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楚漢傳奇觀後感優秀

楚漢傳奇觀後感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楚漢傳奇觀後感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楚漢傳奇觀後感優秀

楚漢傳奇觀後感優秀1

據說這部楚漢傳奇投資了2.4億,抱着“這麼多錢砸出來的劇應該會不錯〞得心態,我耐心的看了到了60集。今天我突然間有一種極大的恥辱感油然而生,我不禁想問自己,爲什麼要這麼犯賤?

關於人物

我是衝着明叔來的。明叔演的劉邦,我非常期待,但是也挺擔憂這樣一個市井小人的角色是不是適合他演。果不其然,明叔那種文藝內斂的範兒是怎麼都掩飾不了的,演皇帝,霸氣十足,演文士,深沉修養。但在這兒雖然他拉高了嗓門耍起了流氓,也頂多讓我覺得是個文藝痞,沒有農民劉季的趕腳。

項羽,何潤東的苦瓜臉一開始就註定了霸王最後的悲慘結局麼?之前我朋友問我,爲什麼他老演這樣的角色?〔呂布,項羽〕。他這張苦瓜鞋拔子臉從步驚雲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要繼承這些個悲情人物。不過有一點我倒覺得何潤東演還不錯,至少讓我真正明白了,西楚霸王是多麼的沒腦子。

至於劉備嘛···咳〔我穿越了〕嬴政和李斯好基友一輩子,有愛。

虞姬只有一個鏡頭是我覺得比擬美的,就是在她爹墳前跪着的時候。後來越看她越怪,那個妝也怪,虞姬的第一個鏡頭我還以爲她臉是燙傷了的。而且她的嘴還是歪的,讓我內心那個糾結啊,這人一出場就註定了她悲催的結局。

我還是比擬喜歡呂雉的。她的演化我還是比擬理解,我相信一個人之所以會變得麻木不仁定時受到了周遭人和事的影響,所以戚夫人的悲劇下場,應該也和劇中一樣,是她把呂雉逼急了。至於戚夫人,我一直以爲應該是個美女,就算不美,也請你不要一天到晚苦着個臉吧·······導演,咱可以換幾個美女麼,這麼大筆錢都花哪兒去了?

公子扶蘇簡直就是個黃口小兒,居然還有這麼大的一對兒女,古人的早婚早育政策簡直讓人汗顏。

還有劉邦的孩兒們,惠帝果然是童顏不老啊,戚夫人懷劉如意的時候劉盈就5~6歲的樣子,劉如意都會打醬油的時候,他還是5~6歲的樣子,告訴姐姐,你保持年輕的'祕訣是什麼呀~~其中有個人我挺感興趣的,之前章邯軍營裏面的一個士兵,看樣子是章邯的心腹,出鏡好屢次,還給晨曦公主送過信,後來不知怎麼到了趙國,又成了趙王的心腹。還給趙王說鉅鹿已經被圍一事······他是我看過出鏡最多的一個士兵,他和高導是什麼關係?難道他也是投資人?

關於戰爭

2.4億的投資,不花在演員上,那戰爭場面應該宏大吧,結果和我的想象簡直是大相徑庭,開始幾場無關痛癢的戰爭場面倒是吸引了一下我的注意力,至少有馬有兵,有槍有炮,有箭亂飛,有馬車亂跑,經此而已,再無其他。到了鉅鹿之戰,連個打架都省了,項羽兩句話說完,鉅鹿城就拿下了。擺脫,別以爲前面拿下了一點觀衆,就不愁後面沒人看了。破釜沉舟,以一敵百的鉅鹿之戰,就用了5分種,太缺德了,大家都是中國人,你說以後我們的孩子看了這樣的片子得受多大的傷害啊。

大的戰爭場面你不願意拍就算了,那小場面你該補償一下了吧?韓信任大將軍第一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廢丘,戰章邯,兩句話就帶過了,太不負責任了吧,你讓韓信的面子往哪兒擱啊。而且,韓信乃兵仙,從來沒打過敗仗,4年時間就爲劉邦拿下江山,劇里居然在戰彭城的時候輸給了項羽。.。.。.

戰爭場面剪接太給力了,看得我頭暈。血漿不要錢,到處亂飈,還有劇中的臺詞也太過白話了吧,漢朝的時候說話就這樣了?說實話甄嬛的臺詞確實很好,多學習一下吧,改變個歷史,有這麼多現成的質料,都能拍成這個樣子,這錢啊,真是白花了

楚漢傳奇觀後感優秀2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看完了《楚漢傳奇》的最後兩集。當看到韓信被呂后誘殺時,我的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看完後,我查閱史書後才得知,劉邦成就帝業後,七個異姓王被殺的被殺,逃跑的逃跑,造反的造反。可他們都是在楚漢之爭中,爲漢王立下赫戰功的大功臣啊!有的人,就比方韓信,他的功績誰也比不上,假設不是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漢王怎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還有盧綰,從沛縣就開始跟着劉邦,可最後眼見其他異姓王被殺,也只好逃到了匈奴。

爲了大漢基業,劉邦殺掉了與他患難與共的兄弟;爲了自己,他和他們反目成仇。

說到劉邦,就得提到項羽。在楚漢戰爭中,他可以說是出身最好的一個,也是最傻的一個。我爲什麼會說他傻呢?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剛愎自用。

范增是項羽的一個謀士,他曾屢次給項羽獻計,可項羽就是不聽。鴻門宴上,范增讓項羽殺掉劉邦,可他不予理睬。試想,假設那裏項羽殺了劉邦,就不會有後來的楚漢戰爭,歷史就會被重新書寫。後來,項羽開始不相信范增,范增憂鬱成疾,最終病死。

韓信也曾經是項羽的手下。假設是項羽任用韓信,那麼劉邦的勢力也不會那樣強大。

不僅是范增,項羽身邊的人給他的計謀他假設能認真聽取,終了時也不會那麼慘。一意孤行,固執己見,這是他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婦人之仁。

項羽有許屢次都可以殺掉劉邦,可他每一次都錯失良機,聲稱不願作這樣的無恥之徒。在一次兩軍對峙的時候,他的一個將軍把劉老太公抓到軍前,架上一口油鍋,說劉邦要是再不露面,就把他父親給烹了。可劉邦一見,竟對項羽說,咱倆是結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給我爹烹了,別忘了到時候,分我一杯羮!嘿,項羽最後還是沒那個膽兒,灰溜溜地放了劉老太公。

可是別忘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別管他是靠什麼方法取勝的,只要他勝了,他就是NO.1。項羽,不管他有多仁義,有多善良,後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失敗,沒有人說他的仁愛之心。同樣,劉邦贏了,人們只會說他當初是怎麼用離間計、苦肉計擊潰了項羽,人們只會說他果斷、智慧,會任用賢才。“婦人之仁〞,這也是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輸不起

如果說前兩條對於項羽來說,只是間接因素,那麼這一點就是致命的了。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幾十萬漢軍圍攻,逃到了烏江邊。有一個船伕願載他回江東招兵買馬,再與劉邦一戰。可他卻說,無顏見江東父老!然後就在烏江邊自刎了,年僅31歲。他有什麼無顏見的.?誰沒有失敗過?劉邦敗得不更慘?他才31歲呀!憑項羽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回到江東,訓練兵馬,與劉邦再戰,一雪前恥,可他卻選擇了最無謂的犧牲。我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破釜沉舟〞、“多多益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戰火已離我們遠去,戰場的喊殺聲也漸行漸遠。留給我們的,只有這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喟嘆着當年的時光。

合上書,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幾行字:

公元前209年,秦亡。

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

公元9年,西漢,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