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集合15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集合15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綜合爲特徵,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以塑造“學校文化”爲主線,以探究“校本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爲目標,貫徹新課程理念,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爲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爲載體,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爲主要活動形式,以非指定領域爲拓展”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各年級要根據班級實際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任課老師要以佈置綜合實踐性作業爲主要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

3、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

4、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年級要制訂好年級的活動計劃,鼓勵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活動,記好“成長記錄袋”,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教導處。

5、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教師要虛心請教各學科的教師,教導處會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地方特色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課題的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具體工作安排: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一是學校的圖書室進一步增添藏書量,併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讓圖書進入班級,建設好班級圖書角;二是中午休息時間和下午放學時間開放閱覽室,供學生博覽羣書和查找資料;三是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學校電腦房中午向學生開放,同時也要用好班級中的電腦,四是開闢“紅領巾種植園”和“小動物飼養角”;五是繼續完善以科技、藝體教育爲特色的各類專用教室和宣傳陣地,爲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和製作提供展示成果的舞臺;六是移接“紅領巾小氣象站”,開展好對氣象的觀察、測量、計算、推測等實踐活動。七是繼承好學校傳統活動,辦好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同時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活動,建設好心理諮詢室。

(2)開發社區資源。一是探究家鄉現有的自然狀況,開展“松花江水資源的調查”與自來水廠掛鉤,定期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考察;二是與社區的某些企業掛鉤,瞭解社區經濟發展情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三是積極參加社區社會活動,打算在新建社區內成立“紅領巾服務站”或“紅領巾路”,定期帶領學生參加服務;四是繼承和發揚社區文化特色,利用社區教育條件建立穩定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五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而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現在學校的課時安排是三、四年級每週3課時,五、六年級每週2課時。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長短線活動安排,一學期擬定一個長線活動,一個短線活動即可。另外的時間用於非指定領域中的團隊活動及學校傳統活動的教學上。在長線和短線活動的設計上,應以“研究性學習”的大方向爲原則,以學生自主活動爲主,要學生感興趣的有地域特徵,學校特色的,要以身邊的小問題加以開展。各班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現結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及社區文化特色,提供如下備選課題,各班可參考其中一個長線活動的課題,制定好相應的活動計劃。

長線活動參考:

主題一:小小種植家(研究菌類、蔬菜、花卉、農作物等與環境的關係。)主題二:家庭小醫生(瞭解感冒、中暑、牙疼、紅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狀、治療預防)

主題三:環保小衛士(進行環境污染情況調查、提出整治環境的舉措與建議。)主題四:節日與飲食(瞭解節日的來歷、節日的食品,學習簡單的食品製作。)主題五:電器的利與弊(進行對電視機、電腦、電冰箱、微波爐、複印機等利與弊的研究)

主題六:少年電子技師(對各種電子線路進行研究、設計,並製造出具有創造性的作品。)

主題七:小小模型家(能夠對各種車模、船模、航模及建築模型等進行創造、研究、製作。)

短線活動參考:

主題一:校園、社區尋找不規範漢字使用活動。

主題二:清理亂貼亂畫活動。

主題三:校園安全警示。

主題四:剪紙。

主題五:各種各樣的樹葉。

主題六:數學與生活。

主題七:集郵趣味多。

主題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參觀活動等等。

五、規範管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水平。

1、紮實細緻落實各位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行爲要求: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學生,傾聽學生心聲;第二:要培養學生的各項自控能力,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有序;第三:大膽而又真誠地指導學生,及時給他們真誠的鼓勵和幫助;第四:遇到問題,學會冷靜,善於引導,運用最利於見效、最人道、最科學的方法去解決!

2、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可隨意擠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間。

3、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其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

(1)在活動的主題、項目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

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爲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爲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還要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着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4、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製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5、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爲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採用書面考試的方法,可採用作品(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彙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希望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要多學習、多反思,不斷提高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水準。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的

以學校“書香校園”建設方案爲依據,營造濃濃的班級書香氛圍,通過師生共讀活動,樹立“終身閱讀”觀念,努力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打造學生的人生底色,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活動主題

書香浸潤我成長

三、活動目的:

1、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讓校園裏充溢着濃厚的人文氣息,爲師生讀書創造良好的環境。

2、加強對學生讀書的指導,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使孩子們對閱讀產生興趣,多讀、多體會、多思考,逐漸培養起終生受益的閱讀習慣。

3、把讀書活動納入常規教學,並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4、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寫讀書筆記、摘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主題班會、讀書彙報會、手抄報等形式多角度地開展讀書活動。

四、推薦書目

二月《列那狐的故事》、三月《綠野仙蹤》、四月《伊索寓言》、五月《夏洛的網》、六月《格列佛遊記》

五、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啓動階段

1做好環境佈置,以“書香浸潤我成長”爲主題出一期專題板報,完善班級圖書角,推選優秀圖書管理員,確保每生每天都有好書閱讀。

2、請家長爲孩子購買推薦書目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1、各班根據學校讀書節方案,認真制定班級讀書計劃。

2、讀一本好書和一份好報。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選擇適合自己讀的書籍,每人至少要讀一本好書,語文老師向學生推薦部分優秀書籍,引導學生學會擇書而讀,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3、推薦一本好書,辦一次讀書交流會。學會推薦好書是個人口頭表達能力的展示,是建立在充分閱讀所推薦書籍基礎上的表述,是與他人進行好書交流的前提。舉辦一次好書交流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將讀書活動引向縱深方向。

4、語文教師每週一節的語文課設爲讀書指導課進行讀書指導,認真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共享———— ————讀書樂趣,分享讀書收穫。定期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掌握學生的'讀書動態,並指導學生向學校網站推薦讀書心得和好的習作。

5、開展優秀讀書手抄報展評活動:鼓勵學生自辦讀書小報,可以由多人合辦,也可以個人自辦;但多人合辦的小報要在小報上體現主編、編輯、文字、插圖等人員分工的名單。

6、做一本讀書筆記。提倡並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從而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在做筆記的過程中學會讀書、學會思考等。

7、以課本劇的形式演演書中人物。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評選“個人優秀讀書手抄報獎”;

(2)評選“優秀讀書筆記獎”

(3)評選“讀書明星”、“優秀圖書管理員”。

(4)評選最佳課本劇表演小組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爲學生參與、探究、理解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爲了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培養學生要有時空觀念,明確課程目標和實施策略,對於實現新一輪課改有着重要的意義。曾經有位教育專家說過,“沒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功,不能說課改獲得成功;沒有親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課改的理念。”於是,爲了更好的深入新課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爭在探索中發展,在實踐中結出果實。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基本原則

1、要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係。

2、恰當的處理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深層性目標、深層性主題的關係。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首先認識到新目標、新課題的必然性,並充分肯定其產生的價值。應該特別強調在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目標和生成性主題的核心地位。

3、課時的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4、任何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來制定三大知識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要求。根據地方與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總和主題或總和項目的形式將三大領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達到總和理想狀態。

6、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內容及過程有機結合起來。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的研究方向

1、親身經歷、深入探究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主要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感受是學生形成認識、轉化行爲能力的原動力,也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健康發展的基礎。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科學探究的活動,體驗科學活動的艱辛與愉悅,讓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感知各種人和事,獲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體驗。

實施要點:

(1)立足於學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選擇,把學科知識加以融合並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繫起來,迴歸於生活、迴歸兒童、迴歸自然,使學生順利的投入到各種實踐活動中去。

(2)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走出課堂,置身於廣闊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中,通過親身經歷和實際操作與活動等獲得豐富的體驗。

(3)在活動方式中儘量採取參觀、訪問、調查、實驗、採訪、上網、設計操作獲得信息,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方式。

2、自主發展、提供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重視學生的觀點和行爲,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創造。根據自己興趣愛好確定活動內容及方式,讓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合作者。

實施要點:

(1)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一種真誠平等、信任的相互關

系,爲學生主動發展提供一種寬鬆的環境和心理氛圍。

(2)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要適當安排學習材料和活動情境,幫

助學生澄清自己想要學什麼,想要做什麼;而不是規定他們學什麼,做什麼。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和活動方式,能夠發現自己所學內容的用途和今後的`發展方向。

(3)學生在具體活動情境中,隨着問題的解決和引發的興趣而

產生一些新的目標和新的課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價值。鼓勵學生不斷髮現問題,獲得新的感受,達到持續的自我教育的目的。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發展,科技研究領域纔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4)學生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教師給予適當幫助,但不能急於

求成、包辦代替,應導航指路,教給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依靠自己的力量,越過障礙,知道自身的價值和自身的意義,從而更願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5)教師在活動中不能“授人以魚”,而是要“教人以漁”,培

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應傳授“養魚技術”,使之終身受益無窮。

3、探索發現、拓展提升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與發現,在探索

研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圍繞某一主題或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來展開。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給出現成的答案,而是爲學生的探究發現提供機會和幫助,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調查,解決實際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簡便方法和技巧。

實施要點:

(1)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考察、社會調查以及實

驗,爲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誘發探究動力。

(2)使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種渠道在開放性的情

境中自覺收集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協助學生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注重啓發思路,提供線索,不能把學生的探究引入一個已有的結論。

(4)對學生的探究發現進行評價時,注重探究學習過程,不能完

全看結果,結果可能是多種答案。注重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和各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識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的體驗和感悟,不能只看別人傳授知識掌握多少。注重探究過程和方式的獨立性、創造性、開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現和重複。注重探究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4、交往合作、融於社會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爲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是師生在社會中進行多邊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互相作用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結合起來,把學術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個人的目的和羣體的目的協調起來,這種交往不限於課堂,而是要走進社會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這種交流也不限於師生、生生交往。一項研究課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考察與調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組配合,多方面人員的參與才能完成。這種交往合作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於學生人格健全,正確評價認識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養和團隊精神。

實施要點:

(1)由於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

生成性的特點,要求教師與社會各方面人員,爲學生提供多種的條件和機會,融洽合作形成合力。

(2)注重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

認識,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隨機調整。

(3)當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時,引導學生制訂小組共同目標,擬定活動方案,做到分工合作,不同的學生在活動中分擔不同角色及承擔相應的責任。收集資料,組織小組成果交流彙報,讓學生共享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歸因。

三、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

三,四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整體認識能力,以人文精神與科學態度從社會生活的現實與未來中發現、提出問題,抓住主題的本質,判斷問題的價值,使學生逐步形成善於質疑、善於探究,用於實踐、勤於求知、積極向上的精神。

五年級着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信息,具有初步設計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包括實驗設計方案),構建知識模型,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的思辨力與批判性反思,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學會科學的思維和條件的方法,爲學生研究問題思維模式上的創新意識打下一定的基礎,爲學生研究的發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礎。

四、規範課程管理,建立激勵機制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課程,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必備的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該課程象語文、數學等課程一樣成爲“常態課”,我們深知,光靠領導和教師的熱情、責任感是不行的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

1、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以及綜合

實踐活動組織設施和考覈機構,明確了各自的分工與職責,制定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學期的活動計劃。

2、課時的保證,確保每週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另外每班還設有一節科技活動課作爲機動調配。

3、制定評價制度,建立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中學綜合

活動課程老師考評、教學過程的評價等制度。每學期學校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五、注意事項

1、學生利用雙休日在校外開展活動的時候,要讓父母知道,最好有家長陪同,保證安全。

2、課程表上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充分利用,讓學生進行活動情況的交流,方案的調整,教師進行指導、點撥。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媽媽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種商品在不同地方價錢也不同。

2、通過動手,讓學生知道媽媽每天做飯的辛勞,我們更應孝敬父母。

3、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美德,讓他們真正懂得勞動成果的美。

活動準備:

1、 讓學生到肉菜市場調查一種商品的不同價格。

2、選好材料、想好菜式。記住詳細步驟。

活動內容: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第四課,2、我當小廚師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買菜、燒菜”是日常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家務勞動,在平時多是家長做的,家長對孩子更多的是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這方面的素質培養。你們大多是獨生子女,你們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已經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了。你們缺乏責任感,因此,我們必須多參與家務勞動,一方面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另一面減輕家長的負擔,還可以體驗勞動所帶來的樂趣,體驗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今天,你們有沒有準備好上節佈置的作業呢?好,我想先了解一下同學們到菜肉市場買菜的情況。

二、小調查

請學生們把到肉菜市場調查同一種商品的不同價格。並在p40表格填寫好。

小組交流菜肉價格的情況。(並把詳細步驟記錄在p41的表格裏)。

三、把準備好的菜式、材料、價錢預算、做法要領寫在表格裏。

四、把做好的菜式擺在桌子上。小組間互相交流活動體會,看看誰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你這道菜的名字,選用材料、調味料,做菜的步驟等。)然後選出你組的代表上臺介紹。

五、評比。看誰做得最棒。

六、同學互相品嚐菜餚。

七、學習入廚安全須知。

八、總結表揚。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5

一、主題名稱:《大課間,一起玩》

二、主要線索和涉及領域

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條線索開展主題活動。主要涉及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勞動技術、信息技術四大領域。體現在:本次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爲主要形式,學生在上網查找資料時經常涉及信息技術領域,還有的同學利用信息技術蒐集自己喜歡的戶外遊戲,和同學在網絡中探討遊戲規則。在做訪問調查時涉及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實踐領域,有的小組向家長、小區長輩請教他們小時候的遊戲。有的向社區小朋友介紹遊戲、一起開發新穎有趣的遊戲。在活動研究過程中學生逐漸開始關注自身的創造力、合作意識、尊重他人意識,更多涉及人與自我發展這條線索。

三、主題設定依據:

現在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所以孩子們的業餘時間也被安排的滿滿的,孩子之間很少有一起遊戲的時間。記得我們小時候,一到課間或放學後同學們就在操場上做着各種遊戲:丟口袋、跳繩、跳皮筋、踢毽子……現在課間經常發現孩子們在樓道里跑來跑去,很少有下樓玩的。即使玩也是跑跑鬧鬧,一點遊戲規則、一點遊戲器材都沒有。所以孩子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比較差,而且不會合作,不能遵守遊戲規則,比較自私。通過讓學生開展友好一起玩的活動,讓學生學會初步的交友經驗,學會謙虛待人,學會關愛他人,學會協調和統一不同的觀點。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並學會尊重同伴,集衆人之所長,發揮其最大效用。

四、學校社區資源分析:

學校機房機器運行良好,可保證網絡暢通,便於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學校圖書館也隨時面向學生開放。學校體育室有各種活動器材。校園裏有較大的操場適合學生活動。

五、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每個班級都有一些研究的骨幹力量,能起到帶頭作用。但合理分組和調動組內參加活動不積極的學生仍然是小組合作的難題。學生已經掌握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逐步放手,給學生更多自主的空間,並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主要能力培養目標設定:

知識和能力:

1、瞭解集體遊戲的規則,體驗邀請賽的過程。

2、通過讓學生嘗試體驗組織同年級大課間活動邀請賽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制定前期方案,調整方案,實施方案,完善方案。

3、通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提出問題,把同學們的相關問題進行彙總、分類、整理等過程,使學生學會提煉、確定主題的方法;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調查的具體方法,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通過展示活動使學生掌握宣傳活動的設計方式,並能對活動的過程與結果進行初步的評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讓學生開展友好一起玩的活動,讓學生學會初步的交友經驗,學會謙虛待人,學會關愛他人,學會協調和統一不同的觀點。

2、通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長開發新穎有趣的集體遊戲,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並學會尊重同伴,集衆人之所長,發揮其最大效用。

七、具體實施計劃:

(一)開題階段(第1xx共課1時)

1、主要過程

(1)自由交流:平時在大課間同年級的同學都玩哪些集體遊戲?如果讓你們自己來策劃一場同年級的大課間活動邀請賽,你們覺得自己能行嗎?

(2)小組討論:你們覺得比賽哪個活動項目比較好?作爲邀請賽的主辦方,你們需要準備做些什麼?其中強調說明邀請函的內容和寫法。

(3)各小組抽籤決定,具體做哪些準備工作,並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工作方案。

(4)各組交流準備方案,其他組質疑,並提出修改意見。

2、學生能力培養達到的效果

通過各組策劃設計方案的相互交流,質疑,促進各組的`合作意識和反思意識。

3、學習成果預設

通過討論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明確活動的目標,制定出方案和計劃。

4、評價的方法

小組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形式評價學生在開題階段的表現。

(二)活動實施、展示彙報階段(第2周——第13周共課12時)1、主要過程

(一)調整方案

(1)每個小組交流上次修改的方案。

(2)集體討論:

本班要不要參賽?參賽人員和工作人員要怎樣安排不衝突?工作人員要不要單獨設立獎項?按照怎樣的標準評價工作人員?需要成立比賽組委會嗎?工作人員現場的臨時調配由誰負責?

創設比賽情境,將參賽人員分成幾個小組,代表各班部分代表,工作人員各盡其責,分組嘗試活動方案的實施。

(3)各組彙報實施情況,提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集體商討解決。

(4)各組進一步修訂活動準備方案。教師指導:

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任務,強調安全,有序。鼓勵學生能夠預設過程中將要發生的問題,可以預備幾個啓發性的問題:如:獎品怎麼準備?資金從哪裏來?活動器材可以到學校借,如果沒有的情況下,怎麼辦?如果要請體育老師或者班主任的支持,怎樣得到他們的幫助?要是遇到下雨,室外比賽如何進行?

(二)實施活動方案

(1)在比賽的前一天,組委會成員組織集中開會,檢查各部門的準備工作是否到位,及時做出調整和補救措施。

(2)邀請賽正式開始,各部門工作人員戴上工作牌,各就各位。

(3)安排好各班比賽人員和啦啦隊員的現場位置。

(4)比賽結束後,每個人寫下自己的收穫和不足。教師指導:

(1)在邀請賽正式開始前,要提醒組委會集中開會,檢查各部門準備情況,及時向老師請教。

(2)明確組委會的工作職責,主要統一協調和臨時調配,各部門要協調配合。

(3)建議邀請各個班的班主任管理好本班的啦啦隊員,維持好現場秩序。

(4)認真做好現場比賽過程的記錄,組織一個宣傳組,重點拍攝和採訪工作人員的表現。

(5)強調安全,面對突發事件,要及時向組委會報告解決。

(6)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職責,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能服從組織安排,接受臨時調配,以大局爲重。

(三)總結活動

(1)整理比賽成績:

(a)將比賽成績彙總,公佈比賽結果。

(b)設計表彰辦法及形式,落實獎品準備。

(2).總結反思:

(a)請宣傳小組播放再現比賽過程。

(b)自由討論:這次邀請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怎麼做?請一名記者記下好的建議。

(c)每個工作人員即興發言,分別用兩段話總結自己的工作表現,主要從收穫和不足兩個方面來評價自己。

(d)全班投票選舉出最佳組織者和優秀組織者教師指導:

(1)教師作爲公證人員,要監督學生比賽成績的統計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2)要落實好獎品的準備,遇到落實中的困難,要幫助學生共同解決。其獎品的資金問題,可以通過全班集資或賣廢品的方式來解決。

(3)要對工作人員的工作給與肯定,設立不同的獎項來獎勵工作人員的表現。

(4)要讓學生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和別人,並且通過相互交流,能夠提出有針對性地改進意見,達到共同提高的效用。

(四)開發新的集體遊戲

(1)自由討論:你最喜歡什麼樣的集體遊戲?它應該具有哪些顯著的特徵?你最擅長玩什麼內容的集體遊戲?

(2)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分成不同的小組。

(3)討論集體遊戲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內容,列成一個目錄。

(4)分組制定集體遊戲方案,在製作過程中體驗開發的遊戲過程,從而不斷修訂和完善遊戲規則和注意事項。

教師指導:

(1)引導學生總結出集體遊戲的評價標準前,老師要準備一個參考標準,主要從這樣幾個方面:內容新穎;體裁獨特;安全文明;益智益體;簡單有趣;公平公正;人數適當;不限室內或室外……

(2)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比方校足球隊的隊員可以依據足球循環賽規則,鼓勵創編出新穎的足球遊戲;喜好動腦的學生可以創編智力遊戲……

(3)要啓發學生總結出集體遊戲方案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遊戲名稱,遊戲人數,遊戲場地,遊戲器材,遊戲過程,示意圖,遊戲規則,注意事項。其中游戲過程重在介紹怎麼玩法,遊戲規則主要規範玩法和制定輸贏的標準。

(五)宣傳和推廣新遊戲

(1)以組爲單位,用本組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現設計好的集體遊戲方案。

(2)集體評議,按照上節課制定的評價標準,說說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

(3)集體討論: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更多的同學瞭解自己開發的新遊戲,並樂意接受體驗新遊戲。

(4)分組實施宣傳工作。教師指導:

(1)在展示中提示學生動靜結合,解說和演繹結合,還可以請觀衆上來配合演繹。

(2)在評價過程中要強調公平,公正,爲了公平起見,採用交叉評價,即本組不評價本組的集體遊戲方案。

(3)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用不同的方式向全校宣傳和推廣本組的集體遊戲方案。如設計廣告詞,建立表演隊,貼海報,發邀請函等。

2、學生能力培養達到的效果

(1)創設比賽情境,嘗試分組實施方案,進一步調整活動策劃方案。培養學生細緻,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

(2)對比賽成績進行整理統計,按照獎項和比賽規則,評出獎次。交流活動過程中的收穫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新生問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3)引導學生在原有集體遊戲經驗的基礎上,並結合自己的特長,能夠自主開發新的集體遊戲。集體商討和確定新的集體遊戲的標準和要求。

(4)能夠有條理的,清晰的表達和展現集體遊戲方案的基本內容。學會用基本的或是新穎的宣傳方式,讓觀衆接受自己的觀點和創意。

3、學習成果預設

手抄報;圖片;活動感受;新集體遊戲活動方案。

4、評價的方法

組內自評互評體現在評價表中。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6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的核心課程。它向我們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歸根結底,是爲了學生將來的生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目前,此項工作在我們學校還未成熟。下面談談我校對此項工作的初步設想:

一、課程目標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校以活動爲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 “考察”、 “探究”、 “設計”、 “想象”、 “反思”、 “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注重學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他人、對自我的責任感。

二、 課程內容

我們立足於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興趣愛好,滿足他們的各種發展需求。從學校、家庭、社會生活、自然現象等入手,着眼於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立志改造社會的能力。

從學生的生活基礎和興趣愛好出發,啓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提出各自感興趣的活動話題,歸納分類後投票篩選出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主課題。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確定各自的活動內容,自動生成了課題。活動思路爲“自己確定研究對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師的主導作用側重於服務、幫助、指導。

三、課程實施

1、實施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

(3)立足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的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爲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材奠定基礎。

2、實施途徑

(一)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二)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社會實踐,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爲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三)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技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四)研究性學習

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重點進行小課題研究。

3、課時安排

各年級每週二課時。

4、師資保障

(1)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班主任組成,負責領導、協調和指導工作。

(2)成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由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班主任、大隊輔導員組成,負責學生的活動指導工作。

四、課程評價方法

1、過程性評價

本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而非知識和技能。所以評價時,不應該過於看重於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困此要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爲每位學生自己設計“綜合實踐活動成長檔案夾”,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2、自主性評價

本課程的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如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其中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爲主。由於是讓學生自我評價,其壓力較小,學生可以充分地暢談自己參與活動的體驗、經驗和教訓,自由地交換意見。同時,這種集體和個人的自我評價也可以使學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風氣的薰陶和教育。

3、開放性評價

本課程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評價也應該具有開放性,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應儘可能採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和小組的經驗及成果展示出來,並鼓勵相互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評論。這樣的評論不僅可以使學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經驗,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認識,有助於培養學生敢於和善於發現問題並發表個人見解的優良品質。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7

一、選題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的喪失,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意思。隨着經濟發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來越令人感觸頗深,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着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在人們眼前消失,沒有了歷史,失去了鑑別。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並不是非常瞭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所以適時組織這次“傳承文化,走進端午”爲主題的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另外,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爲核心,以學科組研究爲基本形式,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採訪、參與實踐、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4月11日 端午節日課程動員會

4月17日 各學科、各年級填寫上交端午綜合課程設計方案

4月17日至5月8日老師帶領學生查閱端午相關資料,積累靜態和動態作品素材

5月9日至10日 學校調度各學科動、靜態作品成果

5月11日至19日 學生修改、完善作品

5月22日至23日 各班佈置靜態作品(照片牆、文件袋、板報)

5月24日 端午綜合實踐課程結題彙報

四、各學科內容推薦(微課、活動)

端午由來大探祕

語文:低年級段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的傳說、詩歌,開展詩詞朗誦比賽、資料交流會,擴寬學生認知範圍;中高年級段創作和端午有關的作文、詩歌,製作端午精美小報。

數學:微課1、根據龍舟思考行程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2、巧求糉子的體積。

英語:向同學對端午做簡單英文介紹,創作端午情景劇。

端午才藝大比拼

音樂:學唱和端午有關的歌曲,學跳與端午有關的舞蹈。

美術:製作端午節有關的繪畫、貼畫、立體畫。手工做糉子。

端午活動大搜索

體育:根據龍舟,開展齊心協力走比賽。

五、活動相關學生評價

各學科各班級評選“端午”綜合實踐課程優秀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

六、展示內容。

10名學生博客小導遊,看展板解說。二維碼掃描。進入二樓報告廳

1、端午傳統文化微課。

2、端午民俗展示。PPT展示虎符、龍舟、齊心協力、兒童額頭點雄黃酒等,展示內容均是我校師生活動視頻或照片。

3、師生互動,即興詩詞背誦,獎勵糉子。

4、有關端午歌舞展示。

5、端午情景劇(語文或英語)

6、學生自創詩歌展示。

7、包糉子比賽。

8、品嚐糉子美食。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

一、活動背景

學生對周圍世界一直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也熱衷於實踐研究,但除了課堂教學上的探究活動外,學生平時很少有實踐探究的機會,而家長也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子女的社會實踐機會,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不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爲此,我組織四年級學生開展植物栽培活動,通過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學會科學的種植方法,學會觀察、實驗、比較的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愛護綠色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能初步掌握一些種植方法,學會水培一種植物。

2、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體會勞動人民勞動的艱辛。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使學生獲得一些親身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調查分析能力、收集相關信息(包括上網),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和應用的能力。

5、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三、活動準備

1、發動學生收集有關水培的各種資料,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2、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查找相關的圖片、視頻。

四、活動時間安排

20xx年5月16號至5月30日

五、活動年級

四年級

六、活動的實施過程:

①: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上的絕大多數植物生長在哪裏?生:土裏!

師:地球也因爲這些植物而變得多姿多彩充滿生機。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的改變,人類不斷的.探索出新的種植方式,那我們一起來瞧一下。(課件出示水培植物的圖片並提問學生這些植物都有怎樣的共同點。)

請同學來說並介紹一些這樣的植物繼續提問學生還能接着說嗎?生:風信子、洋蔥、紅掌

②:揭示課題:

師:我們把這種可以用水培植的方式叫做什麼啊?生:水培!

教師板書課題:“我喜愛的植物栽培技術--水培”師: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水培的精彩世界!

③:小組分工合作並交流

師:課前讓同學們通過網絡對水培植物進行調查瞭解,現在我們進行小組交流,看看對方查到了什麼資料。

1:學生分成小組開始大聲說出自己調查的資料,教師巡視並適當進行指導

2:討論過後進行成果展示

師:同學們都已經交流完了,有請第一小組給我們交流一下他們查到的資料。生一:......生二:......生三:......(讓小組的組長逐個進行展示)板書:種類、容器、實踐

④:學生動手實踐活動(水培大蒜)

1:師:如果我們要水培大蒜,需要準備些什麼?生:大蒜、水、輔助工具......師:還有需要補充的嗎?生二:曬過二十四小時的水。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不錯,老師也總結了一下(PPT展示:水、容器、大蒜、輔助工具)

師:我們已經把種植前的準備做好了,接下來咱們就看如何種植(PPT展示視頻《如何進行大蒜水培》)

2:觀看完視頻後提問學生視頻裏是如何進行大蒜水培的,學生依次回答出步驟。

PPT展示大蒜水培的方法

3: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操作,教師巡視並做指導。PPT展示活動要求,指明學生朗讀

4:每個小組依次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並放置在講臺前面,老師在前面一起選出獲勝小組並當堂頒發獎狀。

七:課後延伸

學生填寫大蒜的生長記錄表並完成統計圖。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9

一、主題的確立

中華民族歷來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學生尊重老師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如今的學生是家中的天使、家中的“太陽”,因此在學校缺乏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的舉止行爲。鑑於此,我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爲德育教育的切入點,調整教育的重心,嘗試讓愛的教育從身邊做起,從尊重父母、教師做起!於是就有了《感恩老師,體驗真情》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二、活動目標

(一)、認識目標:

1.通過模擬、體驗、蒐集、採訪、觀察、記錄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悟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體貼和呵護,理解老師對自己的愛,對老師產生感恩之情、常懷感恩之心。

2.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愛,學會對老師說“謝謝”,學會與老師溝通、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獲取、加工、存儲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探究、寫作、朗誦、演講、會話、設計製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解決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

3.使學生學會尊重老師,感恩老師,進而學會關愛他人,回報社會。

三、活動年級:

九年級

四、時間安排:

六週

第一階段:瞭解老師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播放視頻:“5.12”四川汶縣大地震中,一個讓所有人爲之感動的關於師愛的故事。

2.播放公益廣告宣傳片——《感恩老師,感恩教育》教師提問:看完了視頻,你有什麼感悟?(學生思考後回答

二、問題探究,確立課題

問題一:從我們開始入學到如今,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哪些?問題二:你都爲老師做了些什麼?

問題三:在生活中,你與老師的關係如何?

問題四:談一談你在老師面前有哪些做得不到的地方?

(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節馬上就到了,我們就以《感恩老師,體驗真情》爲活動主題,實施我們的感恩活動。

三、感受關愛,學會感動。

1.教師下發“感恩調查問卷”,學生填寫。

具體內容見調查表

2.學生回答問卷上的問題。

3.通過答卷,學生認識到,他們對老師的瞭解真是太少了,幾乎沒做什麼。

由此引出下一階段研究課題——走進老師(調查研究)。

第二課時:走進老師

活動安排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經研究討論,自由組合,分爲6個調研小組,並制定了研究任務及方案方法。分組情況如下:

第一組通過觀察、瞭解、記錄的方法,調查老師一週的工作、校務分擔等情況。

第二組統計全班同學爲老師所做的,做好數據收集。

第三組角色轉變——親身體驗當老師的感受,體會老師工作生活的辛苦。利用課改的時機,當一回老師,寫出一天的`收穫和感想。

2.按照以上的分組,利用一週的時間,開展實踐活動,收集數據、材料。

3.教師督促、檢查各小組活動的彙報材料、各項數據。各小組確定彙報人員。

第三課時:談古說今話感恩

活動過程: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經研究討論,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分爲6個小組,並制定了活動任務及方案方法。分組情況如下:第

一、三組“感恩詩文”朗誦組通過網絡等渠道蒐集、整理、摘抄以及以師恩爲主題的詩歌、散文、名言警句(詩文朗誦)第

二、四組“感恩師恩”故事組蒐集、整理中國古今傳統感恩故事。(講故事)

第三、六組“真情回報”演講組準備“感恩老師”內容的演講材料。(演講)

2.利用一週的時間,開展實踐活動,收集整理材料,做好才藝表演的準備。

第四課時:深深師恩悠悠生情

活動過程:

1.佈置學生與家長進行書信交流。學生以“老師,我想對你說”爲題,充分利用書面語言表達從容而情感飽滿的特點,仍學生把內心想對老師說的話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

2.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計劃自己對老師表達熱愛之情的方式。第五課時:成果彙報

活動過程:

一、教師總結前四階段活動情況

二、學生代表發言談收穫

1.知識方面、能力方面

2.自己的變化

三、齊唱《感恩的心》

教師:人的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機會,尊重生命,尊重教師,不虛度年華,認真過好每一天。讓我們一起唱響《感恩的心》。

第六課時:尊師之風延續

活動過程:

我們本次的《感恩老師,體驗真情》主題實踐活動即將結束,單靠幾節課的活動遠遠不能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愛,那麼,就讓我們把愛延續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接下來的歲月裏,每週爲老師做一件事,用我們的行動來延續我們對老師的感恩之心吧!

提出倡議——“讓尊師之風一直延續下去”

1.“感恩老師四個一”:從最基本的做起,做到“每天向老師問一聲好”,“認真遵守課堂紀律”,“爲老師發放作業”,“爲老師擦一次黑板”。每個學生認真實施“四個一”,班主任及時瞭解學生落實情況,鼓勵學生把四個一行動持之以恆地做好。

2.整理《感恩老師,體驗真情》活動的有關素材,收集活動成果,並編輯成冊。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

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評價理念和要求爲指導,堅持“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原則,注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和發展程度的檢測,通過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評價目的

l、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瞭解學生的發展狀況及發展中的需求。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2、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發展、整體素質的提高。

3、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建立以教師自評爲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

4、轉變教師角色,重視發展教師的個性和個人價值、倫理價值及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素養。

評價原則

1、過程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學生親歷體驗的課程。因此,要重視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評價。只要學生經歷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該肯定其活動價值,給予積極的評價。

2、多元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多元化。因此要鼓勵並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如演講、表演、寫作、繪畫、製作等,評價不應只由教師來決定,要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多種形式,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與指導教師或社會、家庭有關人士評價結合起來。

3、反思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改善、促進的功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要培養學生對活動過程(特別是細節)的記錄習慣,要通過活動過程、交流和活動成果彙報,讓學生學生學會對問題的討論、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與思考,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4、激勵性原則。堅持正面評價,運用表揚、鼓勵、表彰等方法激勵學生,並貫穿於整個課程實施過程。無論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遭受失敗的時候,無論是定性還是量化評價的時候,都應該激勵學生,使激勵評價成爲學生獲取成功的動力。

一、關於學生課程學習的評價

(一) 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以定性爲主量化爲輔、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多維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與學習能力、收穫與反思進行評價。

1、參與態度。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次數、認真程度,以及是否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動手動腦、主動提出活動設想或建議、認真查找資料、準時完成計劃和學習任務作爲評價的依據。

2、合作精神。包括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於與別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進行評價。

4、收穫與反思。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小組活動記錄來反映,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日記、活動徵文、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反映,還可以通過學生的行爲表現和活動成果來評價。

(二) 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體現多樣化,要將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

1、“檔案袋評價”。要求活動小組建立活動檔案袋,裏面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調查表、出勤登記表、實驗記錄表或調查記錄表、原始數據、學習體會、日記等與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爲小組成績評價的主要依據。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表演、模型、設計方案等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手工製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比活動。

4、項目評價與階段綜合評價。在每個活動項目結束後,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活動之後能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指導後繼的活動,併爲每學期的階段性綜合評價提供依據。階段評價做爲學生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績的主要依據。

(三)注意事項

1、注重課題實施的過程性。課題負責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只要學生經歷的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給予積極的評價。要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的發展價值,通過肯定其活動價值,營造體驗成功的情境。

2、尊重課題實施的多元性。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鼓勵並尊重小學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製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評價中要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僅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

3、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主要爲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即學生的參與態度。它可以通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許多外顯行爲表現出來,如是否認真參加課題組活動,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做好資料的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主動提出活動設想、建議,在學習中不怕困難和辛苦;是否樂於幫助同學、主動和同學配合、認真傾聽同學的觀點和意見等。

4、重視學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對學生在參與小組及班級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行爲表現來進行評價。如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的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於和別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組中主動發揮自己的作用等。

5、注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表現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來評價。如是否敢於提出問題,以獨特和新穎的方式着手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的學習結果;是否善於觀察記錄、能夠綜合運用相關的資料、積極採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等。

 二、 關於指導教師的評價

(一) 評價內容

1、參與態度。是否主動熱情做好活動前準備工作,認真備課,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經常爲學生作具體指導,與其他教師協作。

2、指導能力。是否善於發現學生的問題和困難,爲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幫助學生調整活動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應的知識背景材料,瞭解校內外教育資源,能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

3、繼續學習。是否主動學習課程的前沿知識,能根據學生探究的內容鑽研有關知識,掌握有關科研方法,提升指導水平。

4、指導效果。是否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指導的小組有相當的成果展示。

(二) 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採用“協商研討評定”方式,以自評爲主,結合學生評價、教研組評價與學校評價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和客觀度。

1、問卷調查:①教師自我評價;②學生小組評價。

2、察看案頭工作:是否認真備課,撰寫教案,做好指導工作記錄。

3、成果展示: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比,每學年舉辦一次手工製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價活動,對指導教師給予適當評價,並從中評選優秀指導教師。

(三)教師評價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與學生的學習密切結合,和教師的指導密切結合;必須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2、注意評價的激勵功能。要鼓勵學生的新想法,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的熱情,促進廣大學生積極實踐、勇於創新。

 三、具體操作

(一)學生評價

1、自評內容包括:(1)你是否一直對你參與的主題活動感興趣。(2)你是否參加過活動主題的選擇。(3)你收集信息、資料的途徑有哪些? (4)你在活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5)本次活動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6)你對活動成果是否滿意。(7)本次活動中,你發現了什麼?(8)活動中,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採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學生填寫“綜合實踐活動記錄與評價表”或用描述性語言的方法對以上內容進行一次自評,完成後全體成員均上交一份給指導教師。

2、互評內容包括:(1)小組成員合作是否愉快。(2)你們在活動中遇到哪些困難或問題? (3)你們是怎樣合作克服困難的? (4)你們認爲下次活動還應從哪些方面加以改進?

採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小組成員集體討論,由組長執筆,用描述性評價方法爲主對以上內容進行評價,完成後每組交一份給指導教師。

(二)教師自評

1、評價內容:

A、工作評價

(1)你是否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抱積極態度。(2)你是否有一個活動方案和活動情況記載。(3)爲指導學生活動,你作了哪些準備?

B、過程評價

(1)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實踐參與活動? (2)學生對活動主題的興趣是否持久?(3)學生獲取信息、資料的方式途徑有哪些?他們如何選擇處理蒐集的信息? (4)小組成員能否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合作。小組長的功能發揮的怎樣? (5)學生在活動中是否體現獨創性?獨創性體現在何處?

C、效果評價

(1)活動成果是否實現預定的目標。(2)學生在活動中能力發展得怎樣?哪一方面的能力最爲突出? (3)學生的情憾體驗是否獲得滿足?滿足程度怎樣? (4)活動中有無“空白點”,體現在何處,設想如何改善?

採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指導教師按照上述內容項目,自己的指導情況和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一次評價,將評價意見寫成書面材料。(注意:教師對學生的定性描述評價材料中要注重抓學活動中閃光點,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滿足。)

(三)學校評價

組織:由學校教導處具體落實,每學期對每個領域的綜合實踐活動進行一次評價。

評價內容:1、主題選擇是否恰當。2、活動設計是否科學。 3、活動組織是否周密。4、活動形式是否適合參加活動兒童特點。5、活動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6、教師取得了哪些新鮮經驗,得到哪些新的認識?

採取方式:1、審閱師生自評材料。2、與組織活動的教師(或教師小組)共同反思活動過程,交流討論。3、召開學生座談會。4、召開家長座談會或書面徵求家長意見。5、走訪與活動有關的社區人士。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1

教學目標:

1、 通過活動了解螞蟻和白蟻的生活習性。

2、 知道螞蟻和白蟻會危害我們的生活,要積極採取防治措施。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通過活動了解螞蟻和白蟻的生活習性。

課前準備:捉一些活螞蟻和白蟻的標本。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展示通螞蟻和白蟻,讓同學們認識螞蟻和白蟻。提問:你知道有關螞蟻和白蟻的一些生活習性嗎?

二、 新課:

1、 認識螞蟻和白蟻的身體結構,請學生自己標出。

2、 認識螞蟻和白蟻的生活習性和它們跟同伴交流的方式。

3、 到大自然中尋找螞蟻和白蟻的窩,瞭解它們的生活環境以及怎樣影響和危害我們的`生活。

4、 把我們觀察到的螞蟻和白蟻的的家庭情況記錄下來,畫一幅螞蟻搬家圖。

三、 佈置作業:在自己家附近找找有沒有螞蟻的窩

四、 板書設計:15、認識螞蟻和白蟻

教學後記:

課題:螞蟻和白蟻的危害與防治

教學目標:知道螞蟻和白蟻會危害我們的生活,要積極採取防治措施。

教材分析:略

重點難點:防治螞蟻和白蟻的危害。

課前準備:一些被白蟻啃過的木頭。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知道螞蟻和白蟻是怎樣影響我們生活的嗎?可以說,螞蟻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而白蟻帶來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尤其在熱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

二、 新課:

1、 討論:螞蟻帶來哪些危害?白蟻帶來哪些危害?(觀察一些被白蟻啃過的木頭。)

2、 大家提出對螞蟻和白蟻的防治方法:(1)家庭防治(2)校園防治。

3、 把自己的調查報告寫清楚,在小組內交流。

三、 作業:與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調查心得。

四、 板書設計:16、螞蟻和白蟻的危害與防治

教學後記: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2

活動主題:我們和蔬菜

活動年級:三年級

活動主題的提出:蔬菜是孩子每天都應該吃的食物,但是看似非常熟悉的蔬菜,學生們知道的不多,尤其對蔬菜的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小學時期,正是孩子們長身體的最佳時期,每天需要從食物中不斷獲取各種營養物質。但是,滿街的燒烤小吃,肯德基、麥當勞芳香四溢,吸引了許多的小學生。餐桌上的蔬菜與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很多小學生存在不愛吃蔬菜、偏食的習慣。本活動的設計意圖就是要在引導學生通過活動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探究蔬菜的營養價值,學習科學食用蔬菜的初步知識。通過活動使學生對蔬菜有個正確的認識,養成愛吃蔬菜、不偏食的好習慣。因此,我選定了“我們和蔬菜”爲本次活動的主題,讓孩子們喜歡蔬菜。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並瞭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通過對蔬菜的認識與探究,使學生了解蔬菜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初步樹立科學食用蔬菜的意識,體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的道理。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調查能力、探究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及與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學習有關蔬菜品種、分類、營養以及食用蔬菜與兒童成長健康等方面的知識。

(2)瞭解本地蔬菜銷售、種植等情況以及人們食用蔬菜的共性問題。

(3)與菜園、小商販、圖書室、微機室等地取得聯繫,爭取家長的配合,爲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和查閱資料作好條件與安全準備。

2、學生準備

(1)瞭解學校附近的蔬菜園都種植哪些蔬菜,爲進行蔬菜市場調查作準備。

(2)設計調查記錄表格,並準備好筆記本和筆。

(3)有條件的同學可準備攝像機和照相機,並向老師和家長學習簡單的照相、攝像技術,以便在做市場調查時蒐集第一手材料。

活動時間安排

(1)選題階段:1周

(2)實施階段:3-4周

(3)成果交流評價階段:2周

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 選題指導階段

一、討論定活動主題

課前師出示三個與蔬菜有關的謎語,和學生開展猜謎遊戲。上課後延續遊戲,話說蔬菜。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知道蔬菜的營養是豐富的,而且要想讓蔬菜很好地爲人類服務,在食用的時候要講究方法。再通過鮮活的各種種類的蔬菜圖片,使學生明白蔬菜除了我們常吃的外還有很多的種類。最後提醒學生,蔬菜的種植也要講究方法,方法得當,蔬菜的質量纔會好,產量纔會高。緊接着教師的“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這一問題,使學生確立本次活動的研究主題。

二、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內容。

三、自主結成子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活動計劃。

(1)在老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

(2)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設計子課題活動計劃。

四、交流小課題活動計劃,指導完善。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課題活動計劃,師生共同評議,完善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 活動實施階段

一、開展活動

各小組分別按照活動計劃有步驟地展開活動,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採訪、實地考察等方式解決本組的研究問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家長、老師一起探討、研究。教師做好活動指導:

1、開展考察或其他活動時,要事先準備收集資料的相應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在活動中要運用上網、訪問、觀察等多種方法蒐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指導學生注意活動安全問題。課外外出活動,必須先徵得教師和家長的同意,告知具體的活動地點。

4、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過程的碰到的困難,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靈活應對

二、交流階段性成果

1、各個小組進行本組階段性資料的整理和分類,並通過討論交流後彙報在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通過師生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2.討論下階段開展研究的計劃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下一階段所要開展的活動,教師加以指導。

(1)各小組討論本組還要通過哪些活動來達到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

(2)各小組彙報下一階段的活動。

(3)其他小組成員評價並提建議。

(4)教師指導評價,並進行研究方法的指導。

(5)小組修改、完善下一步研究計劃。

第三階段 整理信息階段

一、各小組組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彙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

二、指導學生進行信息處理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三、指導學生進行成果總結。各小組組長負責引領小組成員,採取不同的彙報交流方式。

四、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形式。

在小組確定自己的研究報告後,針對各自小組的特色,討論選用不同的方式來展示小組的研究成果,做好展示時的人員分工。

第四階段 成果展示階段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開展了以“我們和蔬菜”爲主題的課題研究,進行了分組,討論確定了研究課題,制定了研究方案,通過各種方式展開調查,

最後對資料進行了整理,形成結論,每一個同學在活動過程中都非常積極。在今天這個展示和交流活動成果的課堂上,相信你們會表現的更棒。

二、主持人 張博銘 張子涵上臺主持活動

三、各小組展示課題成果

1、分小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組的課題成果。

2、課題互動提問、答辯、建議。

3、教師評價小結。

4、評選綜合實踐小能人,“我們和蔬菜”優勝團體,並給予獎勵。

四、主題活動的拓展延伸

1、師總結學生活動表現。

2、讓學生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金點子,或者寫下自己接下去最想去實踐的一個行動。

3、行動延伸。

學生寫,寫完的同學教師隨機採訪他,並請他把行動卡貼在黑板的主題旁。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3

一、活動背景

節日是一種文化現象,春節更是如此。春節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語境下,是最隆重的節日。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與宗教、祭祀、慶典、聚會等相聯。傳統的春節,有關於“年”獸、萬年創建曆法、熬年守歲、貼春聯、賞冰燈等各種傳說;有掃塵、春聯、門畫、倒貼“福”字、守歲、爆竹、拜年、看大戲、鬧元宵等習俗;有臘八粥、年糕、餃子、元宵、春餅等食俗;還有大年初一不掃地、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萬事如意等風俗……

春節文化歷經幾千年,質是不變的,這個質就是源於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春節文化的魅力,使春節成爲最有凝聚力的節日。每當春節來臨,背井離鄉的遊子都紛紛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每年一度上億人次的“春運”高潮,說明了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與春節相關的年俗,早已由一種禮儀漸變爲一種打在每個中國人身上的烙印、一種融入每個中國人血脈的習慣、一種浸入每個中國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二、活動目的:

瞭解春節的習俗

瞭解春節的'由來

瞭解春節的吃文化

三、活動形式

1、瞭解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最期盼的日子。讓學生較全面地瞭解與新年有關的知識,從形式上的過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進而瞭解春節的由來、禮節及相關習俗。

2、到超市、飾品屋、節日禮品屋等進行參觀、調查、訪問,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並根據資料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過年的熱鬧與快樂,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彼此間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

4、能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有關家鄉春節的信息。培養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彙總和應用的能力。

5、能清晰的說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動過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聯繫有關人員講授春節的神話起源、習俗等相關知識;

2、準備一些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春節的知識(來源包括圖書、網上)。

3、學生準備各種資料(包括小故事、圖片等)

4、準備好外出活動所需的一些設備,如相機等

第一階段:確定活動主題 ,分組制定計劃

1、通過開題課,學生討論得出研究的總課題《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以及研究的3個主題:“春節的由來”、“春節的習俗”、“春節的吃文化”。

2、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合,分配好人員,選好各個小組長。然後由組長帶領,明確活動目標、任務和要求,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

1、按小組開展調查、訪問、圖片收集、查找資料;實地考察;分析調查結果並對活動所獲得的資料認真做好記錄。由各組組長負責分工完成(訪問方式有:實地訪問、電話訪問等形式,對象適度含蓋老、中、青三個年齡階段,組員根據訪問的情況做好記錄)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組討論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和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等。根據活動的體驗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吸取教訓,調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觀點。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組織評價。在老師指導下,各個小組的成員根據活動中獲得的信息作進一步的篩選和整理,形成共識,以書面形式上交調查報告,並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各個小組成員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學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後老師和同學共同評價這次的活動。

4、活動成果展示:

1、學生說活動感受

2、小組彙報研究成果,如: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吃文化

五、活動結果

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的同學瞭解春節文化,領略中國文化魅力,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節日,春節。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學會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合作的互動能力,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4

爲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充分參與陽光體育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明集中學在陽光體育節期間開展以“參與運動,快樂提高”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一、活動主題

“參與運動,快樂提高”

二、活動時間

4月中旬~5月底

三、活動內容

此次活動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運動賽場”徵文活動,二是“運動快樂”攝影活動。備註:(體育課、下課、校外都可行)

(一)一是“運動賽場”徵文活動

爲提高同學們參與運動的熱情,抒發對運動的熱愛,請同學們以“運動賽場”爲主題,將陽光體育運動的所見、所思、所感、所悟,記錄下來,字數在600字左右。

(二)“運動快樂”攝影活動

要求同學們深入運動會每個項目,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發現運動場上的“運動快樂”美,“精彩瞬間”美,“團結和諧”美,用相機記錄下來,激發同學們班級向心力,增進班級團結。

四、活動要求

(一)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班級要對每項活動都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以及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工作,絕對保證活動安全。

(二)本次活動成果分文字類、攝影類兩種形式。文字類稿件可以是打印稿和手寫稿,打印稿用A4打印,版式按照正式格式排版,手寫稿件請用學校統一稿紙;攝影類,請用A4紙打印出來,附上簡短的文字說明(作品名稱、攝影者、拍攝地點等),學校評選後集中洗印(可以自己洗印)。

(三)各班於5月30日之前將攝影照片和徵文上交體育組。體育組彙總後,每項各評選16份活動成果參加學校評選。所有作品嚴禁抄襲,一經發現,取消所在班級所有作品參評資格,並全校通報。評選結果作爲班級考覈的依據。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5

一、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名稱:

《營養早餐》

二、適用年級:高年級

三、設計意圖:

十一二歲的孩子,逐漸步入青春期,正值長身體發育的階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本次活動的設計是讓學生通過查找、調查、蒐集、交流等方式瞭解什麼是有營養的早餐,用早餐的最佳時間和一些簡單營養早餐的製作方法,認識到吃早餐的重要性,能體諒家長的苦心,給大人介紹有營養的早餐,請大人示範做一次營養早餐,能爲自己和家人制作一些簡單而有營養的早餐。

四、背景分析(學情及資源分析):

每天早晨總能看到不少早來的學生帶着早點在課堂裏吃,有許多的學生是在到學校的路上買的,有的帶的是饅頭,有的帶的是麪包,還有的是漢堡雞柳等油炸食品。有的學生來晚了,開始早讀就來不及吃早飯,只好放着不吃,接下來做操、晨會、上課,可能要到第一節下課才吃,這時都冷掉了。這樣的早餐不僅沒什麼營養,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十一二歲的孩子,正值長身體的階段,讓學生來了什麼是營養早餐,吃早餐的重要性,對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五、活動時間:

一個半月(六課時)

六、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了解什麼是有營養的早餐和用餐的最好時間;

2.學會上網搜索相關的信息並對其進行處理;

(二)能力目標:

1.學會一些簡單營養早餐的製作方法;

2.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愛惜糧食的品德,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

2.指導學生認識到營養用餐的重要性。

3.能體諒家長的苦心,能主動的爲家長分擔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七、活動準備(教師和學生準備);

教師:學生不同的早餐情況的照片製作的幻燈片。

學生:學生查找調查的.資料,自己製作營養早餐的材料,給家裏人制作的營養早餐的反饋(照片或家長的話等)

八、活動過程(分階段學生的主要活動、教師指導重點、實施建議等);

1.引出研究課題(一課時)

談話:同學們,老師想問你們一個簡單的問題。今天,你早飯吃了嗎?那你吃了什麼?

[學生交流早餐情況。]

教師:老師還想問一下,你的早餐經常和今天一樣嗎?

[有的學生可能經常是類似的,有的可能會一週內經常的變,學生大多因爲家長工作忙而忽視了早餐,認爲吃飽或吃了就可以了,或者是帶點點心充飢。]

教師:老師這有一些照片,是我們同學們的一些早餐情況,大家來看看。(照片中有學生各種不同的早餐類型,還有來不及吃的放在課桌裏的……)

教師: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法?你覺得作爲當事人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引出實踐主題——營養早餐。

教師:你想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制定研究計劃。((一課時)。

課後任務:向大人們詢問了解什麼樣的早餐纔是營養早餐。

2.上網搜索查找信息:什麼樣的早餐纔是營養早餐,吃早餐的重要性,瞭解一些方便製作的營養早餐以及製作材料和方法。(一課時)

3.觀察:請家長幫忙,示範製作一回營養早餐,學生觀察好製作的過程,記下製作的材料、方法和注意點。(一課時);

4.交流:交流自己觀察到的一份營養早餐的製作方法和營養價值。評選出最佳早餐計劃。(一課時)

5.動手:利用雙休日,爲自己和家人做一份營養早餐,拍好照片或請家長寫下食用後的感受,課上交流自己製作營養早餐的心得和感受。(一課時)

6.動手:四人小組合作,在課堂上製作簡單的營養早餐,並簡要介紹,評選出最佳早餐和最佳製作者。(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