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模板錦集六篇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模板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W 次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模板錦集六篇

在經歷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後,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寫一份活動總結,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什麼樣的活動總結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研活動總結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模板錦集六篇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 篇1

一、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作爲教研組,我們深深地感到,教研組應該始終站在課程改革浪潮的前頭,爲學校的語文教學,爲推動學校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以教研組爲中心,注重加強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多渠道的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開學初,語文教研組要求語文教師繼續加強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學習,使新的課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師的自主學習中,每位語文教師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2、開展好教研活動,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學習、交流、實踐的過程中,把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了教學中,教學注重了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爲主,注重了尊重學生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加強校本培訓中的骨幹教師引領作用。要求全體語文教師加入到學校課題研究中,結合課題研究的內容,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和研究,提高了教師們的課堂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的能力,牢固地樹立了評價要以學生髮展爲宗旨的思想。

4、重視了多層次、多級別的校本培訓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外出或在校內聽課或參加培訓或自主學習。在多次的培訓中,我校語文教師的各方面能力與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二、積極開展各種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1、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聽課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光榮的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懂得到發揚小學教研活動總結小學教研活動總結。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發揮着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組織聽課,評課、診斷、總結。其中許葉老師低年級教學課,教研組內同事相互聽課、研討中,大家集思廣益,發言積極,共同探討了一些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見解,爲各個層次的教師提供了鍛鍊的舞臺、搭建了成長的階梯,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交流中,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開發,從多方面對一堂好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2、結合學校各階段工作的進展來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在這些活動的開展中,教師互幫互學,共同進步。這樣的教研研氛圍,不僅加深了教師間的相互瞭解,更促進了教師教學技術上的提高,達到了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目的。本學期我校出了“西橫校報”三期,每月佈置“語文大世界”。

三、教學常規檢查常抓不懈,落實到位

爲了使教學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條理化,每個月的常規檢查,都很抓落實,不走過場形式,認真細緻,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通過督促、檢查教師們形成了工作習慣,每到月底總能及時完成各項任務。 本學期我們進行了一年級拼音檢測,二年級寫字檢測,四年級閱讀檢測,五、六年級作文檢測。

四、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我們語文組在學校、教導處的帶領下,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爲目標,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利用教研活動進行學習、交流,取長補短,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參與課改實驗。這學期,我校語文教師緊緊圍繞學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實施研究工作。全體老師根據教研組確定的主課題選定子課題作爲自己的研究課題。做到人人都有明確的目標,個個都有自己的實驗操作。以此來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隨機的監測、統計等資料的積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課題。在研究過程中老師向科研要質量,積極撰寫教科論文。

五、教研組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動開展的不夠紮實,走過場,在許多具體工作環節上缺乏創意,活動效率不高,沒有發揮出教研活動應有的作用。

2、個別教師對教研組活動重視不夠,認識不夠端正,參加集體活動的熱情、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學能力提高不快,影響了教學成績的提高小學教研活動總結工作總結。一部分教師對教研活動的

3、學生活動開展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夠,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在學生活動的組織上依然沒有跳出應試的窠臼,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關注不夠。

六、下一步工作的四點措施:

1、教師是教育的關鍵,我們要從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環境,努力加強學習,提高工作的責任心和工作的藝術性,開展教研組之間更進一步地交流溝通,努力提高我們組老師的專業技術水平。

2、嚴格抓好平日的教學常規工作,從上課、批改作業、能力訓練入手,嚴格要求學生,牢記古語“教不嚴,師之惰”,以此相互勉勵。

3、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我們將以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樹立競爭的學習風氣爲主,注重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擴大閱讀量和作文量,進行有序地專門訓練,提高他們的綜合水平。

4、盡力做好後進生的工作,想各種辦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 篇2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事實也的確如此,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爲了在新學年裏給附小的學子提供更好的語文學習與發展空間,新附小語文大家庭的44位成員第一次相聚了,探討的話題就是“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首先語文大組長劉畏軍老師圍繞探討的話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無法調動學生的情感,也無法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所以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應爲首;語文是母語,生活的日常起居時時與之相關,生活這所大課堂處處蘊含着母語學習的資源,所以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應爲重,引他們到生活中去學習,引他們到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大閱讀中去學習;語文教學的重心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言語能力,能力的培養又須依賴實踐,注重實踐,注重感悟與內化,將習得的知識與能力化爲己有,所以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應爲要。

緊扣話題,活動的第二環節探討了新學年語文教學的着力點:一是閱讀能力的培養,既要注重課堂教學,又要進行一定的實踐練習,閱讀能力測試與“走班式”導讀是兩大主抓點;二是習作能力的培養,在保證一定量的同時,關注習作興趣的激發與保護,松風校區的高美老師介紹了自己在這方面的特色工作,給大家一個很好的啓迪;三是書寫能力的培養,利用好寫字課,作好指導,持之以恆是關鍵,松風校區的朱小紅老師介紹也給大家作了這方面的特色介紹。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分教研組交流探討。三個組分別針對上學期的情況作了總結與剖析,既使大家明白了優勢,又清楚了劣勢。圍繞探討話題又暢談了各自的想法,新學期的教研計劃也在交談中逐步成形。

新的開始總有一個新的美麗,誰不期待春天的明媚!我們有期待,更有作爲!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 篇3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本學期,結合第八次課程改革,確立的學習重點是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理論。一學期來,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及各類學習講座。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藝術教育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教育的轉型與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怎樣與新課程同行》等。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隨着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通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開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爲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二、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我任教四年級的美術課和一年級3個班的書法課,共計19節課,另外還有4節美術選修課,課時量比較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五認真”。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不同類型的課,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另外,授課後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從短短几句到長長一篇不等,目的是爲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針對舊教材內容陳舊、單一、脫離學生實際問題,我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設計了“神奇的鞋子(設計發明課)”、“我的椅子(寫生課)”、“神奇的椅子(設計課)”、“美麗的門簾(易拉罐製作)”等課,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對於我負責的美術選修課的教學,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選修課教學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爲目標,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比較大型的文藝表演活動,“英語周活動”,大型“英語劇”表演,“小學部師生手工製作發明展覽”等等;同時還有許多的宣傳海報、展覽櫥窗、各科的課件製作等任務。其中不僅涉及到很多的美術宣傳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們全程積極參與創作作品。對於學校佈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熱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優質高效”。

四、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1、對於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3、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本來想在美術選修課開設“兒童水墨畫”興趣小組,但由於種種原因也沒能實現,今後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美術教學的特色點,爲開創石巖公學美術教學的新天地作出貢獻。

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於精益求精,以後工作應更加兢兢業業。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 篇4

本學期我校以科學發展鄉鎮義務教育事業全面提升教師業務能力爲目標,以上級下達的“課內比較學”活動文件相關要求爲基礎。我組以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綜合、科學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組成的活動組,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這個中心,堅持“以研促教、科研興校”的方針,以“自主互助開放型”課堂模式,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不斷促進師生髮展爲根本,進一步探索綜合組教學質量持續快速發展的教學教研新路子。現將本學次教研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在教研活動的開展同時,使本教研組教師積極轉變觀念,提高課堂教學和教研水平,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在學習了“自主互助開放型”課堂模式後每個人都有學習體會。

2、加強了教師專業理論學習。開展了學習《給教師的建議》、《愛心與教育》、《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每人都寫出了深刻體會,構建了學習化教研組,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真正實行“科研興教”的科學認識,走內涵發展之路。

3、在白瑪央吉老師的一節音樂課中教研組集思廣益,發揮教研組的力量,大膽嘗試了“自主互助開放型”課堂模式,授課教師有教案,和授課後體會。聽課教師認真記好聽課筆記,並寫出反思,針對這節課結合自己學科特點,如何上自己的課,達到優化課堂組織、轉變學習方式、開拓學生視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好拓展課。

二、活動目的

(一)學生層面。

1、通過一節音樂教研活動課,讓學生觸摸到科學、美術、微機學科之間的一些關聯,在課堂營造的氛圍中,品嚐新型教學模式的樂趣。

2、在活動中,讓學生懂得美好的事物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並引領他們從多種角度去體驗、感受、表現事物和情感,從而更全面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教師層面。

1、本次教研活動是在本組教師講課和評課研討活動中,通過集體的備課,鑽研教材,嘗試了讓本組教師儘快構建起自己學科的教學框架,樹立教育科研的意識。

2、通過展示,激發了老師在新課程下,瞭解自己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聯。在進一步清晰本學科特性的同時,逐步超越自身的學科限制,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

(三)教研活動層面。

1、突破原來單一學科教研的活動形式,拓展教研思路與方法,讓教研真正立足於課堂,服務於學生。

2、以教研爲挑戰平臺和切入口,嘗試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開拓創新,激發教師的科研意識。

三、教研收穫

1、每週一次理論學習交流,由教師輪流擔任主講,每週一次教研組活動學習交流研討,在學習內容上要求:有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管理上要求有學習記錄,有心得體會

2、每次教研都都做到有主題,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活動,定內容,有記錄,有成效。

3、每次備課都要把上課、評課、交流結合起來,本次,我們將以課例爲載體,通過課堂實踐、教後反思,在集體備課中,我們將實施“三環節,六步驟”教研方式,“三環節”即課例定題、新課研討、課堂實踐。“六步驟”即: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修改試教----組內觀摩研討----總結反思----再次執教。教研組內定期開展“人人講課,互相聽課、評課”活動,全組人員自始至終參與教研活動。

4、通過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及“教師幫帶”活動的開展,促進本組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5、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創設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強調師生互動,平等對話,真實體驗,不斷生成,實現師生共同發展。

6、上課教師做到了上課有詳案,教後有反思,有體會;聽課教師有聽課筆記,主評課教師有評課點評;其他教師提出自己的觀點及合理化建議。實現學科聯手,教研互動,組長對本次教研活動寫出了總結。

四、存在問題和今後設想

存在問題:

由於涉及學科較多,教師課程安排調整不過來,導致很多教師沒能聽到自己想聽的課。以至於在最後的總結會上教師討論不夠熱烈。其實教研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充分發揮本組教師的優勢,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教研活動,讓大家的教研教學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後,在開展教研活動時注意及時調整教研計劃,不留遺憾。

今後設想:

我們組在下次將繼續開展“自主互助開放”的教學模式,推廣到其他學科,實現高效課堂。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從調整教學關係、改變課堂結構入手,變先教後學爲先學後教,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自主是核心,互助是手段,面向學生的認知差異,保證教學從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開始,適應不同學生的認知需求,並把反饋矯正落到實處,使全班學生獲得成功。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這個中心,堅持“以研促教、科研興校”的方針,以“自主互助開放型”課堂模式,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不斷促進師生髮展爲根本,進一步探索綜合組教學質量持續快速發展的教學教研新路子。使我們學校通過教研活動更快、更好地發展,把學生的整體素質迅速提高,爭取在全局調研、統考成績中爭上游,站排頭。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 篇5

本學期,我們科學教研組以《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爲指導,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爲重點,樹立教師天職是爲了每個學生全面生動的發展的觀念,努力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全面推進師生的整體科學素養,爲了提高我們組每一位科學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本教研組在本學期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下面我對本學期的活動做如下小結:

1、教研活動以點帶面

能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是每一位教師夢寐以求的事。本學期,本教研組老師都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在多次活動中都能暢談學習體會與經驗,然後與其他成員共同交流討論、共同反思,共同成長。回校後又將獲得的信息與方法與沒有及時參與培訓的科學教師一起研究,使他們也一樣在業務上共同進步。

2、上好每一堂課是我們迅速成長的關鍵環節

本學期我們組的每位科學教師都嚴格執行教研組的工作計劃,我們教研組雖然人員少,老師擔負的教學任務重,但他們都能在教學實踐中認真鑽研新課標、教材,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認真寫好教案。本學期,沈莉敏老師開設了展示課《有利於生存的本領》,得到了參與老師的好評。

3、在反思的過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準備一桶水”教師如果不學習,教學活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爲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組認真學習新教材和新科學課程標準,學習學科刊物,瞭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本學期初,我們組舉行了科學實驗培訓。一學期來,每一位科學教師都能善於用新課程的理念來審視和剖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爲,對一些典型課例進行案例分析;養成“課後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爲後繼教學工作積累有價值的素材。除了積極投身與教科研研究,我們科學組的老師和致力於將研究成果整理成文。本學期,沈莉敏老師撰寫的論文《爲孩子準備一個百寶箱》發表在《新課程研究》。期末,我們科學教師又聚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本學期的點滴體會。通過交流,教師們針對自己以後的教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啓發。另外,就各年級的科學課內容而言,其難度已是老教材難以相比的了,有一部分內容甚至於涉及到高中階段的,但我們的科學老師們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學習提升,另一方面多多地互相學習。

4、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一學期來,本組教師精誠團結,互相幫助,相互之間教研氣氛濃厚。我們打算在下個學期多開展“以互聽互評研究課”的活動,通過聽、評活動,相互切磋,取長補短,爭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評課中,促使教師逐步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教學風格,提升聽課教師的看課、評課能力,每位教師有所得有所獲,每位教師有所思有所悟,爲本教研組教師錘鍊業務素養造梯搭臺,從而達到使我組所有科學教師共同成長的目的。

5、反思與改進

反思我們組的教學和教研工作,我們也發現了我們工作中還存在的一些失誤和不足,我們的教科研計劃的制定和具體步驟相應的實施還不是百分百落實,有時候只流於形式;還有教學硬件設施的不完善,缺少許多實驗設備和器材,使很多教學計劃都難於落實。

上述的點點滴滴,說明了我校科學組老師對科學教學研究的真誠與執着,面對新的世紀,面對如荼如火小學科學教學改革,我們確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續,明天還將迎來新的發展,我們定將沿着確定的目標前進,進而尋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小學教研活動總結 篇6

我校在上學年小博士實踐活動教學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小博士綜合實踐基地,種植面積十幾畝,果樹又種十幾種,進一步擴大了師生實踐場所,繼續以市協作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整合與實施策略》爲研究抓手,鼓勵師生自覺主動地去實踐、去體驗、去體驗、去探索、去發現,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校本教材編寫組,出版並使用了校本教材《綠源》,這本書既是教材,又是教案;不僅是學案,又是學生實踐體驗、自主發展的活動記錄袋,“如何幫果樹過冬”“枇杷的妙用”“桃樹的嫁接”等一個個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性小課題,在基地與課堂中,在小博士綜合活動與信息化教學中相互整合,激發了師生的興趣,促進了師生教學方式的轉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特色效益,在本學年市第三屆特色學校建設現場會上,我校作了彙報交流發言,“實踐體驗自主發展”的辦學特色已初步凸現。

在新一輪的課改實驗中,我校積極參與了市課改實驗,是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合作成員校之一,並承擔了市級課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與其它課程滲透的研究》的研究。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開放的實踐性課程。它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我們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校園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教育資源,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與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整合,開展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做工作:

發掘校本資源,在實踐體驗中提升課題研究質量。我們在“校本資源的發掘”與“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上進行了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學科課程,沒有學科學習的系統性。因此,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設計顯然不能參照傳統的分科教學模式。我們利用綜合實踐基地資源,經過一段時期的實踐探索,並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在的基本理念:即學生主體性,課程的實踐性、活動性、知識的整合性,學生髮展的全面性、多樣性,初步構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的學習環節,形成了新型的學習方式。

開發基地資源,倡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基地實踐活動中,以班級或小組爲單位,注重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與社會服務、勞動技術教育的互相滲透、延伸和整合。因爲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手段,加強信息技術教育,有利於發展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爲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我們提出了“如何幫基地中的果樹過冬”這一課題時,是分四個階段引導學生去解決的。首先是“瞭解主題階段”,因爲學生在學習之前必須掌握一定的背景資料,對主題有一個基本的瞭解,爲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先向學生介紹一些這方面的資料,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搜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有從網上摘錄信息的,有到圖書室查找資料的,有向他人請教的,……一句話,儘量爲接下來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是“設計準備階段”,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進行適當的啓發引導,激發學生探索課題的濃厚興趣,並指導學生制定可行的學習方案;同時教師還根據該課題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案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了規劃和設計,爲學生的學習創造各種必備的條件。其三是“自主學習階段”,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得出如下方法:幫果樹綁上稻草,或塗灑石灰水,或修剪,或施肥……同時還講出了科學依據;接着,大家親自動手,將攝取的知識用到生活實際之中。其四是“總結交流階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總結,展示成果,進行交流;學生們根據活動的內容寫成了調查報告、小論文。像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其真正目的不在於學會多少知識,而在於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爲,思考“怎樣解決問題”時,要經過以下五個步驟:在情境中感覺到解決某種問題的暗示;明確要解決問題的疑問是什麼;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推斷所定假設的內在涵義;在行爲中檢驗假設從而解決疑難,取得直接經驗。我們利用基地資源,基本上按照“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思考分析,提出假設----進行研究,得出結論----鞏固應用,解決問題的結構安排的。這樣有利於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用問題,並將此能力運用到其它學科的學習中。與此同時,課題研究的質量也得到了提升。

發掘校本資源,在實踐體驗中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科教學滲透於基地活動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任課老師將課堂搬到基地,依託開發的教育資源使學生走出課本,走向生活。真可以說,“小博士綜合實踐基地”給同學們的學習帶來了許多實踐和探索的樂趣:自然老師帶領大家在這裏上《保護水土》,作對比實驗,使大家親身感受到了水、土、植物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語文老師在基地的葡萄園裏上《葡萄溝》,葡萄的色、形、味,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課上,老師將學生們帶到基地中觀察,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寫景文章就躍然紙上;數學老師帶領大家在這裏進行丈量和估算;美術老師組織同學們在園中臨摹繪畫,一幅幅活生生的寫生畫就展示在你的面前……在基地活動中,同學們理論聯繫實際,興趣盎然,不僅習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而且教育了自己,陶冶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校本資源,拓寬了學生的認知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一堂綜合實踐課----認識柑橘,一是從觀察中攝取知識,老師將學生帶到橘園中進行實地觀察,橘樹雖然還沒有長高,卻已有好些橘子綴在枝頭。同學們分成了幾組,有的在老師的帶領下仔細觀察,認識橘樹的營養枝、結果枝和無用枝;有的細細描摹橘子樹葉與果實的樣子;有的請教校工,瞭解橘樹的施肥方法……二是從閱讀中吸收知識,到圖書室查閱或從網上下載有關柑橘方面的資料,從中瞭解柑橘的實用價值。三是從實踐中培養能力,修剪掉無用枝,合理地施肥。

定期開展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去年,我們根據新課程的要求,以“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爲載體,潛心發掘其中的育人益智資源,將學科教學滲透於基地中,開展了爲期一個月的綜合實踐展示活動。“構建新型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是該次展示活動的宗旨。我們以班級或小組爲單位,注重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與社會服務、勞動技術教育互相滲透、延伸、整合,突出了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拓寬了學生攝取知識的渠道。該次活動共展示了800餘件學生作品,用樹葉剪貼成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製作、小發明引人注目,設計的小報圖文並茂。該次活動還展示了46節不同類型的課,由學生參與設計的精彩案例還收進了校本教材中。千言萬語併成一句話:這樣的活動真是太好了,學生高興,家長滿意,社會放心。

大家感慨地說,有無綜合實踐基地確實大不一樣,在基地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最主要的是師生們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根本改變,變“教師講學生聽”爲“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主題實踐體驗”,新課程的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基地的實踐活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發掘校本資源,在實踐體驗中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別小看校園內的一花一木,可它的教育內涵可大着呢!基地的勝景還得靠大家的呵護,這樣學校的花才能更豔,樹才能更綠,這正是學生們所定書名《綠源》的內涵。學校以“環保育人”爲切入口,將學生的良好行爲的養成教育與基地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將基地劃塊包管責任到班,大家討論擬訂了“護綠公約”並豎在基地中。在基地中組織開展各種花卉樹木的掛牌活動,學生們自主組合查找資料,瞭解它們的產地、習性、作用,並寫在牌上;成立了養花興趣小組,聘請花木師傅做輔導老師,識別花卉,學會栽培;以班級爲單位成立環保小組,定時間、定內容開展活動,增強責任意識,養成了良好的日常行爲習慣。

學校將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與基地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在實踐基地裏,學生們在給果樹修剪、施肥、冬天幫果樹過冬等實踐中體會了勞動的滋味。

學校還將“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資源開發與大市級德育課題《校園文化環境與德育的研究》整合起來,定期開展研討活動,發掘“基地資源”的育人功能,在德育活動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護綠管理中,培養了學生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和科學的探究能力;還設計了基地文化,我們利用基地中的一切可宣傳的空間,在花壇裏,在草地裏,在樹陰下……放置了許多格言牌,如“學會共處,學會做人”、“護一片綠地,淨一方水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等,還讓學生親自動手寫“今日格言”,以此激勵學生,培養人格。

事實證明,我們將校本資源的開發緊緊地與學校的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增強了學生的“綠色”意識,收到了明德、增智、強體、怡美、補勞的整體效果,學生們在基地上探索自然、體驗生活、發展自我。

發掘校本資源,在實踐體驗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教師必須首先沉下去了解學生並鑽研教材,這樣才能使學生活起來。這一鑽研過程就是教師自身提高的過程。在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學生觀得到了根本轉變。比如,在上“金秸的實用價值”一課時,教師們深有體會地說:“平時我們只知道吃金秸,至於其它方面的有關知識並不瞭解,或者說知道得不多。某些方面,還不如學生知道得多,還得向學生們學習。因爲有些學生的家中就種植花果樹木,而且他也跟着學和幹。”因此,教師放下了架子,和學生們一樣看書學習,或向他人請教,從而瞭解有關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件事,教師們認識到: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不可缺少的要素,老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故之,教師們加強了自身的學習,從而提高了自身素質。

一年來,全校教師科研意識強,利用“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資源”,在“構建新型的學習形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上開展了探討研究,辦學特色已凸現。全校老師圍繞這一特色研究撰寫的科研論文共有10篇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從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資源的開發,確實改變了學校面貌:一是校園環境得到了美化,二是師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增強,三是學生們的良好行爲習慣得到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