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實用】心得體會作文5篇

【實用】心得體會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實用】心得體會作文5篇

【實用】心得體會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得體會作文 篇1

今天去體育館聽講座,當拿起筆記記錄時間的時候,突然覺起這個日子很熟悉。汶川大地震,轉眼已是四年。那麼多人已沉沉於地下,我們依然吃飯走路趕着各種熱鬧,今兒還擠在體育館聽教益。心,茫然。

坐了一天,聽了三個內容的聽座。趙一璇老師的《中華傳統養生之道》,講得不錯,記錄了很多,最受用的是她告訴我們的生活習慣和規律,早五點起,七時—9時用早餐,晚九時睡。飲食以素食爲主。這幾點對我來說應該比較容易做到,不妨試試。

煤老闆《傳統文化改變了我的人生》的講座,對我沒有什麼感覺。我認爲他是缺乏古典文化修養的。在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因爲學習了中華文化,……”的句式出現了無數次,讓人懷疑某人對中華文化的瞭解究竟有多少。某些行爲總存在着因果關係,但所有的商業行爲跟中華文化結合起來解釋,讓人聽着覺得有些牽強附會。像我等有文化有思想之人,哪能容易接受別人任意填塞?

王警官照顧癱瘓的父母十二年如一日,在這十幾年中還寫出了四部小說,一部專業性很強的管理學,他的事蹟很讓人感動。但是他的講稿文學性太強,而且有某些破綻出現,還得修改,我覺得。只有真實,纔能有打動人的力量。另外,語調要低沉一些,使情感更爲深沉和真實。儘管在場的一些人很受感動,流了一沱的淚,而我因爲他高昂的語調和表演似的成分,那滴淚始終沒有落下來。

聽了一天講座,除了趙一璇老師的講座對我有些許作用,其餘的真的沒給我留下什麼,或許自己太過挑剔。

不管我對於他們講座有什麼看法,也不管他們的講座還存在某些問題。但他們這個以道德爲主題的講座是很受人歡迎的,從個人到政府。我也力挺他們,但願他們的講座越來越精彩,受衆越來越多,能把中華傳統文化宣傳到位,並落實到大家的行動之中。

如果能使身處喧囂中的人們靜下心,省視自己行爲並修正,是他們的功德,是爲社會和諧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心得體會作文 篇2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爲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爲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纔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心得體會作文 篇3

作爲一名農村基層語文教師,我很榮幸參與了《學會用五官觀察,感受生活處處皆作文,建立作文大觀》這一課題研究,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從中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作爲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爲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研究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爲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纔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爲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爲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纔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三、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爲小學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通過學習,我覺得生活中處處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勤做記錄、善於積累,就會擁有更好的題材,習作就不會再那麼讓人頭疼。

心得體會作文 篇4

7月3號我們去軍訓了,在蟠龍湖。軍訓完了之後我才知道了軍人是多麼辛苦!!!

到哪裏之後,已經是上午10點多了,我們換上綠色的營服就吃午飯去了。我們在那裏站着吃飯,而教官和老師卻可以坐着吃……午睡的時候我和劉若怡、丁思蕾、鄭一諾睡不着,那很臭,我們噴了花露水纔好多了。下午,我才見識了什麼叫殘酷。下午站軍姿站的我們腰痠背痛。不過古教練很幽默,經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還不許我們笑,所以免不了做俯臥撐了。

第2天上午練了好多東西,很累。下午就玩遊戲高空斷橋,我是第3個跳的,一下就跳過去了,一個下午都在玩很快就過去了,教練也沒管我們,太好了!

第3天上午練站軍姿,還玩了偷天陷阱,很好玩!下午突然肚子疼,沒有玩盲人方陣,不過沒什麼關係啦。第4天上午玩了2個遊戲,然後練學過的.東西,下午給老師檢閱,就往回走了。

我覺得當兵很辛苦,教練很嚴格,他有一次問我們教師和教練有什麼區別?有人說教練是男的,教師是女的,太好玩了。

如果下次組織軍訓的話,我還要去,因爲這樣可以讓我的意志變的更堅強!

心得體會作文 篇5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在一個家庭裏,經歷最多風雨的是父親,得到最少傳頌的也是父親。有的父親因爲工作常年在國外,他們希望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卻只能對鬧着不讓爸爸走的孩子說“聽話”;有的父親老了怕麻煩孩子住進養老院,嘴裏跟孩子說“不用經常來”,送走孩子後卻黯然神傷;有的父親爲了給子女掙學費,在外沒日沒夜地打工,卻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今年的父親節雖然趕上端午小長假,但很多父親沒法和子女團聚,這一天,他們都是孤獨的。

父親是大山,對孩子們來說意味着強大和依靠。在孩子的眼裏,父親是男子漢,是頂天立地的,但卻不善言辭,不會像媽媽般無微不至,但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找父親。調查顯示,過半數90後遇困難第一時間找爸爸。雖然今年的“父親節”遭遇端午小長假,卻有太多的父親未能和孩子一起團聚,對於許多做父親的來說,“父親節”註定是孤獨的。而孤獨對於父親來說,可能不只是“父親節”這一天。

父親節前夕,一組名爲《世界那麼大,別讓他等太久》的漫畫在網絡走紅,因觸碰淚點而在微博朋友圈引起了大量轉發。漫畫通過表現女兒和父親的相處點滴解讀了一個不善言辭卻默默付出的爸爸,網友反映看後好想回家。不過,那些想着要回家的網友,卻未必真能夠回去。

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的,也許每個人都會記得,小時候那個喜歡削鉛筆,教我們騎自行車,給我們包書皮的爸爸;長大後爲我們無私付出,與我們共同分擔的老爸。但我們對於父親又瞭解多少?調查結果顯示,71.3%的90後知道父親節的日期,28.7%的90後不知道父親節的日期。如果說要問父親的生日,可能有許多人根本就不清楚。

我們一天天長大,父親卻會一天天老去,陪伴父親的能有多少時間?而陪伴父親身邊,又有多少話能和父親聊聊?和父親在一起往往是沉默的,很少能夠像小時候那樣和父親聊很多,自然不太可能會達到無話不說的地步。

我也是一位父親,平常扮演的是“嚴父”的角色,和孩子在一起,多是談學習,很少是嬉戲的。總感覺和孩子隔着許多。雖然平時看到孩子快樂的樣子很開心,但卻很難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瘋狂”,只是在心中默默地高興着孩子的高興。

父親一定要孤獨嗎?一定要扮演“嚴父”的角色嗎?一定要作一個“虎爸”嗎?父親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給家庭帶來幸福,要給孩子擋風遮雨,但父親卻不該是孤獨的,無妨和孩子一同歡笑,一同嬉戲,成爲孩子的朋友,當老的時候,也無妨主動打電話孩子,和孩子聊聊心理話,成爲孩子的知心朋友。不管任何時候,父親都不該是孤獨的,愛孩子,也該說出口,也享受着孩子的愛。

做父親的,是自豪的,是快樂的,應該遠離孤獨。“父親節”的“父親”不該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