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大綱

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塘約人在最困難最艱苦的時候,以村黨支部書記左二牛爲首帶領共產黨員、老百姓共同改變貧窮落後面貌。下面請看小編整理的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

  篇1: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再次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個典型的山區村莊,三年前還是貧困村,但短短三年時間,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體經濟從不足4萬元提高到2016年的202.45萬元,實現了從貧困村向“小康示範村”的華麗嬗變,爲農村脫貧打造出了“塘約樣板”,被學者譽爲“塘約道路”。

事實上,安順市的農村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早在30多年前,我的家鄉關嶺自治縣頂雲公社十六個生產隊衝破思想束縛,大膽實行“定產到組,超產獎勵”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成爲“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與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一道率先闖開“包產到戶”的禁地,深刻推進了農村土地產權改革,豐富了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內涵,激發了農村土地活力,解放了生產力,奏響了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先聲。30多年後,和我國大多數農村一樣,頂雲社區解決了溫飽,卻還不夠富裕。

新時期的“塘約道路”,成爲深化農村土地產權改革實踐的縮影。2014年,塘約村拉開改革的序幕,率先成立村級土地流轉中心,建立農村產權確權信息管理平臺,對農村土地經營承包權、林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農地集體財產權“七權”疊加一併進行確權登記,明晰了農村產權“身份證”,讓農民把產權“揣”在兜裏,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爲農村產權交易打下基礎,促進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農村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土地經營權參社入股,村裏把利潤分成講得透亮:合作社30%,村集體30%,村民40%。

在讀了《塘約道路》後,我選了一個週末,約上一羣小夥伴,來到了塘約,村寨被雨水洗刷得乾乾淨淨。在塘約村本部,我看到了很好的道路、很好的廣場、看上去很好很新的村民住宅,以及一些人家停在門前空地上的小汽車、大汽車……我確實很難相信,僅僅兩年前,這裏還是一個二級貧困村,一個“空殼村”。只有被刻意保留下來的幾棟簡陋、破敗的小房子,還能讓我實實在在地看到塘約兩年前的模樣,那是它留給今天和未來的一個見證。剛剛擺脫貧困的塘約,的確已呈現出一種令人振奮的氣象。這種氣象不僅僅表現在村容村貌和農民的生活生計迅速得到改善,更表現在人們精神面貌的改變,表現爲村風民風的健康清新。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一種主人翁的心態。他們以這種心態從事不同的勞動,關心村裏、社裏的集體事務,不拿一分錢也踊躍參與築路、修橋、拓寬河道;同時相當用心地對所有的幹部和黨員行使自己的監督權、評價權、“罷免”權。比較很多地方的農民,他們擁有更多、更實際的民主權利。

鄉村是需要民主的。我不敢說塘約村民已經實現了當家作主,但我相信,這正是塘約道路最重要的目標和方向。要是真能實現中國農民當家作主的願望,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壯麗景象!

  篇2: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

從2014年那一場洪災讓樂平鎮塘約村的村民們擰在了一起,在村支書左文學的帶領下,塘約成了全省乃至全國的明星村。塘約道路也成了各地紛紛效仿的小康模式,學習塘約模式、塘約道路成了熱潮,但是塘約道路究竟是何,我有如下幾點看法:

塘約發展的'基礎與關鍵是黨與人(村民),管好人,治好黨,之後纔是發展。

第一,管好人。爲規範村風民約,塘約村黨支部在廣泛徵求村民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從塘約村實際的村情民情出發制定了塘約村“紅九條”和塘約村村規民約。用白紙黑字規定了塘約村村民的言行舉止,一時間村風、民風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二,治好黨。塘約黨總支對全體黨員實行“駕照式”管理,用扣分來規範黨員的言行。對村幹部也實行扣分制管理,能者居之。同時,積極發展年輕黨員,培養後備幹部,保證黨組織活力。

第三,強發展。管好人、治好黨之後就是發展了。塘約村“三權”促“三變”,釐清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的財產界限,實現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裂,爲農村產權交易打下基礎,促進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農村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通過一系列的發展塘約村從一個國家二類貧困村,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明星村,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考察團到塘約進行考察,學習經驗。

  篇3:閱讀《塘約道路》心得體會

《塘約道路》這本書用報告文學的形式,記述了貴州省安順市塘約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左文學,將一個遭遇大洪水災難、瀕臨絕境的山村的村民組織起來,成立農民合作社的故事。塘約道路爲農村扶貧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新的經驗;爲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一個成功的範例,爲三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爲農村未來建設開闢了一個新的路標。

2014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席捲了塘約的村莊。瀕臨絕境,塘約的村民們卻選擇了一條組織起來的道路:以黨支部爲領導核心,建立起“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新型集體組織。由此,塘約從災難中貧困中崛起。災後兩年,塘約從一個村集體經濟空殼村,變成擁有200萬資產、吸引90%的村民返鄉安居樂業的集體化村莊。放眼中國,太多的村莊遭遇留守、空巢的孤寂,隨着生產和生活開支的無情上漲,還有相當的村民陷入增收難脫貧的困境。

作者在書中貫穿了一個觀點:一個好社會,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沒有窮人。這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體現。過去我們在扶貧工作中爲了追求扶貧資金的經濟效益,往往要求農民有了項目纔可以爭取到扶貧資金,結果是扶了村裏的強者,漠視了村裏的貧困者,這就違背了扶貧工作的初衷。而扶持村集體,集體纔有能力幫助貧困村民脫困致富。扶貧工作才能落實到根子上。農民有了集體組織依靠,才能制度性地得到政府扶貧工作帶來的實惠,扶貧工作也纔能有一個一勞永逸的長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