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楓葉如丹》教學心得範文大綱

《楓葉如丹》教學心得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追源溯流作爲一種教法,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求如何使讀、寫更爲密切結合所總結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是把讀中學寫、以讀促寫的讀寫關係和教學原則落到實處的具體途經一。

《楓葉如丹》教學心得範文

如果我們把一篇成型的文章比作一棵樹,那麼,一般地說,它便經歷一個由種子、萌芽、生長以至生成的過程。魯迅先生在談及自己的創作時曾說過:其作品所寫的事實,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髮開去,到足以幾乎發表我的意思爲止。魯迅先生談論的雖是個人的創作過程,但很顯然,它具有普遍性。借用魯迅先生的話,我們把見過或聽過的事實視爲源,而把基於事實之上的改造、生髮以至組織成篇,這一先後有序的過程,視爲流。因此,不難理解,所謂追源溯流法,就是探究作者原本創作過程即文章來龍去脈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平常習作中,我們常常看到,學生文章中所記敘的事情蘊含較爲深刻的意義,所發表的意見包孕較爲新穎的思想,卻很遺憾地沒能得到開掘、拓展、充實、昇華,因而使文章流於表面、膚淺和單薄。而寫作中的這一致命弱點,又集中表現爲思路不暢。暢通思路,需要多管齊下,比如通過廣泛閱讀逐步擴大認知領域,增長見識,通過講讀教學培育思維能力,逐步提高思維品質,通過批改作文指導學生把文章內容向廣度、深度推進,等等。追源溯流法可算作這多管中的一管,它通過對文章由源至流的剖析,讓學生領悟其誕生的歷程,從而直接對寫作起到啓發和示範作用。

下面,以袁鷹先生的散文《楓葉如丹》(見上海市高級中學課本H版第一冊語文)爲例,談談追源溯流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

該文寫於1983年9月,時作家已近花甲,文章傳達的便是他此時的心境及對人生的理解。

文章以空行爲標誌,一分爲二。學生初讀文章第一部分,很快就被充溢其中的哲理和洗練優美的語言所迷住,讚歎不已。對此,通常的講讀教學,往往止於品味、賞析。追源溯流法則要求進一步追問:作者的生花之筆、奇妙之思是怎麼來的?

縱觀全文,不難看出,最初誘發作者創作動機的,是那株紅豔豔的'樹葉,掛滿一樹,鋪滿一地的楓樹,它以其鮮豔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動,於是回屋取相機。但幾次調試鏡頭後,又感到美中不足,總覺得缺少些什麼。小莉貝卡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缺憾。蹦、跑、檢、跳躍、哼,一系列動詞,活現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氣、活力,正是小莉貝卡,使楓樹內在的神獲得圓滿的外在顯現,使作者對這張照片很滿意。顯然,作者滿意這張照片的,既不單純是楓樹,也不單純是小姑娘,而是兩者組合所構成的意境。因此,物與人,成爲作者思考的兩個因素,物與人的相映相融,成爲作者關注的焦點。所以,接下來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與自然結合的議論。

但作者的思緒並未結束,它沿着既有軌跡前行:紅楓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類成員一,即人。由此,作者實現了認識上的深化——由個別過渡到一般。一旦達成這樣的認識,面前便豁然開朗起來。從時令上看,紅楓出現於秋季,體現着自然之秋,它歷經春夏的撒種,發芽,吐葉,開花而進入結實的季節。從年齡上看,作者正處於人生之秋,他歷經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誕生,長大,挫折而進至成熟的階段。兩相對照,一爲自然的發展規律,一爲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見,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並且,從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會因爲秋風蕭瑟而傷感,相反,卻有收穫的喜悅;從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會因爲年老而沮喪,相反,卻有成熟的自豪。

至此,文章的前因後果,作者的運思過程,已大致分明。實際教學中,經過這一番探究,學生對全文脈絡頗感茅塞頓開。在此基礎上,繼之以寫作知識的講解,便容易接受了(見下)。

上述分析,可以簡單圖解如下:

紅楓→自然→自然之秋→結實 自然與

人世,

紅楓 → 缺少什麼 → 處處相

女孩→人世→人生之秋→成熟 通。

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藝術修養,以及創作時豐富複雜的心理情感活動,這裏的解讀未免顯得過於粗陋,但用這種方法教學,對學生是有益的。

其一,它較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形成過程,有利於消除學生對文章的神祕感、恐慌感,有利於確立良好的寫作心態。它讓學生懂得,無論多麼美妙的文章,多麼玄妙的思想,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二,它爲學生寫作明確了努力方向。追源溯流法昭示學生,要寫好文章,需要以敏感的心靈潛入生活,以敏銳的目光觀察生活,捕捉寫作的種子,爲寫作帶來源頭活水;需要運用想象、聯想,爲文章插上高飛的雙翼;需要深入思考,賦文章以智慧的靈光;需要籌劃佈局,優化結構;需要潤色語言,追求完美。寫作本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追源溯流能夠引導學生的寫作從自發走向自覺。

此外,追源溯流法對閱讀與寫作教學若即若離的現狀,也有所補益。

依據創作論,追源溯流法可以適用於一切文章,但由於很多文章由源至流的過程不很明顯,因而不可能篇篇採用,當然,也無必要。追源溯流法旨在於文章中發現法則,將法則應用在文章上(沈仲九老師語),達到這一目的就成。當學生明白了寫作之道,付諸隨筆、日記等寫作實踐,錘鍊寫作能力,就可爲日後寫作水平穩步提高奠定較爲紮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