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鳳陽花鼓》說課稿

《鳳陽花鼓》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鳳陽花鼓》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鳳陽花鼓》說課稿

《鳳陽花鼓》說課稿1

一 、 首先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鳳陽花鼓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音樂第四單元的第一節唱歌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八音之樂之後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關東地區音樂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爲後面繼續學習華夏音樂打下基礎,所以學習這部分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是本章的重要內容。《鳳陽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旋律優美流暢,節奏鮮明生動,曲調抒情,富有濃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風格。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七年級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鳳陽花鼓》

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模唱學習歌曲運用小組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歌曲創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歌曲,熱愛祖國,珍惜現在,把握未來。

基於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

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歌曲《鳳陽花鼓》中襯詞的演唱及運用

難點:打擊樂器和節奏爲歌曲伴奏

爲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運用創設情境、合作探究、創新實踐等方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爲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聽、多唱、多想、多討論、多創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真正體驗快樂音樂的宗旨。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在選擇學法指導時,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音樂能力,讓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動靜結合,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達到教學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主要的設計思路分爲五個環節:

律動表演 導入音樂課堂——自主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幾個環節:

(一)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2分鐘)

欣賞民歌《編花籃》,介紹民歌有着悠久的歷史,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

民歌。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引起學生對"鳳陽”及"鳳陽花鼓"的興趣,爲下面學習歌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學唱歌曲(佔時15分鐘)

本環節,我採用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聽唱、教唱、設疑、討論等方法,練習6/8拍節奏,準確的換氣點和弱起的整齊,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放手讓同學們自主探究學習,改變以前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固定模式,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作品的風格,感知歌曲的特點,並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1、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鳳陽花鼓》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麼情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學生作答:

2、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出歌曲中(切分節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潑)的情緒。

3、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鋼琴演唱2-3遍,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跟琴演唱。要求:(1)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注意保護嗓音。

5、難點的解決:(1)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小切分節奏型的把握。

解決方案:通過用手擊拍以及畫強弱箭頭圖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和小切分節奏音型。

(三)歌曲處理(佔時15分鐘)

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交流探討,小組間交流互動,老師深入到各個小組中指導。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會唱歌曲了,但是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還不夠,所以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通過設疑,討論,讓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真正理解歌曲的風格和演唱情緒,最後老師伴奏,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演唱,以達到教學效果。

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a.請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試着將已經學過的切分節奏、連音線標註在合適的地方,嘗一嘗說說感覺如何。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b. 採用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爲兩個表演組,一個是合唱組一個是舞蹈組,每個組推薦一名組長。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能夠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3-5分鐘)

在這個環節,我通過播放各地特色的民歌視頻資料,讓學生拓展和積累課外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最後課堂總結 佈置作業

五、說教學效果評價

本節課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鳳陽花鼓》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鳳陽花鼓》是音樂課本中六年級下冊的一首安徽民歌,它旋律優美流暢,節奏鮮明生動,曲調抒情具有敘事性,歌舞相結合,富有濃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風格。

1、導入新課過程:教師清唱《茉莉花》和《太陽出來喜洋洋》請同學們回答出這兩首歌曲分別是哪裏的民歌?由此一步步展開新課,介紹這首民歌產生的時代背景與當地的風土人情。

2、學唱歌曲過程:通過集體發生練習,新舊歌曲的對比,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難點的教唱講解,老師範唱,學生輕聲跟唱,集體齊唱,個別獨唱等步驟有效地使學生掌握新歌。

3、表現協作過程:讓熟悉這首歌曲的學生各自拿着民族打擊樂器爲旋律伴奏,其餘學生用手拍打節奏並演唱着歌曲。即演唱組和節奏組進行互動創作。

4、深入小結階段:總結本課內容,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歌曲,熱愛祖國,珍惜現在,把握未來。

5、下課禮儀:學生在《鳳陽花鼓》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二、說教法

通過唱歌教學和欣賞教學,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安徽民歌的特點,結合節奏,歌詞,打擊樂器的創編伴奏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符合少年活潑,富有民族的特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意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通過欣賞教學,使學生增進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參與音樂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鑑賞,表現,創造,想像能力。

三、說學法

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標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體驗到音樂的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現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

四、說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風格;

2、通過簡單節奏伴奏,使學生能用鼓、鑼爲歌曲《鳳陽花鼓》伴奏;

3、通過新舊鳳陽花鼓音樂的對比,使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好時光。

五、說教學重難點:

1、感受新舊鳳陽花鼓音樂的不同之處;

2、歌曲《鳳陽花鼓》中稱詞的演唱。

六、說教學程序:

開始我便請同學們欣賞民歌---同學們,剛纔大家進教室的`時候聽到的民歌它們的名字是什麼,是什麼地方的民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茉莉花》(江蘇民歌)

這樣的一個開頭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民歌的興趣、

接下來我又設計了一個介紹的環節: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爲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歌詞都是較爲悲切的內容,舊時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唱着花鼓,乞討爲生,鳳陽花鼓成了討飯的象徵。下面大家就來聽聽這首舊時的《鳳陽花鼓》。聽聽它在訴說什麼?

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引起學生對"鳳陽”及"鳳陽花鼓"的興趣,爲下面學習歌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又設計了音樂對比、顏色對比、圖片對比等教學環節,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鳳陽的變化及今天的鳳陽花鼓成了喜慶的象徵。

學完歌曲以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創編的環節,讓學生爲歌曲創編節奏,這樣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節奏與演唱的結合,全班同學分成演唱組和節奏組,進行唱奏表演。運用不同的伴奏並改變速度,力度等來表現歌曲。

小結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鳳陽花鼓》這首歌曲。也對祖國美麗的安徽有了一些瞭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喜愛我們的民歌,因爲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只有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下課禮儀:

學生在《鳳陽花鼓》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鳳陽花鼓》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鳳陽花鼓》是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節唱歌課;歌曲爲C調,4/4拍,這是安徽民歌,展現了改革開放後新鳳陽人民的生活狀況,感受到鳳陽人民的熱情好客,對生活充滿的情感。通過歌曲的學唱,引導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我國的民族文化。

學生在學唱音樂作品的同時擴充了知識儲備,提高了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繼續瞭解與探究音樂。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音樂知識,感受音樂要素塑造的音樂形象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說學情

其次,作爲一名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清晰明瞭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樂有一定自己的見解,能表述歌曲的情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中。但是由於存在着個體差異,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求我要因材施教,在進入唱歌課之前,會對學生進行發聲練習,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習慣,從而保護處於變聲期學生的嗓音。對能力稍弱的學生需要多鼓勵、多引導,評價標準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瞭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歌曲《鳳陽花鼓》,感受安徽民歌的風格,培養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採用欣賞法、互動法和小組合作等方法,體會歌曲洋溢的歡樂氣氛。

知識與技能:準確說出歌曲表達的情感,瞭解歌曲的產生背景及歷史發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學唱歌曲《鳳陽花鼓》。

難點是切分節奏的演唱,一字多音的演唱,襯詞的正確演唱。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學習探究、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的一半,爲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之初,我會用先讓同學們進行一個練聲遊戲,幫助學生更好科學地進行歌曲的演唱。

接下來我會運用歌曲導入的方法進行,爲學生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以民歌作爲線索,由此順勢引入本課課題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在這一環節,我會先完整的播放一遍音頻,提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回答出歌曲是歡快的、熱烈的;之後,我會再播放一遍音頻,提問學生歌曲中哪個部分令你印象爲深刻。帶着問題引導學生在此完整聆聽歌曲,並抒發各自的見解。

這樣的設計能引導學生從整體出發,不僅對歌曲有初步瞭解,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爲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本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環節,我的設計思路將分爲朗讀歌詞——哼唱旋律——完整演唱三個步驟,首先我將帶領學生進行歌詞朗讀,體會歌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並引導學生學習切分節奏、襯詞的念法;其次,通過教師鋼琴伴奏帶領學生學唱旋律,掌握切分節奏對應的旋律唱法;再次帶領學生逐句帶入歌詞進行演唱,演唱過程中注意切分音的演唱、一字多音的演唱、以及歌詞中襯詞的演唱;後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循序漸進,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提升環節

爲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我會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聆聽舊時的《鳳陽花鼓》,通過小組思考、談論總結出新舊《鳳陽花鼓》的不同之處,隨後我還會請同學們在小組之間進行自由的展示,終選取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活動。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又可以讓同學們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新鳳陽人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涵。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在作業的設置上,我會請同學們課後蒐集與鳳陽花鼓相關的知識,下節課進行分享。

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歌曲,並提高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