銀行裏,而是存到自己的心靈了,而文化一旦在心靈裏安頓,就成爲人一生幸福的儲蓄。讀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堅持。真要改變自己,就必須從經典誦讀開始,且一定要堅持下去。第二個層次是形成習慣。如果有一個讀書的良好習慣,就會日有收穫,天天進步。第三個層次是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就在審美層面。陶老師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爲有書在豐盈着他的精神世界。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就是"在49歲的時候,我從《論語》選出85%以上的篇章背誦。"多麼聰明好學的陶老師,時刻爲自己儲蓄文化,爲心靈增加營養。讓我深感慚愧!陶老師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書中的每一個事例都讓我心潮澎湃,每一個人物的故事都給了我深刻的啓迪。的確,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教師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衝擊與交流,塑造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我們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讓我們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教育更加美麗。

陶老師告訴我們,讀與寫是教師生命成長的翅膀,沒有經典文本的大量閱讀,甚至是背誦,就不可能有文采斐然的佳作紛涌迭出,但同時只讀不寫也不不行,大量的寫,對讀書又是一個促進,而且多寫多練才能熟能生巧。寫作也一樣,你如果天天寫,就會越來越從容。如果把寫作和讀書一樣,當作自己生命歷程中一種精神文本收藏的話,寫作就不會成爲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與幸福。讀得多了,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而寫的多了,因爲有精神文化的成果,也就越來越快樂。

通過讀書我知道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內在和諧""寬容大度"。陶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對衝撞自己的人諒解,對批評自己的人感恩,對嫉妒自己的人寬恕。"從文革時到爲官時被誣衊,從人生的低谷到事業的興盛,陶老師始終以平和的心態,寬容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如果我們能做到陶老師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話,那我們就找到了幸福的真諦。

陶先生說:"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識,那你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看到一粒沙子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擁有了智慧,就可以從一塊石頭裏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悟靈魂的律動。"

"看庭前花開花落,見天上雲捲雲舒","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真的是我喜歡的境界,現實生活總會有很多無奈,怎樣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瑣碎與平庸中找到幸福更多的是一種心態,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舉起心燈照亮自己,走出傷感的自我,走向陽光的自我。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用陽光的人性來啓迪陽光的人性。不管我們個人遭遇如何,一旦我們與孩子相遇,我們就要把內心的陽光傳達給他們,從而啓發他們陽光一樣的心靈世界,給他們奠定陽光人生的基礎。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懂得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學生是在不斷錯誤中成長的。張愛玲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在學生犯錯時,教師學會寬容的等等。從而拾撿到那份家有兒女般的幸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不是一個帶病上課,起早貪黑,不顧家人,一心工作的殉道者。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凡者。享受健康,享受業餘生活,享受家庭的美滿,享受孩子的歡樂,享受父母的嘮叨,享受節假日一家人其樂融融。

我一直記得安南說過一句話"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光明"。我們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時,更應該釋放自我人性的力量。今天我們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詛咒,而是建設。好比田裏的禾苗,不是罵雜草長得多麼茂盛,而是讓苗長起來。點燃我們的心燈,點燃我們人性的力量,我們就能在,當我們這麼做時,感受到這種幸福時,更別人的評價沒有任何關係,我們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我們每天辛勤勞作,也許沒有誰會在意我們,但我們自己在意,我們生命的力量來自我們的內心。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用溫潤的心靈交融稚嫩的心靈。文化素養也許就是那滋潤心靈的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