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17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2017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下面是本站網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下鄉支教心得體會,供大家閱讀參考。

2017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

  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1:

12月19日下午接到通知,24號到清豐縣陽邵鄉下鄉支教。根據安排,我的主要任務是送課一節並圍繞自己的研究專長做大約30分鐘的報告。對我來說,四天的時間確實挺緊張,也擔心能否順利地完成這次下鄉。

度過了緊張而又忙碌的四天後,24號早7點半出發,9點鐘準時到了範石村小學,校園不大卻很乾淨,教室簡陋卻很整潔。可能自己也是一個農村的孩子,自己的小學、中學也是在農村度過的,猛然有一種熟悉而又親切的感覺。心中稍有的不安與緊張隨之消失。

經引見,走進授課的教室,聽課的老師和孩子們已經準備好。簡短的自我介紹後開始上課,孩子們的專心和質樸,讓我整節課感覺特別好,可以說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感覺最好的一節課。真的感謝這幫孩子們,感謝範石村小學。

通過這次下鄉,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思、多悟、多寫、多積累。就拿這次報告來說吧,我所講的就是把平時積累下來的一些材料稍加整理。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把自己的所思或心得寫下來,那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很難準備出來的自己的東西。

總之,這次下鄉,不僅爲我的教學提升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也讓我有了“心”的收穫,並促進了我以後在教學道路上的成長。

  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2:

最近,我校舉行了下鄉支教活動,我和我校的體育、美術老師來到了艾幹吐小學支教。

一連去了幾天,和那裏的孩子都很熟悉了,感覺他們好聰明、伶俐呀!只是可惜了孩子們的聰明伶俐,他們每天面對一位教師,上的都是語文、數學課,一週內能換一位老師上課的卻是孩子們不喜歡的三節英語課,孩子們除了書本知識外知道的少之又少。

2013年9月25日,我們幾個又來到了艾幹吐小學。今天,我用交流的方式從枯燥的樂理知識談到了《國歌》,在講到《國歌》時我給他們介紹了歌曲的創作背景,在沒有音樂伴奏的前提下我們有氣勢的唱起了《國歌》,孩子們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我感動了,它們被《國歌》的氣勢感染了,他們唱出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唱出了中國人民的希望,唱出了心底的感激······

接着,孩子們看到我的日記本上寫着《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孩子們說:“老師,你唱一下這首歌唄!”於是我輕聲地給他們唱起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孩子們安靜的聽着,教室裏回唱着我的歌聲,孩子們沉默片刻說道:“老師,這首歌真好聽!我們都沒有聽到過······”

我詫異了!這不是孩子們在入隊時應該聽到甚至應該會唱的歌曲嗎?爲什麼會沒聽到過呢?於是我問他們:“你們胸前戴的是什麼?”“紅領巾”學生們齊聲道。“那紅領巾象徵着什麼?是怎樣來的呢?”“不知道”。

我沉思了片刻後,給孩子們講了紅領巾的來歷,當我講到:“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孩子們都把自己皺皺巴巴的紅領巾摘了下來,重新疊了起來。然後我給他們正確的佩戴紅領巾。本來這些工作我都沒有做過,我也是憑自己小學時入隊時的印象給他們重新入了隊,宣讀了誓詞,最後我們一起唱起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我從孩子們身上懂得了:想讓他們愛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是灌輸,而是要用歷史讓他們自己悟到。從中我也深深知道,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要時刻滲透思想教育,希望中國的.傳統美德不要在我們手裏暫停,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德”的教育,受到“美”的薰陶。

  教師下鄉支教心得體會3:

爲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趙建嶺校長親自帶隊,來到長葛市,我校送課教師是耿科老師,耿科老師上了一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後,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後,雙方還交換了今後聯繫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爲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說,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爲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爲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爲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爲重要。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於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爲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爲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爲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體育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爲,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啓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二、怎麼送的問題。爲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教任務。就目前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爲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爲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爲以培養能力爲目的的“研究性學習”,儘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說,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雲裏霧裏。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說,可能同目睹一堂優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爲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最具說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於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說,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後要加強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繫,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