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

精選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小木偶的故事》是人教實驗版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課文先寫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並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上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以爲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着寫小木偶在着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也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後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時他發出了內心的感嘆:“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讀完故事,我們不禁會發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嘆: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但生活是複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

童話以“笑”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爲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誤解,被懷疑;直到女巫出現,賦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讓他真正獲得了快樂。童話構思巧妙,讓我們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

根據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狽紙巧朗讀課文,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3.獨立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4.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點

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難點:讀、悟課文的角色對話,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重難點是因爲:這篇課文屬於擬人體的童話,文中對話較多。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主要是要讓學生運用通過反覆朗讀感悟童話蘊含的道理的閱讀方法學習本文,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擬人體童話的特點。《新課標》提出了語文教學應該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那麼如何使我們的小學生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就是本課重中之重了,因爲人類不只擁有“笑”一種表情,人生也不是隻有“快樂”一種體驗。所以我把這篇課文的重點放在了通過反覆品讀人物間的對話領悟“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上。

  二、本課的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以促進師生、生生、生本三種對話方式的生成。採用自由讀、分角色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自主選擇角色讀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當作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讓學生化身爲主人公,直接進入文本中,與與課文零距離接觸: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待遇後,你的心情如何?讓學生親身體驗角色特點,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領悟道理。

  三、本課的教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以促進師生、生生、生本三種對話方式的生成。這節課我重點研讀的是文中主要人物的對話。採用自由讀、小組練讀和角色讀的方式,真正做到以讀****,使學生在對話中感悟小木偶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而揭示本文主旨。

  四、本課的教學過程

( 一)闖三關,查預習

1、生詞關

2、課文關,同桌互查預習課文情況,因爲課文比較長,每人讀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注意讀準字音。

3、問題關,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的問題?重點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一是大體瞭解課文內容

二是明白課文的道理.

相機板書:只會笑、被搶、熊警察不相信、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師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複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因爲人類不僅僅擁有“笑”一種表情,人生也不僅僅擁有“快樂”一種體驗。

(二)自主學習

個人自學:找出課文中關於人物表情、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有感情地讀一讀,用心體會人物的心情。

小組交流:先把你找出的句子讀給組內的人聽,再談一談自己的體會,組內其它人補充.

全班交流:師對交流的情況進行點評、點撥、整合

(三)積累詞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

唉!只會笑的小木偶好可憐呀!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後,你最希望得到什麼?

屏幕出示:齊讀,看看這些詞有什麼共同特點?

一讀準字音

二讀出表情

三選一個說一句話。

你還能說幾個人類表情的詞語嗎?

擴展詞語: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人類的表情有多豐富,生活就有多豐富

課後抄到筆記上,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四)課堂檢測:

假如小木偶擁有人類所有的表情,那會怎樣呢?請在括號裏給小木偶填上表達他真實的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1.“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2.“腦袋疼。”小木偶擡起頭,( )地回答。

3.“腦袋很疼。”小木偶一副( )的表情。

4.“老奶奶,我沒有撒謊。”小木偶( )地說。

5. “謝謝你給了我人類所有的表情。”小木偶( )地對藍鼻子小女巫說。

小結: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真好。天氣有陰晴雨雪,味道有酸甜苦辣,表情有喜怒哀樂,生活不是單一的,它豐富多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這樣的生活纔是完整的生活。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真高興,我們都擁有人類的全部表情。我們走進故事中,走進人物的內心,去體會他們的心情。課文太長,四人小組選一個片斷,注意分角色朗讀的時候,把體會到的人物的內心活動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六)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小木偶現在擁有了人類的全部表情,他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請你任選一個題目,編一個故事,發揮你的想象力,還要尊重作者原來的創作意圖。把握故事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又遇到了小紅狐。(和好、懲罰)

我不僅僅會笑

再見熊警官

和老木匠幸福地生活。

成爲真正的孩子

……

自編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師點評)

佈置作業: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走進小木偶的內心世界,親歷了小木偶的情感歷程,自然也會產生表達的慾望。口語交際就給學生提供了發表自己看法的舞臺。而續寫的環節,則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培養想象創造能力。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搶 熊警察不信

只會笑

頭疼 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笑很重要,但只會笑遠遠不夠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在現今,說課逐漸成爲現階段極其重要的一種教研活動。小學語文四年級說課稿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一、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是詩人王安石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中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後,望着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註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他們已積累了很多古詩。通過“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積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等等,這爲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設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2)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和古詩五讀法等方法來學習古詩,感知詩詞大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3)通過意境的創設、反覆誦讀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想象意境,領會詩情,品味詩句。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五、教學準備

(1)針對古詩內容有側重地查閱王安石的資料,對他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收集描寫思鄉的詩詞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境。

導入語:如果說中國古代文化是一片浩瀚的星空,那麼,詩歌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北宋王安石創作的《泊船瓜洲》”導入課題,師板書課題,生讀課題,並釋題意,然後詳細介紹了詩人王安石,對他偉大的歷史功績和文學成就進行了高度讚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詩人產生了崇敬之情,進而對詩歌產生了學習的渴望。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讀通其文。

(1)糾正字音。如:“泊”的讀音爲bó

“間”讀 jiàn;“萬重山”的“重”讀 сhóng;“還”讀 huán;

(2)讓學生小聲朗讀詩文,注意讀準字音。此環節目的在於掃除字詞障礙,大體把握詩意,爲後面的細讀詩詞奠定基礎。

(4)小結學習方法,教師板書:一讀通其文

二、讀品其意

(1)自讀詩文,結合幻燈片出示的詞語註釋品味詩句的具體含義。

(因爲這首詩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採用了自學的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詩句的意思,通過課上的學生回答表明,學生完全能夠自學,且效果很好。)

(2)捉住詩眼“又”以及“何時還”進一步分析詩人的思鄉之情。

(3)通讀全詩,小結學習方法:二品其意。

總之,通過挖掘全詩重點字詞,使學生深刻體會詩句的具體含義,爲感悟詩情做好準備。

三、讀悟詩情

請學生扮演王安石的角色,想象詩人所處的場景以及他的所見所感。教師在旁用語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情境。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觀察積累,對詩人當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展開了大膽的想象,並將想象內容連貫起來創作出了一段段生動優美的文字材料。這裏運用語言描述情境。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在這裏,我大膽的提出了兩個問題,1、爲什麼詩人所處的實際距離和他的心理距離產生了差距?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出示王安石推敲用字的典故,讓學生思考爲什麼用“綠”字?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綠字的動態美,並且詩人感受家鄉的美景從而增添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讓學生大膽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啓想象的閘門,實現與文本的對話,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詩詞所營造的意境中,將詩人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和諧統一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詩的意境、情蘊,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讀誦其韻。

(1)帶感情朗誦,注意音調、停頓,讀出節奏韻味。 請學生展示朗誦,教師進行評價。

(誦讀和朗讀是不同的,其區別就是用情與否,學生經歷了前三個學習階段,對詩情有了很深的感悟,之後,我又給學生出示了四個詞語,分別是:思念、哀傷、渴望、無奈,讓學生用這些詞語說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結果學生的回答淋漓盡致的把詩人的心情和感受表達了出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誦讀很成皋,誦讀起來聲情並茂,並能通過關鍵字誦讀出詩人濃濃的思想愛鄉之情。)

(2)指名學生背誦,結合想象與意境,欣賞、誦讀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利於背誦,而且記憶深刻。古詩學得透徹,所以有的學生能做到當堂背誦。

(三)總結

指出教學重點,做好筆記。回顧古詩四讀法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頤和園》,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這一單元是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爲專題組編的,頤和園作爲一座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範,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遊覽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長廊”等十多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2)情感目標: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標:概括能力、說話能力、寫話能力等。

3、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優美景色,受到情感薰陶;二是學習本課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 說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優美的特點,本課選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細讀、精讀、品讀,再現這一幅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增強語言感受力。

  三、說流程

我打算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

1、長文短讀,整體把握。

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瀏覽課文,圈出作者遊覽的景點。此處我想着重指出一點的是,整篇課文其實分三個大景點,即長廊、萬壽山、昆明湖。萬壽山又包括佛香閣和排雲殿等小景點;昆明湖又包括小島和十七孔橋。要避免學生把所有景點都並列處理。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安排。

然後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順序遊覽這些景點的,從課文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找到相應的句子畫出來,並連起來讀。於是一篇長長的文章就剩下短短的幾十個字。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爲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這幾處景點的方位,可以出示頤和園景點地圖。邊看圖邊說遊覽的順序。

長文短讀旨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按遊覽順序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並在讀中領悟每一段的開頭句所起的承上啓下的連綴作用。同時也培養學生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2、品讀詞句,以讀促情。

頤和園的景點各具特色,美不勝收。讓學生挑最喜歡的句子好好地讀,讀出這處景點的特點來。重點指導:

句①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引導學生體會長廊的長、畫多且美的特點。並以此指導朗讀。

句②擡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引導學生感受佛香閣排雲殿雄偉的特點,朗讀時要特別強調“聳立、閃閃發光、金碧輝煌”等詞。

③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引導學生體會昆明湖 “靜”的特點。比較“劃”與 “滑”。體會作者用字的精準。(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划一槳,湖面就會產生許多波紋;用“滑”字,寫出了遊船、畫舫就像人在溜冰一樣沒有在湖面留下一點痕跡。所以更顯出昆明湖的靜。一個“滑”字,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朗讀應以輕柔的語調。

④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此處留白,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話:“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說話能力,而且對十七孔橋的壯觀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圖文結合,內化語言

展示圖片,讓學生描述畫面。有三種選擇:一種是直接運用文中的語言來描述;或者是利用文中的詞句,自己組織語言描述;第三種是完全用自己語言創造性描述。

我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能夠運用語言。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文字與圖像建立聯繫,通過運用,使文中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

圖片的出現要講究時機。出現早了,可能就會有“用圖像去解讀文字”的嫌疑。這話是一位特級教師說的,具體是誰我已忘了,當然也不是原話。但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我們語文與電視等其他媒體最大的不同在於,語文是通過文字來描述事物的,而非畫面。所以有時看似用畫面幫助理解,實質卻使感悟文字這一任務落空了。當然,有些光看文字實在難以理解的另當別論。

在學生對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與鑑賞之後,再出示畫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有水平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既可以增強對語言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積累語言,讀寫結合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爲頤和園其中一處景觀設計導遊詞;

●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遊記。

以上的幾個作業都緊緊圍繞語言文字,從積累到運用,不同的難度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多次解讀教材,斟酌思考教學目標

《小蘿蔔頭的故事》這課是鄂教版第七冊以“讀書故事”爲主題的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學習這組課文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檢討自己讀書的態度,和同學交流自己讀書的方法和讀書的樂趣選編着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從小蘿蔔頭在艱苦條件下學習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學習的教育;二是學習從人物的語言,行爲舉止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文講述的內容距現在比較久遠,他是一個在特殊年代、特殊環境下學習的一個孩子正是這個特殊性,使得他與學生的距離較遠,使得文章不易被理解特別此文中《囚歌》的出現,使文章具有“文包詩”的特點,而詩的內涵又是不易理解的如何讓這樣一篇難於理解的文章讓學生能夠理解透徹,在語言訓練和思想內涵的品悟上達到一定高度,實在讓我們有太多顧慮難怪抽籤後,在場的教研員和老師們都說:“這實在是一節難度係數太高的課!”

  二、多次試教,不斷調整教學標高、教學結構、教學設計,形成最優化教學方案

(一)在困惑中思考

在初始設計教學時,我仔細研讀課本,打算從小蘿蔔頭在任何環境下都不放棄學習入手,進入學習,可是,第一次試教下來,由於時代距離較遠,學生只能從文字中很膚淺的理解,小蘿蔔頭還是與學生離得很遠學生的感受也很淺顯

於是,我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大量收集有關小蘿蔔頭的資料,講解《紅巖魂》裏的小故事,使學生對那段歷史有所瞭解

爲了讓學生便於理解,我打算從每個段落中,對環境、人物動作、語言心理活動描寫等細節處着手,引導學生摳詞摳句來學習可是第二次、第三次試教中整堂課顯得很瑣碎,不斷糾結於細節處

並且《囚歌》在文中是單純作爲小蘿蔔頭學習的內容出現,還是作爲一條隱藏的有助於學生理解人物特殊性的線索貫穿全課學習呢?在整個備課、試教、評課的過程中,我和老師們都在思索、討論、反覆斟酌!爲了降低教學的難度,我們一度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將《囚歌》的處理弱化,但總感覺對文本的理解浮在表面,小蘿蔔頭的人物形象始終不豐滿,可親、可敬、可愛的形象沒有立起來

(二)在實踐中反思生成

如何讓這樣一篇難於理解的文章讓學生能夠理解透徹,而不是僅僅侷限於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內容,對小蘿蔔頭刻苦學習的優秀品質有所瞭解呢?我們決定對教材重新進行深度解讀,重新確定教學標高

1、抓文章行文特點,從文章結構入手,扣內在聯繫,引領學生展開與文本的對話,變被動瑣碎的學習爲主動讀書,感受人物形象

這是一篇寫人敘事的文章,就以“通過這幾個故事來感受小蘿蔔頭是個什麼樣的好孩子?”成爲貫穿全文的主要問題框架定下後,我們在後兩次試教中發現,這樣的設計能很快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能讓學生從這幾個故事中,認識到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小蘿蔔頭能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小蘿蔔頭,在品讀的過程中感受他的苦、他的喜、他的愛、他的恨,讓小蘿蔔頭在學生心目中活起來

2、三次妙用《囚歌》,讓學生感受小蘿蔔頭在學習中的成長,縮短學生與那個特定時期、特定環境的距離,進一步體會文章內涵

《囚歌》的教學確實難以處理,通過多次試教、我們發現由於學生與那個特殊時代距離久遠,學習這首詩時,無論是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講解,或多媒體課件的幫助,學生仍出現笑場、或不理解而表情木然的情況

於是我們反思不是學生出現問題,而是我們在教學中對《囚歌》出現的時機和理解的程度,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細細品讀文章,小蘿蔔頭學習這樣一首詩後是興高采烈地回來,它符合孩子學到新知識高興的心理特點但年幼的小蘿蔔頭初學時無法深刻領會羅伯伯教他這首詩的深意結合這兩點,在教學中我們又進行了處理,在教學中三現《囚歌》,伴隨着學生對後三個故事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小蘿蔔頭從不完全理解僅會背誦--恩師犧牲於悲痛中理解《囚歌》內涵--繼續學習並能講解《囚歌》

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和蘿蔔頭一起感受身邊的恩師作爲共產黨人爲信念甘願捨棄一切的行爲給人的震撼,通過這三個層次的處理,讓學生逐步理解這首詩所表達的內涵,對小蘿蔔頭在學習中不斷成長的認識得以加深這樣的處理合情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學習具有漸進性,在學習中會不斷成長

抓年段特點、單元學習特點、文本寫作特點,精心設計語文訓練點,將語文學習落到實處

3依據文章行文特點抓關鍵詞句,引領學生走近小蘿蔔頭,悟、讀結合,在品析詞句、精讀語段的過程中,引發學生情感共鳴

課文的語言樸實無華,教學過程中我們設計理念是引導學生抓住體現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用抓關鍵詞句談感受並相機指導朗讀的方法來學習課件中語段的呈現、關鍵詞的變色,真實圖片的引用,課件創設的情境都是爲了運用這種語文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情感,達到理解並深情朗讀的最終目的

4樹立大語文觀,把握全文學習的整體性,緊扣四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對全篇文章展開回環、照應的教學,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全文內容,逐步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理解,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小蘿蔔頭的形象真實、豐滿

在教學羅伯伯被害這個故事時,我們設計了教師導讀回憶恩師環節,通過讀“我是一個好孩子”“我愛中國共產黨”再聽《囚歌》來加深學生對小蘿蔔頭愛與恨的理解,同時使整個文章前後貫通,理解更深刻

引導學生髮現複述方法,課上巡視輔導,讓學生在運用中學有所獲

學完整個內容後,我們指導學生文章複述首先回扣板書,引導學生髮現板書就是本文的複述提綱,就可以以板書爲線索複述課文複述時可按照文章的順序進行清楚,連貫而又詳細的敘述,抓住文章重點,不要遺漏文章的主要情節

在瞭解了方法後,要求學生當堂訓練,將這一語言訓練點落到實處複述的訓練既讓本文課後習題中的語文訓練目標到位,又讓全篇文章的學習迴歸整體

  三、在備、教、評的過程中,我實現了教學思想上的蛻變,教學行爲上的轉變,我成長了

36歲的我把握這次機會是爲了在教學過程中檢驗自己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的所得,更是爲了在專家領導老師們的指導下,實現教育理念的提升,真正轉變自己的教學行爲,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讓自己成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橋樑,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在與文本深層對話的基礎上語文素養不斷提高此次的整個過程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有了這次難忘、難得的經歷,我的學生會成爲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