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一年級樹和喜鵲說課稿

一年級樹和喜鵲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樹和喜鵲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樹和喜鵲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課題是《樹和喜鵲》,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這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樹和喜鵲》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夥伴”這一主題下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向我們展現了三個畫面:一棵樹和一隻喜鵲孤單地生活;後來這裏有了許多樹、許多鳥窩、許多喜鵲;喜鵲們、樹們快樂地生活。故事生動形象地告訴學生: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纔會快樂!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每兩個自然段講述一個畫面,結構相似,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故事性強,是以孩子口吻寫的,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特別適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和閱讀心理。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於小學的教學目標明確指出:目標的制定是從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和創造力,重視過程與方法,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爲習慣等方面考慮的。因此,結合本篇文本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從以下三個維度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維度:

認識“窩”、“靜”等9個生字和子字旁、倒八兩個新的偏旁部首;讀準“只”、“種”、“樂”三個多音字;觀察分析“居”字並進行書寫。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受畫面、體會心理朗讀好課文,讀準“一”的變調。通過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孤單”和“鄰居”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情感變化,感受到有朋友就有快樂。

爲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讀準“一”的變調。

2、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情感變化。

三、說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着和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課我採用了初讀感悟——再讀理解——拓展延伸等讀悟結合方法,讓學生通過思考、朗讀、想象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的`中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體。

四、說教學過程

《樹和喜鵲》是一篇情感豐富的童話故事。這篇課文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是它的感情脈絡非常清晰,對比鮮明。通過前後的變化,來體現從前孤單到後來快樂的這樣一個情感歷程。本課的設計重點就是要通過圈畫出課文中明顯的信息,體悟的讀,探究的讀,創設情境去讀。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孤單”和“鄰居”等。同時,根據一年級小學生喜歡直觀圖像,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創設了靜態畫面與動態畫面相結合的情景式閱讀,從直觀到思考到交流總結到深刻感悟,體悟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最後提煉出: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纔會快樂的這樣一箇中心思想。識字部分主要是隨文識字、聯繫生活和自主識記等恰當的識字方法進行識記,最後同桌互查、教師檢查,以達到當堂高效識字的效果。寫字部分是通過以往的寫字歌訣的經驗積累,學生自主觀察分析,微課解決難點的方式進行,給同學們以最直觀的教學,形成較深的寫字理念和方法指導。

(一)新課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開門見山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介紹喜鵲的微課,讓學生簡單的瞭解喜鵲在大樹上搭窩等新奇的課外知識,能有助於他們理解課文,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順着微課的問題出示字卡“窩”,進行識字。

(二)初讀課文,讀準課文。

首先指名讀文,全班擺口型跟讀,評價正音。接着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讀準“一”的變調,這在一年級上冊《秋天》一課已經接觸過,在本課又一次出現,依舊是一個小難關,介於孩子的基本能力和預習情況,不做過多講解,在具體語境中讀準即可。

(三)深入探究,體悟情感變化。

1、朗讀課文,聯繫上文,感受“孤單”。教師結合貼圖,讓學生讀好“一棵樹、一個鳥窩、一隻喜鵲”這樣的詞語,讓學生感受到一棵樹和一隻喜鵲的孤單。同時還創設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樹(一隻喜鵲),只有你一棵樹(一隻喜鵲),看看四周,你想說些什麼?”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在情境中讀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樹、一隻喜鵲的孤單,有助於幫助學生了解“孤單”這個詞語的意思。與此同時,引導學生聯繫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想一想“孤單”的意思,並創設情境,引發共鳴,當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從一個“也”字感受到了什麼?逐步指導學生學習聯繫上下文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2、朗讀課文,感受“快樂”。在本環節裏,讓學生在文字裏駐足、感悟,不僅有利於學生了解文章的內容,還在多種形式地朗讀中讓學生感受到夥伴的重要,懂得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樂。通過再讀課文,學生髮現後來樹和喜鵲有了變化,是什麼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在理解“鄰居”一詞時,採用聯繫生活實際的方式,如“說說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係怎樣”這樣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進而理解文本中“樹的鄰居是誰?喜鵲的鄰居又是誰呢?”“樹和喜鵲是怎麼和鄰居相處的?他們一起做什麼?”通過朗讀並結合生活實際真正理解了“鄰居”的意思。教師又創設想象空間“樹會和鄰居做什麼”,在朗讀中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與感受樹和喜鵲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鄰居,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單了。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3、拓展訓練,練習讀說。用從前、孤單、後來、快樂兩組對應的詞語來模仿課文說一段話。一年級孩子讀說訓練應該常態化,對詞語、行文結構的積累會有助於日後的寫作,是一種語文課堂的延伸與拓展,讓孩子也充滿成就感,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四)識字。

這部分包括自學生字條,同桌互查;識字大比拼;利用白板的聚光燈功能尋找詞語寶寶,學生讀的時候更有遊戲性,激發興趣;以及幫助鳥寶寶衝出蛋殼。3個多音字的字音、兩個新偏旁部首的認識。

(五)寫字。

“居”字是本冊書中學到的第一個左上包右下結構的字,寫字口訣中曾經提到過,但沒有具體書寫過這類字。所以通過微課生動的展示出居字的書寫,更有助於學生接受,並舉一反三。

五、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本課板書主要以板畫的形式力圖全面而簡潔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體現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的有機統一。

以上,我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