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互聯網時代》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1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認識都是變化發展的。

人類的生產水平從遠古時代,中世紀,近代,現代發展至今,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器,鐵器,蒸汽機到現代的核電站,電腦,生物工程等。近30年來,人類創造的知識總和大概等於過去的兩千多年的總和。

1957年10月5日,一向孤高自傲的美國人被送到餐桌上的報紙的消息震驚了,蘇聯人竟然發射了軌道衛星,而他們卻沒有做到········無疑,這是一個晴天霹靂。之後,“阿帕”成立了,獲得國會批准的五百二十萬美元籌備金,也因此,這天網羅了每一個人的互聯網就萌芽在這項撥款中。

互聯網之父們,羅伯特·泰勒,拉里·羅伯茨,倫納德·克蘭羅克,羅伯特·卡恩,溫頓·瑟夫等。經過他們的`努力,互聯網一步步的走向成熟。1987年9月20日20點55分,按照RCP/IP協議,一封以英德兩種文字書寫,意爲“跨越長城走向世界的電子郵件,從中國到達德國”。

帶領億萬人跨越山巒的英雄----蒂姆·伯納斯·李。他在尋找拉里路線的羅伯茨在人類的舞臺上的出場都是29歲,羅伯茨要實現的是不一樣電腦之間的連接,而伯納斯·李是電腦連接了所有人。伯納斯·李,互聯網之父,萬維網的發明者。用比較俗一點的說法來講,如果當初他申請了萬維網發明專利,那麼他將是世界最富有的人,然而他沒有,他成爲精神世界最富有的人。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一個人的存在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錢財,而是你爲世界,爲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

萬維網一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極大地推廣了互聯網,並且讓互聯網的使用得以普及。

互聯網向蒸汽機一樣,掀起了一場革命,信息技術正在前所未有,徹底改變着全球進程中各種聯繫。

隨着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物,將會發生巨大的變革。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2

互聯網技術在短短二十年的商業化進程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譜寫着改變世

界的產業傳奇和創業人生,掀起了一波波智慧創造與創業人生的浪潮。

谷歌、網景的崛起的神話,讓互聯網技術第一次向世人展現出匯聚財富的驚人速度與龐大規模,吸引着無畏而敢於冒險的創業者和風險投資家們奮不顧身地投身其中。一個千帆競渡,萬馬奔騰的新時代拉開了帷幕!隨後,雅虎、搜狐、阿里巴巴、騰訊等商業傳奇也紛紛走上了互聯網的浪潮之巔。互聯網在極短時間裏,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商業傳奇,從1996年開始,硅谷每五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會新增六十二位百萬富翁。

然而,20xx年,互聯網展現出了它的另一面,一場意想不到的危機悄無聲息地到來了,從3月10日開始,納斯達克指數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裏,狂跌百分之七十八,七千五百億美元的資產和六十萬個工作崗位蒸發。輝煌的泡沫和破碎,是互聯網這個新生命能量的另一種表達。

納斯達克的.迅速下跌,也許暫時中止了網絡公司上市融資的進程,企業的破產也澆滅了風險投資的熱情。但是,人們並沒有因此而停止收發郵件,或網上購物。五年間埋下的一億多公里的光纜,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爲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做好了準備。從1995年到20xx年,世界範圍內的上網人數,從兩千萬人增加到五億人,在倒閉和破碎聲中,互聯網繼續在成長和運行着。那些真正的創意者,仍然在耕耘着,在收編着隊伍,在積蓄着力量。

互聯網時代,創造不再是系統經驗,不再屬於成熟和閱歷,創造屬於每一個有想法的人。互聯網給每個人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臺,任何人都可能成爲下一個浪潮的推動者。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3

前兩天看完了紀錄片《互聯網時代》,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二十來年,中國進入互聯網社會也有十幾年了,回想高中時代,還因爲去網吧被父母說是玩物喪志,可如今已經退休的父母卻開始習慣於上網遊戲、上微博、看新聞,父親還用互聯網聯繫上了當年下鄉的戰友,互聯網時代早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們所處的時代的人卻很少,如今的時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和文藝復興、大航海、工業革命這些鼎鼎大名的時代比肩,互聯網從心靈上拉近了全人類的距離,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結構,改變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方式。

1.一個事物的發明總是在衆多人努力之後,從1945年設想電腦互聯,到1991年每個人都可以連上互聯網,這其中經過很漫長的曲折過程,而他的發明卻是蘇美冷戰的產物。

2. 互聯網和蒸汽機相提並論的劃時代意義,讓我相信未來它的巨大威力將逐步顯示出來。

3.希望我家峯哥可以在電動汽車上有創造和發明,成爲改變人類文明的人,實現他的夢想。馬雲會不會代表中國爲互聯網做出劃時代的.貢獻。而我這一生又準備做什麼來改變世界。

4.看了互聯網發明史,才知道80後的我們是跟互聯網一起出生成長的人,以前一直以爲互聯網早就有了,原來1994年中國才加入網絡,那年我8歲。大學四年都是學計算機的,至今也沒能形象的說明計算機和互聯網到底是怎麼運作。

深處其中的我們,卻很少認識到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許某天所從事的行業一夜之間被互聯網顛覆,到時候埋怨時運不濟的人們,今天是否有危機感?想想面對wiki時的《大英百科全書》吧。小時代觀後感黃金時代觀後感我的自由年代觀後感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4

------我們身處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是幸運的!

互聯網徹底改變了現在和未來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哪一次的文明飛躍,不是一次重大的發明、發現肇端。從造紙術的發明到書寫紙的應用,從火藥的發明到紅衣大炮、從華佗的刮骨療傷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是近、現代的歷史,古老的東方文明孱弱了,孱弱的不僅僅是肉體,還有血脈。觀看《互聯網時代》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我們炎黃子孫要奮起的時候到了,我們更希望有朝一日,再有人來總結歷史文明的時候,更多的提到兩個字:中國!

20世紀初葉的上海,十里洋場,早已夜夜笙歌,車船熙攘了,而遠離都市的中國僻遠的農村,一位母親縫補衣裳照明點得卻還是油燈;農民耕地用得還是牛拉犁。近、現代文明,我們的步伐明顯地緩慢而滯重。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末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從此人類又有了一次向前的飛躍。馬克思曾經說過,資產階級的100年的.階級統治中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所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一部近、現代史,無不是科技推動改變落後、改變人類發展進程的歷史。在這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每一次的科技發明、科技進步鮮見中國人的身影,我們扼腕嘆息、痛定思痛。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潛能裏都擁有這份智慧,也應有這份擔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未來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我們張開心靈之翅,恐怕也難以想象萬一,一切就交給正在創造中的我們和未來優秀的炎黃子孫吧。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5

當我觀看完《互聯網時代》幾集後,當我瞭解完互聯網發展的過程及經歷,我深深的感受到互聯網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性和重要性。從書信到電話,再到互聯網,我們的交流方式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的普及同樣改變着我們的休閒娛樂。互聯網已絕大部分取代報紙、電視等,成爲我們獲得信息,瞭解新聞的首要渠道,上網也已經成爲我們最主要的娛樂方式。除了瀏覽信息,網上看電影、交友聊天、聽音樂、玩網絡遊戲也吸引了一大部分人。但是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在幫助我們收集信息的,也在傳播這不良信息。也在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就算是在一桌吃飯,也隨處可見低頭族。網絡的傳播速度對人類也是飛躍式的進步。

作爲一名90後,伴隨着網絡的發展。它不僅提供了學習空間,促進學業效率。這一點在大學尤爲突出。它又爲我們提供了交流溝通的平臺,情感宣泄,祕密傾訴都有了更好的地方。但是通過《互聯網時代》我也發現了,在全國一千三百萬的遊戲玩家中25歲的佔到了80%。有的`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難以自拔,這也是的確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如何在讓青少年在靠遊戲緩解壓力的同時,讓他們適可而止。

當中國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始,中國真實擁有互聯網。然後在20xx年中的國網民數量趕超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短短十幾年,中國互聯網發展之迅速,之徹底是很多人沒有料到的。在看到手機,還記得小時候用的小靈通,黑白手機,諾基亞再到大屏智能手機。2g到3g再到4g。各種app,上網,看新聞更是方便迅速。

電子商務,網上購物也隨着網絡的發展,也挨家挨戶的影響着人們。隨着阿里巴巴的成功,更多的人發現到網絡消費的商機。淘寶銷量年年創新高,雙十一,雙十二等伴隨的網絡購物的節日誕生。網絡消費也慢慢的吞噬人們的錢包。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6

從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學的宿舍裏惡作劇般的搗鼓和評比學校美女開始,我們人性中的社交需求被極大的激發出來。中國版的推特:新浪微博由新浪公司在20xx年8月推出,截止12年12月底用戶就達到5億,相當於每3箇中國人就有一個擁有微博賬戶。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生活的創作家,圖片、文字、表格任何你能夠想象到的媒介都能成爲展示自我的窗口。

馬雲在《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裏面說: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喚醒,再次是參與,最後是共同發展(即繁榮)。

社交網絡給予了喚醒我們內心需求的契機,但就如馬雲所言,只有當每一個用戶都能夠將自身的體驗和需求全面的`反映出來,每一個顧客都參與商品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等等一系列的環節中來,才能夠贏得市場。最後,公司和個人之間的界限完全模糊,個人同樣可以擁有足夠多的顧客羣體。就如小米手機,成就它繁榮的因素既有公司本身也有千千萬萬個“米粉”們智慧的結晶。

我相信,未來的公司是精確化導向的公司。如今,公司生產產品→顧客選擇產品→公司回收資金進行再生產這一循環將不復存在。新的模式應該是:顧客希望自己使用的手機、電腦、耳機要有什麼功能,公司就去生產這些具有某些功能的產品。在過去,一款吉列剃鬚刀片似乎能夠賣給下至青春期的男孩上至垂危的老人;但將來,特別針對青春期的男孩們而設計的剃鬚刀將精準的出售給年齡13-20歲左右的青少年,不同的客戶在購買前就能夠預定自己想要的款型和功能,比如防水、可以自動吐出潤滑泡沫、電池容量超級大等等。

未來的競爭,是基於海量數據處理的競爭,是基於互動和反饋效率的競爭。誰能夠徹底的融入客戶羣,誰就能夠和他們一起共同發展,走向繁榮。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7

前兩天看完了紀錄片《互聯網時代》,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二十來年,中國進入互聯網社會也有十幾年了,回想高中時代,還因爲去網吧被父母說是玩物喪志,可如今已經退休的父母卻開始習慣於上網遊戲、上微博、看新聞,父親還用互聯網聯繫上了當年下鄉的戰友,互聯網時代早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們所處的時代的人卻很少,如今的時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和文藝復興、大航海、工業革命這些鼎鼎大名的時代比肩,互聯網從心靈上拉近了全人類的距離,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結構,改變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方式。

1、一個事物的發明總是在衆多人努力之後,從1945年設想電腦互聯,到1991年每個人都能夠連上互聯網,這其中經過很漫長的曲折過程,而他的.發明卻是蘇美冷戰的產物。

2、互聯網和蒸汽機相提並論的劃時代好處,讓我相信未來它的巨大威力將逐步顯示出來。

3、期望我家峯哥能夠在電動汽車上有創造和發明,成爲改變人類禮貌的人,實現他的夢想。馬雲會不會代表中國爲互聯網做出劃時代的貢獻。而我這一生又準備做什麼來改變世界。

4、看了互聯網發明史,才明白80後的我們是跟互聯網一齊出生成長的人,以前一向以爲互聯網早就有了,原先1994年中國才加入網絡,那年我8歲。大學四年都是學計算機的,至今也沒能形象的說明計算機和互聯網到底是怎樣運作。

深處其中的我們,卻很少認識到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許某天所從事的行業一夜之間被互聯網顛覆,到時候埋怨時運不濟的人們,這天是否有危機感?想想應對wiki時的《大英百科全書》吧。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8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人類正站在一個新的時代到來的前沿。

《互聯網時代》是中國第一部、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深入、客觀解析互聯網的.大型紀錄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鐘,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華爾街》等之後的又一部力作。

《互聯網時代》製作近三年,採用高清格式在全球十四個國家進行拍攝,採訪與互聯網發展、研究相關的各界重要人物。節目將於20xx年8月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綜合頻道、紀錄片頻道、科教頻道播出,並同步進行網絡在線播放。

互聯網在興起的二十年間,極大地改變了社會底層架構,有光纖的地方,信息傳遞的速度幾爲光速,信息流轉的方式發生變化。

互聯網不僅是工業時代的工具或一次科技進步,它應被視爲一個獨立的時代,而當下最大的顛覆也正是互聯網時代對工業時代的顛覆。

時代顛覆的力量向來摧枯拉朽,回顧歷史,貌似強大的北洋水師慘敗於甲午海戰,背後交鋒的其實是兩個時代,是農業時代對工業時代的慘敗。舊有體系被顛覆,要生存,就必須向新的時代逃逸。前提要先了解互聯網時代的生存結構,轉換互聯網思維,才能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關於“互聯網思維”,噪音已經多於灼見,概念被肆意包裝,許多論調停留在“術”的層面,缺乏思維的邏輯推導。如哲學家王東嶽先生說:“從現象層面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必須重新構建世界觀和基礎理論。”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9

我認爲到目前爲止,中國在歷史上有3次真正意義的文化大融合。

一個是東漢以後佛教的傳入。中國文化以儒家爲根基,重視家庭、重視倫理,世俗化,摒棄了商朝重視鬼神的傳統,適應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需求,但弊端是過於功利、世俗,相對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懷、大氣魄。佛教的傳入,讓中國文化更宏闊、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巔峯。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鴉 片戰爭爲標誌,中國文化與西方工業文明的融合。經過盛唐以後,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來越精緻,也越來越孱弱,後期,人們熱衷吟詩作對,大多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終於被西方的工業文明衝擊得頭破血流。這是因爲,中國文明這時缺少了進取性和強悍性格。通過與工業文明的融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國文化進取性逐漸強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勝利,標誌着中國終於走出了積弱不振的歷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國接入互聯網爲標誌,中國文化與互聯網思維、或者說與信息文明的融合。中國文化有一個缺憾,就是過於強調等級和秩序,好處是穩定,缺點是活力不夠、創新不足。以平等、互動爲重要特徵的互聯網思維恰恰能彌補中國文化的這一短處。

實踐和科學證明,不管是動植物還是人類文明,經過雜交和雜糅,常常能凸顯出物種和文化的.優勢。中國文化恰恰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形成延綿不絕的5000年文明。相信中國文化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類文明的巔峯。相信我們一定能看到這一天。互聯網時代觀後感互聯網時代的隱私空間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10

最近一部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熱播,同時49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憑藉218億美元的個人資產被彭博億萬富翁指數評爲中國富翁【9月19日馬雲親自赴美爲阿里巴巴集團融資,尋求透過IPO籌集約210億美元,引起了震動】,而排行前三的另兩個人分別是騰訊和百度的CEO馬化騰和李彥宏。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都是中國互聯網中的佼佼者,馬雲則是中國互聯網的大佬。

中國人明白互聯網是在1994年。那年的4月20日,透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而那一年,英國的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已有21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還只能從《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報道中瞭解剛剛動工的三峽工程和南非新當選的黑人總統;超市進入中國,帶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多數中國人才開始接觸個人計算機;而阿里巴巴帝國的締造者馬雲正在浙江經營一家翻譯社,勉強收支平衡。

20年過去了,以“追隨者”姿態進入網絡時代的.中國,這天已是互聯網巨浪中的弄潮兒。6億的中國網民和騰訊、百度等中國網絡公司正在重劃世界互聯網版圖。()中國創造的4G網絡標準已經成爲國際標準之一;全球最大的15個社交網絡中,6個來自中國,其中包括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歲就擁有4億多用戶的微信。

完全能夠說,互聯網影響、改變着全世界民衆的生活,或者說,全世界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

互聯網將所說的地球村更早地實現了!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對互聯網來說都不是問題。互聯網引發的問題是,兩個人相隔最遠的不是千山萬水,而是各拿着智能手機忘情相向而坐的人。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11

《互聯網時代》這部紀錄片,在讚揚新時代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並沒有忘記——警醒人們,要學會“控制”!新時代涌現的網絡犯罪、網絡暴力......等網絡安全問題、法律監管問題,使網絡管理和控制,變得更加迫切、重要且複雜!此外,個人隱私的外泄、信息的安全問題,將成爲在互聯網的發展中,不得不長期面對的問題!這長久存在的挑戰,需要全人類社會、各國政府、我們每個人,構建一個新的隱私保護制度。

而作爲新時代的年輕人,你我他都要樹立更高目標,在享受互聯網的同時,爲互聯網的發展、爲互聯網世界的純淨與安寧,做出一份貢獻。

中央電視臺,花費三年時間來精心打造的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是給全人類的最好的禮物!採訪痕跡,遍佈世界各地。劇集中採訪了世界公認的互聯網之父——羅伯特·泰勒、拉里·羅伯茨、蒂姆-伯納斯·李、溫頓·瑟夫、羅伯特·卡恩,以及其他全球著名的學者以及各業內人士。還到訪了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數十所大學、研究機構。

對於觀衆來說,這部劇集,不僅可以加深我們對互聯網發展歷史的瞭解,還能引領我們,學習各國文化、瞭解互聯網發展方向、展望未來!

《互聯網時代》,站在人類發展史的高度、以全球的視野,不僅僅是用中國人的視角去看,而是用一雙客觀而智慧的眼睛,來看待一個事實。

鏡頭中,那些互聯網的締造者們,我們走近他們,到他們的辦公室,看到了他們的機器!知道了當時的.路由器,是什麼樣的東西;還看到了世界上的第一臺電腦,又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因此,《互聯網時代》這部紀錄片,是一部沒有任何種族和國籍、沒有各種各樣政治偏見的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用其獨特的視角,表達着對互聯網的先驅們的敬仰之情!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12

用了兩天自我所能掌控的空餘時間,看完了央視製作的十集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疑惑,一個感觸,還有聯想。

我認爲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比《舌尖上的中國》拍得要好,就資料上來講,前者着眼於人類的未來,而看歷史方面的書很好,看曾國藩那個時代,那也是大變革的時代,多大的變革,內憂外患,怎樣不斷修心養性,應對那麼大挫折,人類情懷十分重要。因爲我們沒有宗教情感,那麼在變革的時候追求我們內心穩定的東西,從中國歷史和文化上還是有很多能夠吸取的。

田溯寧在現場把互聯網的很多屬性,對未來的走向,做了一個梳理,讓我們感受到互聯網的雲端化。從創立起始,七牛就一向專注於數據雲端化,讓廣大企業理解數據的價值,並願意把數據託管到雲端。爲了達成這個目標,七牛除了打造了一個業界最先進的海量存儲系統外,還打通了上傳下載的快速通道,併爲已經存儲在雲端的`數據帶給了一套完備的高性能處理和分析框架。

由於國家近年來對雲計算產業的大力支持,國內涌現了大批各類掛着雲計算頭銜的公司,十分熱鬧,但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則少之又少。而在產業從充滿泡沫轉向冷靜,雲計算從概念落地爲具體服務的時候,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才真正顯露出其強大的生存潛力,因爲這樣的公司纔有潛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戶所需要的雲服務。目前國內相對領先的幾個雲服務企業都擁有強大的研發潛力。

七牛作爲研發型企業中的佼佼者,擁有海量分佈式存儲系統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積累了深厚的海量數據處理經驗。這些技術積累保障了這些年以來業務的高速增長,併爲之後上升到一個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準備。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13

最近一部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熱播,同時49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憑藉218億美元的個人資產被彭博億萬富翁指數評爲中國富翁【9月19日馬雲親自赴美爲阿里巴巴集團融資,尋求通過IPO籌集約210億美元,引起了震動】,而排名前三的另兩個人分別是騰訊和百度的CEO馬化騰和李彥宏。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都是中國互聯網中的佼佼者,馬雲則是中國互聯網的'大佬。

中國人知道互聯網是在1994年。那年的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而那一年,英國的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已有21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還只能從《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報道中瞭解剛剛動工的三峽工程和南非新當選的黑人總統;超市進入中國,帶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多數中國人才開始接觸個人計算機;而阿里巴巴帝國的締造者馬雲正在浙江經營一家翻譯社,勉強收支平衡。

20年過去了,以"追隨者"姿態進入網絡時代的中國,今天已是互聯網巨浪中的弄潮兒。6億的中國網民和騰訊、百度等中國網絡公司正在重劃世界互聯網版圖。中國創造的4G網絡標準已經成爲國際標準之一;全球最大的15個社交網絡中,6個來自中國,其中包括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歲就擁有4億多用戶的微信。

完全可以說,互聯網影響、改變着全世界民衆的生活,或者說,全世界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

互聯網將所說的地球村更早地實現了!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對互聯網來說都不是問題。互聯網引發的問題是,兩個人相隔最遠的不是千山萬水,而是各拿着智能手機忘情相向而坐的人。

《互聯網時代》觀後感14

我認爲到目前爲止,中國在歷史上有3次真正好處的文化大融合。

一個是東漢以後佛教的傳入。中國文化以儒家爲根基,重視家庭、重視倫理,世俗化,摒棄了商朝重視鬼神的傳統,適應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需求,但弊端是過於功利、世俗,相對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懷、大氣魄。佛教的傳入,讓中國文化更宏闊、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巔峯。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鴉片戰爭爲標誌,中國文化與西方工業禮貌的.融合。經過盛唐以後,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來越精緻,也越來越孱弱,後期,人們熱衷吟詩作對,大多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最後被西方的工業禮貌衝擊得頭破血流。這是因爲,中國禮貌這時缺少了進取性和?悍性格。透過與工業禮貌的融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國文化進取性逐漸強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勝利,標誌着中國最後走出了積弱不振的歷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國接入互聯網爲標誌,中國文化與互聯網思維、或者說與信息禮貌的融合。中國文化有一個缺憾,就是過於強調等級和秩序,好處是穩定,缺點是活力不夠、創新不足。以平等、互動爲重要特徵的互聯網思維恰恰能彌補中國文化的這一短處。

實踐和科學證明,不管是動植物還是人類禮貌,經過雜交和雜糅,常常能凸顯出物種和文化的優勢。中國文化恰恰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從而構成延綿不絕的5000年禮貌。相信中國文化在不久的將來,必須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類禮貌的巔峯。相信我們必須能看到這一天。