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數學的培訓心得體會大綱

數學的培訓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導語: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因此,學好數學的一個必要前提便是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和運用。而在日常時對於數學的學習還是有許多方法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分享的數學的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數學的培訓心得體會

  數學的培訓心得體會【一】

爲期兩天的教師培訓很快就結束了。四位專家分別就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新課程下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數學教師做了深刻詮釋。非常感謝各級領導對我們教師的關愛,給我們創設了共同交流學習的平臺。現就將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

  1、正確認識新時期下教師的角色。

傳統的教師論習慣於把蠟燭、園丁、工程師等各種無私的光環加在教師的頭上,事實上在科技經濟都飛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光環已嚴重束縛了教師的思想,限制了教師的創新。作爲教師,我們只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是千千萬萬個職業之一,因此我們要求真務實,使我們的工作切實服務於社會。另外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已由原來課堂的主導者轉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啓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2、加強學習,做學習型教師。

以往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必須有一桶水。但新時期的教師決不能僅準備一桶水,我們要有長流水,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我們闡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啓發。面對着一羣羣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瞭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對教學中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3、 正確把握教材,有效構建高效課堂

通過認真地學習,使我對如何有效備課和上課有了全新的認識。面對着新課程、新理念,我們教師就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採取新對策實施有效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有效課堂的生成必須以教師對教材深入把握爲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準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衝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係,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樑,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爲核心,以學生爲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4。抓住學習契機,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培訓時,專家們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使我深受啓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習題,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數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使數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

今後我會學以致用,我會把這次在培訓中學到的新知識儘快運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去。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做好後續研修,在實踐、學習中不斷進步。

  數學的培訓心得體會【二】

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一節課,使師生的生命有了怎樣的變化;收穫了那些知識與思考;獲得了怎樣的身心體驗,是考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三個重要指標。客觀地說,師生從走進課堂到走出課堂,總要發生一些變化,收穫一些東西,好像每節課都是有效的。但是課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樣的,有的課堂能對師生產生終生的影響;有的課堂只給學生留下一些機械的記憶,日積月累的差異就導致人的素質的差異,人的生活狀態的差異。因此,每一節課的效果都不可忽視。

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教師都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關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從我的經歷和體會來說,我認爲最重要的有以下三點。

一、教師要有吸引學生的本事

首先要放正心態。當我們拿着教案走進課堂時,如果心裏想着:我講課來了,學生必須坐好認真聽我講課!那麼這節課一定不會太精彩!如果你微笑着走進課堂時心裏想:我和大家一起學習來了,我一定讓我們每個人學得愉快。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人坐在飛機上和坐在自行車上想問題角度是不一樣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和走進學生中間想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因此走進課堂時,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擺正,當成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引導者,忘記師道尊嚴,全身心投入,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

其次,老師要學會美化目標。任何一節課都有預定的目標,但是如何讓目標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個老師能做到的了。上課前,老師要善於用最美好的語言描述達到教學目標後的美景,吸引每個孩子向着目標前進。

第三,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身心體驗。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是快樂還是痛苦,是主動還是被動,是評價一節課有效性的重要指標。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們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難受極了,等欣賞到大海的美景時,一定會大打折扣。對於師生,學習過程是生命的常態,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內容,讓學習過程充滿快樂是提高我們生存質量的重要問題,不可忽視。

第四、精心準備每一節課。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備好課和沒有備好課走進課堂時,心情是不一樣的。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要用一生來準備一節課。真的是這樣,課堂的高效率來自於精心的準備!課堂的魅力也來自於精心的準備!能夠吸引學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二、努力拓展課堂的寬度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要達到的目標是一定的,如果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多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增加課堂的寬度,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提高。

達到這樣的境界,需要教師有深厚的知識儲備,需要教師留心身邊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設計。課堂的寬度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決定因素。

三、挖掘課堂的深度

決定一個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積,容積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節課的有效性,也與知識的深度成正比。我們的課本知識都是很淺顯的,一般智力的學生自己看幾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師像傳聲筒一樣,只傳授課本知識,很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適當的挖掘知識的深度,是提高教學效率有效途徑。

其實,每節課都應該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有所加深,增加課堂的容量,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延伸課堂的長度

學生走出課堂時,如果覺得課堂上的東西都學會了,那這節課決不是完美的課;如果學生還愁眉不展,在思索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這樣的課堂絕對是精彩的。課堂上高懸的永遠應該是問號,而不是句號。所以,下課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帶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課堂的長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跟課堂教學有效性相關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們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當作學生探求知識的同行者,一定會找到更好的辦法。美國教育家帕爾墨說:“教學就是要開創一個實踐真理的共同體空間,在這個共同體中,我們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讓我們共同努力,不斷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